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蓬勃發展的中世佛教:日本II
The Vibrancy of Medieval Japanese Buddhism: Japan II

作者:末木文美士;編輯協力:松尾剛次、佐藤弘夫、林淳、大久保良峻

譯者:辛如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新亞洲佛教史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52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10121

ISBN:9789575988463

定價:NT$600

會員價:NT$51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序言

↑TOP
松尾剛次(編輯協力)

本書是「新亞洲佛教史」系列日本編的第二卷,以中世佛教史為主題。就時期來看,幾乎是從十一至十六世紀,亦即以院政期至戰國時代做為探討對象。中世就是所謂鎌倉新佛教的誕生期,對現代亦產生深遠影響。過去認為中世是由法然、親鸞、榮西、道元、日蓮、一遍等人為了抵抗舊佛教勢力而大為活躍,故而促使淨土宗、真宗、臨濟宗、曹洞宗、日蓮宗、時宗這些鎌倉新佛教的誕生,他們救濟民眾,對社會影響深遠。

約在四十年前出版的舊版「亞洲佛教史」日本編,將中世佛教的內容分為四冊,光是鎌倉佛教就多達三冊。新版「亞洲佛教史」日本編的中世佛教部分則僅有一冊,分別由七篇論文與七篇專欄所構成,明顯表現出日本佛教研究在四十年間愈益深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研究成果有所變化。

換言之,在中世保有勢力的是舊佛教寺社(亦稱為顯密佛教勢力),鎌倉新佛教僅是微不足道的存在,自戰國時代以後方擁有顯著影響力。目前上述看法已成通論,本書編輯亦採取此說,但會略為介紹其他大為批判此說的主張。總之,中世佛教中的鎌倉新佛教相較於過去的比重較輕,本書僅在第二章特別探討而已。另一方面,近年備受關注的課題是舊佛教寺社勢力與舊佛教改革派,在舊版「亞洲佛教史」日本編中並未重視,本書將提供許多篇幅做探討。筆者在此以綜觀角度為基礎,針對本書內容略做介紹如下:

第一章,蓑輪顯量〈顯密佛教的發展〉之中,具體探討中世的舊佛教寺社僧侶以莊園領主的身分擁有強權,他們在法會(論義)或祈求方面所從事的活動。尤其針對促使佛教在鎌倉時代成為新趨勢的僧侶,關注他們如何脫離舊佛教寺僧身分而成為遁世僧。

第二章,前川建一〈新佛教形成〉之中,將鎌倉新佛教定義為「由鎌倉時代的祖師創建提倡,並在室町時代確立勢力的佛教教團」,進而具體分析法然、親鸞、一遍、道元、日蓮等人的思想,從不具戒律的特點來發現鎌倉新佛教的特徵。

第三章,松尾剛次〈佛教徒推行的社會活動〉之中,有別於舊版僅從舊佛教改革派的立場,或從戒律復興運動的推動者立場來針對奈良西大寺的叡尊進行探討,而是關注以叡尊為中心的律宗教團所從事的社會救濟活動。近年,有關該如何定位中世的律宗教團,以及何謂鎌倉新佛教的問題已成為廣泛議題,本章則在闡明律宗教團對社會具有何種程度的影響力。

第四章,伊藤聰〈儀禮與神話〉之中,關注於中世神道與佛教的關聯,探討中世神話與反本地垂跡說。若提起日本神話,最容易令人聯想到《古事記》。在本居宣長之前,《日本書紀》是日本神話之代表,人們關注於《日本書紀》解釋的中世神話世界。此外,亦探討奈良西大寺教團在兩部神道說的形成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功能。

第五章,原田正俊〈室町文化與佛教〉是以探討當時的佛教發展為主題,尤其是闡明當時在五山制度下,擁有最大勢力的臨濟禪與幕府將軍之間的關聯。其中關注所謂的「會所」空間,探論其在臨濟禪促使日本文化形成之際所發揮的重大功能。

第六章,神田千里〈一揆與佛教〉之中,關注禪宗的在地發展與一向一揆等課題,並闡明戰國時代的佛教發展樣貌。尤其包括石山合戰在內的一向一揆,與其說是宗教彈壓造成的宗教一揆,毋寧說只是本願寺教團與戰國大名之間的「私鬥」,此點有別於以往針對一向一揆的形象建構。

至於特論方面,佐藤弘夫〈變化中的日本佛教觀〉是在日本佛教樣貌的建構過程中,探討鎌倉新佛教是如何被「發現」的歷程。如前所述,中世佛教論目前面臨一大轉捩點,甚至連顯密佛教論亦飽受批判。在此情況下,作者踏襲海外研究,並針對應如何建構新日本佛教樣貌而提出建言。

此外,本書在各章結尾分別附上專欄,內容饒富趣味,猶如一帖清涼劑。

還請讀者們細細品味中世佛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