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安靜的時代。紛亂、歧異、虛擬、亢奮、低迷……,太多的衝擊,讓現代人壓力叢生,心神始終不知何處安置,對於自心的澄澈、清朗、寧靜,往往於追逐中益形緣木求魚。由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現代人需要的不只是養生、練氣或心理治療,而是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智慧和處世哲學。


默照禪法,為這個亂世提供了一個究竟的出路。否則聖嚴師父不必以高齡之身仍然風塵僕僕地於世界各地帶領禪七,遍灑默照禪的種子,也不會所到之處,毫無東方文化背景的禪眾,如此迫切地渴望師父的教導。


有幸參與過十來次師父帶領的默照七、默照十、默照十四,也有幸率先閱讀了這本由默照禪修開示所彙整出來的《聖嚴法師教默照禪》,邊讀邊回味,腦海中還不時憶起禪堂中師父開示時的領會、開懷、羞慚與感恩。縱然,有些內容已經一聽再聽,但是仍然如醍醐灌頂,如夜路明燈,讓心再次回到明靜。


其中最精妙之處,莫過於師父總在開示中讓人不論在修行過程,或生活歷練的夾縫中,指出一條明路。


其實,修行過程中,困頓常來自於自相矛盾,例如:「想要」精進,卻妄念不斷;「想要」開悟見性,卻又留戀執著;「想要」綿密用功,卻又落於緊抓或者放逸;「想要」放捨,卻又貪著坐一炷好香。日常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常常想要的太多,而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於是追逐了半天,尚且不知自己在兜圈子,原地打轉,久而久之,焦慮、憂鬱一一現形。


書中,除了介紹默照禪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師父用各種角度的說明、譬喻,來協助禪眾掌握修習默照禪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本身即是默照、即是空觀,這正是師父為現代人指出的這條明路。


例如:不「除」妄想,不「求」真;一旦有了「除」或「求」的念頭,都與默照不相應,於是修行,不求開悟,也不害怕開悟;又如:散亂心、集中心、統一心到無心,是修習過程中,「心」的變化階段,但這些階段是自然發生的,不是刻意進行的,甚至默照修行方法的次第,都不是作意的,那麼修行的時候,就只剩下單單純純的「默」與「照」,於是「矛」與「盾」都放下了,只剩下方法,到頭來,連方法也不見了。這讓我想起師父對「空觀」的闡釋:「不偏左,不偏右,也不執中。」這種態度,正是默照的處世智慧,也是現代人自心困頓的解脫之道。


有人會說,這樣的處世智慧太難了,要何時才能修成?師父用幽默的譬喻告訴眾人:動物因為沒有前念、後念,所以對「當下」最敏銳,因此,常能預知災難的來臨。所以連「太難了」這一念都是妄念。不論修行或日常生活,如能法住法位,何來「偏」與「執」呢?


而在禪堂中,師父總是擁有如神通般的敏銳,對禪眾做出適時切中的開示,來解惑、引導,所以本書中所呈現的各種主題順序,其實都是按當時禪眾的修行歷程而顯現。若以象岡默照禪十為例,讀者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禪修經驗,當能體會出經驗豐富的明師,如何在默照中體察出百多位禪眾的心路歷程:有時解惑,有時陪伴,有時提點,有時引領,有時警惕;這是何等深廣的明與知。所以,默照中,不是什麼都沒有了,而是什麼都恰如其分地有了。


本書中涵蓋三大部分,讀者可能會發現:〈坐禪儀〉是最精簡的提要,〈默照禪法〉十分實用,而〈象岡默照禪十開示〉卻善巧地與禪修歷程融合。這三部分目標一致,卻有不同的風貌,以便引導不同需求的禪修者,這是編者的用心良苦,希望所有的人均能受益。


有人說,這是一個什麼都在解構的時代,也是一個什麼都需要重新建構的時代。就如同師父在開示中,為現代人所關心的「愛」與「快樂」理出脈絡時,師父將古老的佛法與現代人的生活,又有層次地扣在一起了。每每坐在禪堂中聆聽師父開示時,默思這個時代、這個世界,心中不免生起一些憧憬:當人人的心中建構起默照的清流時,這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呢?


多說無益,打七去吧!


【目次】

編者誌

推薦序 楊蓓


【第一篇 默照禪法】


  • 壹、默照禪的旨趣──照見本來面目,體現本地風光
  • 一、什麼是「本來面目」?
  • 二、何謂「本地風光」?

  • 貳、修行默照禪法
  • 一、方法
  • 二、態度
  • 三、要領
  • 四、默照禪與次第禪觀的同異

  • 參、步上修行之道
  • 一、基本觀念
  • 二、增上(四種基礎條件)
  • 三、保任(四種輔助法門)
  • 四、長養

【第二篇 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第一天晚上〈報到日〉:放鬆放下,準備用功
  • 一、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 二、保持新鮮的感覺
  • 三、只在當下

  • 第二天早上:默照的基礎觀念與方法
  • 一、觀念與方法並行
  • 二、何謂默照?
  • 三、以五停心、四念住為基礎
  • 四、體驗呼吸,珍惜生命

  • 第二天晚上:超越對立,有無雙泯
  • 一、不受影響,隨時回到方法
  • 二、不思善,不思惡
  • 三、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 四、念念繫在方上法

  • 第三天早上:隨息法與只管打坐
  • 一、改變偏差即是修行
  • 二、只管打坐
  • 三、隨息觀

  • 第三天晚上:真正的修行是心中無事
  • 一、選佛場
  • 二、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

  • 第四天早上:心無所求,安住在當下
  • 一、無所求的態度
  • 二、放下執著,放下煩惱
  • 三、好好把握現在
  • 四、身心都在打坐

  • 第四天晚上: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 一、天地萬物皆在說法
  • 二、以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
  • 三、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 第五天早上:開悟與默照禪法
  • 一、何謂開悟?
  • 二、「無我」的觀念最重要

  • 第五天晚上:集中心、統一心、無心
  • 一、放捨諸相,休息萬事
  • 二、統一心的三種境界
  • 三、放捨一切,便是悟境現前

  • 第六天早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一、心中無事,不受干擾
  • 二、止於一念不是無心
  •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第六天晚上:慚愧、懺悔法門/無相、無我
  • 一、以慚愧、懺悔禮拜來安心
  • 二、用心法練心
  • 三、不動是默,清楚是照
  • 四、歷歷妙存,靈靈獨照

  • 第七天早上:禪修應具備的基本佛教知識
  • 一、佛法的基本原則──「三法印」
  • 二、佛法的變遷
  • 三、佛教的傳播

  • 第七天晚上:解脫樂、護法神
  • 一、解脫樂勝於世間樂、定樂
  • 二、不期待護法神
  • 三、踏實用方法

  • 第八天早上:直觀與空觀
  • 一、不分內外
  • 二、不起對立
  • 三、直觀與空觀

  • 第八天晚上:以恆常心用功不急求開悟
  • 一、攬之不得,不可名其有;磨之不泯,不可名其無
  • 二、以恆常心修行
  • 三、悟不等於解脫

  • 第九天早上:發出離心與菩提心
  • 一、佛法與其他宗教不共的觀念
  • 二、出離心與菩薩道

  • 第九天晚上:以感恩、迴向心面對順逆因緣
  • 一、感恩心
  • 二、分享修行利益就是迴向

  • 第十天早上〈圓滿日〉:結束是另一階段修行的開始
  • 一、將方法帶回日常生活中
  • 二、發菩提心

【第三篇 英國威爾斯默照禪七開示】


  • 壹、什麼是默照禪

  • 貳、宏智正覺禪師默照禪
  • 一、〈坐禪箴〉
  • 二、《宏智禪師廣錄》

【第四篇〈坐禪儀〉講要】


  • 一、坐禪須發心
  • 二、善調諸事
  • 三、安樂法門
  • 四、禪定是急務

  • 附錄 〈坐禪儀〉 長蘆宗賾

所謂「本來面目」,有的人說是在未出娘胎之前的本來面目,這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認為是中陰身、是識、是神、是鬼、是靈魂,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會給它不同的名稱,那都是生死界的生滅因緣,不是本來面目。禪宗的意思是說,在沒有生與死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已經進入了生死,這是一種現象,是身體的現象、心理的現象、環境的現象,這些現象加起來,就是生與死。那麼,離開了這些生死現象,既不生也不死,既無生也無滅的本來面目,是人人本具的,那究竟是什麼呢?那是不可思議的真如佛性。


「不可思議」與禪宗講的「不立文字」,這兩個名詞事實上是同樣的意思。只要用文字表達的,就是語言、符號;而思議則是用嘴巴講、用頭腦思考,這也是一些符號,所有的符號都稱之為「相」,都是現象。因此,「不可思議」與「不立文字」講的都是同樣的東西,那就是放捨諸相之後,當下便能夠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


隨時能放捨諸相,隨時就能見到本來面目,只要有一個念頭沒有辦法離開現象,便是著相;只要執著於任何一相,那就跟本來面目不相應了,自然也就見不到本來面目了。許多人誤解,在打坐時所產生的身心反應,例如:輕安境、光明境、空靈境、感應境、神通境……,就是開悟的悟境,其實那也只是生理現象、心理現象,最多是精神現象。有這些現象是很好的,那是已經放下了粗重的身心負擔,心志專注,凝神安住,故有異於一般的經驗出現,但它只是一種身心現象,不是開悟,未見本來面目。這種經驗能夠使你對打坐有信心,並且喜歡打坐,也能夠鼓勵著我們繼續地打坐下去。


《六祖壇經》所講的無住、無念、無相,就是講的本來面目,就是悟境,就是放下了所有一切自我中心的執著。好比演員需要化妝,需要穿著各種不同的戲服,可是在卸妝以及脫下戲服之後,就顯出了演員自己的本來面目。禪宗所講的本來面目,是指放下了自我中心的執著,心無所住、念無所繫,放捨諸相之後的大解脫、大涅槃。當你對於一切現象的執著心統統放下時,這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來思索的如實境,所以叫作不立文字,也稱為不可思議的悟境了。



「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這兩句話,是默照禪的開創者—宏智正覺禪師所說,指的就是默照。「不觸事而知」,是對一切狀況都很清楚,但是不要將它當成一回事,這些狀況跟你沒有關係。事,就是狀況,環境裡的人與事的狀況,自己內心和身體產生的狀況,很清楚的知道是有的,但是跟你沒有關係。


這似乎是很奇怪,自己的想法跟身體上的感覺,怎麼會跟自己沒有關係?沒有錯,是有關係,但是不要在乎它,這就是默;很清楚知道有這個狀況,是照。狀況發生還是要處理,但是不必說「我」在處理,處理事就只是在處理事,那就不會生氣煩惱了。


有一位已經往生的老教授,過去常常在我們紐約禪中心演講,當他得了癌症有人去探望時,他就侃侃而談地告訴訪客說,這個病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現在是什麼狀況,將來會變成什麼狀況,害了這個病要如何去治療。去探病的人跟我說:「師父!這位教授滿奇怪的,他介紹他的病情時,好像是在講別人,沒有感覺到是他自己得了病。」這就是「不觸事而知」的例子,事情他是清楚地知道,然而並沒有將這樁事看成與自己有那麼嚴重的關係。


諸位現在用默照的方法,多半能夠做到這一步:對自己的身心狀況以及現在生活的環境,都很清楚、明白;知道環境內有噪音,或者氣溫很涼、很熱;自己很快樂、很不快樂,很舒服、很不舒服等狀況,你都知道,但是不要再起第二念:「這是『我』。」要將情況客觀化;有這樁事,但不是「我怎麼得了,我怎麼得了……」,這樣想就會很痛苦,照也照不清楚,默也沒有默。


如果能夠照、能夠默,這樁事我曉得,但跟我沒有什麼關係。能對自己的妄念、身心狀況、自己的個性以及種種問題,知道得很清楚,隨時修正它,這就是修行。否則知道自己有那麼多的缺點,於是自怨自艾、自悲自責,這就不是在修行了。


「不對緣而照」,「對」的意思是攀緣,「緣」的意思是對象;自我和對象產生糾纏不清的狀況就是「對緣」。「不對緣」是指不將任何對象當成是「我的」對象,既然沒有對象,「我」就不存在,「我」不存在,煩惱也就不存在。


最近遇到一位菩薩告訴我,有個男孩子見到另一個女孩子時,一見面就對她說:「我跟妳有緣。」女孩子被他嚇了一跳,他要緣人,人家卻不緣他。從此以後,這個男孩子就神魂顛倒,日思夜想,老是想著這個女孩子跟他有緣,後來女孩子一害怕就去報警,要求警方保護,最後這個男孩就被帶到警察局去了。這個男孩子就是在「對緣而照」,曉得有這個對象,不斷地追,那是煩惱;如果「不對緣而照」,知道有這麼一個女孩,可是不一定跟自己有什麼關係,那就不會惹出這麼多問題了。


當我們打坐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些狀況出現,沒有狀況反而是很奇怪的。坐著的時候,眼睛會看到地板上的圖案,耳朵會聽到飛機的聲音,身體會流汗,也會有一些痛和癢,或者心中想著隔壁的人坐下去、站起來的樣子有點怪怪的……,凡此種種都是緣,在環境裡一定有緣的存在。


除此之外,自己內心的念頭也是一種緣,譬如:「剛才想到一件想了很久都想不到的事,真可惜,沒有用筆將它記下來,再想想看那究竟是什麼?」這一下子,就變成老是在妄想裡,剛才就是在妄想,現在又再追蹤那個妄想,妄想加妄想,在妄想中打滾,這就是「對緣」。


不對緣,就是不論是心裡想的、身體上感覺到的、環境裡面所有的一切,跟我沒有關係,不把它當成是我的對象,不去注意它,我只曉得我用我的方法,這就是「不對緣而照」。


曾經有位菩薩在打坐時,不斷注意著前面女孩子的背,坐了一天之後這位菩薩要求換位子。我問她這個位子有什麼不好?她說:「前面那個女孩子的背歪歪的,我老是想去糾正她。師父說過打坐的姿勢要正確,這個女孩子坐得歪歪的,但是我又不能講話,我坐在她背後,看到她那個樣子,我很難過,好像我的樣子就和她一樣。」這就是「對緣而照」了。


禪修期間,不僅其他人跟自己沒有關係,連自己的前念與後念、自己的身體狀況,都跟自己沒有關係,這樣子才會坐得安定,這叫作「不對緣而照」。否則緣太多了,老是在攀緣,攀過去緣,攀未來緣,攀當前的緣,這叫作多管閒事,這不是閒道人而是忙道人。



正統的佛教修行人,不會隨便說自己已經是聖人,特別是在中國,所有的祖師沒有一位說自己是聖人,都說自己是凡夫。許多大乘菩薩示現的是凡夫相,聖人和凡夫在一起,現凡夫相、凡夫身來度眾生;如果說自己是聖人,凡夫會覺得這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結果會導致與人間脫節。


有一次我問達賴喇嘛:「在西藏,開悟的人多不多?」他說:「開悟,對菩薩而言是解脫,那不是凡夫菩薩的解脫,而是聖人菩薩的解脫。開悟之後的菩薩,已經斷一分煩惱,還有未斷的煩惱沒有顯現。聽說臺灣開悟的人很多,那開的是什麼悟呢?」我說:「真是慚愧,我們沒有人告訴大家什麼是開悟,所以認為只要有一點神祕經驗,就是開悟。中國禪宗、天台宗就有講過這個問題,我也知道經驗不是開悟。」


禪宗講的見性不等於解脫,見性是指和空性相應,可以說是開悟,但並不等於是解脫。譬如,沒有見性的人如同是在雲霧裡,雲和霧將視線擋住,根本不知道遠處有座山在那裡,只聽過有人說那裡有座山,但是自己從來沒有見過。見性,就像雲霧突然間開了個縫,從縫中一看,知道前面有座山在那裡,但是縫合攏之後,山又看不到了。雖然已經看過山,曉得那地方有座山,但並不表示已經上山了。見性,又好像在黑夜中,沒有燈,什麼也看不到,此時突然有個閃電,在一閃之間變得好亮,全部東西看得清清楚楚,然而一閃過後,又什麼都看不到了,只是在閃的那一剎那中,看到了一些東西。


所以,大慧宗杲禪師說自己:「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其數。」也就是說他經常與空性相應,但之後又會被煩惱蓋住。數字的形容並沒有意思,重點在於說明悟境並不等於解脫。開悟是見性,是與空性相應,但不是解脫。請大家不要太重視自己是否見性,重要的是煩惱與痛苦是否減少,是否比以前慈悲、快樂。


圜悟克勤禪師說過,古代把關很緊的祖師,印可他人見性開悟,那個印是金剛印;但是現在很多老師給的印,是用冬瓜做的「冬瓜印」;我則形容,目前有更多的印是「豆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