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大師密碼F:心中永遠有太陽
The Optimist

作者:鄭栗兒;繪圖:高鶯雪

出版社:法鼓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經典人物故事

規格:17x23 cm / 軟精裝附CD / 120頁 / 全彩印刷

商品編號:1113100061

ISBN:9789575983642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開路先鋒改革家】

↑TOP
 一盞燈搖啊晃的熄滅了,天黑了!外婆將燈取下,添上油,點上火,一時間通明透了!照亮四方,小孩的心也被照亮了!

 他心想:「一盞小小的燈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可以讓人的心變溫暖,如果是更大的燈,不是影響更深遠嗎?」

他睜大眼睛對外婆說:「我長大以後,要變成一盞大燈。」

 小孩長大了,果然成為一個有為的青年和尚──太虛。

 這時滿清舊朝正結束,為了迎接民國新時代的來臨,熱血沸騰的太虛,把他一盞燈的心願化為「以佛法救世」的想法,積極奔走於佛教的改革運動。

 在毗廬寺的禪房內,太虛和幾位法師們熱烈地討論著。

 「時代已經變遷了,佛教不能再照原來的樣子走下去,現在的出家人根本不是在修行,而是專為死人超度的誦經團。讓我們透過『中國佛教協進會』的創立,一起來改造中國佛教。」太虛侃侃而談,贏得大家的贊同。

 但一心想為中國佛教塑造新氣象的太虛,卻沒想到一起籌畫協進會的仁山法師,在鎮江金山寺成立大會上的發言過度激烈,引發了佛教界新舊兩派嚴重的衝突,佛教協進會便不了了之。

「太虛,你過來幫師父的忙,我想組織『中國佛教總會』,把佛教的規章重新制定一番,以改善目前寺產被私人佔據的歪風。」太虛在天童寺受戒時所追隨的師父八指頭陀,邀他一起參與「中國佛教總會」的成立,太虛欣然同意。

 可是當上大總統的袁世凱對這項計畫卻遲遲沒有批准,八指頭陀只好親自到北京請願,可能因為太過激動的關係,不幸意外猝死。消息傳來,整個佛教界一片哀傷,悲慟萬分的太虛,為了完成先師的遺命,在上海靜安寺八指頭陀的追悼大會上,特別提出佛教三大改革方向。

 「各位,我們一定要恢復佛教利人利己的精神,改進父子相傳一類的不良僧團制度,讓佛寺財產不被私人佔據,而是拿來蓋學校、蓋醫院、救濟貧窮。」

 太虛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說,總算讓袁世凱退讓,同意中國佛教總會的成立,而這也是後來他所提倡「人生佛教」的開端。只可惜,由於經費短缺,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國佛教總會終究面臨瓦解。

 連續的挫折使太虛對佛教前途感到悲觀而消沉度日,但師父八指頭陀過去的勉勵,猶在耳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太虛深深地自我反省:「佛教一天不改革,就有滅教的危險。我不能因為改革失敗的一點挫折,就失去了改革的心願。我應該找個清淨的地方,再深入佛法的研究,找出更合適的方法。」


 以前一起在西方寺閱藏的好友昱山法師正好在普陀山閉關清修,他大方地說:「你可以來我之前閉關的關房閉關啊!」了餘法師也盛情地邀約他。友人們的支持成為他重新出發的力量,於是,太虛帶著十多箱書籍行李,來到普陀山閉關。

 潮來潮往,幽靜的普陀山居,讓太虛的內心平靜下來,仔細檢討過去改革的作法或許太過激進了,他博覽群書,將以前精研的佛學,重新融會貫通,著手寫下一部僧團制度合理的改革方案。有一晚,晚鐘敲響,正在打坐的太虛沉入一片明靜,得到開悟的喜悅。

 轉眼間兩年半過去了,出關後,二十九歲的太虛開始留起鬍子,看起來更加穩健成熟。他應邀去台灣演講,又到日本交流。回國後,依然全心投入佛教的改革事業,只是不再以改革傳統佛教為口號,而是呼籲年輕僧侶共同建立清淨的僧團。

 當時中國正興起一股反宗教、反迷信的社會運動,為捍衛佛教的存亡,太虛知道佛教必須進一步關懷社會,而不是閉門自求解脫就可以了。

 「太虛師父,不如我們來成立一個佛學團體,將您所主張『以佛法救世』的觀念宣揚出去!」

 受到熱心的信徒邀請,覺社就這麼成立了,主要以出版書籍、編輯刊物、演講佛學和實際修行為主。透過不斷的演講,以及報章、雜誌、電台的傳播,社會上已經有愈來愈多人瞭解太虛佛教改革的理想,同時,太虛還辦理許多社會福利事業。

 一九二一年二月,太虛隻身來到杭州淨慈寺,這座百年古寺當時卻因經營不善而負債累累,能不能把它改造回一處人間淨土,是他此行的使命。
「師父,寺裡包括住持在內,一共有五個人在吸食鴉片,而且還有人燒小灶煮葷食。」

 聽如惺這麼說,太虛連連搖頭說:「有煙癮的人就搬出寺外,等戒完煙後再回來,否則就逐出寺門,連住持也如此照辦。還有嚴禁設小灶,大家一起在食堂吃素。」

 不甘心被逐出寺門的人,勾結了地方官吏和惡霸一起對太虛施壓,連如惺也嚇得不敢再說什麼了,太虛歎了一口氣:「整個中國像淨慈寺這樣的情況,不知有多少呢?如果不提高僧人素質,做什麼都沒用的,只有培育優秀的佛教人才,中國佛教才有救。」

 後來他決定在武漢創辦武昌佛學院,這也是中國近代第一所佛學院,影響之大,甚至全國各地佛教單位都跟著辦起學院。持續辦學之外,太虛更致力於世界化的佛教交流活動,發起召開世界佛教聯合會,並遊歷歐美日。八年抗日戰爭期間,太虛不僅發文譴責日軍,還號召全國僧眾一起反抗日本軍國主義,出訪緬甸、印度宣揚和平,爭取國際支持。

 「所謂人生佛教,就是好好做人,然後才能成佛,最重要是以建設人間淨土做為今後努力的方向。」一九四四年,五十六歲的太虛即使患了輕度中風,在病中,他編寫了一生中對於中國佛教改革的總結──「人生佛教」的實踐目次。

 儘管太虛生前,人生佛教還沒有完全落實,不過他播下的種子,已在現代的佛教界開花結果。一生投入改革理想、未曾稍停的太虛,就像一盞大燈,照亮中國近代佛教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