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山東佛教史跡:神通寺、龍虎塔與小龍虎塔

作者:鄭岩、劉善沂

出版社:法鼓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

規格:平裝 / 14.8x21 cm / 45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00461

ISBN:9789575983925

定價:NT$550

會員價:NT$46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前言

↑TOP
神通寺是山東地區最爲古老的一處寺院,其遺址位於今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二十世紀以來,曾有許多中外學者前往調查,並發表過若干圖片和文字,使得這一遺址聞名遐邇。要想從有關著作中找到一些神通寺文物的照片並不太難,但是,這其中比較詳細的資料卻不多見。除了四門塔曾有實測圖發表外,其餘則很少見有實測資料,我們甚至無法從前人的著作中找到遺址內著名的龍虎塔準確的高度資料。
 
1993年冬,我與劉善沂先生在山東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協助工作期間,有幸參與了神通寺遺址的勘查工作。參與此次工作的主要專業人員還有常興照、黃國康、陳賓、孔慶生等先生。我與善沂君主要負責龍虎塔的測繪,通過一個多月的野外工作和半個多月的室內整理工作,完成了該塔二十多張實測圖。這次勘查的目的,是為遺址內文物的保護維修編製方案。除了完成龍虎塔的測繪外,我們對於寺院的歷史和其他遺跡遺物也充滿興趣。因此,在此次工作之後,我們又多次到遺址調查,訪問以前曾經在該遺址做過工作的前輩學者,取得了其他一些或詳或簡的材料。
 
在1993年的工作中,我們還承擔了對1973年遷移到寺院內的皇姑庵開元五年棓貫王造塔的測繪。這座小型石塔的裝飾風格與龍虎塔很相近,可以說是「具體而微」的作品。善沂君青年時代在山東聊城地區博物館工作時,就曾測繪過與之風格相近的陽谷縣關莊天寶十三年大明造塔。我們當時注意到,這類小塔主要分布在山東和河南兩省,值得放在一起來觀察。出於對神通寺龍虎塔的興趣,加上這種種機緣,使我們欲罷不能,便索性在完成了神通寺的工作後,又對山東同類的小塔進行了調查和測繪。1995年冬,我與好友李清泉先生(現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又到河南跑了一路,考察了一些同樣的小塔。我於近幾年多次訪問美國的一些博物館,收集了幾座此類小塔的殘石。(這樣的小塔也許在其他國家還有所收藏,由於囿於見聞,未知其詳。)這一來,所搜集的小塔數量竟有近四十座。這批小石塔以前沒有統一的定名,但很明顯與龍虎塔關係密切。以前有人將山東歷城皇姑庵棓貫王造塔稱作「小龍虎塔」,是一個十分形象的名稱,爲了方便行文,不妨推而廣之,統稱這一類型的小石塔爲「小龍虎塔」。
 
本書是對上述田野材料的一個初步整理,但因爲各項野外工作並未像一次考古發掘那樣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因此這本書也無法編成一本嚴格意義的考古報告。全書分爲兩大部分,「上編」收錄了有關龍虎塔的基礎資料和論文。其中《神通寺史跡綜述》一文介紹了遺址的基本情況,發表了我們所掌握的一批第一手材料,如四門塔與唐代建築基臺的測繪圖、千佛崖與祖師林的統計編號等。這些材料或詳或略,並不十分系統,但也有些前人未涉及的資料,如許多學者所關心的四門塔舍利函的材料,此前未見詳細的專業性報告。龍虎塔的二十多幅實測圖在「上編」完整發表出來,另外還收入了王建浩先生關於龍虎塔維修過程的回憶文章。汪悅進(Eugene Y. Wang)教授關於龍虎塔的研究,是他在哈佛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的核心內容之一,由我粗略譯出後,他又重新作了很多補充。
 
「下編」彙集了各地保存的小龍虎塔的材料。除收錄部分已發表的文章外,又約請了文物考古界的同仁介紹了許多新資料,其中後者佔多數。書中所收山東境內的小龍虎塔較多,限於條件,關於河南的小龍虎塔,我只到豫北作過考察,現有的三篇文章基本可以反映其總體面貌。但就所見所聞判斷,恐仍有遺珠。 這些材料涉及問題很多,需要有學者作深入的研究。我不是研究佛教藝術的專家,拙作〈八世紀的民間造塔運動──小龍虎塔所包含的一些問題〉一文,只是藉機將在野外工作時頭腦中所産生的一些問題和疑惑提了出來,以請教於讀者,算作「下編」聊勝於無的一個小結,實際上難以與「上編」汪君的文章相呼應。

最後,附錄許湘苓(Eileen H. Hsu)博士介紹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褚卜那(Trübner Pagoda)石塔的文章。這座石塔形體較大,年代可能也較早,似不宜歸入小龍虎塔中。但讀者不難發現它與龍虎塔或小龍虎塔的共同之處,故收入本書,以資比較研究。

該書的主要內容,完成於1996年春。十年前的舊稿在今天看來無法令人滿意,但時過境遷,推倒重來已不可能。我利用2002年冬在臺灣訪問時的一點閒暇時間盡量作了些補充修改,但恐怕仍存在不少問題。幾十座石塔面目相似,因而書中文字不免雷同。另一方面,因爲文章出自不同作者之手,有些細節也難求一律,這樣的情況,盡量尊重原作者的意見,只有個別文字作了一些改動。
 
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學者費慰梅(Wilma Fairbank)在研究山東嘉祥東漢武氏祠的石刻時,曾將自己設想爲漢代石刻工匠作坊中的一名學徒,利用線描的形式「復原」出了畫像雕刻時的「設計稿」。 我們的測繪在某種意義上,也試圖體現出雕刻者在設計時對圖像的構思。當然,這也只能是一種理想,因爲將三維的雕刻「翻譯」成平面的線圖,是沒有「科學的」定規可循的,這一過程中總是帶有測繪者的取捨。我們的原則是盡量按照正投影的原理,以白描式的線條表現出圖像的特徵,力求將線條提煉得準確簡潔,以利於研究者觀察其細節。目前,近距離攝影技術尚不能普遍利用,而且所繪等高線圖也難以直觀地反映這類雕刻的效果。因此,我們用手工測繪的圖紙對於研究者來說或可有一定參考價值。

神通寺的野外工作已經過去十三年了,但我至今仍然時時懷念那個寒冷而又令人興奮的嚴冬。那年11月,一場早到的大雪封閉了神通寺通往濟南的公路,使得當時城市中過熱的商潮與我們毫無關係。山坳中寒風凜冽,即使到了中午,住所的室內溫度也只有攝氏2度,握筆的手指難以屈伸。爲了充分利用短暫的白天,我們只好省去了午餐。善沂君在汶上縣測繪時摔傷的手臂尚未完全恢復,爲防備再出現問題,我們在腰間繫上一根草繩,另一端綁在腳手架上,樣子十分怪異。但是,想到一千多年以來,幾乎再沒有人能有機會像我們那樣近距離地、仔仔細細地撫摩端詳這些偉大的藝術創造,我們就禁不住熱血沸騰。在我二十幾歲時,能有這樣的經歷,實在是人生的大幸!
 
善沂君如今已懸車致仕,基本告別了他從事多年的田野考古工作。我大學時代曾夢想成爲一名滿身塵土的考古學家,獻身於平凡而神聖的田野工作,十幾年後卻成了一名教書匠,距離少年時代的夢想愈來愈遠。然而,當年野外發掘和調查的生活卻常常出現在我的夢境中。田野考古工作的現場,無論在時間感還是空間感上,都遠比書齋內的世界更加廣大,自然會時時激發出人們種種情感和聯想,這是這種工作特有的魅力。但是,作爲一個合格的田野工作者,首先的任務是盡量客觀地將所獲得的第一手材料公布於眾,供普天之下的同行和相關人士進行研究。因此,儘管我們不是研究佛教藝術的專家,卻有責任無保留地、如實地公布自己的工作結果。我的老師楊泓教授曾將考古報告形象地比喻爲醫院的化驗報告,那麽,對於這些報告中各種資料和資訊的進一步解讀,應是更多專家和讀者的工作,而不是本書的主要任務。本書的出版,也可算作對我們那些艱苦而快樂的日子一種總結與紀念。
 
1997年3月7日夜,不肖之徒將四門塔東側佛頭盜割,後輾轉爲臺灣收藏家購得,並捐獻於法鼓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12月,由法鼓山聖嚴法師奉送回原址,使這尊雕像鏡圓璧完,這一盛舉成爲兩岸之間的一段佳話。當得知親手繪製的線圖在該佛頭的鑑定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我們爲之深感欣慰!我們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對於今後神通寺文物的保護和研究能夠發揮進一步的作用。
 
本書的編寫,要特別感謝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顔娟英教授和美國哈佛大學藝術與建築史系汪悅進教授的鼓勵與幫助。1994年9月,當時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汪悅進先生來山東考察,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正是從龍虎塔入手來探討唐代藝術中的變相問題。在汪君建議下,我們才著手將這些資料作文字上的整理。但是,龍虎塔圖紙數量較多,一般刊物難以完全容納,於是索性編成一個專集,將小龍虎塔的資料也一併收入。在編寫的過程中,聯繫了多家出版社,都因爲資金問題,難以列入出版選題。1995年6月,顔娟英教授來山東考察,見到這批資料,欣然提出在臺灣聯繫出版,後來又多次來信督促鼓勵,才使該書的出版問題得以解決。
 
承蒙當時負責山東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工作的常興照先生慨允我們先行發表所承擔的部分測繪資料。我的老師宋百川教授將1982年母校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78級學長們調查神通寺遺址的田野記錄惠贈予我們,並同意引用其中的內容。濟南市博物館研究員黃國康先生提供了四門塔的勘測圖和舍利函出土時的原始記錄。廣州美術學院李清泉教授陪同我往神通寺、青州、鄭州、安陽等地考察,並爲本書拍攝了許多照片。山東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山東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濟南市文化局文物處、四門塔文物管理處(今神通寺博物館)、靈巖寺管理處、青州市博物館、平陰縣博物館等單位,以及山東、河南兩省文物考古界的許多師友,如王建浩、楊煥成、畢寶啓、夏名采、劉伯勤、孫新生、張增午、陳賓、劉繼文、王晶、李立新、肖貴田等,都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我在美國收集資料期間,芝加哥美術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東亞部副主任潘思婷(Elinor Pearlstein)女士、納爾遜-阿特肯斯美術館(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中國部主任楊曉能先生、舊金山亞洲美術館(The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賀利女士、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藝術史系博士許湘苓女士,以及西雅圖亞洲藝術博物館(Seattle Asian Art Museum)等個人和單位,都給予我莫大的幫助。謹向以上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最後,我們要特別感謝法鼓山文教基金會爲本書出版提供的支援,感謝匿名審稿人所提出的寶貴修改意見,感謝法鼓文化的朋友們所付出的辛勞!

鄭 岩
2006年1月23日
於北京南湖渠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