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83期 / 2018年12月05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問:唐朝詩人王維有兩句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千古傳誦。人們常用來自勉或勉勵他人,遇到逆境絕境時,把得失放下,也許會有新的局面產生。如果從禪的立場來看這句話,會是怎麼說呢?

答: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有一個可能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個可能是下雨之後匯集而成的澗水在此地乾涸了。這個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見了,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湧起。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處絕境時不要失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過程中,不論經營愛情、事業、學問等,勇往直前,後來竟發現那是一條沒法走的絕路,山窮水盡的悲哀失落難免出現。

此時不妨往旁邊或回頭看,也許有別的路通往別處;即使根本沒路可走,往天空看吧!雖然身體在絕境中,但是心靈還可以暢遊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賞大自然,體會寬廣深遠的人生境界,不覺得自己窮途末路。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兩種境界在其中。第一種,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裡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雲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另一種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係,總有一天會下雨。

回到初發心

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一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身體的障礙,有心理的障礙,還有環境的障礙。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的時候。

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對修行的方法、觀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棄。

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如果用這種詩境來看待,處處會有活路的。

◎ 摘自:【禪修 Fellow Me系列】《紓壓禪:上班族40則紓壓指引
◎ 推薦閱讀:《聖嚴說禪》

 
 

過去生中跟很多的人廣結善緣,
現生就有貴人支助,
再加上這一生的努力,
便得好運的結果;
過去生中跟很多的人結仇結怨,
此一生中便會遇到逆境折磨。

禪門

 

下心——彎的不只是腰

下腰,訓練肢體的彈性;下心,鍛鍊自心的柔軟。
心一柔軟,與他人不再拚輸贏、糾纏,
而是擁有一顆克己惠物的同理心,
猶如菩薩見人人,人人都是菩薩。

■ 辜琮瑜(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小時候練舞,最怕老師下的指令是「下腰」,總擔心再往後彎,重心如果不穩,就要倒栽蔥了。慢慢練著練著,知道重心其實來自自己著跟的位置,是不是站得穩?是不是能控制好?於是,一次次的調整之後,感覺下腰真是愉快的肢體鍛鍊,不僅是舒坦的伸展,還有探訪極限的美妙與暢快。

長大後,骨頭硬了,最怕的換成了躬身前傾,雖然不會自虐地彎到骨頭喀嚓聲響,但總會留後路般,提醒自己別再往下彎了。

有一回在繼程法師帶領禪七的禪堂裡,法師帶著大家做柔軟運動,當感覺已經到了極限,不是讓我們回復姿勢,而是暫停一會兒,然後繼續往下彎、往前彎。赫!奇妙的是,居然還能再下個幾公分;稍停之後,再往前往下,還能再彎。

這個經驗提醒了自己,身心的彈性往往超過自己的想像,要不要受局限,也是一種抉擇。

下心無關輸贏

而以心的彈性來看,最難的也許就是所謂的「下心」了。很多人下不了心,是源於對自我價值的認定,感覺像是一種自我貶抑,所以在恩怨情仇難解之際,即使知道一「下」就能解怨解結,卻又隱約有著不安。

彷彿不撐著,不拚這口氣,自己就輸了。就像很多人誤以為「放下」就是「放棄」,所以再怎麼樣,也不能輕易放棄維護尊嚴,於是黑羊白羊誰也過不了橋,其實心裡有愧有悔,憋著那口氣,徒然給自己帶來苦惱。

對於擔心下心就輸了的人,可以參照聖嚴師父教導我們如何與自己、他人相對待的三個層次:1.自我肯定的自知之明、2.自我成長的反省改進、3.消融自我的絕對奉獻。在這三個層次的過程中,以接納他人作為貫串,以識己識人作為溝通,以放下自我作為完成自我的方法。

當我們在自、他對待的糾纏中往上拉提時,整個生命情境就有了超越的可能,因為真正懂得下心,懂得自我武裝與防衛並不等於自己的尊嚴時,才會發現,下心是一件讓自己得以鬆綁的自由之道。

除了與人相處有恩怨夾纏時,下心有助於清理心中的愧悔惱怒,對於想要將自己所得與人分享,無論是心靈上的,抑或是物質上的,下心更是內在最重要的思量。

一般人在布施或分享時,往往以為給予者手心向下,而他人則是手心向上地被照顧或被施捨,一有這樣的心思,那份心意不免因為形式上的高下之別,以至於可能扭曲了原先的美好心意。

下心於一切

聖嚴師父曾說:「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在生命困頓之處相遇的彼此,若皆能本著菩薩本懷對待,就能平等視之,因此下心也成了很重要的提醒。

就如同《禪林寶訓》中記載,宋代大覺懷璉禪師的教導:「欲行所得之道而利於人,先須克己惠物,下心於一切。」當我們得到了生命的滋養或啟發,並想與人分享,讓他者也領略這份美好,就要時時刻刻覺察自己的心念,是以「惠物」為前提,如此就能克制自己的虛誑,以「下心」對待一切,這樣的人間相遇,就是菩薩與菩薩的心心相印吧!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95期

雲水林間:小林村心靈陪伴札記

/黃憲宇

陽光流過小林村,笑聲穿越校園、森林,直達天際,一群青年義工,近四年的真心陪伴,讓災後的小林村孩子,找回希望,重現人生的光彩!天光之下、大地之上,我們與孩子坦誠相見。

交付出去的,早已超越助人專業本身,而是我們整個人,完完整整的全副心神……<more>

 

心的鍛鍊:禪修的觀念與方法

/釋繼程

未經鍛鍊的心,有著各種無明、煩惱,往往是人生絆腳石;經過禪法鍛鍊的心,才能閃耀出智慧的光芒,發揮破暗光明的力量!

修行猶如提煉金礦,開採時必須先將摻雜在金礦裡的雜質清除之後,才能取得純粹的金質;經過鍛鍊的心清淨了,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便能時時生起覺照力……<more>

 
 
 

人生424期:拔苦予樂的菩薩行者

/人生雜誌編輯部

慈悲與智慧是菩薩行者的雙翼,其中,「慈」是予樂──給人安樂;「悲」是拔苦──救濟人的痛苦、苦難,聖嚴法師說菩薩是最積極的,透過六度萬行,主動給予世人幸福安樂。

2018年國際關懷生命獎得主與提名者猶如菩薩在人間的示現:成立三十多年的天主教善牧基金會,開辦過中途之家、中輟學園等,執行長湯靜蓮修女握過超過一萬雙孩子的手,用愛給需要的人一個家.....<more>

 

張口,愛的堆疊:「張老師」教我的49件事
/台中「張老師」中心

上天沒辦法照顧每個人,於是創造了母親;上天也沒辦法傾聽每個人的苦難,於是創造了「張老師」。全台灣十一個「張老師」中心,將近一千位義務「張老師」,每天透過一九八○輔導專線承擔求助者的心情故事,從一九六九年到二○一八年,四十九年來滋潤枯乾的靈魂,撫慰受挫的心,無數動人的故事、辛酸的眼淚滴落在電話間裡。這些故事值得被聽見,「張老師」們的陪伴、支持、傾聽需要讓更多人知道……<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