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838期 / 2019年12月25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如何開啟幸福的生命智慧?

鄭石岩教授曾分享他的幸福的故事......

因為我母親是懂得幸福的人,所以我體驗到比較多的幸福。我一輩子都不會忘掉最幸福的那一幕,是我要上小學一年級之前的暑假,母親和我坐在屋前的石頭上,中午時分,夏天吹著涼風。母親對我說,我將要上小學讀書了,將來就比她能幹,也走得出去。我卻對她說,我不敢上學,很害怕。她說,會陪我去學校上課,告訴我過幾天認識同學就不害怕了。

人與人之間傳遞的感情,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們用的語詞只能傳遞感情的百分之七,語調傳遞的是百分之二十八,表情跟肢體語言傳遞了百分之五十五,所以我記憶中很幸福的感覺來自於此,母親不是恐嚇我,也不是要我將來一定要贏過別人,變成人上人,這樣的態度影響我滿大的。

我的人生體驗是有苦的,但是一定要記得「找不到受苦的人」,換句話說,願意吃苦不埋怨時,便能夠克服苦,苦會變成良藥,會轉變成幸福。當我要念高中時,家裡沒有錢,老師表示願意借錢給我,要我回去告訴母親,但她馬上說不可以,借錢只可借一時,不能借長久,我自己必須出去賺錢,因此她要我去賣水果。

講完後第三天,她就買了四十斤的芭樂。母親告訴我,要記得小腿肚長肉,走得出去,人生才會幸福,不要變成軟腳蝦;她又告訴我,如果不去賣的話,只好由她挑去賣,那時我們連飯都沒得吃,怎麼可能買四十斤的芭樂吃。

我人生的起步,就從那四十斤的芭樂開始。我挑了十幾公里把它賣完,賺了五塊多,等到上高中時就當上小批發商了,一天可以賺到一個大人的工資,到高二時生意還擴展到臺北。

有一天,我和柴松林教授閒聊,他說當時我如果不再讀書,一定是賺很多錢的生意人,也許是水果批發大王。不過,我的母親卻改變了我,讓我永遠感激。她說把我推出去做生意是希望賺一點錢去讀書,沒想到我賺到錢就不想讀書了,她很後悔叫我做生意,因此我就把生意結束,準備考大學。剛開始我考上會計系,也是準備賺錢的,但後來我考慮到助人,便轉學教育。

我想一個人選擇自己的路,不要怕苦,願意去克服每個苦,都會增加一個新經驗。

一般人遇到不稱心的事,總容易怨天尤人,畢竟抱怨老天、責怪他人來發洩心情,比設法克服問題要容易多了,但事實上,往往對事情沒有幫助,甚至還傷人傷己。

聖嚴法師告訴我們:「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況很難改變時,我們可以轉念想:我還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還活著,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我就該滿足了。」

「因為生氣沒有用,就試著心平氣和地來處理事情,先注意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你的氣很快就會平和下來,一旦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有處理問題的智慧,因此根本不必生氣。所以,佛法所講的慈悲心、同情心、關懷心和歡喜心就是高EQ,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上無往不利。」

幸福源自發現自己擁有很多,懂得知足與感恩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而「利他」是幸福的敲門磚, 散播出去的善意與美好,最終都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我們所擁有的東西,
都是大家共有的。
我們所擁有的智慧、福報,
不是自己獨有的,
是屬於大家的,
而不是自己獨享,
這才稱為有福報。

人生,福氣啦!

 

不住心──植一株療心的花

親人往生,逝者已矣,
但生者怎麼走出悲傷的幽谷?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展開遺族關懷,
邀請大家來「聊.御花園」種花,
種下朵朵「不是自己的花」,體會「不住心」的情懷。

■ 辜琮瑜(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每隔一段時間,臺大醫院金山分院上上下下都會張羅院裡的一件大事——一件由最美的發心開啟的因緣:遺族關懷。團隊在安寧與重症、居家照顧的日常照護、支持與陪伴之外,從沒忘記過,在個案離開之後,家人與照顧者的悲傷與惦念。

每一次團隊都會遍訪北海岸四區,希冀找到一處可以撫慰心靈、緬懷親人,彼此透過心的連結,共同創造溫暖力量的所在。

美麗的「聊.御花園」

這一季的遺族關懷,2016年上任的譚慶鼎院長,特別向區長長期商借了一處荒地,邀請金山跳石海邊度咕屋的主人何俊賢,一起為這塊土地營造一座美麗的「田心子聊.御花園」,作為這次遺族關懷的主場地。

花園啟用的那一刻,邀請遺族們前來種下一株一株的花。很多人都習慣為家人植一棵樹、種一株花,之後便特別照顧這一棵樹或這一株花。但院長說了一段話,讓大家為之動容:「大家雖各自種下花,但種的不是自己的花,因為花會開會落,如果只是代表親人的花,就會因花謝而失落;反之,種下的是大家的花,這樣就可以擁有一個大家的花園。」

之後討論起花園的名字,透過聊天談心以撫慰,所以稱之為「聊.御花園」;也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那麼珍貴,所以希望來到這裡,都能擁有「御花園」般的尊貴。但它也可以是「療癒花園」、「聊癒花園」、「聊療癒花園」、「療育花園」……談到這裡,連接上「種的不是自己的花」,倏地發現,無論是花還是花園,這都是最真切不過的「不住心」情懷。

不住之花溫潤和暖

因為不住,所以花可以屬於所有的人,無論是誰種的,皆是在此世間種下一個美好的因緣;因緣是流動的,不屬於特定的誰,卻也與任何人都可能有關係。當你有機會也來到這裡,聞聞花香,賞悅花美,這個世界將會因為曾有過的這份心,而醞釀出滋養人心的溫潤與和暖。

因為不住,所以給它什麼名字都無妨,語言文字終究回到不同的人心裡,自己體會與品嘗。

因為不住,所以這個花園甚至沒有所有權人,是向天地借來的一處耕心園地。有緣人走來,無緣人路過,它就在那兒,不為誰而存在,卻也為任何人存在。

雖然不住,卻也在生命或長或短的相遇之際,曾經駐足,然後道別。

心堅定心柔軟

無所住而生起的心,知道終歸空花水月,但曾有的歷程,並不會因此冷冽,因為有陪伴有支持有暖意相攜手,所以在人們離開之後,仍留下淡淡的溫度,讓人有力氣繼續往前。

因為參與居家團隊的靈性陪伴,所以有機會參與次次的遺族關懷,每回心裡都會生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暖意。在這個夏日烈陽、冬日冷風苦雨的北海岸,人們散居在山上、海邊,或街坊、廟埕旁,但團隊什麼地方都去,只要人們有需要。到每一個個案家中時,盡心理解、照顧、支持,離開便往下一站,看似行色匆匆,但駐足就是專注,相遇就是全心。

不住心,所以可以長久地延續,既是心堅定,也是心柔軟。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411期》

 

幸福告別:聖嚴法師談生死關懷
/聖嚴法師;法鼓文化編輯部選編

有佛法陪伴,生死相逢時,你可以微笑著幸福告別

生命一定有它的原因,也一定代表某些意義。它的目的是什麼?最後會到哪兒去?又會成為什麼呢……<more>

 

微笑,告別:對臨終者的精神幫助
/陳世琦

如何在人生最後一刻,活出轉化的智慧與勇氣

終有一天要向世界說再見的你和我,善終是基本人權,我們都有機會活出自在、無憾的終老……<more>

 
 
 

當下的父母:你是孩子自愛與自覺的典範
/蘇珊‧史帝佛曼

這或許是為人父母者,最難面對的真相:

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你自己未解課題的反映。這是一份覺醒的邀請,讓親職轉化為你最好的心靈修行……<more>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簡體版)
/聖嚴法師

放下自我執著,是「默」,清清楚楚地知道,是「照」

無論在行住坐臥,或人際互動中,都能輕鬆體驗默照禪法的無盡妙用……<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