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800期 / 2019年4月03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最後留在手中的價值卡

以往,人們昧於對「失智症」的認識,總汙名化為「老番顛」或「癡呆症」,目前日本、香港正式將其更名為「認知症」或「認知障礙症」,以減少望文生義的偏見,不僅為了尊重患者及家屬,更希望透過中性、客觀的症狀陳述,增加患者的自我認同,以及持續有意義的生活。

著有《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的佐藤雅彥,就以患者立場真切告白:「其實只要能夠懷抱著熱情生活,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今年91歲的林添發爺爺,在73歲那年被確診罹患失智症,失智初期,連國語、臺語都忘失了,只記得年輕時認真學過的日語,有人請他開班教日語,儘管擔心,但憑著「既然人家需要,我就試試看」的信念,加上籌辦關懷獨居老人的志工隊,忙著忙著,失智症竟不藥而癒。原本只有高中學歷的他,2018年更拿到南華大學碩士學位,他的生命歷程,著實鼓舞人心。

不欠債的歸零生活

行醫34年,臺灣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退休前後持續在媒體上傳遞正確的失智症知識,不僅鼓勵失智症患者「維持既有功能,有尊嚴的生活」,更親身實踐,指出正向看待老年、規律健康生活、多學習多活動、享受當下,就是預防失智症、自在熟齡的不二法門。

「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死得有尊嚴。」聖嚴法師這十八字箴言,看似簡單樸實,卻蘊含佛教最深刻的生命觀及智慧。對此深有感觸的法鼓文化總監果賢法師分享,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但每個人境遇都不同,那是因為自己的業力、業緣而展現的獨家版;重要的是,當我們遇到疾病時,如何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坦然接受。聖嚴法師所說:「懂因果,凡事不會怨尤;明因緣,凡事不會強求。」是佛法送我們的最好禮物。

長期投入善生及善終關懷的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更進一步指出緣起的生活觀。如實面對失智症因緣,從最根本的「戒、定、慧」做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終身學習;維持永續、合理、良性循環的「不欠債」生活──不欠身體、不欠生活的債;把握每個當下盡心盡力,便毋須擔憂。這就是修行,更是疾病預防之道;即使生病了,也能身苦心不苦。

在《優雅的老年》一書中,作者斯諾登博士發表了關於阿茲海默症的「修女研究」。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678位去世後捐贈大腦以供研究的修女,有68位大腦解剖呈現中度和重度阿茲海默症病理變化,但其中五分之一的修女,生前並沒有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揭示儘管腦內已明顯病變,仍可靠後天努力讓症狀不出現,享受自在老年。

作者在書中還特別提到,修女研究有兩項關鍵因素無法量化呈現,卻至關緊要:一是修女們深刻的修行經驗,二是團體支持的力量。這二大支柱,對一般人來講也尤其重要。

家庭力量的支撐,不僅提供安穩照顧、情感支持,更能刺激大腦,鼓勵失智症患者積極面對人生。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吳佳璇,分享自身照護父親的經驗:「與失智症患者相處,不是將對方拉回現實,而是要走進他的世界。」此外,不過度期待、適時表達感謝,讓她為父親的好體力感到高興之餘,更珍惜與他相處的時光。

身為佛教徒的會計師Suling Chang,除了為患病的父親安排規律生活,定期針灸、復健、運動外,更加入固定聽經、念佛的學佛行程。往後,「阿彌陀佛」不僅成為親子間最佳的溝通橋樑,更為父親帶來不可思議的安定力量。

熟悉的生活環境,更是讓失智者安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國內居家安寧療護重要推手、臺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醫師,便倡議「介入生活,守護生命」,在臺北市推動以「人」為本、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服務體系,致力於社區「醫養結合」,希望提昇大眾「生命識能」,打造讓失能、失智患者可以安心的友善社區。

「這個社會不只是效率優先,希望也可以是一個溫柔對待老年人、身心障礙者,以及弱勢者的社會。」這是身為失智者的佐藤雅彥所衷心企盼的。

歡迎光臨「無刻度」幸福樂園

或許,我們太習於將疾病視為「非常」,其實失智者因為大腦的病變,致使熟悉的「日常」崩落,不復以往,不符合社會期待;然而從醫學的角度上,從緣起的理解上,老病死是自然、是日常,是可以被解釋的。畢竟日常的崩落,不就成為「新的日常」?端看我們能否敞開心胸如實看待。

失智症者猶如處在一個沒有刻度的世界:沒有時間、距離、效率的刻度;沒有記憶、言語、功能的刻度,更逐漸失去人際、社會的刻度。但除此之外,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一樣希望生活得精彩豐富,做自己想做、可以做的事,貢獻心力,活得有尊嚴、有價值,只是有時候花更多的時間,而且經常失敗,需要大家耐心等待。就像一直走在眾人背後的身影,但,究竟是他們落後了?還是這個社會太快了?

◎ 摘自:《人生427期:與記憶的美好告別

 
 

布施行在自利行來說,
可增上自我的福德智慧;
在利他來說,
則是增上眾生的福德智慧。
因此,現代的人應當多行布施。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

 

可以開神的玩笑嗎?

有一家丹麥報紙刊登嘲笑伊斯蘭先知的漫畫,引發伊斯蘭國家怒火,攻擊北歐國家大使館,還發動抵制丹麥產品,有家丹麥的乳酪公司,因業績下降而裁員。

■ 聖嚴法師

有人說,穆斯林太小氣,因有許多人拿聖母和上帝開玩笑,並沒什麼問題。宗教不是與人為善嗎? 每個宗教看待自己的神、教主、先知,都是十分神聖的,這是所有宗教都相同的。不只是單一宗教的國家或民族,會有這樣的情形,就是在多元宗教的社會裡,除非對自己宗教沒有那麼虔誠,否則對諷刺他們的先知、教主、聖人,都會覺得像自己的祖先被辱罵一樣難以忍受。

這是大家必須要先有的認識。多元文化的民主社會中,不同宗教之間難免會互相爭執。如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討論,不能以侮辱或譏笑、歧視的態度來相待。

當然,在思想開放的社會,允許對自己的信仰、先知、教主、聖人或者經典的某些部分感到懷疑,這懷疑不是懷疑神和上帝,而是懷疑傳說中的消息。因為站在現代人講求科學實證的立場,對許多神蹟的記述難免有懷疑。

不過,懷疑背後仍是一份尊敬。以幽默的態度來諷刺宗教,在西方歐洲哲學家中就有好多位,認為教會的上帝無法令他們認同,教會傳播的訊息,也無法使他們服從。這樣的懷疑,卻造就現代文明的起飛。這是新知識的開放,西方社會並不認為這是褻瀆上帝。

台灣民眾看到穆斯林採取暴力反應,無法理解,歐洲與美國人也無法理解。但穆斯林卻覺得被歐洲國家所歧視、恥笑,而無法忍受。依我看來,這不一定是宗教問題,還有文化差異、種族差別的癥結。

像這次事件中,各大洲有穆斯林的國家或地區,多少都有些抗議反應,只是激烈程度不同而已。並不只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東南亞的穆斯林,包括馬來人、印尼人、印度人,以及非洲的穆斯林,不同種族的穆斯林都表示對諷刺漫畫的抗議。

我們同情穆斯林的舉動,也要呼籲伊斯蘭兄弟們,試著以多元宗教的立場,用理性與智慧來處理這樣的爭端,切勿用暴力來反應。通常用了暴力,本來是該贏得同情的,卻變成有理說不清。

多元文化的民主社會中,不同宗教之間難免會互相爭執。如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討論,不能以侮辱或譏笑、歧視的態度來相待。

本文摘錄自《 方外看紅塵

一本讀懂世界三大宗教
/商周出版
你知道嗎?《達文西密碼》中提到暗藏玄機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在描述什麼?《西遊記》小說裡,唐三藏遇到危險時,會誦念何種經文退散妖魔?……<more>

 

佛教入門

/聖嚴法師
為了讓忙碌的現代人,以最經濟的時間,對佛教有基本的認識,了解純正的佛法核心,聖嚴法師以輕鬆的筆調和簡明扼要的敘述,將佛教的發展及佛陀的教義娓娓道來……<more>

 
 
 

找回自己(大字版)
聖嚴法師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忙於汲汲營營地追求滿足物質上的欲望,卻忘記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我們常常忙著左顧右盼地評斷別人,卻忘了應先審識自己、認識自己。許多人或許不曾面對過「自己」,不曾認真地審視過那個真實的「我」,而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究竟又是什麼?......<more>

 

寧靜又美麗的回憶國度
/文智娜

參加葬禮後,回到家,小俊和允兒問媽媽:「爸爸在哪裡呢?」媽媽望著窗外回答:「爸爸去了很遙遠的國度,那是個寧靜的國家。」大人們當然能夠理解孩子們的母親為什麼這樣回答,因為她是真心希望爸爸的靈魂能安眠於寧靜的地方...…<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