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95期 / 2019年2月27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Q:信仰文殊菩薩,考試求學會比較順利嗎?

在面對重要考試時,很多人會「臨時抱佛腳」,去道場祈求文殊菩薩保佑過關。原因只為聽說文殊菩薩智慧第一,所以認為讀書、考試應該會特別順利。
 
信仰力量幫助安心
 
通常只要用功讀書,考試應能發揮實力,有時會意外失常,往往是因過度緊張。而讀書求學,很多人不能充分學習吸收,是因為無法專心,常因煩惱分心。如果因為信仰文殊菩薩的力量,而能讓自己專心讀書、安心考試,考試自然就會得到好成績。
 
文殊妙智破煩惱、出生死
 
如果信仰文殊菩薩,一直停留在求取聰明才智階段,將文殊菩薩當成「文昌帝君」、「孔子」來祈求,只希望菩薩保佑考試順利,實在可惜。文殊菩薩智慧的可貴處,不僅是世學的才智,最重要的還是在於能幫助眾生破除無明煩惱,不再隨業報輪迴。不論是升學、求職考試,都是一時的小考驗,生死才是人生的大考驗,應進一步發願以文殊妙智,幫助自己與眾生不受輪迴之苦,面對生死得自在。

⛅更多內容請看~學佛入門Q&A《文殊菩薩50問》

◎推薦:2019 法鼓文化【國際書展線上展】:許個好願,讓它實現!

 
 

心布施是什麼?
心布施是我雖無力布施,
但能隨喜讚歎;
我的心中祈願眾生皆離苦。

修行在紅塵

 

遠心──遠心含笑

因為遠,所以拉開了距離,
也讓心更有餘裕去觀看;
抽離原來的角色,不再入戲,
單純看戲,乃至忘了戲,
明白一切只是心的鏡像。

■ 辜琮瑜(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是的,是「遠心含笑」,不是「遠山含笑」。在我們孩提時代,流行黃梅調,《梁祝》裡那一句悠揚的「遠山含笑……」,足以把人懾住了。只是從來也沒追問過大人:「遠山為什麼會笑?」

年紀漸增,終於慢慢明白,這個「遠」字用得真好。因為遠,所以充滿了想像的空間;因為遠,所以心與心、人與人、心與境,彷彿就有了寬裕感。

就像稍長之後,民歌開始流行,〈橄欖樹〉以一句「我的故鄉在遠方」,觸動了許多年輕的靈魂,揣想起流浪的浪漫,原生與出離——鋪陳出心的遠遠近近。

入戲與觀戲

因為在同一個情境待太久,人會入戲日深,把外境的人事物都當真,雖然知道人生總歸是一場戲,但在戲中角色扮演久了,很難不受劇中的情節,以及人事糾葛牽動。

尤其現下的生活狀態,只要有網路,如果不設防,我們隨時可接收到各種訊息,把周遭的一切,瞬息萬變的情節送到眼前,有時明明人不在境中,竟也能從各種社群網絡、電子信件,把心牽動出去。

這時候,如果能靠自己清明的覺察力,也許當下能掙脫戲中的牽絆。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已在戲中久焉,也許靠某種外在的力量,也能構成提醒的作用。

所以,長途旅行總是迷人的。當飛機飛上天際,感覺過往的千絲萬縷被拋到腦後;飛機落地時,人已在遙遠的千里外,即便信件與網絡仍牽繫著,心總是遠些了。加上旅行途中的人事物,又與原先的角色、身分、狀態無涉,於是就有了空間感,餘裕也出現了。

這時,即使心中仍有些許妄念連接,但因為空間感大大地增加,心,真的可以遠了。從這樣的距離之外,看過往或甚至相近的牽絆,感覺就像看戲,而自己終於跳脫劇中人,可以有觀戲的況味。

時空相隔舉重若輕

從飛機上看山河大地,人自然知所微渺;從遠處觀看過往的情節,人也能從中體會繁華落盡,終歸是一場戲。因為這樣的遠遠觀照,再看那原先如此牽纏不放的人們,只像是鏡頭前的角色,不再輕易被牽動。

更深的體會是,還可以把時間感也加入,遠的不只是距離,還有時間。於是當思惟有一日終將離開所有的一切,這些人事物會是生命中的沉重包袱?還是舉重若輕的一些飄忽情節?

就如在飛機上或遠山觀看的雲一樣,即使濃重,也只是風吹即散的、若即若離的、抓不住碰不到的——如實卻虛的縹緲。

如果時常體解、練習遠心觀世間,方法熟練了,遠的將不再是境與心的距離,不是實質客觀的我與境的距離,而是我們想採取多遠或多近的觀照距離。即使再靠近一點,慢慢不會入戲太深,不會把一切當真,甚至迷在其間,陷落而不可自拔了。

清代有位蔣山芥菴禪師,把遠近當做課題,給弟子好好參:「近則不離方寸,遠則十萬八千。……遠觀東西南北,近看萬井千烟。」試想相機、望遠鏡的鏡頭一拉近,萬井千烟,所有街巷上的玩意兒清晰可見,方寸間皆可掌握;拉遠些,看的就是東南西北的方向,已經是google map的衛星視野了。

所以,當心被眼前一切糾結纏繞了,就拉遠些,因為遠心能讓人莞爾一笑。不過,一旦嫻熟於鏡頭的遠近切換,那時,就沒了遠近之別,方寸之間或十萬八千里也都只是心的鏡像吧!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98期

心在哪裡?:聖嚴法師西方禪修指導

/聖嚴法師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由印度西來,將禪法傳入中土,聖嚴法師則在千載之後,將中國禪宗弘傳於美國,東西半球的時空文化雖大不同,但皆是助人解開一個謎題……<more>

 

佛陀標準時間:讓當下的無限可能覺醒
/舒雅達

工作和生活失去了界限,腳步匆忙到了狂亂。我們需要找回心靈的重心!作者舒雅達跨越不同宗教,出入心靈與塵世之間,告訴我們如何藉由生活中簡單的禪修,突破線性的時間,探索更深刻而豐富的當下……<more>

 
 
 

翻轉人生的禪機

/楊蓓

在社會一片尋求翻轉人生的風潮裡,該不該整型顛覆年齡、轉行換跑道,得到脫胎換骨的機會?
翻轉不應只是外在的一時改變,更重要的是內在的真正覺醒,才能找到自在翻轉的禪機.....<more>

 

人生427期:與記憶的美好告別
/人生雜誌編輯部

對熟悉環境的模糊、效率生活的瓦解、閃耀才能的消逝、記憶流逝的空洞,乃至親密關係轉為陌生,自我認知逐漸模糊……認知症(俗稱失智症)者退化的過程,讓病人和家屬充滿沮喪、挫敗且驚慌。然而,這逐漸失去的過程,不正在告訴我們人生最重要的……<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