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法王說慈悲:大寶法王噶瑪巴西方弘法紀實

法王說慈悲:大寶法王噶瑪巴西方弘法紀實
Freedom Through Meditation

作者:第十七世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金吉祥女

出版社:眾生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03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22*17.1*1.1cm

商品編號:1150860581

ISBN:9789869785983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世界和平的可能性

↑TOP
由於慈悲與世界和平有關係,首先,就讓我們來看看慈悲的幾個重點。一般而言,每一個人都希望世界和平喜樂。但反觀地球上的實情,我們卻在多個地方看到如中東的暴力衝突。眼看世界和平似乎就要隱沒,我們可能會失去對世界和平的希望。

事實上,和平與喜樂最重要的因素唾手可得―—即是透過慈悲的力量,讓我們的心中有和平與喜樂。由於有我們對慈悲的真實感受做支柱,如此獲得的世界和平才會有力量,而世界和平的真正希望即在於此。

若對世界和平感到懷疑,或認為它沒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透過擴展我們的慈悲,以及在內心尋求和平與喜樂來改變這樣的想法。要創造內在和外在的和平,實修之道乃是關鍵。

模糊的希望和微溫的祈願,這些並不夠,我們必須以實修來反制自我的抗拒,這樣我們才會有克服自我的力量,真正成為一個慈愛的人。通常,在談到自己禪修或修持慈悲時,我們會有主客的二元對立:我們把自己當成一個在修持的主體,然後把所修持的慈悲當成是客體。然而,我們應該超越這二元的對立,去經驗到自己就是慈悲的體現,去感覺到自己就是慈悲的本體。

從最終的分析來說,我們所需要的不只是對慈悲的一種理解或感覺,慈悲還必須跟日常生活相連在一起,我們自然而然就會使用和實踐慈悲。但通常的情況是,我們只是執著於表相,認為自己和他人是分開的,彼此距離遙遠―—我在這裡,他人在那裡。然而從實相的究竟觀點來說,自己和他人都是緣起互依的現象;從深層來說,我們都是彼此的一部分。

既然我們相互連結,我們對彼此就有一份責任。同時,因為我們都有苦樂的感受,我們都有悲憫彼此的經驗,所以還有一種情感上的相連,把我們連接在一起。這種相連感不是哲學思想,而是透過我們共有的感受所體驗到的,因此它並不沉重。

事實上,慈悲和勇氣很類似―—要具有慈悲心,我們就必須有勇氣,並且喚起我們歡喜投入的能力。唯有如此,我們才會真正利益到他人。

慈悲不只是一種感覺

我們往往會把慈悲認為是同情心,或是同理心,然後我們會把自己的經驗一分為二:具有慈悲的主體,以及所慈悲的客體。

我們通常會覺得這兩者是分開的,心想「我是為了另一個人在禪修慈悲。」但事實上,我們應該去感覺那個我們所慈悲的對象,其實就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情感和理智上,我們完全跟他們相連。慈悲並不只是一種理解,在情感和理智上,它也是我們完全跟對方相連的一種感覺。

透過修持,我們最終會成為慈悲的體現,並且有能力讓對方清楚地感覺到我們的慈悲。在禪修慈悲時,如果我們覺察到禪修慈悲的主體,以及所慈悲的客體是分開的,那麼就代表我們仍然需要培養慈悲心。唯有當我們禪修慈悲的主體,真正成為慈悲的本身,也就是我們感覺到別人是自己的一部分時,慈悲的力量才算是真正地得到開展。

這是真正的慈悲。這個時候,我們的慈悲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會轉變成我們的行為,變成是我們幫助世界的一個工具。

修持慈悲,成為慈悲

藉由禪修慈悲,我們會真的感覺到,慈悲透過我們眼睛在觀視。同時,因為我們的發心,當我們在聽聞的時候,我們是帶著慈悲在聽聞。同樣的,當我們透過五種感官的感知都彌漫著慈悲時,慈悲就不只是一種感覺,它會轉化為一個利益他人的行為和工具。

一旦我們進行慈悲的次第觀修時,例如,在和人交談時,我們充滿著慈悲;我們的經驗中沒有自他的劃分,溫和的言語自然流露出來。我們應該下大功夫達到這個目標。

現在每一個人的表情,看起來都非常嚴肅。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或許是件嚴肅的事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許它沒有那麼嚴肅,因為我們都本具慈悲的能力。然而,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可能讓人難以培養或展現慈悲。

當我們年紀還小的時候,就應該培養對一切生命形態的慈悲,這點非常重要。如我之前提到的,我成長在一個牧民的家庭,有時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必須宰殺動物。在必須宰殺動物時,我會感到一種深刻的慈悲。我不知道它是否就是經典中描述的真正的慈悲,但它是一種不造作、自然生起的感受。我之後所感受到的慈悲,都比不上當時的感受。

慈悲,心口如一

佛教裡面所講的慈悲,並不只是一般所感受到的同情、同理和憐憫。佛教裡面講的慈悲,跟一般的慈悲比起來還來得更加強烈、更加投入。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有「自己是慈悲的主體,而對方是我們慈悲的客體」的分別。進一步來解釋,它並不是因為我們處於優勢,而別人不幸,所以我們來可憐別人;它是把別人體驗為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

透過修持,我們成為慈悲的本質,我們因此能夠完全地把自己奉獻出去。這使得我們在行動上得以承擔世界的慈悲善行,並且在心理上也能承受這樣的負擔。

總之,慈悲不只是一種感覺、一種想法,或是一種理解。慈悲不只是祈願或希望:「願如是成」或「願這個人更好」。關鍵在於我們要真的將自己的慈悲付諸實踐,並且將它融入日常的行事當中。

勇氣是慈悲的根源

既然我們相互連結,我們對彼此就有一份責任。同時,因為我們都有苦樂的感受,我們都有悲憫彼此的經驗,所以還有一種情感上的相連,把我們連接在一起。這種相連感不是哲學思想,而是透過我們共有的感受所體驗到的,因此它並不沉重。

事實上,慈悲和勇氣很類似―—要具有慈悲心,我們就必須有勇氣,並且喚起我們歡喜投入的能力。唯有如此,我們才會真正利益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