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館影音館修行‧生活電子報購買心田點數
 
【禪&心靈環保】主題閱讀 61

 

【教育】——生命的光點
 

◇資料來源:《禪門第一課》親子快樂禪《安身禪》《歡喜看生死》

      

 

許多成年人總是生活在「理所當然」的世界裡,忘了自己是一無所知地誕生。因此,聖嚴法師曾經分享一個童年故事,並且建議我們將它視為修行的入口:

有一天,我看見一條水蛇追著一隻青蛙,當蛇快要追到青蛙時,青蛙突然轉過頭來面對蛇。奇怪的是,這隻青蛙好像把自己獻給蛇吃,那景象十分難忘……我很納悶,青蛙最後會怎麼樣呢?如果我是那隻青蛙,那我現在會在哪裡呢?

將心比心,是珍貴的心智資產,與好奇心結合,即是右腦主導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引擎;理解力、自制力、包容力的涵養,則是健全自我概念,以及理性、感性均衡發展的基礎建設。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父母師長的影子,所有主觀、客觀的生命經驗,也在我們的內心,留下或強或弱的社會集體印記。如果家庭和學校教育,只關注升學、就業課題,或者習慣談論食衣住行與娛樂資訊,那麼人與人的交流,便局限在生理及安全需求的層次,愛與歸屬、自尊與自信、自我實現等精神層面,並沒有被悉心照料。

成熟的個體,必須具備獨立思考、解讀是非善惡的能力。錯誤行為不等於邪惡本性,無法消化共業與別業的固執情緒及立場,才會變質成折磨自他的心靈毒素。

宗教教育的美好,在於確立過去、現在、未來一體的人生觀與宇宙觀。當我們認知的「我」,有出生之前的根源,也有死亡之後的去向,對於當下的存在,便有安定感、清澈度及行動力。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生生世世,滿懷希望地走回生命的原點——自己的初發心。

 
◎延伸閱讀:【慧命】——穿透故事之鏡
 
資料來源:《蜘蛛之絲》《跨越自尊陷阱》《愛的花園》《讀經50問》
      《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
      

日本文學作品《蜘蛛之絲》,巧妙借用惠能大師「命似懸絲」的譬喻,融合佛教的無常觀與淨土觀,以人性角度寫出「娑婆」與「極樂」的虛擬對話。

無惡不作的大盜犍陀多行走在森林裡,眼前出現一隻蜘蛛,正要一腳踩扁時忽然意識到:小蜘蛛也是性命,於是留了一條生路。死後犍陀多直墮地獄,在血海中苦苦掙扎,當他瞥見一縷銀絲從天而降,立刻抓住,不顧一切地向上攀登,直到筋疲力竭才停在半空中休息。

犍陀多大聲歡呼:我得救了!說不定還可到達極樂世界呢!回頭一看,無數的罪人也拚命向上爬,他又急又氣地喝斥:快滾下去!這根絲是我的!誰允許你們使用……原本堅韌的細絲就斷了,犍陀多再次跌落黑暗的深淵。

生命故事,是反觀自我的媒介。我們常常心煩意亂,卻不一定知道壓力與情緒的觸發點,是因為當下的事件,還是潛藏的童年陰影及負面經驗同時爆炸了。一般人認定的偶發狀況,若能深入覺察過去與現在交織的生活脈絡,便能漸漸體會:凡是存在都是因緣和合的必然現象。

如果成長階段的依附關係缺乏愛與信任,未來的人際互動,可能不斷陷入懷疑、焦慮、敵意、討好等灰色地帶。當內省智能(Introspection Intelligence)開啟,隨著人生格局的寬廣,成年的自己就能淨化內在小孩的無助、憤怒與悲傷。

猶如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獨自面對一波波幻相考驗:以渴愛、憎惡、貪欲為名的三位美女及魔軍壓境,代表輪迴心的誘惑與恐懼,迫使凡夫「放棄自我」是魔王波旬最厲害的武器,「放下自我」則是佛陀示現的自我完成與圓滿寂滅。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4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