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電子書城購買心田點數

自序:修行要義

〈第一講〉修行的第一重意義:止惡行善

 一、止惡於外

  (一)不可喝酒

  (二)不要殺生

 二、淨心於內

  (一)持戒護心

  (二)制止煩惱

 三、總說佛法的道德標準

  (一)戒酒,乃至於菸藥、毒品、賭博

  (二)戒殺,乃至於不傷一切有情

  (三)防非止惡的涵義

〈第二講〉修行的第二重意義:顯善法力

 一、強化善心所

 二、發揮善法力

〈第三講〉修行的第三重意義:安忍莊嚴

 一、正見善惡心

 二、善用慚愧心

 三、承擔苦惱

 四、分析煩惱因緣

 五、懺悔過失

 六、坦然行善

〈第四講〉修行的終極意義:淨化向出世間

 一、好樂於出世間的修行

 二、止觀法門的殊勝

  (一)加深淨心作用

  (二)提高剖析煩惱的能力

 三、定慧雙運出世間

〈第五講〉概說修行的多重層次與意義

 一、修行層次和心態、根機

  (一)普遍信仰型

  (二)據理智慧型

 二、依三世因果觀提昇修行層次

  (一)朝向社會的慈善事業

  (二)從染到淨的行善工作

 三、從信願行深入菩薩道

  (一)修七支行法

  (二)深化修行

〈第六講〉修行的多重實利

 一、獲善得福

 二、身心安康

 三、名成權就

 四、眷屬聚會

 五、得現前樂

 六、獲世間利

〈第七講〉建設修行的終極目標

 一、傳統佛教的「滅法」解脫觀

  (一)以世間善法為修定前方便

  (二)簡化定境的多重空間

  (三)以減法修出世間法

  (四)以定慧朝向質變的行持

 二、大乘佛教的「淨法」解脫觀

  (一)印度佛教系統概說

  (二)中國禪法的風格

  (三)中國禪法的傳承

  (四)心性本淨與證空

〈第八講〉清淨脫俗的菩薩法

 一、依淨莊嚴

 二、善巧化生

 三、勇猛精進

  (一)加行用功

  (二)長期精進

〈附錄〉修行要義表解

 一、修行的意義

 二、修行的層次

 三、修行的目標(實益)

 四、修行的進度:精進

修行的最重要意義,就是「轉化」一一應對煩惱。這是依據善心所法適當地加強內心的淨化能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能看到內心的問題,尤其是當惡法顯現的時候,我們更要懂得如何去面對它。同樣地,在行善的時候,我們也一樣要覺察到自己是不是能夠把該善法做得如法。換句話說,我們要了解如何才能夠安忍於種種善法與惡法,並以善惡做為修行上的依據。

一、好樂於出世間的修行

對於善惡的依據,無論是世間準則還是佛法的準則,它都有各自的標準。以佛法的立場來說,我們不只重視學佛人所顯現出來的行為如何,還相當注重內心的情況。雖然我們會設法讓自己安忍於善惡法,但重點還是放在如何「開放」個人的心,接受本身的優缺點。唯有這樣,我們才有辦法進一步做一些適當提昇或者調整,甚至改變。不過,有一件事必須注意:無論我們的善行做得再多,它依然是停留在世間善法,或者世間的標準上。亦即,即使行善會讓我們減輕或者滅去一些煩惱,但問題還是會層出不窮,而根本的問題卻未解決。雖然我們已能安忍於種種境界,問題還是存在。以安忍的層次來說,若其境界得到轉化,內在的觀照和轉化程度自然是會更深的。

一旦修行的進展能進入到轉化的層次,就表示有關修行已進入終極目標的範圍。這時候,我們就不只是確認了世間的善惡問題,還見到世間的流轉。換句話說,當有情有所造作的時候,該善或惡的行為就已經形成屬於他個人的業報。那麼,在業力推動著生命的流轉時,時間上的流動現象就形成了。一旦出現這個現象,就表示我們還在世間裡流轉。由於如此,我們就得在修行時看到出世間修行的重要性。否則,我們在修行上的努力,都將只是停留在世間法的階段而已。不管我們再怎麼用功修行,生命中最內在、最深細的根本問題還是無法獲得解除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所有造作都將導致生死不斷地流轉,生命一期又一期地輪迴,而其流轉的力量就變得無法終止了。

事實上,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領略到這種生命流轉的力量。比如我們造作善法或惡法的時候,當下就可以從個人的內心感受到該力量的存在。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從自己經歷過的每一段時間,看到該力量在流轉時,所展現出來的各種業力和其運作的趨向。就是這種力量的緣故,即使我們的肉體敗壞了,它也會使得生命延續下去。有鑑於此,佛法認為生命就是一個業力不停地流轉的過程。

對於這個現象,假如我們願意讓它就這樣繼續下去,修行最終也只會停留在最初階段,而我們卻以為自己所學、所修的已經足夠。不只這樣,我們也會認為只要自己不停行善,最終將會享受到生死流轉中的善果。這是善業必然會招感到善報的觀念。當這些善業顯現的時候,它會在某種程度上,讓我們感受到比較順意的樂受,生活也過得比較自在。但是,不管我們再怎麼快樂自在,我們還是無法從煩惱中超脫出來。因為,我們的內心裡總有不安的狀況,這就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

相反地,假設我們能看到生死流轉的情況,就會明白不管再怎樣提昇善法,乃至再怎麼開放地看待自己的惡法,一切還是會落入「造作」的範圍內。由於如此,我們就會不停地流轉於生死中,並感受到生命流轉的逼迫,尤其是苦所給予的壓力。此時,若能感覺到必要深一層地從根本處去解決這個大問題,就能看出流轉於生死的「世間」與超脫流轉的「出世間」的差別了。果能看出彼此的差異,就能在修行時,有一個比較深遠的目標做為方向。我們平時要能止惡行善或安忍於任何善惡法,才有可能解決現有的生命問題,甚至預見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一些現象。

很多人就是設法依止善與惡的觀念來解決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當然,在用功修行時候,我們確實要注重現前的因緣。把修行的目標設在淺顯的地方,固然能讓我們容易達到所要求的,卻同時使我們的修行停留在該程度,而不會有多大進步了。因此,假設我們要設立層次較高的目標,就要進一步了解「解脫」在生死流轉中的重要性了。因此,唯有看出無窮盡的生死流轉需要用心去解決,修行才會進入到轉化的層面。這時候,一切的修行都會朝向斷除根本煩惱的境界。

二、止觀法門的殊勝

為了讓修行的境界能達到轉化的程度,我們就需要將一切修學的作用導向出世間的層面。但是,若只想靠持戒、布施與安忍,是不夠的。我們必須修持止觀法門來開發智慧,才有辦法斷除煩惱。

熏習佛法的知見很重要,「正見」能幫助我們確定用功的意義,但如果只是停留在世間知見的「世間智慧」的話,修行的境界就必然會停滯在世間的階段。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見從世間提昇到出世間的層面。唯有掌握出世間法的修行意義,才能夠斷除煩惱。因此,為了成就這種能力,我們就需要進修出世間的道品。

在此方面,我們要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理解生死流轉的因緣。此外,我們也一定要行持聖道來解脫於生死的束縳。這些看起來不同的修行方法,如果歸納起來便是所謂的「止觀法門」。換句話說,要成就修行的最高目標,我們就必須靠出世間的智慧來斷除煩惱。這種智慧絕不是夾雜著妄念的心所能成就的。相反地,我們一定要先讓心住於穩定又清淨的境界,才能顯發該智慧的作用。既然智慧是要依定來運作,我們就一定要修習這兩種法門-「止」與「觀」。若將它們結合起來,便是我們提到的「止觀法門」。

在佛教的每個部派或學派的眼光中,修持止觀法門是修行人「證道」的關鍵點。因為在佛法觀念中,無論我們修持哪個部派的法門,最終目標都是要引導我們證得出世間的智慧,以成就出世間的解脫。不管我們如何建設個人的修行路,只要能導往出世間方向的,就一定與止觀法門有關。在出世間法「戒」、「定」、「慧」的修學當中,定與慧便是通往出世間的必經之路了。但是,我們也知道修「止」或修「觀」都必須結合起來才能產生智慧。否則,只偏重其中的一邊,所成就的就只會是其中的一種效果而已。

比如說,只偏重修定的話,結果只能「得定」而已。換句話說,我們依舊沒有辦法斷除任何煩惱。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使深定的力量能幫助我們壓伏煩惱,讓它們不那麼容易生起來,但該定力還是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只要時間一過,定力就必然會退轉,之前所壓伏的煩惱就會再度顯現出來。由於定力不能讓我們深入到生死問題的中心或煩惱的根本處,一定要成就智慧來產生斷除煩惱的作用。

我們知道單是靠「觀想」來剖析事理,分析事物本性的作用,並不能讓我們獲得智慧。為什麼呢?這種情況下所產生的慧力並不是很強。我們平時的意識作用已經很雜亂,何況還有生命在流轉時,由惡法所引生的強大力量。因此,若我們要以這樣的心境來開發智慧,自然是很不容易的事。即使是唯識學派所說,我們可以讓「阿賴耶識」裡的清淨「種子」顯發出來,但也一樣需要用功修行讓清淨法熏習的作用進入到內心,進而把該種子開發出來。假如我們只是以清淨法來做表層的思考,那麼一切的努力也都將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而智慧力則始終都是無法加深的。

因此,為了讓意識發揮其觀照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先在某種程度上,制止粗重的妄念或煩惱所引起的干擾。如此,那些清淨的種子才能產生熏習的功能,進而讓心發揮觀照的能力。否則的話,煩惱依舊覆蓋著心,讓它無法發揮任何觀照的力量。當然,要開發智慧就更加困難了。因此,我們一定要設法讓自己在止靜的心境中思惟佛法,或至少也要把很多不必要的問題先放下,才來思考佛法。

我們修學佛法時,經常都有如此情況:讀了很多佛書,但有關內容就是進不到內心去。類似於此,我們平時固然也會思考佛法,但在關鍵時候卻發現它無法顯現應有的作用。同樣的問題,即使我們看了很多佛書,並且能把很多名相記起來,甚至還能和別人分享佛法,乃至弘法,但由於平時很少思考佛法,而始終感覺不到佛法熏習到內心而產生的那種清淨作用。這些現象都在顯示雜亂心下所思惟的佛法,僅能發揮其表層的作用而已。

換句話說,若用雜亂的心去思惟佛法,思惟的作用就是與妄念交錯在一起。這麼一來,任何所思惟的念頭都將變成是比較粗重妄念的一部分了。不只原本要熏習內心的清淨法產生不了淨化內心的作用,轉化煩惱的功能就變得很不容易運作,還反被煩惱汙染。因此,我們就要先讓心處於止靜的狀態,至少要把較粗重的煩惱減弱下來。唯有這樣,我們的心才能處於專注的境界。

當我們為心做了較為深層的開放以後,清淨的法就能夠熏入到內心去。這時候,我們依正法來觀想一切現象的話,就不只能見到其事相上的理,還能進一步分解出它的本質。如此,我們就有辦法徹見到生命流轉的問題所在,看到其動力出在哪裡了。當然,我們也能從佛書中知道生命如何流轉,但就是沒有機會進入到內心去看自己的煩惱,或者觀照到根本煩惱如何運作的現象。實際上,我們平時所生起的煩惱,已經將生命的輪迴現象表現得很明顯了,而我們卻無法從中領會出有關問題。

談到修行的意義時,我們要先明白自己為什麼要修行?或是基於什麼原因來修行?我們才能在用功時,不斷地提昇。當然,我們是以佛法做為個人的修行準則,並且知道修行有它不同的意義。但是,修行最核心的關鍵點是身心的「轉化」,亦即淨化,而這是最終的修行效果。

如果我們僅是從事一般性的修行,其意義始終是不足夠的。這是可以從修行的意義,進一步去審察其層次的問題。當我們為修行歸類時,其實也只是將它的某種意義或某個部分進行簡別而已。修行有多重意義的。因此,我們不會只是持戒止惡而沒有行善。當然,只要我們的身心能進入到「安然」的階段,一般就已經自然地處於止惡行善的過程了。

我們之所以會把某類修行歸納起來,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知道自己可以根據哪種修行的意義來用功,而這又牽涉到修行的層次問題。同樣地,我們也不一定能分清楚自己到底是在修行的哪一個層次上用功,因為修行的層次本身也是多重的。

一般上,修行的層次反映著修行的某種功能或作用。不過,當我們將這些功能納入某種層次時,其實就是把某一類型的修行歸納在一起。由於這樣,當有人認為自己所修的層次為修行的「最高境界」時,以另一角度來看,恐怕不是很理想的狀態,因為修行的層次如何還得看個人的心態和根機。

一、修行層次和心態、根機

修行的狀況可以歸為幾個層次,但僅是以平常狀況去實行的話,比如談「學佛」,卻完全沒有依據佛法去實踐,都不算是正在「修行」。只有真正學習佛法以後,才是修行!

(一)普遍信仰型

對於「修行」,佛法是很強調實際進行的,亦即實踐於生活中。有些宗教可能只強調「信」,並認為只要有它就足夠了,而其他方面的事,也都是據此建立起來的。如果是這樣的修行,其意義自然是比較簡單的。

相反地,由於佛法是從有情本身的身心狀況和生死流轉的過程,乃至所依住的世間來談,其修行意義當然要分成好幾重來說了。就單以個人心態和程度來分類的話,其意義還可以再細分成不同的層次。雖然層次的事也有相對的標準,且不乏個人主觀的看法在裡面。這就好像有些人認為自己所學習到的已經足夠,已經是最好的了。這時候,假如我們告訴他還有其他方面可以再提昇的話,他會認為那些都不是理想的。對他來講,我們對他所說的層次並不是很重要的事。

這是宗教界的普遍現象,也是我們最先看到的修行層次。很多人在信仰佛教或皈依佛教以後,就會表現出這種信仰型的層次。在這層次裡,人們的心目中會有一尊崇拜的宗教對象。例如,我們皈依了三寶,就自然會以佛陀做為我們皈依或崇拜的對象。我們會把所信仰的對象放到一個比較高的層面去,甚至把他神化了。這種信仰方式就是一般人接受宗教後所產生的心態。這是一般宗教界信徒的心理作用。

一般上,人們會把宗教的禮敬對象當作是高不可攀的神祕力量,甚至相信其擁有神通力而對他有所要求。一般人就是為了世間利益,即現前的物質性需求而祈求。很多初學佛的人,也常會到寺院對佛菩薩有所祈求。這些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寺院去進行一些宗教儀式,如燒香、點燈或供養一些水果;在禮拜時,不會禮拜的就以磕頭來表示敬意,就求一求心裡所希望獲得的事物。他們祈望得到的,大概也是一般的世間利益,祈求自己,乃至家人都能平安地過日子,甚至在生活中盡量避免或減少遇到挫折的機會。這是學佛人常見的信仰現象,而且是基本的心理需求。只不過,我們會發現到自己所要求的「平安」,實際上卻是另外一回事。怎麼說呢?

我們常常是不製造平安的因緣,卻希望得到平安的果報。換句話說,我們不造作善的因緣,卻把該希望寄託在一種比較崇高的外在力量。雖然向佛菩薩祈求平安,原本也只是出於寄託的心理,但問題卻出在我們處理這樣的事時,往往是忽略了自己要去製造平安的因緣,而只是要得到那樣的果報而已。如果我們是用這種心態來信仰三寶或皈依佛陀與菩薩的話,一切所做就會變成是信仰的行持方式。這就是一般宗教界的信仰層次。

如果是這樣的信仰,表示我們並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皈依三寶的目的,或者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修行。我們以為皈依了一個宗教後,只要對所信仰的對象加以禮拜、磕頭,並且供養香、燈與水果以後,就可以從中滿足自己所想要的事,甚至獲得回報。大部分的人就是抱著這種心態來信仰佛教的。以這種心態來信仰佛教,的確是把修行的層次放到普遍性需求的低限,而使得信仰佛教和信仰其他宗教變得類似起來。像這一類的信眾,不難在社會中看到。在他們自認為是「佛教徒」的時候,就會以一些宗教儀規,參與自己似懂又非懂的儀式,或用上香等方式信仰佛菩薩,達到所謂的「修行」。實際上,他們僅希望從佛菩薩那裡得到一些好處,而沒有付出更多的代價。

無可否認,有很多新興宗教的教主都會在該宗教剛發展時帶給信仰者一些幸福,或給予一些「甜頭」。像這一類的教主,多少都會有一些神通力。當人們對他有所要求時,他都會設法滿足對方;若是沒有神通力,他也會用一些方法給對方一些好處。這麼一來,人們就會開始信賴他,並以為自己就是可以用這種不需要付出代價的方式來得到想要的需求。我們會看到很多人,特別是祭拜神明者都有這種心理。他們總是在自己生病的時候才會想到去找神,然後拜神,再求神。他們平常時,都不是這樣子的。在這時候,他們所祭拜的神明就會為他「開出一帖藥」,神爐的香灰,或神明本身「所畫出來」的符咒等,然後要他們服下去除病。這就是不需要付出代價,就可以得到好處的信仰現象。當然,也有一些人求神是希望得到橫財,或者想要解決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而去祈請神明的。

就如前面提到的,有這樣的需求,基本上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只是,若信仰佛菩薩,乃至神明,只是為了直接從該宗教的對象獲得好處,就會出現問題了。這就等於是我們希望該宗教對象能直接施捨「神力」給我們,不是嗎?這種情況明顯可見於一些神壇的活動。那些神明看起來都有能力讓人們「興旺」的,臺灣、香港的樂透,會為信徒「開真字」、「出明牌」,或是報數字等。有趣的是,當那些求財的人去買真字、求明牌後,真的有人中。結果,中獎的人必然就會因為得獎而回去答謝神明。這時候,自然就會有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了。

比如說,求財的人初去拜神的時候,一般上都是用四粒水果,如:蘋果、橙等去祭拜神明的。這麼一來,他們就會獲得神明所賜予的四個數字,而拿去下賭。結果,果真給他中了幾千元或幾萬元大獎後,他必然就會倒回去答謝神恩。他們有時候會用幾百元來買隻燒豬做為謝禮。這麼一來,當其他人看到這些豐厚的祭品時,大家就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即使神明所給的名牌沒開出的話,很多人也不會在乎的,因為再輸也只是輸幾十元而已。神壇的情形如此,佛教團體的狀況也一樣。一般上,傳統的寺廟會有求籤的現象。我們看到有些人在寺廟裡弄一些「號碼」來拋選,或者在佛像面前「丟」銅錢時,自然地就會覺得這些行為都不對勁。但是,對他們來說,這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有可能因為這種信仰心理的緣故,很多地方的神明就旺了起來。

有時候,我們的確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就是會強調靈驗的事。比如說,當有人病得很嚴重,真的需要宗教力量來救濟時,只要有人這時候介紹某個宗教給他,或者他本身剛好有個因緣接觸到某宗教,而該宗教的力量又能把他的病治好的話,就自然會有人以他為「媒介」來宣傳該宗教的靈異了。實際上,當一個人生病時,他會不會好起來是要看他個人的因緣。當然,如果有宗教力量比較強的朋友,該朋友是有可能幫助他好轉起來的。

比方說,有人患上了癌症而感到非常無助。這時候,假設他身邊的朋友都是基督教徒,而他剛好又沒有其他宗教信仰的話,他就會隨眾希望上帝保佑他。那麼,一旦那樣積極地接觸該宗教而病也好起來時,他就會虔誠地信仰基督教了。同樣地,如果那時候出現在他身邊的是「九皇爺」的信徒,而這些朋友見他病成那樣,就帶他去請人「跳童」讓他感受宗教的神祕力量,然後燒幾張符咒讓他喝下。如果他的病因而好起來,他也會成為九皇爺信徒的。那麼,若當時遇到的是德教會的信徒,他們就會帶他到濟公那裡看病。倘若他服了濟公開出的一帖藥而好起來的話,他就會是濟公的信徒了。類似於此,假使他碰到的是佛友,而他們勸他勤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或者讓他喝下一杯大悲水後,只要他的病情好轉起來,他也一樣會因此信仰佛教的。

從這些例子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人們面對生命困境的時候,只要當時有宗教能夠幫他度過難關,該宗教的力量就有可能引發他內在的生命力而改變他當時的現狀。對一個身在困境的人來說,這種信仰宗教的意義都是差不多一樣的。只是,有些宗教徒,尤其是社會上有點名望的人,會特別拿類似的例子做宣傳媒介,好讓該宗教能因此而興旺起來。實際上,宗教體驗是一般宗教界都會出現的現象,也是宗教容易融入社會的原因。

這宗教界所產生的神祕力量,正是普羅大眾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比如說,我們的父母或者家人會拜神拜得很虔誠,甚至家裡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會想到要去神廟請問乩童解惑,並祈求神明保佑平安;甚至透過扶乩的文字指示來解除困惑。像這些所謂的「辦法」,其實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手法,但就因為它是神明所說的,而使得該方法在感覺上很不一樣。

實際上,我們也可以靠自己本身的力量處理問題,但做起來就是沒有那股宗教的力量;或者我們本來就已經決定要那樣做的,只是擔心效果不知是否理想,而向神明求個籤請示。這時候,如果從神明那裡得到的是「上上籤」的指示,很多時候會一做就成功了!嚴格來說,這是對自己有無信心的問題。沒有信心的話,就算自己本來已經有那樣的計畫,也是不敢動手的。相反地,有了「神力」的加持,就會變得很有力量去做想做的事。由此可見,只要是透過神明的指示,處理問題的情況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即使是佛教徒,有些人也會表現出這種普遍性的信仰態度。明末時代就有個出名的高僧,學佛方面有相當高的成就,但就因為自覺知識很高,而自以為各種法門都適合自己去進修,只是苦於不知道只是苦於不知道要選哪個來修學。

我們前面所談的內容,涵蓋了最基本的修行概念。雖然這裡介紹的是較有系統的修行內容,但我們談論的重點還是要回到禪修。於此,我們要了解縱然修行有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的差別,主要的修行方向還是要朝往出世間境界的。換句話說,不管我們所修的是解脫道還是菩薩道,皆不能出離世間,所做的一切善法,還是停留在世間善報的層次。那些修行的善報只能獲得世間的離苦得樂,而這顯然是不夠的。

  

相反地,如果我們的修行目標是朝向還滅的,把世間的種種相放下,就能夠出離了。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就是以「空」與「清淨」的知見來破除所有的執著。果真這樣,我們就能捨除對世間的各種染著,而以清淨心來修持各種善法。這才是菩薩道的行持!唯有在這種情況下的修行,我們所做或將做的事業,才不會成為自己流轉於生死的因果,而能成為出世間菩薩道的資糧。

一、依淨莊嚴

  

由於菩薩道的修行目標就是成佛,我們要有恆心並且踏實地用功修行下去。即使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能直接或很快成就出世間善法的境界,也要懂得依循「空」與「清淨」的方向,提昇自己的修行層次。能夠這樣修行的話,我們固然還在做世間的各種善法,也一樣是可以通往解脫的境界。不過,我們一定要掌握好佛法的核心思想-心性本淨的觀念。

  

如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或任何善法的時候,就能以清淨心或依佛性為出發點去從事,而不是以煩惱心來處理了。這麼一來,即使還沒證到事相的空性,也能夠以正念來引導自己依循清淨心精進用功下去。能如此用功下去,就會漸漸地減少自己對世間法的染著了。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會因為是以清淨的心來處理生活中的事,而排斥或遠離世間的各種現象。換句話說,我們會肯定生活中的所有事相都是存在的,只是會遠離對它們的執著而已。相反地,假如我們認為應遠離的是世間的各種事相,那就只能到深山去用功修定了!為什麼呢?要修定的話,就一定要放下欲望。大乘佛法比較重視心理上的遠離,所以在此方面,大乘佛法經常提到「三昧」,而沒有直接談到「定」。

  

實際上,「三昧」的詞義包含了智慧,而且內容非常廣大,可以容納世間的各種相。比如「念佛三昧」、「海印三昧」(華嚴宗的觀法)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據此我們就可以知道菩薩實有能力去行任何可以度化眾生的方便,甚至去做從世間角度看來屬於惡法的行為。雖然如此,我們一定要理解菩薩的心是恆常清淨而無染著。相較之下,假設我們還沒達到像菩薩這樣的境界,則寧願僅用善法來行持菩薩道比較妥當。

  

禪師為了讓禪眾開悟,往往會使用一些我們認為是毒辣的手段去接引他們。話說有一位禪師與一些道友想要去親近某位老師,便一起到該老師的道場去求法。由於該道場並沒有多餘的空位給他們住,就不讓他們進到裡面去。這時候,他們就只好待在客堂的門外靜候。由於當時是嚴寒的冬天,幾天下來的等待就已經讓不少人打退堂鼓了,至於留下來的人,晚上只能躲在某個角落睡覺。誰知他們有一晚正在休息時,忽然被從上面潑落下來的一盆冰水冷醒。結果,除了一個人,其他的人都跑光了。留下來的那一個人,真的是求道心很熱切的修行者,像這種人,豈是一盆冰水就可以把他求法的熱情給冷卻下來?

  

果然,老師隔天早上就有意讓他進門去了。出乎意料的,正在他快要進到門內的時候,老師卻急忙把他推了出去。當他的一隻腳還沒有完全退到門外時,老師卻使勁地把門關上,把他卡在門檻的腳夾斷了!就在這一剎那,他大聲喊說:「好痛啊!」老師聽到後,卻反問他:「到底是門內的痛,還是門外的痛?」他當下一聽,就開悟了!古時候很多禪宗的禪師,都是在一種「非常」的狀態下開悟,而後又懂得利用各種善巧來讓他的弟子覺悟。在我們看來,只要能開悟,就算是得斷掉一隻腳又怎麼樣,畢竟開悟才是人生的大事!

  

反觀行持菩薩道的關鍵,則是能否證到空,或有沒有以清淨的本性來進行各種事業。能夠這樣的話,就不會染著於所從事的各種事業,進而成就菩薩道了。雖然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見到這樣的修學效果,但這觀念卻提醒我們無論做任何事,無論是資生或度生的事業,只要能以清淨心去從事,則一切所做的,自然就會和菩薩道相應。菩薩道的行持,即是以這樣的心態為出發點。

  

菩薩道行者每天都在做度生的事業,但是他們並不會因為每天的工作性質都一樣,而覺得苦惱。反觀我們大部分的人,幾乎都把每天該做的工作,視為很苦悶的事。其實,只要我們用清淨的心做工作,就等於是行道的方便。為什麼?既然我們生活在社會裡,不就表示自己總得為社會做點事嗎?即使還沒有能力度化眾生,也還是要盡自己的本分服務社會。比如家庭主婦的責任,就是要把家裡照顧好,讓丈夫能夠安心工作。若能這樣盡責地護持丈夫,孩子也能放心讀書。可以說,家庭主婦的顧家過程,即等於在行菩薩道了。

  

不管我們從事什麼事業,只要能以「佛性」來實踐,就是發揮菩薩度生的精神,這就是菩薩道的修行觀念。依此可見,大乘佛法的內容非常廣泛,並且還是以在家眾為主。換言之,在家眾可以將全部的治家事業轉化為菩薩道的行持。除此以外,在家眾還有其他方面的優勢,如:精力、時間、財富、健康、名望、權力等等,都可以用來度化眾生。我們可以認為菩薩道的行持,就是不捨任何既可以資生,又可度生的工作。不過,無論是用哪一種方法,我們的內心都一定要保持清淨。

  

假如我們在修行時,發現自己起了煩惱,就要馬上自我反省犯了菩提願中最重的根本戒-瞋心(瑜伽行派的菩薩四條根本戒:瞋心、妒嫉心、慳吝心與慢心),而自我障礙到個人的菩薩道行了。因此,在修習菩薩道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四種不清淨的心都清除。換句話說,只要一生起其中任何一種不清淨的心,我們就會失去所受持的菩薩戒!不過,果真失去了也不用慌張,因為只要再恢復清淨的心,又能重新受持菩薩戒了。

  

由於心很容易就被煩惱汙染,所以我們要知道並接受自己的心有雜染的成分。不過,即便我們警覺到心已處於汙染的狀態而不清淨了,也沒多大關係。為什麼呢?正因為我們的內心裡有的就是佛性,有覺悟的能力,有察覺煩惱的本事。既然如此,我們就有能力覺照到心出現雜染的狀況,並及時地把該雜染的心理作用放捨掉。這麼一來,我們的心就能調回到清淨的狀態,而得以繼續依菩薩法來莊嚴自己的修行道了。

TOP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mf.org.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