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0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間淨土

如何看待職場上的公平問題?

(攝影 / Grace Chang)

文 / 聖嚴法師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嗎?譬如在職場中,主管認為是公平的,但是站在員工的立場,就可能變成不公平。這是因為主觀和客觀的標準不同,而主觀不一定是標準的,所以也沒有絕對的客觀,可見世上並沒有真正的公平。

我曾經講過一個比喻:一個父親有四個兒子,父親臨終時將遺產分配給四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得到最多,三兒子其次,老二最少,老大沒有。因為父親認為小兒子還小,所以應該多給他一些;老三比較大,就少一些;老二年紀更大,就再少一點;老大已經獨立了,所以就不再給老大財產了。可是站在兒子的立場來看,就不一定能認同父親的想法了,老大認為:「家裡的事業是我從小跟父親一起努力奮鬥出來的,我奉獻得最多,獲得的也應該最多。分給老二、老三就算了,老四不但沒為家裡賺一分錢,還老是在花錢,根本不用分給他半毛錢。」幾個兄弟一相互比較,爭執立起,反目成仇。由此可知,立場不同,判斷標準也會不同,若執著自己的立場就會產生紛爭。

我認識一位公務員,工作十分勤奮,凡是聘請到他的上司,往往可以高枕無憂、太平無事。因此,只要有人陞了官,馬上就會想到他,搶著請他擔任助理或執行祕書。他一輩子沒當過真正的主管,最多只是個小主管,往往陞官沒他的份,加薪也沒他的份;可是只要工作上有困難,衝鋒陷陣的都是他;加上因為他是幕僚,所以功勞也都是主管的。雖然他對國家、社會、政府的貢獻很多,可是未來的歷史卻未必會記上他一筆,那麼他會不會心有不平呢?

他不但心中沒有委曲、不平,反而感恩地說:「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做官的人,我是一個做事的人。我很感謝他們看得起我,要我替他們策畫,讓我有機會為國家社會奉獻,要不然,我也沒機會發揮能力。無法在歷史留名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奉獻得很高興。」

為什麼他願意做這樣的傻瓜?而這樣的人真的是傻瓜嗎?他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做,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已讓他非常滿足、非常歡喜;雖然名聲是別人的,地位、榮譽也是別人的,但功德卻是自己的呀!因此,當「名」、「實」不相符的時候,我們還是求實為要。

摘自:《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

聖嚴法師法語

世間的一切現象
皆為因緣生、因緣滅,
生滅無常,幻有幻無,
明白了這個道理,
就不會把自己所有的看得太重,
便不會放不下提不起。

◎ 摘自:《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

本 週 選 讀

小迷糊楷楷的爆笑生活3:誰是大嘴巴

作者:何綺華、傅楷婷
繪者:王秋香


有趣的故事和搞笑的場景,能讓孩子學習到如何善用語言、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成為一個更加成熟和善解人意的人。

你就是愛,不必外求:喚醒自心佛性的力量

帕秋仁波切, 吳淑錦


「自我」是一個演員,總是在演戲。發現心性本具尊嚴而信任自心時,就不用再演了,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利益世界。此時,只要當無執而真實的自己——充滿悲智與尊嚴的自己。

果然是大師

我是一隻小小鳥

文 / 果然是大師

我有一天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忽然看到前方有一隻豹,嚇得我差點跳起來。仔細一瞧,才發現那不是豹,而是一隻長相酷似豹的貓。這種貓我還是頭一次見,應該是非常昂貴的品種吧。貓就像個小孩子一樣,趴在女主人的右肩上,眼睛微微閉著,似乎很享受主人帶牠逛街的悠閒時光。

我有時會想,有些貓狗的生活比人類還要幸福,牠們得到主人的寵愛和照顧,甚至比主人的家人還要親密。尤其是在這個物質充裕的時代,很多人寧願養寵物,也不願意生小孩,因為飼養寵物遠比教育小孩容易得多。

我記得小時候曾經想過,如果有來生,我想投胎做什麼?我想了想,覺得做一隻小鳥最理想。每次看到小鳥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都會羨慕地想像自己是一隻小鳥,隨心所欲地飛翔,俯視著美麗的大地,感覺自在無比,沒有任何煩惱。

可是長大後學了佛,才知道動物是三惡道之一,這打破了我對做一隻小鳥的美好幻想。原來小鳥的一生只是為了受果報,即使能夠飛遍天涯海角,也只是本能的驅使,就像人類走路、魚兒游泳一樣,並沒有真正的快樂,最終還是要在六道中輪迴。

其實還是做人最好,人間的生活雖然有苦有樂,但我們可以從中成長。當我們富裕順遂時,學會慷慨布施而不是貪圖享樂;當我們貧苦困頓時,學會積德培福而不是消極認命。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珍惜這個難得的人身,朝著脫離六道輪迴的目標努力修行,並持續地走在利益眾生的道路上,直到成佛。

延伸閱讀:

找回自己

聖嚴法師


人人都想要更多的自由,卻因為一味向外馳求,而不知道原來所有問題的根源出在我們的心,所有的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

活 動 頭 條
東初禪寺邀常哲法師弘講法的療癒 認識佛教生死觀

常哲法師鼓勵大眾,深信因果,善用父母給予的身體,努力習行善法,堅固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同時「勤修善根」,不斷熏習佛法,多讀祖師大德的開示,學習聖賢的行誼。


禪門相見歡 韓國曹溪宗元老會議訪法鼓山

「來到法鼓山體驗到,佛法是活在生活中。」曹溪宗元老會議議長慈光法師說,臺灣的佛教體現了「菩薩行」,充分發揚慈悲與利益眾生的精神,這次前來臺灣,希望能多方面促進韓國與臺灣的佛教合作。

《人生》雜誌488期4月號
新書上市

保持寂靜,才有餘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