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訂閱電子報購買心田點數

聖嚴法師曾帶領僧俗四眾弟子到印度朝聖,
也曾到中國巡禮名山、禪宗祖庭,
行前,法師都會叮囑大家,
關於朝聖的目的、心態、準備、方法等等,
彷彿也替我們上了一堂行前課!


朝聖的功能與目的


「朝聖」這個名詞,原來在佛教並沒有這樣的字眼,我所知道的,是在唐朝的玄奘大師、義淨大師,以及晉朝的法顯大師,他們到印度,是為了求法而到印度,並沒有為了朝聖而去印度。還有從唐朝到宋朝,一些日本人到中國學佛法,也不叫朝聖,而叫做巡禮,意思是巡視、訪道、參方。


朝聖,在佛教來講是模仿來的,這應是伊斯蘭教徒的用法,他們每年一定要去麥加做一次朝聖的旅行;佛教徒到印度是為了求法而去,像那爛陀寺與其他大寺院,因為有高僧在傳法、說法,所以很多人去學法,並不是到佛的出生地、涅槃地或說法地去朝拜,但這些富於紀念性的一些地方,佛教徒為了表示一種懷念、尊敬或感恩,而到這些地方致敬,而不是為了生天、開悟或成佛。為了感恩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飲水思源到了佛教的聖地去禮敬。


至於中國的朝山歷史,為時不久,像四大名山、八小名山都是中國人編出來,從傳說而逐漸變成佛教名勝,便成一種宗教的歸屬,與原來去印度求法的心情又不同了,佛教原本是從事以法為主的,漸漸地變成以佛、以僧,甚至於以地名、地方,做為崇拜的對象,這都是佛教信仰的演變。


到印度朝聖和在中國朝山有什麼不一樣?我認為是一樣的,一個是朝拜佛的聖蹟,一個是朝拜一些傳說之中形成的名勝,如果心情是為了尊敬,為了學習,那些佛以及菩薩曾經化現過的地方,我們為了學習他們而去禮敬,這便是很有意義的事。我們希望體驗佛菩薩以及祖師們的內心世界,慈悲的精神和智慧的功能,體驗他們大悲大願、為法為人的精神,這是我們要去巡禮的目的和功能。(整理自《 大法鼓》第590集)


朝聖與旅遊


所謂朝聖就是巡禮宗教聖地及其遺跡。遺跡本身並不含有神聖的意味,但它曾是發生過神聖事蹟的地方。就佛教而言,為了緬懷佛陀遺留在人間的恩澤,我們以朝禮他的遺跡來表達崇高的敬意,這也是飲水思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表現。


旅遊的目的在於賞心悅目、舒緩緊張的身心,以各式各樣的湖光山色、人情風俗,來滿足求知欲,並擴展視野和心胸,所以旅遊本身既是娛樂也是教育,值得推廣。但是朝聖目的並不在於此,因為在聖地所見到的可能只是斷壁殘垣,甚至是一片瓦礫的廢墟。不過,即使滿目瘡痍,蔓草荒煙,還是值得我們追思古人的豐功偉績。


在朝聖的過程中,其心情是沉重的,也是嚴肅的。到了聖地之後,每一舉手一投足,就像時光倒流,跟曾經在這些地方活動過的聖人們走在一起。那怕是一塊磚、一片瓦、一粒沙、一張枯葉、一叢枯草,都能使得朝聖者感覺到它跟他們所崇拜的古聖人是息息相關的。


到聖地頂禮、膜拜,甚至步步禮拜,是對於他們所敬仰的對象從內心自然流露的一種情懷。因此在朝聖當時,能產生身心的反應和感應;在朝聖以後,也能使其人格品質昇華。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能夠朝禮佛菩薩的聖地,在宗教的信仰和修持上,有其崇高的意義和價值。(摘錄自《佛國之旅》)


醞釀朝聖的心情


我們到任何一個神聖、宗教氣氛濃厚的地方訪問之前,心情一定會受其影響。例如,我在1991年曾參訪五臺山,尚未出發前,只要一想到五臺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就懷抱一種朝聖的心情準備著。因此,當到了五臺山山下,見到路旁一塊立牌上寫著:「五公里,五臺山。」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情馬上肅靜下來,開始念著「南無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號。到其他聖地也是一樣,距離目的地愈近,心情就愈神聖。(摘錄自《如何導覽法鼓山》)


朝聖的方法


我向大家明示了這一次朝聖的宗旨,有這樣的一段話:「我們不是去旅遊觀光,不是去遊山玩水,不是去渡假休閒,而是去修行;我們以打禪七的精神進入中國大陸,而要比打禪七更辛苦。因為禪七相當穩定、安定,只是在一個地方、一個道場。可是我們到了中國大陸,是天天在換地方、天天在移動我們的道場,所以要比禪七更辛苦,請諸位心理要有準備。」


因為平常難得有兩個星期的時間來打禪七,我們也可以嘗試著,每天在活動之中還能體會打禪七的心境,那就是時時照顧自己的心念,不為環境所轉,打坐念佛是修行,走路念佛又何嘗不是修行呢?因此,計畫做兩個星期的修行,而不是遊山玩水。我在行程中,每天都叮嚀大家要進入諸佛菩薩的內心世界,進入高僧大德的內心世界,這就是禪的修行。(摘錄自《步步蓮華》)


朝山的方法


朝山本是一種宗教儀式,主要的目的是在懺除罪業及消除我慢心。朝山者用最虔誠的五體投地及最尊貴的額頭來頂禮大地,希望能心生警惕,放下自我的傲慢與執著,為無始以來不論有意或無意,所犯下的種種過失,至誠懇切地懺悔。


朝山者要心存恭敬心,以「三步一跪」的方式,身體俯貼在大地上,感恩大地孕育一切萬物的心,也會油然而生,才能知福、惜福,放下對大地的傲慢之心,為人類恣意破壞大地的種種行為懺悔。


聖嚴法師曾說:「朝山的地方就是聖地,我們是來聖地朝拜,不是來觀光遊覽而是來致敬。聖地是弘揚佛法的場地,就是有佛法的地方,有佛法的山就是靈山聖地,就值得我們來禮拜、來致敬,所以到靈山聖地來禮拜朝山,就是最好的一種修行方法。」


朝山的方法,有兩大要領,首先是用「禪修」提起精進心:「自調伏其心、息諸緣事,供養三寶嚴飾道場,淨諸衣服,一心繫念。」再者是「放鬆」,朝山者可藉由經行先身心放鬆。


至朝山起點後,要行禮如儀,先向上問訊,恭誦聖號、念朝山發願文;帶著感恩心虔誠唱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並配合腳步三步一拜:南無「雙腳不動」,本師「右腳」,釋迦「左腳」,牟尼「右腳」,佛「兩腳併立」,聽鐘聲請拜下,聽引磬聲起立。朝至朝山終點標示牌地點,向上一問訊後,大眾念朝山迴向文,再禮佛三問訊,結束朝山。(編輯室)


資料來源:法鼓山參學室


TOP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