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梵網經

梵網經

作者:賴永海 主編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3日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編號:1150020291

ISBN:9789570841053

定價:NT$320

會員價:NT$272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前言(節錄)

↑TOP
《梵網經》是大乘菩薩戒的重要經典,它隨著大乘思潮而興起,宣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和根本精神,闡述了大乘菩薩道的修習階位及大乘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戒,促進了大乘佛教在中國的流行及大乘菩薩戒運動。在闡釋菩薩心地法門時,《梵網經》明確表述了大乘佛教的佛性思想,集中體現了中道正觀,對佛教義理作了簡要的玄學化論述。

《梵網經》,全稱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又名為《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梵者,能淨之義;網者,能攝有情眾生之義。梵網,原指大梵天王宮的因陀羅網,有千重而有千光,光光各各相攝不相妨礙。在本經中,諸梵王持羅網幢供佛而聽法,佛因此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並以梵網比喻佛教之法門,亦重重無盡,圓融無礙。法王說法,猶如梵網一般,孔雖多但網仍一,無量法門雖如恆河沙,但宗趣必歸於一,是故從喻立名為《梵網經》。《梵網經》現收於《大正藏》第二四冊,金陵刻經處也有單刻本流通。

《梵網經》現今流行版由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該經正文前有僧肇的「梵網經序」。從內容上看,《梵網經》上卷主要闡述了菩薩修行階位,也對佛教基本義理作了簡要的闡述。下卷明菩薩戒法,闡述了大乘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的基本內容,其中也體現了大乘佛教的佛性、般若思想。

(一)菩薩修行的階位:三十心、十地。
該卷是以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的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及菩薩眾,向盧舍那佛問大乘菩薩修行的階位。在該卷中,大乘菩薩的修行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發趣十心、長養十心、金剛十心、體性十地,即三十心、十地共四十法門。

1.發趣十心。
所謂「發趣」,指發心修行,趣向大乘。發趣十心,是指發心修行十心,心心皆趣向大乘之境,最終成就佛果。發趣十心,具體指:

第一、捨心(施捨心),第二、戒心,第三、忍心(忍辱),第四、進心(精進),第五、定心(禪定),第六、慧心(智慧),第七、願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願),第八、護心(護持),第九、喜心,第十、頂心(頂,本指人頂,最尊貴之意)。

2.長養育十心。
長養,指長養善法,成就功德,趣向聖位。長養十心指:
第一、慈心,第二、悲心,第三、喜心,第四、捨心,第五、施心(布施),第六、好語心(慈愛語言待人),第七、利益心(以身口意諸行利益於人),第八、同心(同理心),第九、定心;第十、慧心。

3.金剛十心。
金剛,喻金剛堅固不壞之意,指長養善法後,其心更加堅勇,不被外道侵損。金剛十心指:第一、信心,第二、念心(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共六隨念),第三、回向心(趨於佛果的殷切之心),第四、達心(通達無礙),第五、直心(正直),第六、不退心(不退轉),第七、大乘心,第八、無相心(心無相),第九、慧心,第十、不壞心。

4.體性十地。
體是本體,性是本性。體性,指佛與眾生的本性,兩者同一而無差別。體性地,即菩薩修行證果的品位,由初地菩薩入聖流而至十地成佛。體性十地指:第一、體性平等地,第二、體性善慧地,第三、體性光明地,第四、體性爾焰地,第五、體性慧照地,第六、體性華光地,第七、體性滿足地,第八、體性佛吼地,第九、體性華嚴地,第十、體性入佛界地。

發趣、長養、金剛這三十心的修行,是修習菩薩道的前期。證入初地的菩薩方才是真正得入聖流,再經二地、三地直至證入十地成佛。這三十心十地的菩薩道修行次第,修道者可依此順序由淺入深,漸次捨凡入聖,直至得證佛界,究竟解脫。從修行次第上看,雖然一地菩薩不知二地事,但在體性上,每一心、每一地卻又是互攝無礙的。

(二)大乘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戒。
下卷通過盧舍那佛陳述的方式,著重闡述了大乘菩薩戒的基本內容。大乘菩薩戒,分重戒、輕戒二大類。重戒亦稱「波羅夷戒」,受戒者若犯了它,可致重罪,不僅會被逐出僧團,而且會喪失成佛之因。重戒有十種: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眾過戒、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瞋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

輕戒有四十八種,若違犯了它,會導致「輕垢罪」。相對於重罪,輕垢罪較輕一點,但卻會污淨行。依經文,四十八輕戒又分為五聚,除最後一聚外,各聚都注明本聚在大部《梵網經》中哪些品內作廣泛而深入的說明。
第一至第十戒為一聚,即:第一、不敬師友戒,第二、飲酒戒,第三、食肉戒,第四、食五辛戒,第五、不教悔罪戒,第六、不供給請法戒,第七、懈怠不聽法戒,第八、背大向小戒,第九、不看病戒,第十、不畜殺具戒。

第十一戒至第二十戒為一聚,即:第十一、國使戒,第十二、販賣戒,第十三、謗毀戒,第十四、放火焚燒戒,第十五、僻教戒,第十六、為利倒說戒,第十七、恃勢乞求戒,第十八、無解作師戒,第十九、兩舌戒,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戒至第三十戒為一聚,即:第二十一、瞋打執仇戒,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第二十七、受別請戒,第二十八、別請僧戒,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第三十一戒至第三十九戒為一聚,即: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第三十四、蹔念小乘戒,第三十五、不發願戒,第三十六、不發誓戒,第三十七、冒難遊行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戒至第四十八戒為一聚,即:第四十、揀擇授戒戒,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第四十八、破法戒。

除了十重、四十八輕戒的戒相之外,《梵網經》也論及到受戒的作法、大乘菩薩的集會作法等,甚至還有勸放生、追善供養等日常行儀的規定,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堪稱為一部完整的大乘戒經。菩薩戒,亦稱「三聚淨戒」。聚者,集也;戒者,禁戒也;有三種戒,能攝一切大乘諸戒,故名「三聚戒」。也就是說,大乘菩薩戒,可以分為三類,即三聚淨戒:第一、攝律儀戒,謂一切律儀,無不聚攝,此類戒在於斷除一切惡行;第二、攝善法戒,謂身口意所行之行,能行一切善法也,聞思修三慧及布施等六度之法,無不聚攝;第三、攝眾生戒,謂能攝受一切眾生,能攝之行,即是慈、悲、喜、捨而利益眾生。《梵網經》中大乘戒律,雖分十重四十八輕戒,若收攝分類,也不出這三類。十重戒是攝律儀戒,四十八輕中的前三十輕,是攝善法戒,後十八輕,則可視作攝眾生戒。當然,大乘菩薩戒又是圓融互攝的,即受持任何一戒,三聚戒同時具足。以受持不殺戒為例,不殺生是一種止惡的行為,屬於攝律儀戒。但發誓不殺生也是一種善行,屬於攝善法戒的範疇。同時,不殺生亦是救護一切眾生,能令眾生無畏,有了饒益有情的內涵,於是又成攝眾生戒。又如飲酒戒,要離飲酒等過失,是攝律儀戒;常行對治,是攝善法戒;息世譏嫌,是饒益有情戒。

基於大乘佛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情懷,大乘菩薩戒特別注重發大菩提心,《瓔珞經》中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修習大乘者,當發大菩提心,受持大乘菩薩戒,不但要止惡揚善,而且要積極利益眾生。在自利利他的踐行佛法過程中,更要時刻趣向開顯佛性與開啟智慧,最終得證佛果。《梵網經》上卷對佛性、中道智慧等佛教義理做了簡約化的闡述,從而使下卷的十重、四十八輕的戒律思想建立在扎實的大乘義理之上,使得受持大乘菩薩戒有了佛教修行終極目標的當下指歸,體現了大乘佛教「戒乘互攝」的律學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