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佛陀的聖弟子傳IV:佛陀的女弟子與在家弟子們

佛陀的聖弟子傳IV:佛陀的女弟子與在家弟子們

作者:向智長老、何慕斯.海克

出版社:橡樹林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編號:1150770461

ISBN:9789867884411

定價:NT$260

會員價:NT$221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毘舍怯

↑TOP
在鴦伽(Anga)國的跋提城(Bhaddiya),住著一位富人面托迦(Mendaka)。他曾在前世的一次飢荒中,將自己和家人所擁有的最後食物布施給一位辟支佛(獨覺)。因為這次施捨、這次戰勝自我,他於此世獲得大福報:家中的食物永不匱乏,無論如何消耗或布施,田地總是豐收不斷。

發願成為「布施第一」的女弟子

不是只有面托迦擁有大福報,他的妻子、兒子、媳婦與奴僕也都參與前世那次無我的布施,因此在此世都具有神奇的力量。這清淨善行帶著他們一起穿過輪迴轉世。

他的兒子名字叫檀那闍耶(Dhanañjaya),與其妻子須摩那戴斐(Sumanadevi)有個年輕的女兒毘舍怯(Visakha),她也是往昔福德的寶庫。在十萬劫前的一個前世中,她曾在蓮華上佛(Padumuttara)前,發願要成為佛陀與其僧伽「布施第一」的女施主。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她在之前許多佛陀座下廣行善事,積聚了成為大弟子所需圓滿的心靈資糧。如今那些福德善緣已經成熟,即將結出果來。

有一天,毘舍怯七歲時,佛陀在大群比丘陪伴下抵達跋提城。當面托迦聽到佛陀到來時,他派出最鍾愛的孫女,並對她說:「親愛的女孩,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快樂的日子,因為大師已抵達我們的城市。召集妳所有的侍女,去拜見他。」

毘舍佉遵照吩咐去找世尊,禮敬他之後便站在一旁。之後佛陀對她與她的隨從說法,開示結束後,毘舍佉與五百名侍女都證得入流果。面托迦也和妻子、兒子、媳婦與奴僕一起聞法,且也都達到入流果。

成長與婚嫁

那時鴦伽國隸屬於虔誠的頻婆娑羅(Bimbisara)王所統治的摩揭陀國。當拘薩羅國的波斯匿(Pasenadi)王聽到五個非凡的大福德者就住在鄰國時,他請求好友兼連襟 ―― 頻婆娑羅王,派遣其中一人到拘薩羅來,好讓他的臣民有機會見識行善範例。因此,面托迦的兒子檀那闍耶,便和他的家人一起搬到拘薩羅國,並且在首都舍衛城附近蓋了一座漂亮的沙枳多城(Saketa)。毘舍怯就在這個品德高尚的家庭之中成長,世尊在此受到高度尊敬,隨行的比丘們經常受邀到此接受供養,並宣說正法。

在拘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住著一位富有的居士彌迦羅(Migara),他有個兒子富樓那瓦達那(Punnavaddhana),當這兒子成年時,雙親催他結婚,但富樓那瓦達那堅持只有在找到具有「五美」 ―― 髮美、肉美、齒美、膚美與年輕之美的女孩時,才願意娶她。

於是雙親僱請一隊婆羅門,到全國各地尋找符合這些嚴格條件的女孩。這些婆羅門到各大城鎮去積極尋找,但都找不到一個具備這「五美」的女孩。在回程途中,當他們到達沙枳多時,看見才十五、或十六歲的毘舍佉,立即被她的美貌所打動,她有四項符合他們少主的要求,唯一看不到的一項是她的牙齒。為了看她的牙齒,他們決定和她交談。
他們找到她時,毘舍佉和同伴正要去河邊洗澡。那時正好下起一陣大雷雨,其他女孩都倉皇跑開,以免被雨淋溼,但毘舍佉卻繼續平靜而高雅地行走。這些婆羅門趨前問她,為什麼她不像其他人一樣趕忙躲雨。她回答:「就像國王不會像普通人跑去躲雨一樣,好家庭的女孩也不會跑去躲雨。此外,由於身為未婚少女,我必須像照顧待價而沽的商品一樣照顧好自己,以免受傷而變成無用之人。」

這些婆羅門對女孩的這段談話印象深刻,於是便去找女孩的父親,為他們的少主求婚。檀那闍耶同意提親,不久之後,彌迦羅與他的兒子富樓那瓦達那和全家便來迎娶新娘。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聽到此事後,也和宮中上下一起加入迎娶的行列。

這些人全都在沙枳多受到新娘父親熱情與豐盛的款待,在此同時金匠們則忙著為新娘打造珠寶。三個月之後珠寶尚未完成,但柴火卻已在為眾多賓客煮飯的過程中用盡。之後持續兩週,他們拆掉舊屋,取下木頭作為煮飯的柴火;但珠寶還是未完成。於是沙枳多的人們取出衣櫥裡的衣服,浸油之後,拿它們來點火煮飯。兩週之後珠寶終於完成,浩浩蕩蕩的隊伍於是展開歸程。

檀那闍耶給女兒數百車滿載的絲綢、金、銀與侍女作為嫁妝,他還給她一群牲口,數量多到塞滿城中的所有街道。當這些牲口離開畜欄時,剩下的牛隻也扯斷繩索,加入行進中的行列。來自屬於檀那闍耶的十四個村落人民,都想追隨毘舍佉去她的新家,她所到之處都大受歡迎。毘舍佉所獲得的龐大財富與隨從,都是源於過去多世累積的善行,從她在無量劫前服侍蓮華上佛開始。

父親的十項叮嚀

當毘舍佉向她的父親告辭時,他以隱喻的形式給她十個建議箴言,勸她始終都要重視布施。他也任命八位可靠的顧問詳細檢視女兒是否引起任何抱怨。父親所給她的十個建議箴言如下:

(一)不要將室內的火拿到外面;
(二)不要將室外的火拿到裡面;
(三)只給那些會給者;
(四)不給那些不給者;
(五)給那些既給又不給者;
(六)快樂地坐;
(七)快樂地吃;
(八)快樂地睡;
(九)注意火;
(十)尊敬在家神祇。

它們涵意如下:
(一)妻子不應對別人說丈夫或公婆的壞話,且不應在別處說他們的缺點或家庭不和;
(二)妻子不應聽其他家庭的流言或故事;
(三)東西只借給會歸還的人;
(四)東西不應借給不會歸還的人;
(五)應幫助貧窮的親戚與朋友,即使他們不會回報;
(六)妻子應以適宜的方式坐著,看到她的公婆或丈夫時,她應站立不坐;
(七)妻子在吃飯之前,應先看公婆與丈夫是否已受到服侍,且應看她的僕人是否被妥善照顧;
(八)在晚上就寢之前,妻子應巡視所有的門是否關好,傢具是否安全,僕人是否善盡職責,並看公婆是否已休息。按照規定,妻子應在黎明即起,且除非身體不適,否則不應在白天睡覺;
(九)應將公婆與丈夫視為火,她應小心對待他們,就如在對待火一般;
(十)應該視公婆與丈夫為神祇。

仁慈與慷慨的善心

在她抵達舍衛城夫家那天,毘舍佉收到來自各階層,根據其地位與能力,所贈予的各種禮物。但她非常仁慈與慷慨,附上貼心的感謝辭後,又將它們回贈給贈予者,並將城裡所有居民都視為自己的親屬。藉由這個高貴的舉動,她在來到夫家的第一天,就受到城裡所有人的喜愛。
由她生命中的一件事,可以看出她對動物也很仁慈。聽到她的駿馬在半夜生小馬,毘舍佉立即與侍女手持火炬趕到馬廄,給馬匹一切所需的最大關心與照顧。

度化公婆,聞佛說法

她的公公彌迦羅是裸行外道的忠實信徒,雖然世尊經常住在附近的寺院,但他從未曾邀請佛陀到家裡應供。婚禮後不久,為了獲得福德,彌迦羅邀請一大群裸形沙門來家裡供養,他恭敬地對待他們並獻上美食。在他們抵達時,他告訴新媳婦:「來,親愛的!禮敬阿羅漢。」

毘舍佉聽到「阿羅漢」很高興,趕緊前往大廳,預期會見到佛教比丘。但是她只看到傲慢無禮的裸形沙門,令這位淑女無法忍受。她責備公公並轉身回房,沒有招待他們。這些裸形沙門惱羞成怒,責備這位巨富將喬達摩行者的女信徒引進家門,並且要求他立即將她趕出家門,彌迦羅只能極力安撫他們。

有一天,彌迦羅正在以金缽吃豐盛的蜂蜜米粥,一位佛教比丘來他家乞食,毘舍佉正在為公公搖扇。她刻意站開,好讓彌迦羅能看到這位比丘並供養他。雖然這位比丘完全映入彌迦羅的眼簾,但他卻佯裝沒看到而繼續吃粥。

因此,毘舍佉對這位比丘說:「走吧,尊者!我公公正在吃不新鮮的食物。」彌迦羅很生氣,想要將媳婦逐出家門,但毘舍佉從自己家裡帶來的僕人們,卻拒絕執行命令。八位顧問得知彌迦羅對毘舍佉的抱怨後,經過商議判定毘舍佉並無過失。

此事之後,毘舍佉告訴夫家她將回到父母那裡。彌迦羅請她原諒,毘舍佉同意留下,條件是允許她邀請佛陀與僧團到家裡應供。彌迦羅勉強答應,但遵從裸形沙門的建議,並未親自接待,只是基於禮貌,在飯後短暫地露臉,然後就退到簾幕後,聆聽佛陀開示。

不過,佛陀的話深深地打動了他,雖然隱身幕後,他還是洞見存在本質的究竟實相,達到入流果。他心中充滿無限感激地對毘舍佉說,從此以後他會敬她如母,並因而稱她為「彌迦羅母」(Migara-mata)。然後,他走向世尊,頂禮他的雙足,並宣誓皈依三寶。毘舍佉隔天又邀請佛陀來用餐,這次婆婆也達到入流果。從那時起,她們全家都成為佛陀和比丘、比丘尼僧團的忠實護持者。

護持僧團,布施第一

婚後毘舍佉生了至少十個兒子與十個女兒,這個數目一直延續到他們的第四代。毘舍佉自己活到一百二十歲的高齡,但(根據註釋)她始終維持十六歲女孩的外貌。這是由於福報與法喜的結果,她一整天都充滿喜悅。據說她的身體壯得像頭大象,可以操持龐人的家庭而不會感到疲累。

她每天都會找時間供養比丘,拜訪寺院,並確保比丘與比丘尼們的食物、衣服、住處與醫藥無缺。最重要的是,她還會找時間一再聆聽佛法。因此世尊才說,「毘舍佉是護持僧團的第一女施主」(AN 1, chap. 14)。

興建「鹿母講堂」

對於此事,律藏中特別提到一件事。有一天,毘舍佉在聞法之後將珍貴的結婚首飾遺留在講堂,由阿難代為保管(Vin. 4:161)。她將這次遺失解釋為行善的良機,並決定不再戴此珠寶,她想賣了它,將所得的錢拿來供養僧團。但整個舍衛城沒有人買得起這個貴重的珠寶。

因此,她用其他的財產買回它,並且以賣珠寶的錢在舍衛城門前的東園(Pubbarama)蓋了一座道場 ―― 「彌迦羅母講堂」(Migaramatu-pasada,即「鹿母講堂」),這座講堂經常在許多佛教經典的前言中被提起,因為佛陀在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時常待在這裡,就像他在另一個大施主蓋的祇園精舍所作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