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1
禪修電子報/每月一次/每週四發報

禪修指引

凝集心力,思惟正法

(攝影 / En)

■ 文/釋繼程

平時我們的習性是煩惱多、妄念也多,所以事情發生時,都是煩惱與妄念在引導我們做出決定。如果我們能凝集心力,不斷地思惟正法、加強正念,讓法深入自己的心和思想裡,我們就會與正法相應,煩惱也會漸漸地減少。即使沒有很深細地思惟佛法,只要我們常看佛書,每天都思惟佛法,一段時間之後,會發覺我們在做決定時,很容易就能運用佛法來衡量與判斷事情。

但是假如我們很久沒有看佛書了,煩惱又會慢慢地覆蓋我們,因為我們的心只是受到法的熏習,還不完全證入這個法。當我們受到佛法熏習久了,行為自然就會與佛法相應。其他宗教徒也一樣,他們受到他們的法熏習多了,行為也很容易趨向那一方面。所以法很重要,我們應該依止於法來用功修行,經常閱讀經典、佛書。我們的心熏習久了,它就會產生一定的力量。

修行,就是要凝集我們的心力。當能觀與覺照的作用比較敏銳了,我們就可以起觀想,以法不斷地熏習自己的心。但這類的觀想還是以理為主,如果繼續觀下去,就能夠觀到法的核心;核心即是無常、無我。若你能夠證入無我,就是開悟了,也即是了生死、斷煩惱了。如果一個人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在整個觀想的過程中,他的理路會是很清晰的。

當你對佛法有了比較深入的領悟,就能將所學、所思惟的東西整理出來。因為你在深入思惟的時候,很多不通達的理論,會慢慢地通達;許多你連貫不起來的理論,會慢慢地貫通,即所謂「融會貫通」。 

在修習止觀的過程中,當能觀的作用比較敏銳時,你可以從思惟中去領會一些深細的道理。比如《心經》中有些經文,你以前不太能連貫,現在思惟時,就可以將它們連貫起來,對它的理解更為透徹。

本文摘自:《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

禪與心靈環保

【開悟】——從停止關心自我開始

禪的原則,就是諸法無常、無自性。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成就或造詣執著,就不符合無常與無我,即使在打坐中有過體驗或是突破,那也還不是禪的開悟。停止關心自我的利益,才能真正開悟。

慈悲觀的修行有五個層次。第一個是「觀眾生」,分為三類:有利於我們的人,有害於我們的人,以及與我們沒有利害關係的人。第二個層次是「觀自身」。當我們與眾生互動時,通常會體驗到兩種感受:喜歡與不喜歡。

我們所想像的身與心,其實是錯誤的認知與妄想。我們以為自己是永恆的,而且是宇宙的中心,但一個宇宙能有幾個中心點?身心是無常的,只是一連串無止盡變動中的物質與念頭而已。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認清自己的意見是無常的,並且會不斷改變,就沒有必要去執著它,也沒有理由不喜歡反對我們意見的人。

慈悲觀的第三個層次,是進一步去觀察所有的「互動」。讚美或譴責,不過是傳到耳朵裡的聲波振動而已;他人的行為,像是微笑或皺眉,也只是眼睛所接受到的光線而已。身體就像幻覺,那些外在的、物質的現象,也不是真的。深入了解這一點,就能學習平等。但在這個層次中,我們還沒有生起真正的慈悲心。

修行慈悲觀的第四個層次,又回到了觀眾生,然而,這一次觀的重點是放在「眾生的苦」。因為無知,所以我們受苦。我們隨著情緒起舞,卻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身體裡好像有兩個自己,彼此掙扎著要往不同的地方去!在非常短暫的生命中,我們共同經歷這些苦,因而能夠對所有眾生心懷慈悲。

慈悲觀的第五個層次,是將之前那三種區別——對我們有利、有害以及無利害關係的人——結合起來,將他們視為一律平等。當體驗到自他關係不是固定不變的時候,就能做得到。我們無法肯定:那些與我們在這一世親近的人,在過去世裡是否曾經是我們的敵人,反之亦然;親近或敵對的關係,並非絕對的。

道元禪師說:覺悟的心是「與萬物親近」之心。當我們對自我的觀念改變時,接納的能力便會增加,不會再把精力浪費在試圖保護自己與拒絕他人。當所有的自我中心都消失時,圓滿的慈悲便會顯現。

資料來源:《禪門第一課

好 書 推 薦

禪的智慧:與聖嚴法師心靈對話

聖嚴法師


法師以禪法的智慧、圓融的世理,撞擊出直指人心的師徒對話。

京都有禪:一位留學僧的京都學記


釋有暋


有暋法師的京都七年, 是留學,也是參禪的鍛鍊。

活 動 訊 息
體驗「禪」的樂活美學 駐新大使率團訪法鼓山

駐新加坡臺北代表處童振源大使率團參訪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親切地為遠道而來的訪團成員導覽,引領認識園區的禪悅境教,並由禪堂監院常乘法師帶領體驗動靜皆禪的樂活美學。


掌握生活「駕照」 齋明寺初級禪訓百人結業

頒發結業證書時,演寶法師提醒學員們,結業證書就好比取得駕照,但不是放著,更要實際去操作演練才能上手,鼓勵學員禪修可以從每天5分鐘、10分鐘開始,就可以慢慢享受到學禪帶給身心輕安的好處。

《人生》雜誌4月號出刊
新書上市

保持寂靜,才有餘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