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811期 / 2019年6月19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 你是否了解愛?

這是位在困境中奮發求學,品行優秀的學子,因感念「百年樹人」這份緣起與各界的關懷,讓他在「愛」裡平安長大,所寫下的感言,跟大家分享:

你是否了解愛?
它既渺小又強大
你是否依悉記得,
生命中你所得到的愛?

它是慈祥的,溫暖的;它是殘酷的,冰冷的。
一點一滴進入我們靈魂中,
一次一次填滿我們的空虛。

保護我們,卻又要我們獨立。

那片片飛舞的花片,
歌頌著法人之愛。

那寒風的狂襲,使一蕾蕾花瓣離去。

你不必傷心,更無需害怕。
花翼的離別,只是為了到需愛之處。
風的來訪,只是為了使你了解自己有的溫暖。

你是否了解愛?你是否知道愛?

我了解,我知道,因為有您們的愛!

by 百年樹人獎助學金——認養學子感恩卡片

素超人感謝「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舉辦的各項社會急難救助活動,讓愛的種子在社會中發酵、擴散,並祈願人人免難有幸福。

◎推薦閱讀:《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百年樹人獎助學金」 緣起~
1999年,921地震災後,法鼓山法緣會為家庭受災而面臨失學困境的中部學子,向社會大眾籌募助學金,另設置安心服務站,陪伴、鼓勵孩子們能安心盡力完成學業。2001年法鼓山更成立慈善基金會,將獎助對象逐漸普及全國。

 
 

許多人認為的莊嚴,
是用豪景排場、金銀珠寶、華飾宮殿等的物質,
那僅是外表;
若用智慧和慈悲,
來莊嚴身心和環境,
才是表裡一致,最高的功德莊嚴。
身心世界的莊嚴,才是全面徹底的莊嚴。

修行在紅塵

 

心自在,才能享福

為了享福,所以人人追求幸福,可是,一般人以為有了財富和地位、名望的人,就代表著幸福,這是不正確的;一個人的生活,是否感到幸福,決定不在於財勢名望的多少和高下。

■ 聖嚴法師

人人喜歡享福

我曾讀過一則西洋故事︰有一位百萬富翁,與一個郵差為鄰居,富翁每天工作繁忙,滿面怨苦,郵差則悠閒自在,笑口常開。富翁看那郵差,似乎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好生奇怪,於是便問道︰「你為什麼每天這樣快樂呢?」郵差回答說︰「我沒有什麼理由不快樂啊!難道你過得不快樂嗎?」

這時富翁便不斷訴苦說︰「我有這麼大棟房子,每年要繳好多稅金,房子還得請人保養,草地也得請人修理,現在呀!工資又貴,工人更難伺候,且油費上漲,我的汽車、飛機、遊艇,每個月又得多花好多開銷,加上所得稅、營業稅,以及交際費等各項開支,一個月二十萬美元都不夠使用,每朝每夕,我都要給那些人呀!事呀!錢呀!搞得團團轉,煩惱得不得了。」

當下郵差笑道︰「我只有一棟小房子,平常騎腳踏車,也沒什麼貴重的家具,也不必擔心那天小偷光顧,我每天按時上班,作息規律,下班時、休假日,帶著孩子和太太到郊外踏青,雖是月入只六百美元,日子倒還過得快活自在。

時時懂得惜福

從以上的對照,我們不難得知幸福與否並不在於物質的多寡,而在於我們能否安心盡命地去享用它,一般人在物質充裕時,欲望也跟著提高,甚至物質的條件並不怎麼優厚,可是卻一心盼望著有更好的物質享受,於是像小狗繞著樹,拚命地追!追!追!想逮住牠自己的尾巴一般,一生一世忙碌!忙碌!從無一刻的安寧,也從未曾享受過自己的幸福。

同時,一般人往往正在福中而不知享福,也是常見之事,正像愚蠢的老鼠掉進了米缸,還要被餓死一般。老鼠在平常是不容易吃到白米的,所以對著白米牠們一向很珍惜和眷戀。可是有朝牠們不小心掉入了米缸,見到的全是白米,這時,牠倒疑惑起來,不敢再吃了,而終於餓死在米缸之中。

老鼠的例子是很可笑的,可是人類的行為,卻也好不了多少。有太多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假使我們能體會到多吃一餐飯,多受一點陽光,乃至多呼吸一口空氣,多活一秒鐘都是幸福的話,則現在的人類又有哪一個不是幸福的呢?更何況我們一旦活著,眼可觀五色,上有日月星辰的運轉,下有春夏秋冬之更替;耳可聽五音,或是抑揚頓挫的旋律,或是動靜舒緩的交流。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緣,三千大千世界的繽紛變化,還待我們慢慢去欣賞玩味呢!「知足常樂」,人能知道是福,能安於此福境,才能夠真正的受用其福,所以我要說︰「人生到處有幸福,就看你能不能去享受它。」

知福更當培福

其次,人除了安於福、享於福之外,更應該惜福,以佛法對因果的深刻觀察,任何事的發生,必有其前因,任何事的存在,必有它的後果,一個人能有福可不是憑空而有的,是他前世修來的,也因為是前世修來的,所以它是有限的。這就比如我們送入銀行的存款,是有一定的數量,若是我們揮霍使用的話,它便會很快地被耗盡,我們的餘生便要衣食難繼了,若是我們節省地支出,便如細水長流,餘用不盡。

再者,除了消極地惜福之外,我們更應該積極地去培福才是。惜福好比節流,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培福則似開源,是不斷地增加收入,只有節流配合著開源,也就是惜福與培福雙管齊下,才能確保我們的福報,綿延增長,享用不盡。

說到培福,首先便得分辨培福的對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雖是一般通稱的因果法則,但如果愚癡地將瓜種在石縫裡,將豆撒進火盆中,那是不會有結果的。

泛泛地說,每一個人、每一位眾生,都可以作為我們培福的對象,可是若要詳究是怎樣的眾生,要布施給何種的物品,還是得用智慧才行。

我初到美國,常見到一些衣衫襤褸的青年,攔路乞錢,當時我想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才是,更何況他們又是如此可憐。於是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掏腰包,拿錢去救濟他們,可是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拿了錢,便跑去賭博、喝酒、吸大麻、注嗎啡,給他們錢,反而使他們更加墮落。

◎ 摘錄自:《人生355期:到寺院參學去

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的開心妙法,快樂,將不再只是被外境左右的情緒反應,而是一種深刻的內在智慧力、慈悲力,成為我們的美好生活態度……<more>

 

佛陀的幸福課
/湯瑪士.培恩

幸福究竟是什麼?我們要如何才能獲得它?感到幸福時,要如何維持,才不會讓幸福消失或消退?在動盪與困難的時刻,又該如何持續保有幸福感?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的幸福之書……<more>

 
 
 

地藏菩薩50問
/法鼓文化編輯部

所謂的地獄,重點不在於是否真有地獄,而是當我們在造惡業時,地獄也同時在形成,可說是人造地獄。天堂或地獄,其實就在內心的方寸之間……<more>

 

兩千年行腳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自我看待他的生命歷程,總處於動態的「寰遊」狀態,所以雖寫遊記,其實是視為自傳來寫。——丁敏 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