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816期 / 2019年7月24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 仰願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加持,消除累世無明造作的業障,得到清淨與光明

「梁皇懺,一卷功德力,願滅信人亡者一障罪。親證菩薩歡喜地,懺文舉處罪花飛。解了冤,懺了罪,消災增福慧,脫苦生忉利。龍華三會願相逢,彌勒佛前親受記。南無龍華會菩薩摩訶薩…」

文字優美的《梁皇寶懺》,擁有懺中之王的美稱,經由拜懺來度化有緣眾生,所以又稱「慈悲道場懺法」。

《梁皇寶懺》是一部綜合性的佛經,內容說明各種罪過可能發生的果報,更揭示眾生罪業產生的原因。相傳是南朝梁武帝為超度皇后郗氏而作,因為郗氏善妒,死後轉墮巨蟒之身,求乞超度,於是梁武帝便禮請高僧從諸多佛經之中,採錄諸佛菩薩名號,其中懺文,全為佛說法語;並啟建法會禮佛懺悔,為其滌除罪障業垢,郗氏皇后終能化為天人,在空中謝帝而去。

聖嚴法師常常提醒我們:「佛經不是僅供信仰持誦的,更當『如說修行』,應用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而我們常以不清淨心造作身、口、意三業的惡業因,在未來受六道輪迴之果。

參與梁皇寶懺法會可以依文真實懺悔一切累世的身口意過失;仰願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加持,消除累世無明造作的業障,得到清淨與光明。
聖嚴法師撰〈菩薩行〉第一句即為:「如何成佛道,菩提心為先,何謂菩提心,利他為第一。」所以我們要發願,唯有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勤求諸法,利益眾生,才有辦法解冤釋結自利利人。

懺文中說:「於諸大眾,等無差別,入平等觀,無怨親想。」

法師分享:「身為菩薩行者,一定要努力做到沒有怨親分別之想,也就是盡量做到能夠以平等、無私的心來對待一切人。」法師特別強調信、願、行,只要專心念佛信心堅定,心誠就能與十方累劫眷屬相應。

聖嚴法師也曾開示: 「已經犯的錯,要懺悔;如果自己沒有犯錯,或者不知道自己犯了錯,可是為了要修行——修定、修慧,或者發願受戒,這個時候也要懺悔。就好像是我們吃飯以前,要把餐具洗乾淨,懺悔則是恢復我們三業的清淨。但是,懺悔以後,是不是我們的業就已經了了?我告訴大家,沒有「了」。懺悔是說,我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所以要負起責任,來彌補錯誤。 」

2019農禪寺一年一度的梁皇寶懺即將於8/4~8/10舉行,菩薩們準備好參加拜懺了嗎?記得一定要先做定課跟雲端祈福喔!^0^

◆【相約法會,觀喜共修開智慧】:凝聚修行者心,充滿法喜地航向解脫岸。

>>前行功課 >>法會必備 >>修行定課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報,
種到田裡,
就能培養出更多、更多的福來。
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
所有十方一切眾生,
都當成是培福的對象,
不斷的培福,那就是有大福報的人,
最後就會福德圓滿。

我為你祝福

 

與惡鄰和平相處

社會新聞中常看到鄰居間為了停車、澆花等小事交惡,甚至大打出手,告上法院。生活裡遇到不講理的鄰居,的確是讓人很苦惱,尤其是遇到常常製造噪音、汙染環境的鄰居時,更是困擾,如果無法搬家,該怎麼辦?

■ 聖嚴法師

住在人多吵雜的都市裡,難免會遇到難以相處的惡鄰居。惡鄰居通常會認為引起別人煩惱的行為,是他個人以為的自由,別人無法管。一般來說,這樣的人可能欠缺道德教育,尤其不清楚什麼叫做本分,行事作為往往我行我素,非常自我中心,不能體會其他人的感受。遇到這種惡鄰居的唯一辦法就是搬家;沒有辦法搬家時,只好接受事實。

有一棟五層樓道場的隔壁二樓搬來新住戶,在窗台上打出一個平台,延伸到道場的樓旁。這位住戶在平台上養狗、養雞,很吵、又臭,使得道場二樓根本無法開窗,而且整棟大樓都聞得到臭味,狗吠聲常干擾到道場的作息和修行。

所以便和這位鄰居交涉,告訴他:「你的樓層延伸平台,已經佔用到我們的空間,如今又在平台上養雞、養狗,造成我們很大的困擾。」他說:「誰敢動我的平台,我就和他拚命。」由於和平交涉,他不理會,只好找警察協助處理。警察勸他要盡速拆除,他還是不拆;但道場又不能搬家,只有接受他,並和他說好話,勸他改善動物的環境,不要弄得這麼臭。這是在和鄰居在妥協下的「和平共處」。

遇到惡鄰,可以選擇做朋友,或是做怨家。如果選當怨家,會演變成以暴制暴;如果選做朋友,彼此的關係則可能改善一點,不過要對方完全改變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在心理上要接受他。

如果與惡人為鄰,自己也變成惡鄰,以暴制暴,暴力會愈演愈烈,反而不好。忍讓,並不是被欺負,因為合理不合理,是向講理的人說的。惡鄰就是不講理,有時他們的行為很難用法令約束,報警也不一定有用。如果因看不慣,而用非理性或衝動的行為及心態來對付他,跟他一般見識,我們反而會變成另一個惡鄰居。

如果與惡人為鄰,自己也變成惡鄰,以暴制暴,暴力會愈演愈烈,反而不好。

本文摘錄自《 方外看紅塵

自在溝通:人我互動,從心出發

/楊蓓
在表達自己與了解他人之間,如何進退得宜? 在滿足自我需求與角色期待之間,如何平衡兼顧?
人際關係,不僅僅是應對他人的技巧, 更是一段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歷程。……<more>

 

和樂無諍:心平氣和,是非要溫柔;和樂平安,我為你祝福
/法鼓文化編輯部

聖嚴法師指出,人與人之間如果能夠
彼此尊重、彼此諒解、彼此寬容、彼此學習、彼此幫助,我們的世界,會有普遍與永久的和平。……<more>

 
 
 

禪思與禪詩:吟詠在禪詩的密林裡
楊惠南

所有的禪詩都是禪師所作,不同於一般討論禪詩的作品,只是針對王維、蘇東坡等歷代文人的詩作,而作「禪意」的比附......<more>

 

聖嚴研究第十二輯
/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

二○一八年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敘事、傳播與現代社會」為主題,廣邀各界學者參與討論,以多重的宏觀視野,呈現出聖嚴法師的人間淨土願景......<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