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電子書城購買心田點數

我最先兩本「人生新視界」專欄書是《心與大腦的相對論》(2003年10月到2005年8月,共23篇)與《當牛頓遇到佛陀》(2005年9月到2007年8月,共24篇)。接著是《校長的午後牧歌》(2007年9月到2010年3月,共26篇)、《校長的三笑因緣》(2010年4月到2012年11月,共32篇)主要是敝人擔任法鼓佛教學院兩任校長期間(2007年4月到2014年7月;53~60歲)的專欄文章。

前者是敘述敝人當時年齡已是人生「午後」,吟唱著「牧心之歌」。後者是校長第二任期學習「〔諸行無常〕知足常樂、〔諸法無我〕助人快樂、〔涅槃寂靜〕寂滅最樂」〔三法印〕之「三笑」因緣,希望進而體會弘一法師於1942年臨終前所寫的「悲欣交集」之生死微笑間、或微笑問生死的深意。

之後,「人生新視界」專欄從2012年12月到2016年11月共有46篇。由於此專欄的文章大都是表達我該月前後的人生經驗,所以其中的三分之一文章已經編入於「國史館」口述歷史訪談敝人而出版的《六十感恩紀》或「法鼓文化」再版的《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因此,這本《校長的番茄時鐘》所收錄的文章是從2012年12月〈無瞋大悲的生命典範〉到2016年11月〈「拖延」與「番茄工作法」〉尚未結集成書的30篇文章。而「番茄工作法」的「番茄時鐘」就是這本書名的來源,或許也反映敝人擔任法鼓文理學院「校長」(2014年8月開始)的若干心境。

所謂「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我在2013年知道的時間管理法,如同拙文所說,它近年來成為我改善「拖延」、專注工作、增進效率與保養眼睛、脊椎的方法。此方法是1980年代由義大利人法蘭西斯科.奇里洛(Francesco Cirillo)提出,取名自廚房之控制烹飪時間之番茄造型「扭轉式計時器」,目前有各種的電腦或手機應用軟體(例如:Flat tomato或「發條番茄鐘」)可供利用。

「番茄工作法」是依六個步驟進行:

1.規劃工作目標,預估需要幾個「番茄工時」,依序進行。如果一個目標需要太多番茄工時(例如五個以上),可以再分割;反之,一個目標不足一個番茄工時,也可合併其他目標。

2.設定25分鐘(也可微調)為「番茄工時」。

3.專注工作,直至定時器提示。

若在「番茄工時」中,其他事情發生時,有如下兩種處理方式:

(1)若是緊急必須立即處理,則將當前的「番茄工時」廢棄,找時間重新開始。

(2)若非緊急,則可告知(inform)對方目前我正在工作;協調(negotiate)預計延後的時間;立即安排(schedule)追蹤(follow-up);當「番茄工時」完成後,叫回(call back)對方,準備處理該事情。

4.標記次數,成為視覺化記錄,若是應用軟體則可自動記錄。

5.休息5分鐘,閉目養神,補充水分,舒展筋骨。

6.每完成四個「番茄工時」,休息15至30分鐘。

如此的工作方法可以減少內生和外在的干擾,培育工作時之「心流經驗」(the flow,主動、專注),這是有助於前額葉執行控制功能的增進,可以提高工作者的成就感,並提供自我觀察和改進數據,也可學習體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因此,最近敝人特別注意「番茄工作法」如何改變使用者工作習慣?奇里洛的網站(https://goo.gl/Qj0leI)提出如下六個層次:

1. 知道一個工作需要多少努力:從您的視覺化的番茄工作記錄,以讓您綜觀不同工作您所花費的時間。

2. 排除工作中的干擾:當需要持續專注於手邊的工作時,您將學會如何處理不可避免的干擾。

3. 更準確地預估未來各種工作所需的努力(番茄工時)。

4. 以「概觀(recap)→工作(work)→回顧(review)」次第,讓每個「番茄工時」更有效率(https://goo.gl/WWr9WX):於「番茄工時」,先用幾分鐘「概觀」,然後才進入「工作」,再用最後幾分鐘「回顧」。

5. 建立各階段(半天、天、週、月……)時間表(timetable)。

6. 讓您自己的人生目標明確化(define your own objects)。例如:作家覺察到花費太多時間在修訂,應調整番茄時間表將腦力激盪時間增多。

番茄工作法的關鍵是規劃(planning)、追蹤(tracking)、記錄(recording)、處理(processing),以及視覺化(visualizing)。在規劃階段,工作任務依照優先順序排入"To Do Today" list(工作一覽表)。讓使用者學習預估每個任務的工作量;每個「番茄工時」結束後,記錄成果以提高使用者的成就感,並提供未來的自我觀察和改進基本數據,從此養成愛惜時間、「惜時如金」的習慣。

《大毘婆沙論》卷153記載:有一比丘有「滅盡定」(類似涅槃的禪定)的能力,食時將至,著衣持缽,詣食堂中。是日打揵墀(又稱揵槌、揵椎;僧團中敲打用之報時器具)少晚。彼苾芻以精勤故,便作是念:「我何為空過此時不修於善?」遂不觀後際,則立誓願入於滅定,乃至打揵墀當出。另外一位具備「滅盡定」能力的比丘,遇天大雨,恐壞衣色,少時停住,則作是念:「我何為空過此時不修於善?」遂不觀後際,則立誓願入於滅定,乃至雨止當出。

此兩位比丘縱使是在等待齋堂報時或雨停時間,也珍惜時間修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希望我人生最後一個「番茄工時」也可以如此。

惠敏
2017年1月10日序於法鼓文理學院

《人生》雜誌(2016年10月),敝人討論「拖延者與腦科學」的議題:「為什麼人會拖延?該做的工作為什麼要等?」是許多心理學家(例如:Timothy A. Pychyl博士)研究的主題, 「等等但為何」(Wait But Why)網站也提供交流平台。該網站主說:他讀大學時,一年前開始準備畢業論文,若能定期分段寫作,就會輕鬆,猶如爬階梯上樓。但是他卻拖延至剩下一週才開始寫,猶如一步上高樓,真是慘痛教訓,這卻是人的通病。

「拖延」的「情緒管理」與「知苦」

拖延習慣讓人焦慮、後悔、沒自信。《華盛頓郵報》博客文章(4月27日)「拖延的真正理由以及如何停止?」(https://goo.gl/bgt7GV)根據加拿大心理學家皮奇樂(Pychyl)博士的看法:「拖延」(procrastination)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其實是「情緒管理」的問題(emotion-management problem),提出改善「拖延」習慣的五個要訣,例如:1.多想像現在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未來的自己要事,例如:提早準備考試、寫報告……退休儲金,不要拖延到火燒眉毛。2.「輕安」面對工作,打破「拖延→罪惡感逃避(拖延)」的惡性循環。3.降低「情緒」(feelings,例如:辛苦、枯燥)對工作的影響,跳脫「舒適區」的束縛。4.將「大工作」分為「小步驟」。5.開始工作與繼續進行的決心。

四諦(四種真理: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佛教的核心。其中,「知苦」是首要的智慧,因為「苦」是生命的真相,如此的體悟,可以「降低情緒(例如:辛苦、枯燥)對工作的影響,跳脫舒適區的束縛」,勇於面對人生的各種問題,引發開始工作與繼續進行的決心。佛教所謂「苦」的涵義,除了一般的「苦苦(苦的感受的苦)」之外,快樂的感受會變異,它蘊含著「壞苦」的可能性;不苦不樂則蘊含著為條件所制約而生起的苦(行苦)。所以,當我們如實地了知「無常、苦、空、無我」時,生起了知苦諦的智慧,不會將「解脫」(所應該完成的修行工作)拖延。根據《中阿含經》卷10〈習相應品第五〉修行次第的說明,我們可將「解脫」的「大工作」,分為如下的「小步驟」:持戒(好習慣)→無悔→歡悅→心喜→身安(輕安)→樂→心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知解脫(自謂︰我證解脫。復起如是智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番茄工作法

在2013年,我知道了「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它近年來成為我改善「拖延」、專注工作、增進效率與保養眼睛、脊椎的方法。此方法是1980年代由義大利人法蘭西斯科.奇里洛(Francesco Cirillo)提出,取名自廚房之控制烹飪時間之番茄造型「扭轉式計時器」,目前有各種的電腦或手機應用軟體(例如:Flat tomato或「發條番茄鐘」)可供利用。

「番茄工作法」是依六個步驟進行(https://goo.gl/Qj0leI):

1.規劃工作目標,預估需要幾個「番茄工時」,依序進行。如果一個目標需要太多番茄工時(例如五個以上),可以再分割;反之,一個目標不足一個番茄工時,也可合併其他目標。

2.設定25分鐘(也可微調)為「番茄工時」。

3.專注工作,直至定時器提示。

若在「番茄工時」中,其他事情發生時,有如下兩種處理方式:

(1)若是緊急必須立即處理,則將當前的「番茄工時」廢棄,找時間重新開始。

(2)若非緊急,則可告知(inform)對方目前我正在工作;協調(negotiate)預計延後的時間;立即安排(schedule)追蹤(follow-up);當「番茄工時」完成後,叫回(call back)對方,準備處理該事情。

4.標記次數,成為視覺化記錄,若是應用軟體則可自動記錄。

5.休息5分鐘,閉目養神,補充水分,舒展筋骨。

6.每完成四個「番茄工時」,休息15至30分鐘。

如此的工作方法可以減少內生和外在的干擾,培育工作時之「心流經驗」(the flow,主動、專注),這是有助於前額葉執行控制功能的增進,可以提高工作者的成就感,並提供自我觀察和改進數據,也可學習體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心流經驗

所謂「心流經驗」是心理學家齊克森米哈里(Csikszentmihalyi)於1975年所提出的術語,他藉由深度訪談各領域高創意與高成就的人,發現這些人唯一共同點就是:他們對所從事的活動,找到了樂趣與持續性的滿足,而進入「心流」狀態。此狀態容易在如下的條件產生:當挑戰與能力相合(旗鼓相當),有足夠的技術,使得目標在自己可及之處(得心應手),環境對個人的行動的反饋是立即明確的。「番茄工時紀錄」也是一種即時回饋的方式。

心流的障礙是注意力運作「太零散」,例如:失範(社會層次)、注意力失調(個體層次)而產生「拖延工作」的焦慮;或者注意力運作「太嚴格」,例如:疏離(社會層次)、自我中心(個體層次)。因此,維持注意力運作「不太鬆、不太緊」是良好的心智模式。我個人認為:「心流經驗」的描述,類似佛教「心一境性」,也是解脫道步驟:「持戒→無悔→歡悅→心喜→身安(輕安)→樂→心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知解脫」之重要環節。

—原刊於《人生》雜誌399期(2016年11月)

內心平和與人類和平:
佛教與天主教的對談

2013年5月6日,梵蒂岡教廷之「宗教對話委員會」於教廷宗座傳信大學演講大廳(Pontifical Urbaniana University Auditorium)舉行佛教與天主教國際對話研討會。除開幕致詞外,議程包含三場對談研討(天主教與佛教代表各一名),主題依次為:

1. 愛與慈悲:宗教傳統的典範(Love and Compassion: Paradigms of Religious Traditions)。

2.建構社會和平的價值(Values for Constructing a Society on Peace)。

3.佛教徒與天主教徒:培育與捍衛人類生命(Buddhists and Christians: Fostering and Defending Human Life)。

接著,是一場「佛教徒與天主教徒對話:創造和平未來之展望」的圓桌會談,由六位前三場對談發表人引言,開啟與會大眾的討論交流。

敝人應邀於第三場對談研討中發表〈超越自他的倫理觀:佛教對於內在與社會安樂的觀點〉(Beyond self and other centered ethics: 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inner and social well-being)的論文,提到:「慈悲喜捨」是一組歷史悠久的禪法傳統,或稱為四「無量心」或四「梵住」(清淨高貴的心態)。此種禪修方法也可以做為「超越自他的倫理觀」,也可說是佛教對於內在與社會安樂的觀點。例如:「慈」是指希望包括自己與他人在內的一切眾生皆幸福與快樂,它被比喻為母親對其子女的感覺。最初先從自己開始發願:「願我沒有怨仇、瞋恨、痛苦,內樂遍滿」,以此內在的快樂,讓自己的身心輕安。然後將此具備「內樂、輕安」的「慈心」感覺,打破界限的分別,「無量」擴大到其他各類眾生,範圍則從住處、城鎮到國家,遍及十方。

換言之,從「對自己修慈」可以珍惜自己生命,是防止自殺之生命教育基礎。其次,擴大到對「親友、師長、同學」,有益於家庭倫理與校園倫理的推行,減少家庭暴力與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事件。其次,再擴大到對「一切人修慈」乃至「對怨敵修慈」的境界。這種禪修方法,在教育或醫學的領域,從心智科學腦影像(Mind Science and Brain Imaging)等研究,已經被證實有助於個人之情緒調適與身心健康,也與增進「親社會行為」(有益社會的行為)有關。

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擴展出佛法在生活倫理、家庭倫理、校園倫理的應用實例,並以現代醫學、教育界從「心智科學腦影像」的研究中,證實了佛法之「超越自他的倫理觀」,有助於個人之情緒調適與身心健康,也與增進和諧的社會行為有很大的相關性。

愛與慈悲:
佛教與天主教的對談

此次對談中,大家認為「愛與慈悲」是內心平和與人類和平的基礎的共識。對與「愛與慈悲」的交集,天主教學者提到「金科玉律」(Golden Rule):「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但是必須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等有意義的經驗談。

但是,有與會者問到:「佛教倫理如何可以不建立於『神』的信仰而發展慈悲?」因為基督宗教的《聖經》記載:「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七至四十節)。這是從垂直性倫理「愛主你的神」,其次再發展水平性倫理「愛人如己」。

對此宗教根源性的問題,似乎不容易簡單回答,敝人嘗試粗略論述如下:

佛教認為:從凡夫到聖人最初的證悟(見道)——證得佛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過程,依照先天與後天的條件不同,有兩大類別:

1. 依隨宗教信仰進入之「隨信行者」。

2. 依隨法則的理解進入之「隨法行者」。

「隨信行者」所得之證悟,稱為「不壞淨信」,對佛、法、僧三寶,有不退失(不壞)之歸依的信心,以及對戒律,有不退失(不壞)之遵守的信心。例如《雜阿含經》卷3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於汝等所說樂聞、樂受者,汝當為說四不壞淨,令入令住。何等為四?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於聖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風,有變易增損,此四不壞淨未嘗增損變異。彼無增損變異者,謂多聞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成就,若墮地獄、畜生、餓鬼者,無有是處!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當建立餘人,令成就。』」

這是佛教所說以「佛、法、僧、戒」為對象的信心,或許與基督宗教之對「神」信仰,有相通之處。

現觀四諦與緣起法:
佛教的內心平和與人類和平(一)

其次,依隨法則的理解進入之「隨法行者」之證悟稱為「現觀」(abhisamaya,正確地、充分理解),而且是「四諦」或「緣起法」的「現觀」,故稱為「諦現觀、聖諦現觀、四諦現觀、法現觀」等。此現觀的證悟即是「遠塵離垢的法眼」(法眼淨),例如唐代義淨譯的《佛說三轉法輪經》:

爾時,世尊告五苾芻曰:汝等苾芻!此苦聖諦,於所聞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覺。汝等苾芻!此苦集、苦滅、順苦滅道聖諦之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覺。

這也是佛陀的說法名為「轉法輪」的根本意涵,例如部派佛教之「說一切有部」強調:於鹿野苑,佛陀說法後,五比丘之一的阿若多憍陳那(Ājñāta-Kaundinya)見法(聖道)得「法眼淨」,才可說是「初轉法輪」,不然佛陀於菩提樹邊為商人說法時,則已經可以名轉法輪,為何需要等到婆羅痆斯國鹿野苑之時,阿若多憍陳那見法(聖道)才名轉法輪?

其他在家的佛弟子,也有相同的描述,例如《長阿含經》卷1:

爾時,世尊見此二人心意柔軟,歡喜信樂,堪受正法,於是即為說苦聖諦,敷演開解,分布宣釋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諦。爾時,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即於座上,遠離塵垢,得法眼淨,猶若素質易為受染。

依於「四不壞淨信」或「諦現觀、法現觀」,得到最下位的聖者——須陀洹(見道位)之後,即能於理論上證悟四諦或緣起法的道理,建立不退失(不壞)之信心或見解。但是,長時以來累積的錯誤的思考或行為,成為習慣力(業力)而保存在我們的身心中,想斷除此錯誤的習慣力,培養正確的習慣力是不容易的。因為理智上法則性的迷惑,可以藉由聽聞正確的法則、道理而立即破除,所以理智上的「見惑」(身見、疑、戒禁取三結)一旦祛除,即能瞬間得到見道位。

但是,要滅除錯誤習慣力的「修惑」(感情或意志的迷惑),必須長時間才能完成。因此,修惑必須慢慢地斷除,於是在斷除的修道階段中,有「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阿羅漢向」六種之分。若完成修道,斷盡一切見惑、修惑的煩惱時,即成就「阿羅漢果」的證悟。因此,「阿羅漢」被稱為「漏盡者」(斷盡煩惱者),也是「內心平和」的完成。假如每個人可以邁向「內心平和」,則可以趨向「人類和平」,這是佛教的和平之道。

聲聞、菩薩「慈悲喜捨」與佛菩薩「大悲」:
佛教的內心平和與人類和平(二)

我們也可以從聲聞、菩薩「慈悲喜捨」與佛菩薩「大悲」來看,佛教的內心平和與人類和平之道。若以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之《瑜伽師地論》為例,其「聲聞地」之「慈愍」所緣之修行要點是:對親友、怨敵,或者無關係的人,平等保持給與利益的意向(意樂),因而引發下、中、上品快樂之禪定境界的殊勝確信(勝解)。其中,「利益之意樂」的心態,可視為是瑜伽行派修「慈俱心」的特色用語。

此外,不只是遠離「諸欲惡不善法」所產生的禪定喜樂,而是從給予別人利益的意樂而引發快樂的禪定狀態,猶如世間所說「助人為快樂之本」,「慈」對菩薩的修行雖更具有運用的意義,但是「菩薩地」卻不重視自身得禪定的快樂,反而重視觀察眾生的一百一十種苦,以及緣十九苦,發起大悲(mahā-karunā)。

其中,發起大悲的第一個原因:依據「甚深、微細、難了諸有情苦」為對象,或許是與大乘佛教將「苦集滅道」四聖諦以及阿含經典常說「緣起甚深」的意義相結合有關。由此,可看出「菩薩地」於「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中,重視「悲」的傾向。

此外,「菩薩地」運用出自《無盡意菩薩所問經》之具大乘佛教特色的三種「所緣(有情緣、法緣、無緣)」之「四無量心」為:1.「有情緣慈」以各種「有情」(例如:親友、怨敵,或者無關係)為「所緣」(對象),修慈俱心。2.「法緣」是以緣起「法」為「所緣」,因此住「唯法想」增上意樂,體會「無我」,沒有「能慈悲」的主體或「所慈悲」的對象的想法,捨離有實在的「有情」想(體悟「人無我」),了解「假說有情」。3.「無緣」修慈,則可以連對於緣起「法」也可以不執著(體悟「法無我」),以《般若經》的「畢竟空」、「無生法忍」等教義,開展成為「無緣」、「無盡」(例如:無盡意菩薩)法門,這或許是佛教的內心平和與人類和平之究竟境界。

—原刊於《人生》雜誌358期(2013年6月)

TOP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