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830期 / 2019年10月30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常問一些菩薩為什麼會想來道場做義工?有些人是因為退休孩子大了,與其在家閒著,還不如來道場幫忙。有些人是參加了法會或是課程,被當時服務的義工感動,希望自己也能提供一己之力回饋大家。更有些菩薩是因為之前做義工時,覺得身心安定,在出坡的同時,還能藉事鍊心,一邊培福一邊消除自我的貪、瞋、癡、慢、疑等煩惱,於是愈做愈歡喜,一邊也在種自己的福田。

擔任義工出坡任務前,法師常常提醒我們:「 義工不是只是來做勞動服務的。大家在擔任義工遇到境界的時候,要記得自己是為了廣種福田、累積資糧而來,遇事應以正知見做為處事的指引,才能轉化煩惱、消融自我 。 」

聖嚴法師在《平安的人間》書中提到:

「生命的意義──從佛教的立場來看,生命是為了受報和還願而存在的。過去許過的願,一定要實踐承諾;過去造的業,必須要受報。因此,也可以說生命是由於因果的事實而存在的。

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並不是由客觀的他人來評估判斷、確立的,而是自己負起責任,完成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責任,同時盡量運用其有限的生命,做最大的奉獻。

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可能是父母、夫妻、兒女,也可能是老師、學生等,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自己的力量,用物質的、精神的種種能力,奉獻於身邊的少數人,乃至於社會、國家、全世界的多數人,而不求任何回饋,這就是生命的價值;這種自利與利人的工作,便是在行菩薩道。」

正如法師所提醒:「修學佛法一定要解行並重,福慧雙修。希望每個人都能多聞薰習,每次都要把自己歸零,活在當下,佛就在當下。」

邀請大家一起"培福有福" ── 廣結善緣,大家來培福;感恩知足,人人有幸福。


 

要知福,惜福,多培福,
處處廣結善緣。

禪門

 

輕心──下手輕重緣於一心

相對於心的粗重,輕心是柔軟的、舒服的,
人與人的對待,如能輕心以待,
會多一份溫暖、諒解,同理與尊重對方,
最後無輕也無重,有的只是心與心的真誠相應。

■ 辜琮瑜(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最近有個討論引發許多人的熱切回應,大意是提醒人們,面對困頓中的心靈,小心別輕易地把「要正向思考喔!」這樣的話掛在嘴邊,或對自己如此要求。不是因為「正向」有什麼問題,而是過度強調「正向」,容易讓人對自己的「負向」感到更罪咎,彷彿自己無法見到光明面,就對不起外頭白花花的陽光。

不過,仔細掂掂這個情境,發現問題好像不在於是否正向,也不在於是否過度強調正向,而是說著這些話時,那下手表述之際,心理的狀態到底是輕還是重?

輕重從心思的粗細而觀

輕,指的不是那種不著痕跡或輕軟無力;重,也不是沉重或下手夠辣,能讓人即時警醒,進而快速修正。

輕,是因為對困境中的生命,以及有限制的生命,有一種從內深處生出的理解,以及不忍,知道心思稍微粗重,就可能因此不小心傷了脆弱的心。這是一種微細的承認、纖細的感知,全然體解人的敏感與內在的無助或不安,所以既不願意,也無法出重手,無論是簡單的一句話,或是長篇大論的開解。

可是,不是常說要「快刀斬亂麻」?遇到那纏繞不已,造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重複循環,彷彿身陷困境的人,似乎應該給個「當頭棒喝」才省心省事,這大抵就是過於粗重的心了。因為粗,所以無法觀照也無法關注到他者生命中曾有的艱苦;因為重,所以無法輕輕扶起脆弱的心,帶到一個比較安全的所在。

而期待「快刀斬亂麻」,實則是一種不耐,因此求快,希望速速地解決問題,別大夥兒一起卡關,最好有祕笈好用,可以兩三下「輕舟已過萬重山」。

以上的情境,說到底,算是一種嚴正的自我反省吧。

快狠準是俐落也是重傷

身為教師的角色,面對諸多的對象,往往無法細膩地照顧各個心靈,有時求快,甚至暗暗期待來個「快狠準」的俐落,卻不意,「人心」絕不像麻線那樣好處理,反而如絲,一縷一縷牽過來拉過去,一不小心就斷線了。

但「輕心」卻又不是糾結纏繞,而是一種呵護與溫柔。為的不是替人們創造一個保護的情境或溫暖的假象,因為一出了這個局,人還是得面對挫折與困頓。「輕心」毋寧說,更像一種對自我舉足下足、出手迴旋的提醒:是不是真的把「他者」視為一個獨立的主體,以及被尊重、完整看待的生命,而不是被我們期待或要求的「對象」?

如果彼此只是分寸拿捏的功課,可能帶來自己的苦惱,因為將他者的反應與自我的對待連上線,於是前進後退總有尷尬或委屈。如果取下角色或面具,重新看待彼此的關係,甚至拆解關係、立場與標籤,純然就是生命的相待呢?

無輕也無重的對待

聖嚴師父在辦學理念的提醒中,曾指出當讓來此念書的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我的價值,從而創造出意義。這段話讓心裡浮出了「輕心」二字,因為心能輕輕柔柔,才能不以自己的主觀認定,來裁奪他者的價值,或者試圖取代他者,去定義各自的價值

因為「輕心」,是一種願意把權力與權利,還給每一個獨立的生命,讓「對方」不再只是「相對於自己的另一方」,而是一個真正主權獨立的個體。我們總能在觀念上承認這些,也常常誤以為自己是這樣看待他者。理性上、腦袋裡是這樣想著,可理智過度運用的同時,常常「心」沒跟上。此理性思維知悉之外,也得把心調得更細緻更輕柔,最好連出招的概念或心思都泯除了,也許才真的夠輕吧!

想起與繼程法師茶敘時,法師提及中國功夫之妙,在於能練到「得意忘形」,就能穿透有招無招,也許那時也得以無輕無重之別,就是心與心相待了。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408期》

 

一行禪師活在正念的愛裡:從慈悲喜捨的練習中,學會愛自己也愛他人
/一行禪師

想要隨時都處在愛的境界中,不是異想天開。

以正念、頂禮、說愛語,甚至觀想等方式來修行四無量心,即刻運用就能處在愛的境界,擁有強大的內心力量。……<more>

 

人生434期:好心不NG
/人生雜誌編輯部

人與人之間,好心為對方設想,或自以為的幫助,經常帶給對方痛苦

人把自我放大到別人身上,期望將對方複製成另一個自己,包括思想、職業等,它是從「我愛」擴大的「我所愛」,與自通之法不同。……<more>

 
 
 

居士50問
/人生雜誌編輯部

居士如何學佛?50個居士須知,掌握在家修行之道,福慧雙修,廣種福田,日日好日!紅塵自在!

居士總是遇到這樣的問題:居士和一般人有何不同?如何建立佛化家庭?居士應多做義工或多修行?……<more>

 

不動怒,正念禪修的智慧:讓您的大腦不被性罪所支配
/梁崇明

動怒,就是腦袋失去正念,讓你失去一切。

一個正念禪觀者,在日常生活中,當下全然覺知一切,能觀察心識的變遷,如同觀看舞台劇場景的迅速更迭,清清楚楚,了了分明。……<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