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

修習禪法
讓身心真休息

正念,被許多腦科學家視為「最高休息法」,
其源頭就在佛教的禪修傳統。
跟著禪師學休息,了解佛教禪修的本質,
讓身心合一,練習真正活在此時此地,
才是真療癒、真休息。

■ 梁金滿

放假雖然補了眠,或者明明什麼事都沒做,卻還是好累;不管工作忙不忙,總是覺得很疲勞,老是睡不飽、肩頸痠痛、記憶力變差、無法專注……,如果您也有這些現象,代表即使身體休息了,心卻沒有真正的休息。

處在「多工」的時代,我們經常一心多用,也就是做某件事的「同時」,往往也做著別的事情,這種日常行為中的「自動駕駛模式」,會使大腦經常容易浮現雜念,而這一旦成為常態,注意力、專注力便會降低,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意識始終朝向過去或未來,不在「此時此地」的狀態,已成為長期以來的惡習。

菁英最高休息法,佛教徒很眼熟

根據腦科學家研究指出,大腦雖然只占體重的2%左右,但所消耗的能量卻占了人體總消耗能量20%。而且大腦所消耗的這些能量,大多用於所謂的「預設模式網絡」(DMN,Default Mode Network),也就是所謂的「大腦暗能量」。所以有人會覺得「明明發了一天的呆,卻還是沒能消除疲勞」,有可能就是DMN過度運作的關係,所以腦袋只會愈來愈累。

如何打開真正的休息開關?腦科學權威提出來的「大腦休息法」、「最高休息法」、「科學化的大腦療癒法」,主張將意識導向當下的「心靈練習」,以建立不易疲勞的大腦。仔細觀察這些休息法,就會發現其實都是向佛教禪修取經的方法。例如「正念呼吸法」就是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動態冥想」就是經行、坐姿瑜伽、立姿瑜伽、吃飯禪等;回到身體的感覺就是「具念於身」;身體掃描可以運用隨觀身分與隨觀四大等;培養溫柔的慈悲心就是修習四無量心。

那麼何不直接向禪師學休息?禪修方法中有「止」(samatha)的修習,停止追逐,當下一刻,就是休息的練習。

禪修療癒力,科學家掛保證

關於禪修的療癒力量,達賴喇嘛和多位不同修行傳統的僧侶及禪修老師,與西方頂尖科學家,包括醫學、心理學、腦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在2005年的「心靈與生命會議」(Mind and Life Institute)中,針對「禪修的科學與臨床運用」的主題,展開一系列研究與對話,說明人具有自我療癒的本質,透過有系統的心理訓練(禪修),人的潛能可以在不同層面盡量保持動態平衡,也就是一般所指的健康,包括:認知、情緒、內在、身體、關係,以及超越以上層面的平衡。

擁有分子學博士,在藏傳佛教出家五十年的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在那次會議中提到:「禪修真正的意思是『培養』(cultivation),培養一種新的品質、新的存在方式,它也意味著『熟悉』(familiarization)——熟悉用一種新的方式來看到這個世界,比方說:對永恆,不要緊緊抓著不放;相反地,採用相互依存的動態流動,來看待事物的變化。」

來自泰國森林傳統的阿姜.阿瑪洛(Ajahn Amaro)也指出,「禪修並不企圖獲得任何特殊的經驗,或是看見神奇的影像,或得到某種特異能力。禪修比較像和心靈所具有的天生能力一起工作,例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能夠探索並且反覆思考經驗本身的能力。」也就是將我們天生本具的能力,做更細緻的提煉。

尤其佛教禪修的特色之一是,「放鬆」與「振奮」兩者並不互相排斥。當心靈真正警醒,能夠清楚、穩定地聚焦,將注意力全然專注在當下,亦即我們能夠完全地平靜,同時充滿能量,兩者可以同時並存。這樣的療癒力量,透過科學家們的實驗數據得到證實,確實可以創造不易疲勞的心與腦。

隨時默照,隨時休息

在佛教的十念法門中,就有一種憶念法稱為「念休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說:「念休息是休息萬事,讓心不要太忙了。」法師主持默照禪時,總不忘提醒禪眾「放捨諸相,休息萬事」,也就是「隨時隨地要把心中的牽掛停止,心裡沒有任何牽掛之時,雖也照常過生活,但那就是休息萬事。」又說:「發現心中有事,就是『照』;不討厭它,不去管它,休息心中所有的事,則是『默』。」為我們提供了休息的最高原則。

默照的方法是擔任同步口譯與創業培訓工作的周育騰最常用的休息法。由於高壓的工作,他發現自己經常處於遺憾過去與擔憂未來的恐懼與壓力中。「這時,對治身心緊繃與煩躁的最佳方法就是『禁語』,放捨文字語言的分別、分析、比較,不與內外對話。獨處,以身體為所緣境,回到身心的覺照,放鬆休息。」也就是默照的要領:默默忘言,昭昭現前。

周育騰說,「默默」是心念的寂靜,「昭昭」是心念的明淨。忘言是默的工夫,放捨文字語言相,默默忘言時,心如無限寬廣的明鏡顯現,清澈明朗。在工作、聆聽、表達、生活、休息上,皆能超越文字語言相,活用語言而不被語言相綁住,只說當下需要說的話,做當下該做的事,至於其他存在過去、現在、未來不必要的煩惱、妄念、擔心,覺照到了便逐一放捨,再回到生活的「蒲團」,繼續用功。

正念生活,休息的藝術

將正念禪修帶到西方的一行禪師,也提出許多「休息的藝術」。禪師曾說:「我們的心就像廣播電台日夜不停播放。我們的習性是想著過去或未來,心並不在此時此地。你沉溺於過去,悔恨過去,或者是被過往經歷過的痛苦折磨。過去你已經受苦,現在還因為回憶過去而繼續受苦。」就像牛吃草吞下去後反芻,然後又再次吞下去一樣。

因此,一行禪師說:「我們都應該培養讓身心修習和休息的正面習慣。行禪是休息方法、坐禪是休息的方法、正念進食也是休息的方法。不要掙扎,在生命裡我們一直在掙扎。停止掙扎,我們無需要去任何地方。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練習休息,讓自己回復清新,我們因而走得更遠。」

這些休息的藝術包括:深度放鬆、微笑修習、卵石禪、懶人日等,引導我們回到身體的覺受,回到呼吸,回到生命的當下。禪師教導:「修習深度放鬆,你會懂得如何微笑,把微笑送給自己身體不同的部位。修習時,你停止思慮和擔憂,集中注意在身體和呼吸。正念呼吸,修習『入,出,深,慢』,不僅可以滋養身心,也能停止你的思慮。」

或像鵝卵石一樣,以不費吹灰之力讓自己沉入河床休息,坐禪時也像鵝卵石一樣不費吹灰之力自然下沉到坐的位置,也就是休息的位置;還有接觸大地,單純享受當下每一步等,都在教我們放下掙扎,覺知當下,回到生命的現場。

參加梅村臺灣共修團修習十年的楊孟芬,最常以「深度放鬆」來幫助自己回復清新,或是在身心極度疲憊時,將自己託付給佛陀和觀音菩薩,讓他們來幫自己呼吸,療癒身心。

忙中做個「無事」人

「休息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以幽默的弘法開示著稱的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禪師,2014年到香港弘法時特別引用哈佛大學的研究這麼說。他分享,試想想你每天下班回家,很容易就對妻子和寵物吼叫,這事情當中誰都沒有錯,只是疲累讓你充滿怒氣。禪師說,懂得休息,能讓工作更有效率,而且身體也不容易緊繃,可以減少很多因壓力而導致的健康問題。

因此,善用佛教禪修的觀念與方法,在修習中休息,練習真正活在此時此地,讓身心合一,才是真癒療、真休息;進而在生活中也能向禪師一樣,閒裡偷忙、忙裡偷閒,在忙中做個「無事」人。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