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09期:學佛爸媽囧很大?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09

定價:NT$150

會員價:NT$30 (20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東亞佛寺之旅】臍帶忽見雙淚垂 松尾芭蕉的故鄉--伊賀

↑TOP
伊賀,是為人熟知的忍者故鄉,
也是俳聖松尾芭蕉的出生地,
伊賀的寺町有著名的七座寺院,
在此背景成長的芭蕉,
種下日後參訪寺院與方外之士交遊的善因,
也為俳句增添幾許參透世事的體悟。

■ 文.圖/秦就

提到伊賀,喜歡看日本歷史小說、時代劇,甚或動漫的人,可能會聯想到忍者,日本動畫《火影忍者》的流行,使「忍者」這種特殊職業廣為世人所知。有一則關於忍者的有趣新聞,西元2006年《火影忍者》主角漩渦鳴人入選美國《新聞周刊》日文版的「全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日本人」,這位動畫虛構人物在外國人眼中,知名度遠高過日本首相,這也說明忍者形象深入人心。

伊賀是忍者的故鄉,除了出忍者,還出了一位知名的歷史人物--俳聖松尾芭蕉(1644~1694年),很多傳說都指出他和忍者有關。

忍者的故鄉與信仰

忍者,是日本自飛鳥到江戶時代為止,為大名或領主,又或獨立進行諜報、破壞、滲透等工作的人,乃至團體的名稱,有一點類似現代的情報特工與特種部隊,因行事隱密,而披著神祕的面紗,引起人們的好奇。

除了伊賀外,甲賀也出忍者,但前者更為人知。從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伊賀一直是小領主割據相爭的局面,百姓為了保護自己,便練就了一身游擊技術,加上伊賀是群山環抱的盆地,地質則是古琵琶湖粘土質土壤,不利農耕,故百姓往往在習得特殊技能後,便到各地當傭兵,忍者集團於焉形成。

1582年,日本戰國末期的本能寺之變,一統天下在望的織田信長(1534~1582年)被殺,服部半藏(1542~1596年)率伊賀、甲賀軍團護衛當時在???(今大阪府??市)參訪的德川家康(1543~1616年)回到根據地而受賞識。江戶(東京)成為幕府所在地後,德川家康便由服部半藏統領的忍者,組成伊賀同心軍團;軍團的任務類似警察,半藏負責江戶城西門的警備,故此門至今仍有「半藏門」之稱,東京地鐵還有半藏門線、半藏門站。

忍者大多和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當忍者是生死一瞬間的工作,對於人命只在呼吸之間,比一般人有更深的體悟,也使得他們更加崇信佛教,相傳忍者特別崇信摩利支天,因為摩利支天擅隱身,據說修持此密教法門的武士,也不易被發現。該菩薩造像,一般呈天女形像,座下有金豕(豬),但日本造像中也有男性形像者。

芭蕉的出生地

被尊為俳聖的松尾芭蕉出身伊賀,由於經常到日本諸國行腳,一般人不會如此頻繁穿梭各國,加上他行走速度驚人,後人根據他在《奧之細道》中的紀錄,推算他平均每天要步行數十公里,這並非江戶時代47歲中年男人體力所能負荷,只有忍者才會做這種超過體能極限的事。如果芭蕉不是身懷任務的忍者,何須如此行色匆匆趕赴各地?因此,一直以來都盛傳,松尾芭蕉是接受了祕密任務的忍者,不斷到各地收集情報,回報給江戶。

雖然這傳說只是臆測,並無史料支撐,弔詭的是,如果芭蕉是忍者,那麼沒有留下任何忍者的蛛絲馬跡,不正代表他是一個稱職的忍者?若他真正身分曝光,不等於他是個失敗的忍者?

芭蕉如此漂泊而迷離的人生,以及對俳句的貢獻,都吸引更多世人去研究他,其作品受到重視,歷久不衰,直至今日。

松尾芭蕉生於1644年,幼年時光都在伊賀市上野赤?町度過,那裡臨近伊賀上野的寺町,現寺町仍有上行寺、妙典寺、妙昌寺、萬福寺、善福院、念佛寺、大超寺等七座寺院,坐落在閒靜小路的兩側,以白牆相連。芭蕉從小耳濡目染,和佛教結下不解之緣,喜結交方外之士,旅行途中,常宿於佛寺,或許佛寺正是令他靜心思考、安心休息之地。

他是松尾與左衛門的次子,本名松尾忠右衛門宗房,故最初以宗房為俳號,後因仰慕李白,故以桃李、青白相對,而號桃青。芭蕉從幼少時起,就對俳諧產生興趣,十幾歲就到以文筆享有盛名的伊賀付侍大將藤堂新七郎家工作。伊賀在江戶時代屬藤堂藩,以津為本城,伊賀上野則是支城。藤堂新七郎的嫡子良忠(1642~1666年),比芭蕉年長兩歲,兩人同是俳諧師北村季吟(1625~1705年)的學生,沒想到芭蕉23歲時,藤堂良忠這位主君、文友驟逝。

松尾芭蕉辭掉藤堂家的工作之後,決定成為職業俳諧師,將在伊賀時期俳諧同儕的作品合輯成《覆貝》,這也是芭蕉最早的出版品,據說是在其書齋「釣月軒」完成的,芭蕉將此作品獻給上野天滿宮,發願成為出色的俳諧師。1672年,芭蕉29歲,出發至江戶。1678年,芭蕉如願成為「宗匠」,即所謂的職業俳諧師。

伊賀蕉門清新詩風

芭蕉到江戶後,出發到各地旅行,有機會仍會回到伊賀老家,並以此為據點,赴京都、奈良、大津等地和門人交流,芭蕉也曾回到舊主藤堂良忠的兒子良長的別邸舉行賞花宴,並唱和俳諧,同時在故鄉舉行的俳席也大受歡迎,逐漸形成伊賀蕉門,為保守的伊賀俳壇吹進一股清新風。

芭蕉覺得原本的俳諧如同語言遊戲,決定將這種文體由滑稽趣味抽離,而注入自然景物,以及庶民生活的詩情,賦予此種文體豐富餘韻,此新詩風即蕉風俳諧,因而得以提昇到與和歌相當的地位。

1684年,41歲的芭蕉和門人苗村千里(1648~1716年),在遊歷之後回到伊賀上野,並到母親墓前憑弔。1687年,他又回到故鄉,這次他哥哥拿出芭蕉的臍帶給他看,臍帶是生命之初和母親緊緊相連之物,芭蕉睹物思人,百感交集,時值隆冬,乃以〈歲暮〉為題,寫下俳句:

故里久別疏
臍帶忽見掩面哭
匆匆年已暮

日本至今,仍有許多家庭會以木盒等保存嬰兒的臍帶,盒上記載名字與出生年月日時,臺灣也有類似習俗,將嬰兒頭髮、臍帶製成胎毛筆、臍帶印。日本此一風俗各地有異,有些在母親死後,將臍帶一起放入棺木內,有些地方的習俗則是由兄弟姊妹保存臍帶,認為可以除魔,芭蕉的臍帶便是由哥哥松尾半左衛門保存。此句的季語是年暮,但此詩不僅是歲暮吟,且感慨歲月匆匆,自己已然白頭而入初老之年,大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之嘆。

1687至1691年,芭蕉進入為期四年的旅行時代,由於俳句取俳諧的發句(第一句)獨立欣賞,且須含有「季語」,芭蕉透過不斷旅行,讓自己的俳句中的季語,和自己的生命更緊密結合。

1694年,4月完成《奧之細道》素龍本,5月芭蕉回到故鄉,伊賀門人建草庵送他,沒想到兩個月後,芭蕉就在大阪病歿。芭蕉歿後,伊賀蕉門的服部土芳(1657~1730年),整理芭蕉的《奧之細道》等書,完成編著《三冊子》、《蕉翁句集》、《蕉翁文集》等書。

芭蕉出生地附近的真言宗遍光山願成寺,乃松尾家菩提寺,因供奉愛染明王,故有愛染院之稱,寺中有芭蕉的髮塚,是為故鄉塚,明治時代的文豪尾崎紅葉(1868~1903年)等曾至此憑弔。

俳聖殿與芭蕉祭

1942年,為紀念芭蕉誕生三百年,建此俳聖殿於伊賀上野公園中,由著名的日本建築大師伊東忠太(1867~1954年)設計,他曾設計臺北圓山臺灣神社(現為臺北圓山飯店),以及東京築地本願寺等建築。該殿最大特色是建築外觀表現了芭蕉旅姿:上層的圓形屋頂代表芭蕉旅行時所戴的斗笠,木額「俳聖殿」代表俳聖的容顏,下層為八角形代表芭蕉所穿簑衣,支撐建築的柱子代表手杖。

俳聖殿是日本唯一以芭蕉的形象作為外觀的建築,所以儘管建築本身歷史並不悠久,2010年仍被指定為日本國重要文化財,足見日本人對芭蕉的尊崇。除了俳聖殿,伊賀上野中,還有保存其文物的芭蕉紀念館。

芭蕉往生後,從第二年開始,伊賀上野每年都舉行「時雨忌」,以追懷芭蕉遺德。1947年,為彰顯芭蕉對確立「俳諧」的貢獻,「時雨忌」改名「芭蕉祭」,這活動已成為伊賀秋天的風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