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805期 / 2019年5月8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

◆萬行菩薩,結萬人緣◆

有位在法鼓山體系做了很多年的義工,跟素超人分享起自己曾經有的迷惘:他不知道自己透過洗碗、打掃、場佈等……,是否真的有幫助到他人?所以,有段時間他轉而去其他救援機構做義工,覺得服務的目標更明確些。

直到有次回法鼓山,聽到果慨法師分享:「做義工是最好的修行方法。透過做義工感恩三寶、供養三寶,也供養四面八方來道場共同修行的人。在與大眾互相配合、互相協助的過程中,藉事練心,消融自己的我執跟習氣;在成事的過程中,同時成就自己與他人的修行。」

法鼓山的義工又叫萬行菩薩,聖嚴法師曾說:「萬行並不是萬能的意思,而是高也可以做,低也可以做,沒有人做的事情我們去做,有人做的事就讓賢。例如:打掃廁所、擦地板、端盤子等卑微事,沒人要做,我們去做;與高階位者應對,即使尊貴如總統,若沒人敢去,我們就去;有重要的職務,無人適合去做,我們就學著去做。菩薩發心種福田的事,只有多少,沒有貴賤;不論工作粗細,只論菩薩發心;只論做與不做,不論高下尊卑。所以能行他人之所難行,能忍他人之所難忍者,就是萬行菩薩。」

素超人在法鼓山擔任萬行菩薩時,也曾聽法師開示,我們來做義工是來跟大家結好緣的。勉勵大家在做事時要 「隨眾應眾」:適應大眾、配合大眾、奉獻大眾,面帶微笑,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才是結善緣。

願大家都有個美好的一天~

◎推薦閱讀:《法鼓山的方向:萬行菩薩

 

我們希望能消災免難和增加福報,
得到貴人的相助,
都是要從布施中而來。

法鼓山的方向

 

醉‧生夢死——縫隙求生的螻蟻悲歌


醉生夢死,通常形容一個人的狀態,
對導演張作驥而言,是四位主角的狀態,
「醉」是母親、「生」是房客、「夢」是大兒子、「死」是小兒子,
四人用酒麻醉自己,不願去面對生命的真相。
唯有放下酒才能清醒,人生才能有柳暗花明的可能。

■ 文/李鴻文  

2015年夏天,導演張作驥的新作《醉‧生夢死》正式上映時,恰逢蘇迪勒颱風來勢洶洶席捲全臺;如同颱風威力驚人地大肆破壞我們的外在環境,《醉‧生夢死》也暴風般撞擊我們的內心,向我們揭示內在的無明,有著巨大的破壞力,不斷地將生命往下拉扯,直墜無止盡的幽暗深淵。

不同的創作者有不同觀照人生的視角和態度,張作驥一路走來,似乎特別關注社會底層邊緣人物的生活──他們不堪的處境,以及幽微或急遽變化的心境。有別於之前的作品,《醉‧生夢死》幾乎是用顯微鏡的觀點,更貼近且鉅細靡遺地觀照劇中角色的生活與感情,同時結合螞蟻、老鼠、蛆、魚、蜘蛛網等鮮明意象,巧妙地譬喻角色情境,彰顯出小人物的卑微與困頓,渾然是一闕關懷社會底層的螻蟻悲歌。

將進酒,人生三嘆

本片以南管清唱李白的〈將進酒〉為基調,一唱三嘆人生的無常、情感的撥弄,以及命運的無法掌控。因此,這群生活在都市邊陲的小人物,就像在潮濕、陰暗的縫隙內求生存的老鼠或螞蟻,不斷遭受挫敗,又不斷在夾縫中尋找出口,生活得既慌張又沒安全感。於是他們在酒精中尋找慰藉,又在情愛的幻夢裡尋找寄託,且不管人生得不得意,都不使金樽空對月。

然而,酒精只能短暫地麻痺自己,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情愛究竟是真是假?或是一時腎上腺素發作,短暫的迷離幻境而已?因此,他們更加慌亂失措,甚至不停地怨怪他人。如同酗酒的母親(呂雪鳳飾演)不斷向小兒子老鼠(李鴻其飾演)抱怨先生的始亂終棄,和大兒子(黃尚禾飾演)的遠走高飛。

老鼠一邊聽著母親的埋怨,一邊任憑螞蟻在他手掌上爬來鑽去。他的外號既叫老鼠,又嗜好把玩螞蟻,一如他的卑微身分──一個在傳統市場打工,毫無前途可言的年輕男孩。

其實,老鼠似乎有點自我放棄,他的叛逆或許是為了吸引注意,因為他總覺得母親偏愛大哥多一些。而他喜歡的啞巴女孩,卻是肉體受制於人的援交女,他為了保護她,竟義無反顧地攻擊她的恩客。他就如同老鼠一般,終日在髒亂的傳統市場討生活,在貧民窟的屋頂上跳來竄去,如入無人之境。

功課一向優異的大哥上禾,表面上備受母親疼愛,實則是擔心他的同志身分,容易受人輕蔑、欺負。而坦然接受自己同志傾向的上禾,曾勇敢追夢,情奔美國,卻又遭逢情變,黯然返鄉。

和他們住在同個屋簷下的碩哥(鄭人碩飾演),過去曾帶著老鼠混過黑道,現在則是老鼠表姊的男友,同時也是頗受歡迎的酒店公關。他一方面揮霍自己的青春,從女人身上騙取金錢,一方面又受制於女人情愛的管控;可說是表面風光,實則也有難言之隱。於是,他和上禾,兩個受挫的男人,彼此意亂情迷,尋找情欲的另一種出口。

茫茫茫,爛醉人生

醉醺醺、茫茫然……。《醉‧生夢死》不斷以酒精發酵的迷惘,烘托情感的虛無,以及飄盪如遊魂般的夢死狀態。酒醉了,或許隔天就會清醒;但情感的癡迷與執著,卻往往讓人看不清楚事實真相,也回不了頭。只見他們情緒暴起暴落,剎那兇狠,瞬間懊悔,如同老鼠表姊妒恨中燒,刀起刀落,碩哥生死未卜……

然而,即使他們卑微如蟻、倉皇如鼠,仍不斷在各種夾縫中求取存活的機會。如同老鼠的另一項嗜好,近乎固執地飼養無法在魚缸中存活的吳郭魚,那一隻隻不斷試圖逃走卻摔落地面而亡的吳郭魚,彷彿就是老鼠自己和周遭親友無路可出的困境寫照。

而本片最震撼人的是,老鼠在小儲藏室發現母親猝死多日之後,被蛆爬滿屍體的畫面,簡直令人怵目驚心,不忍卒睹。即使明知人生無常,生死有命,但乍見如此景象,仍不免膽顫心驚,無比震撼。

《醉‧生夢死》是張作驥導演的第八部作品,以他擅長的既寫實又魔幻的敘事手法,赤裸裸呈現出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苦悶,欲望的流動,情感的羈絆,以及藉助杜康之後,更加茫然的生活狀態,如同置身於迷離幻境之中,醉生猶如夢死。

《華嚴經》中,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如同劇中人一樣,不斷在貪、瞋、癡、慢、疑五毒的驅使下,終日沉浸於酒精之中,自我麻醉。或於情愛追逐中,顛倒夢想,迷失自己,遍嘗愛別離、求不得等苦,不斷向下沉淪……

放下酒,生命曙光

但本片也並非全然的悲觀,當老鼠最後想通了,將吳郭魚帶到河川放生,同時也看到酗酒的母親放下酒瓶。人生其實還有很多選擇,解憂的方式不是唯有杜康,不是醉生夢死而已。就像那一條狹長彎曲好像永遠走不到盡頭的巷弄,潮濕陰暗且布滿蜘蛛網,雖象徵人生道路的崎嶇難行,但何嘗不是暗喻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能?

《醉‧生夢死》如同菩薩般深刻地觀照眾生的苦難,不僅導演手法圓熟,情節鋪陳細膩深刻,幾位主要角色的演技亦相當出色,詮釋到位且令人信服。因此本片能於2015年臺北電影獎一舉榮獲六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獎項,刷新臺北電影獎的影史得獎紀錄,可謂實至名歸。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85期

 

電影不散場
/曾偉禎

電影散場後,總有某些意味深長的橋段縈繞在心頭,久久不肯散去……
它潛入你我生活的空隙中,醞釀成新的經驗、新的滋味 ……<more>

 

交心:自利利他的助人法則
/人生雜誌編輯部

面對各種怪力亂神、似是而非的現象,佛教徒應抱持什麼樣的心態?假如真的撞鬼了,佛法如何解套?……<more>

 
 
 

人生429期:悟吧!在世界佛教村
/人生雜誌編輯部

1949年,臺灣經歷著劇烈的社會變遷,政治、經濟、族群……充滿了變數。在那個劇變的年代,人力物力極度拮据的時局中,《人生》誕生了,創辦人東初老和尚「運用它的廣長舌,張開它的獅子口,作大吼聲,驚破那一切正在迷戀著物慾的大夢……<more>

 

一行禪師傳記:正念的足跡
/Celine Chadelat, Bernard Baudouin

本書是禪師的第一本官方授權傳記,展現了禪師一生豐富的歷程:早年投入了反對越戰活動、他和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的友誼、為了救助船民而進行的和平抗爭,抑或是向美國退伍士兵伸出的援手,以及他所展現的深刻靈性精神……<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