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圖解金剛經(新版)

圖解金剛經(新版)

作者:瓊那.諾布旺典

譯者:鳩摩羅什 法師

出版社:華威國際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4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23.0*17.0*1.9cm

商品編號:1151230131

ISBN:9789579075312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已搶購一空
目前無法購買

可購買時通知我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經名的分解

↑TOP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切佛經,取名的原則不外乎七種,以人(佛、菩薩)名為名、以佛法為名、以經義比喻的喻體為名,然後人名、法名、喻名兩兩相疊出三種,最後人、佛法和比喻三者結合為一種。本經以佛法和它的比喻相加而得名。

本經是典型的佛法與比喻疊加的複名,金剛是一種比喻,而般若波羅蜜是佛法。

金剛-最堅、最明、最利的法寶

金剛,佛法裡指罕有的寶物,如金剛力士手中所拿的金剛杵,是比世間的金剛石還要厲害的寶貝,它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

世間的金剛石,有三種顯著的特點:

第一,結構穩定。不容易被硬性破壞,也不會輕易發生化學反應,有堅固恆常的屬性。第二,明淨璀璨。通體透明,因為折射光線而熠熠放光;表面潔淨,很難被外物所汙染。第三,堅硬銳利。硬度極強,能破壞金屬、石材等一切固體物,而鐵、石等卻不能摧壞它。本經中的「金剛」,就是以最堅固、最明淨和最銳利的屬性來比喻這部佛經所說的道理。

首先,以金剛比喻這部佛法特別堅固,不易被破壞。

其次,以金剛比喻佛法的智慧光芒和悟道真心純明不染。

最後,以金剛比喻佛法的作用銳利無比,能破種種煩惱。

般若-精深微妙的大智慧

般若,在梵語中是「妙智慧」的意思。

但佛經中的所謂般若智慧並不同於普通聰明,它是指能夠認識道、證悟道、了脫生死煩惱、得道成佛的這個智慧,是屬於道體上的根本智慧。所謂根本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智慧,而了解到生命的根源、本性。這個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兩個字,並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含義。

大乘佛法把般若分為三類: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

凡是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般若道理,稱為文字般若。本質上講,般若是離文字相的,即沒有文字。但若不用語言文字表達,根器差一點的普通修行者,就很難明白佛講的道理了。所以,文字般若是聯繫佛與凡夫的媒介。

依照文字般若得來的智慧在禪定中去感知和觀察,稱為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就是觀察真理的智慧,在禪定中持續這種觀察,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最後終究會有成就的。

因為長期修行觀照般若,忽然間證悟佛法實相,稱為實相般若。得到實相般若,就有了一定的成就。

可見,學佛的道路,是從聽聞佛法開始,經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而後得到實相般若。

波羅蜜-脫離苦海到彼岸

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按佛法解釋:凡夫境界是此岸;聖人境界是彼岸;河就是煩惱,包括貪嗔、痴、愛恨愁等各式各樣的波浪;船就是佛法;按照佛法修行就是坐船從此岸到彼岸。

到彼岸的方法歸納成六種,稱為六波羅蜜,簡稱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

般若波羅蜜是到彼岸的嚮導。但是,般若波羅蜜並不是孤立的,它一定與前五度波羅蜜緊緊聯繫在一起。若前五度修行沒有般若波羅蜜,就只是普通功德。雖然修行者堅持布施、持戒、在佛前燒香供養,但若沒有般若波羅蜜,就無法得的無上菩提的大功德,也就是到不了彼岸。但沒有前五度的修行積累,只是單獨有般若波羅蜜,那麼,這個修行人的福德就不夠,只是空有很高的智慧,只是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從佛、菩薩的立場來看,他仍然沒有到達彼岸。沒有前五度修行,這個人一定是沒有慈悲心,他只顧自己靜修般若智慧,無形中就執著了個人「小我」的私利,是無法徹底解脫煩惱的。所以,只說般若,不講前五度修行,不能叫金剛般若波羅蜜。

經-貫穿眾生與佛法

經,梵語是「修多羅」,直譯就是線,有貫穿、集結的意思。佛法最早是記錄在棕櫚葉上,由於其裝幀需要用細繩一片片的貫穿起來,所以這種書籍就以線為名了。經既有線的意思,又能讓人把它和聖人的著述聯繫起來,所以佛法著述都翻譯為經。

發心修行菩薩道的人,能以如金剛般的妙慧,徹悟世間萬物的本質,並依菩薩修行的六度,廣行利他事業,則能到達究竟彼岸-成佛,貫穿起來就稱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最難捨離的「我」

大乘修行的主線

能夠讓眾生相信佛法、追求成佛的力量,是來源於眾生自身固有的佛性。但是在人有了思維能力之後,最初還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就是把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區別開來,這種分別的願望就是執著自我的力量來源。這兩種力量始終在人的意識裡博弈,最後生命的品質,要看哪種力量占主導。

「我執」是妄心的根源

長久以來,多數人還是「執著自我」占主導,雖然有時候能夠清醒地感覺到自我、肉體和生命並非實有存在,就如佛法裡所講的是由許多因緣「聚合」而成的,但多數眾生還是固執地認為「自我」是實有的,甚至是無條件地順從這種意志,在現實生活中人它集中體現在眾生的私心和私欲。私心、私欲既能令眾生產生許多錯誤的知見,也常常使人們的理性和本能、意志之間產生分裂,也就造成了眾生在評判自己和別人時經常使用不同標準。我就是對的,違背了這個原則,就是就會產生痛苦、煩惱;達不到這個原則,就會有貪婪、欲望。總之,對自我的執著,是產生妄心的根源。因此,降服虛妄之心的首要環節,就是破除「我執」。

小乘佛教雖然認識到了「我」本沒有實體,是因緣合成的現象,但不承認萬法皆空,認為一切起作用的法都是有實體的,這叫「法有我空」。但對法執著,是我去執著,大乘認為這也是我執,應該叫做「法我執」。只要有執著,妄心就難以降伏,所以,大乘佛法修行是我執、法執一起破除的。

破除「我執」的途徑

破除「我執」的途徑在修行實踐中。大乘修行從發心修佛開始,起心動念就不想自己,而去從利益眾生的角度去感受苦樂,久而久之自己就同六度萬行的大事業融為一體了。具體說來,大乘破除「我執」要靠六波羅蜜的完美協作,布施破貪婪、吝嗇,持戒防止身口作惡,忍辱破嗔怒、憎恨,這三者將我們看問題的角度、立場和情感做了一個轉換,突破了自私的壁壘;精進要求修行者長期堅持、精進不懶惰;禪定對自心活動清明洞見,防止心神散亂不專;而般若最為關鍵,它破除對自身知見的盲目和迷信,從而指明了學佛的正確方向。

福報的因緣

無得才是得

通達無我,不住於相,福德就無邊無量;反之執著我、法,住於相,福德就非常有限。因為眾生都有佛心,執著了自我,本來的佛心就迷失了,這樣修行、求佛,是不會有什麼大成就的。清淨自心,佛性就露出來了,這樣去布施、忍辱修一切善法,都會有無量的果報。所以,修行應該在修心養性上下工夫。

福和慧是成佛的兩大資糧,前文單就福德較量反覆了好幾次。同樣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但這裡沒有財施、法施的較量,而是承接前文,以因緣果報來說明怎樣才能福德廣大。本次福德宣說的關鍵字是「因緣」、「有實」和「無故」。

因緣

事物的發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內因),外部輔助的因素叫做緣(外因)。比如小麥的收穫,麥種為因,土壤、肥料、陽光、氧氣為緣,最後各種因緣發生作用,就長出了麥子。福德也是一樣,它的果報也需要因緣。這裡因要往前面找,上文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心不可得」的「無得心」或者說是「清淨心」就是本次的因,而此處這個「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是「緣」。這個因緣既能夠把現在的布施追溯到前世,又能聯繫到未來,這種連續性揭示了修持中的布施,理應不懷任何私心雜念,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以這樣的因緣去行布施,不住任何的相,能夠安住如來的真心,所得的福報當然無邊無量了。

有實和無故

本著無得之心行布施,自然不必計較福報的多少。但是往往有修行者像算計算利息一樣,計算布施的收益。比如我布施了三百塊,我有了多少福報。佛清楚地告訴大家,如果以為福德果報是實有的,是可以算計的,那得不了多少福報,得到也會像竹籃中的水一樣漏掉;而反之,布施不求福報,即「無故」,只順著因果自然而為,以清淨心修行,才能有很豐富的無漏福德。這是兩種修行的境界,前者執著於布施之法,把它看成了生意一樣的投資,自然摸不著真理的邊;後者心思清淨,通達無我,已經與真理融為了一體,所以能夠有大福德。

布施的時候,能夠心不住相,就能安住真心,降伏妄心,你就是菩薩了。

如來從何而來

求佛不如求己

身相只不過是一個名字,並非實有,而是虛妄的,即使它非常完美,而且有神通也不是永恆的真理如來。凡是可以稱為相的,都是在本性中憑藉因緣聚合而顯現出來,都是虛妄。

佛的身相觀

這裡所說的身相是有形的釋迦牟尼肉身佛。這個生於印度貴族的佛陀肉身是個美男子,本身形象就很好,再加上多年修心養性,在氣質上就更加不同凡響。總之,佛具有的種種理想的德性。佛教在西元1世紀佛像出現之前,是不立偶像的,佛的形像一直間接地以法輪、菩提樹等為象徵。隨著後來佛教傳播的需要,以及佛教自身思想的發展,關於佛的身相問題,開始被逐步地探討,後來出現了幾種關於佛身的研究,有二身說、三身說、四身說以及十身說,較為常見的是三身說。

三身說又分三種:

1. 法、報、應的三身說。

這是大乘佛教內最普遍的說法。法身指佛性;報身指證悟後,身體上所具的三十二相等特徵,是修行的結果,也叫實色身;應身是指佛為教化眾生而化現的佛身,也叫化色身。

2. 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的三身說。

自性身指法身,是其他二身的根據;受用身指享受證得法性之喜的狀態,又有自身享受此法之樂的自受用身和為菩薩說法令其受此樂的他受用身之分;變化身即化身,是為教化菩薩與凡夫而化現的。這三身相當於上面的法身、報身、應身。

3. 法身、應身、化身的三身說。

這是將法、報、應三身中的法、報身,視為法身,而將應身二分為應身與化身。這種情形下的應身是歷史上的釋迦牟尼,化身是為教化而出現的身相。

如來不向心外求

很多人學佛,是衝著佛完美的身相去的,對那個五蘊假合的完美身相崇拜不已,希望自己也能修一個。其實這就是住相了。佛的本質是如來,如來是真理,真理是不會有實在身相的。真理在哪裡,真理在每個人的心中,本來都有,但就是因為蒙上了太多的相,顯不出來了。所以,學佛不執著外物,要向內修心。色身所具有的外在神通只是因緣變化,跟如來本體是截然不同的存在,身相再完美,再有神通也不是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