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831期 / 2019年11月6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當下的心有無限的希望

一位女作家提到自己35歲那年,她的學業、事業都遇到瓶頸,還有重度憂鬱症,她覺得自己走進了死胡同, 來到印度意圖尋死。當她在恆河看見人們在河畔舉行火葬儀式,她頓時明白了。她無需死去,只要活出新的生命,過去的她就算是死了。

很多人都曾有困在煩惱裡走不出來的經驗。就像一部結束散場的電影,觀影者仍沈浸在劇情裡無法從角色中脫離。

當我們困在情緒裡,遲遲無法放下心中的擔憂,恐懼,煩惱時......,
為過去的自己,辦一個告別式吧。謝謝他曾經的付出及努力,然後正式向他告別。

聖嚴法師在《不一樣的生活主張》曾分享:「過去已經過去了,再怎麼回想,也無法改變;而未來的根本還沒來,想再多也沒有用,唯有當下才是我們應該珍惜與努力的。」

過去的自己很好,沒有他們,也會有新的美好。把他們的位置空出來,新的美好才能進來。
已經結束的,已經結束了。
告別式是好的,它提醒你,可以重新開始了。

不思前、不思後,當下的心就會包容著過去與未來,在這一念當中,等於繼承了過去的無量功德,並包含了對未來的無限希望。

 
 

心量越是狹小的人,越放不下自己,
也捨不得奉獻自己,這種人心裡最痛苦。

禪與悟

 

少欲無為

《八大人覺經》中的第二覺知,揭示了身心自在的方法在於「少欲無為」。人的許多煩惱皆是由貪欲而起,身心被多欲多求的苦惱所困擾,當然無法自在,無法解脫生死。

佛說的「少欲」,是少掉貪欲的意思;「無為」,是不假因緣造作,是諸法的法性、實相、真如。聖嚴法師解釋這段經文的「少欲無為」,指若能少去欲求的生死法,便證涅槃的無為法,不再接受生死疲勞之苦,而從有為的身心獲得「自在」解脫。

■ 聖嚴法師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大人覺知的第二項是:多欲能帶來苦惱,眾生之所以在生死之中疲憊勞累,是從多欲引起的;如果能夠少欲而不貪執追求,身心便得自在。

在《八大人覺經》的八條項目中,第一、第五、第七的三項,是用「覺悟」,其他五項,均用「覺知」;我們不明白梵文原典,對這兩種語詞的用法有什麼差別,如果就本段的文義考察,似乎並無不同。「悟」是大人之悟,即是無上的正等正覺;「知」是大人之知,也是無上的正遍知覺。所以在歷來的本經註釋書中,均未對此「悟」與「知」二字,作任何分析解釋。

「少欲無為」,是緊接著前一項的修習四念住觀而說,因為修四念住觀是為達到離欲而得解脫的目的,故在修習禪觀的同時,必須要以少欲的心理建設來配合,否則「身心」會被多欲多求的苦惱所困擾,就會與成為離欲阿羅漢的目標背道而馳而不得自在了。

《佛遺教經》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和這裡所說的「多欲為苦」是一致的。經律論中所講的欲,原則上是五根對五塵而產生對五欲的渴求、享受、占有,進而貪得無厭。五欲主要是指色、聲、香、味、觸,具體的說則為財物、男女、名位、飲食、睡眠等。

少欲者不取不求

多欲多求的人,永遠會為了不能滿足而苦惱;在追求欲望時,往往會有求不得苦,一旦追求到手而正在享樂之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項都滿足和永保不失而憂愁苦惱,又會擔心好景不常,或者恐懼遭遇他人的明爭暗奪,那就是愛別離苦及怨憎會苦了。

如果往未來世的因果報應來看,多欲之人,追求五欲之樂,往往損人利己,此身死後,便受地獄、惡鬼、畜生的三惡道果報之苦;如果是追求五欲之樂,但不損及他人,甚至也以五欲和他人共享,來生即於欲界的人間天上,享受欲樂的福報,福報享盡,還受苦報;如果貪求定樂,執著定境,死後即於色界、無色界的禪定天上受生,當定力退失時,還受生死流轉的苦報。所以經文要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

因此,釋尊在經律中,處處說少欲少惱是離生死之苦的主因,例如《佛遺教經》說:「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佛說的少欲,不僅是少一些欲望,實際上是把貪欲少掉的意思;對於聖者無欲名為離欲,對於凡夫賢者尚未離欲,亦當「少欲」,故於《涅槃經》中有云:「佛言,少欲者不取不求,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至於「無為」,是不假因緣造作,不屬生、住、異、滅四相的,即是佛的法身、涅槃,也是諸法的法性、實相、真如;在小乘的《俱舍論》標列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說有六種無為法。這段經文說「少欲無為」,是指若能少去欲求的生死法,便證涅槃的無為法,不再接受生死疲勞之苦,而從有為的身心獲得「自在」解脫。

◎ 摘錄自:《八大人覺經講記

正念減壓,有壓力,不煩惱:三乘佛法日常入門心要
/第9世堪千創古仁波切

心不斷地在想要及不想要、快樂及不快樂之間飄蕩。

人生,沒有絕對的快樂,但有真正的圓滿,我們每個人的言行,都是反映內心的形式……<more>

 

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聖嚴法師

情緒的根源是來自於煩惱「五毒」

以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幫助我們在面對各種情緒干擾時,能夠將貪欲轉成願心,以慈心化解瞋心,以謙虛去除慢心……讓我們的心可以放下得自在……<more>

 
 
 

芬芳貝葉:一行禪師1962-1966日記
/一行禪師

日記中記錄了多次身心轉化,證悟實相的時刻,讓人窺見到禪師悟道的真實歷程;也如實記錄日常生活,看到禪師幽默有趣、感情豐富細膩的一面……<more>

 

人生435期:居士學佛樂
/人生雜誌編輯部

在佛教中,「居士」有何涵義?佛教以出家人為住持佛法的中心,但是在佛法的實踐和弘揚上,居士的重要性同樣舉足輕重。……<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