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821期 / 2019年8月28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

「吉祥月」——自利利他、福慧平安的大好月

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連,為求救度墮在餓鬼道受盡饑苦的母親,便聽從佛陀的慈悲開導,在農曆七月的第十五天,即出家僧眾精進修行過後的集會日,為十方大德與僧眾廣設供養,藉此功德利益為現世的父母延壽增福,過去的七世父母、眷屬也能離苦生天

因此每逢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便會供僧來救度餓鬼眾生,這就是盂蘭盆節的由來,而盂蘭盆(Ulambana)就是「解救地獄倒懸」之苦的梵文。這部《盂蘭盆經》正好與漢文化的「鬼月」傳說相應,從精神層面來看,漢民族在中元節祭祀祖先,是對祖先感恩的表現,而佛教的盂蘭盆節也是孝順的表徵,所以現代佛教徒慣稱農曆七月為「吉祥月」或「孝親月」。

度眾生 是從自己學佛為開始

聖嚴法師教禪坐》提醒我們:「凡夫信佛學佛的原因,一定是先求自利,而自利必須先自覺,不能自覺就無法真正自利,不能自利而想要幫助他人,只是口號。

利他的方法很多,有物質的、精神的、知識的,有用個人的名譽、地位、信用、福報等等的影響力。

常有人認為自己人微言輕,其實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能為需要的人做個祈禱和迴向,也是助人。簡簡單單的一句佛號,只要有心,諸佛菩薩確實有感應。眾生有盡,我願無窮,便是大菩提心。」

「吉祥月」願大家都能以清淨的心念利益祖先與眾生,以佛法的慈悲、智慧,將心念轉為正念,將這個月當作是自利利他、普渡眾生、福慧平安的大好月。

 

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我想第一個就是讓自己快樂。
第二個則是讓其他的人也快樂。

快樂自己決定

 

道德與公義的人性掙扎——衡量一個人


就業市場上,人就是商品,
男主角提利從被衡量的弱勢,轉而擁有衡量人的權力,
卻令他陷入更艱難的道德抉擇與人性考驗,
如果盡責,他將成為不公體制的共犯,
如果同理,他將難逃良心的譴責,
如果你是提利,又將如何抉擇?


■ 文/曾偉禎   

入秋後到冷冬前,通常是藝術、文藝電影紛紛上映的旺季,金馬影展迎進了一部來自法國的好片《衡量一個人》,英文片名為The measure of a man。表層上,這只是一部關於失業男找工作的簡單故事,但從分析導演及剪接手法,可以深入了解影片目的不僅是對社會的批判,更是對人的尊嚴不復之悲鳴。

本片受到矚目,主要是主角法國男星文森林頓(Vincent Lindon)的表演,被認為「他的健碩體態賦予該角色更悲傷的對話」,讓他贏得三十二年來演員生涯的最高成就──坎城影展男主角獎。

執導本片的法國導演史蒂芬布塞(Stéphane Brizé)的寫實風格,也讓人聯想到曾於2005年以《孩子》得金棕櫚獎的比利時兄弟檔導演達頓兄弟,在2014年也入圍坎城的《兩天一夜》。《衡量一個人》的手持攝影、素人演員,以及冷靜內斂卻張力十足的敘事,集合成映照社會機制壓迫人性的好電影,在2015年5月坎城同時也奪得了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之後更榮獲布魯塞爾歐洲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被衡量與衡量的轉換

故事從男主角提利被無預警裁員後,領失業救濟金度日,並接受政府建議安排的職業訓練(開吊具工程車),原以為可以順利銜接新工作,八個多月了,政府卻無法安排他找到工作,原因是市場上根本無此項職缺。他白白浪費了受訓與等待工作面試的時間,眼看老本就要坐吃山空,對公務人員生氣也沒用。

提利與之前一起被裁員的人所組的互助會,要再次示威抗議遊行,抗議他們多年青春血汗的付出被隨意踐踏,因為那些公司是為財務報表好看,以便討好股東而裁員,公司根本仍在驚人地獲利,所以他們要結合社會力量提告這些公司。但提利決定不參與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費,尤其是為了他的身障兒子的特殊教育學費與住宿費,他得趕緊找到工作。

電影前半段就是他接受銀行財務管理專員的檢閱,因為貸款而收支失衡的財務建議、職業介紹單位的應徵訓練,以及透過電腦視訊接受僱主面試的段落。在這些平常無奇卻無情的「評量一個人」的財管及職訓過程,觀眾看到在集體課堂上,一個人是如何「被眾人評量」著:個人的勞動價值,甚至說話口氣(學員們集體評量他:不積極、尾音會飄起來)、身體語言(消極)、眼神(無光放空、有殺氣)、長相(不親和、兇兇的),提利雖學著理性地接受第三者意見,但這些意見到最後已經近乎是人格的侮辱了。

導演直接跳到提利已接受比之前更低階的工作,成為超市警衛。電影後半段就是他學著如何進入工作內容:他已經變成一個在監視器後面或現場「評量一個人」的角色了,而且是以假設每個客人,甚至收銀臺的員工,都有可能是小偷的角度在看每一個人。

考驗人性的小房間

導演以非常低限、不灑狗血的方式,描繪藍領階級在社會底層工作的掙扎,尤其最令人不習慣而因此對導演手法感到欽佩的,是他讓觀眾和主角一起盯著監視器,卻剪掉所有我們預期該發生的、最具戲劇性的鏡頭:提利抓扒手,或抓結帳人員如何偷渡點數、暗藏折價券,以及被辭退的員工在超市門口自殺的畫面。

導演反而著墨在超市內部的小房間,一個權充為審問間的封閉小房,所有人性衝突擠壓在此,幾近令人喘不過氣:被混混威脅在超市偷手機行動電源的小癟三、錢不夠而偷了肉的老人、老員工私藏顧客使用過的折價券,以及年輕收銀員盜用集點數。身為警衛依法辦事,對顧客依章冷冰處理:付錢離開,沒錢送警。對員工犯規一事,則是因為老闆要求裁員節省支出,只要稍微犯錯,則無情開除,沒有記過賠償的緩和空間。隨後老員工的死諫,挖出了她受制有毒癮的兒子、辛苦扛著家庭負擔的祕密……這種內斂的電影敘事方式,挑戰觀影習慣,卻增加想像與省思的空間。

導演並非大聲控訴,而是冷靜地呈現,像剝洋蔥般,慢慢地一層一層深入,讓我們看到底層人物不得已之處,那是無法翻身的困境。尤其導演交叉剪接主角家庭淡淡小確幸的天倫段落,讓觀眾了解到,主角提利不過是一個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想腳踏實地生活的普通中年男子。他帶妻子去學社交舞,是為了緩和家庭因他失業的低潮氣氛;想賣掉海邊的露營小屋,是為了減少經濟壓力,卻也因幾百塊歐元(約三、四萬臺幣)動氣,不賣給為殺價而殺價的買家。屬於法國的浪漫情調、文化的優越感,甚至華麗的生活色彩,在導演清楚控制下全然消失,我們只看到蒼白的求生。這種乍看是不預設立場的敘事方式,節制的紀錄片風格,卻醞釀了深刻的情感,以及人性出路的警醒。

誰也逃不了的內心檢驗

法文原始片名《市場法則》La loi du marché犀利點出本片表層重點:社會福利制度的操作,對底層公民的冷漠不體貼、資本主義中僵硬的逐利,如何壓扁人性的尊嚴,其監視與控制,和社會共產主義幾無差別。英文片名《衡量一個人》則深入探討人性尊嚴,頗傳神地引用柏拉圖名言:「衡量一個人,端看他擁有權力時的所做所為。」(The measure of a man is what he does with power)三人即政治,人類的腦袋無時無刻都在被制約地衡量與被衡量。柏拉圖之言讓人思索官員及資本家,換位置就換了腦袋之無智無悲。

或者,也可從孟德斯鳩所言,另一角度省思此片的涵意,深入觀察個人:「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會做什麼。」孟德斯鳩之言則點明,我們內心深處的自我檢驗之必要。雖可批判制度對人的不寬容,人在生活中縱容自己的小貪小惡,或冷漠麻木,平時不察,一段時日的累積,在果熟時,業報現前,常不只是個人受影響而已。業力的反撲力,事實上以量子力學的超弦理論來看,當人彈奏一弦發出聲音,空氣的震動傳導,事實上每根弦都受了震動影響。貪小利的收銀員、無法信任員工的經理、只冷漠執行「法」的警衛等,都各是世間戲曲的一音,影響著其他每一音的音質與音色。

因此,《衡量一個人》揭示所有人面臨被外界檢驗的事實,也說明著:最終我們都逃不了內心深處的檢驗。這内外交雜的情況,若無深層智慧,便會覺得窒息。這也是為什麼片尾一個開放性的結尾畫面:主角提利在審問中途,突然從超市的審問房間,轉身走到更衣櫃前,脫下一身西裝筆挺的警衛制服,疾走出去開車離開。他也曾是被檢視著,所以在上個工作被無預警裁員;而現在他必須檢閱跟他一樣在底層勞動位階討生活的同事,讓他們被裁掉的不只是工作,而是卑微生活中微小幸福的可能。

電影就在此嘎然而止,讓我們無盡思索:提利自己辭職了嗎?未來怎麼辦?還有那些被生活壓迫的人們,如何面對生活的不順?如果資本制度必然會不仁不義,那麼生命的目的為何?生存之意義應築基在何處?

無邊苦海何時抵岸?衡量一個人,從覺察、覺照念頭生起的那一剎那,開始。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89期》

 

是非要溫柔:聖嚴法師的禪式管理學 人間淨土系列
/聖嚴法師

在人生是與非之間,如何應對進退?讓聖嚴法師帶領你找回原本的溫柔心,處處圓滿,事事無礙。……

讓我們的心不再充滿堅硬的對立,人生可以多情亦講理,溫柔看是非。……<more>

 

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 人間淨土系列
/聖嚴法師

手機帶了嗎?錢包、電腦、公事包都帶了嗎?再檢查一下,「禪心」帶了沒?

有了禪法作為安心的方法,就能找到源源不絕的工作熱忱,每一天的職場生活,都能歡喜又富足。……<more>

 
 
 

遠離煩惱心:弘一大師說佛
/弘一大師(李叔同), 郭林生

佛渡有緣人,且行且珍惜,感受事事皆有趣味,可方可圓,順其自然,遠離煩惱心,獲得幸福,安然,自在的生活。

弘一大師以55篇生動的故事義理以及他難得的墨寶,闡述佛法所蘊藏的萬般奧祕和智慧。……<more>

 

當佛陀遇見愛因斯坦:掌握你內在的無限資源
/蓋伊.約瑟夫.艾爾 Guy Joseph Ale

只要你能想像,就能創造!每個生命階段,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每個想法與感受,都會重塑我們的大腦神經網絡。當我們思維的品質越高,創造出來的生活就越美好。……<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