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訂閱電子報購買心田點數

釋常慧
法鼓山馬來西亞分院監院

讀禪宗祖師的詩偈,不論內容是什麼,必有其鋪陳的邏輯結構,如果能進一步依循一些修行的次第方向來體會,則更易於體會詩偈所要表達的內涵。所謂修行的次第方向,可以是「信、解、行、證」,也可以是「聞、思、修、證」,或者「戒、定、慧」等。若以文章鋪陳邏輯而言,完整的文體結構多不離「起、承、轉、合」的模式。

憨山大師寫了非常多的銘體詩偈,有三首心銘都以「心」為對象,也運用了三個動詞:「澄、觀、師」來呈現修心的重點,因此,是非常適合做為對讀、修相互輔助的文獻。在細讀與比對三銘的內容後,發現可以「信、解、行、證」,並搭配「起、承、轉、合」來鋪陳這三首詩偈的內容架構,同時可以理解三首詩所站的不同修行立場與達成不同的修證結果。

從澄入手、觀起行、師為上

首先從題名來看,三首詩偈同樣在談「心」,卻因為所使用的動詞不同,而有不同的偏重點。〈澄心銘〉重在如何讓混濁的心能夠「澄」澈寂靜,〈觀心銘〉重在諦「觀」此心清淨的本質,而〈師心銘〉則重在從各種角度「師」法(學習)至人(聖者)之心。若依修持次第來看,當心能夠澄寂下來,就能諦觀此心之本來面目,則可以依此清淨心的方向學習與長養聖者之心。

接下來是「破題」,即詩偈的「起」始點。三首詩之首一、二句開宗明義點出此心即是「真心」、是「無相」而「超乎形器」的。直陳眾生本具如佛一樣清淨、光明、深遠之心,重在建立修行者的信心,是「起信」的部分。

此清淨本性何以在凡夫身上不得而見呢?若真的具足了又是何等樣貌呢?「承」此「信心」而開始讓行者「理解」及分辨修行前與修行後,心的狀態與轉化。在〈澄心銘〉中清楚地說明因為「憎」、「愛」而引發煩惱,因為煩惱而讓無明更深,無明愈深煩惱愈重,二者互相影響、互相增益對「我」的執著。〈師心銘〉對「我」的過患則說得非常具體,不僅自生障蔽、見理不明等,更因「棄己忘真」而無法產生「智慧」。〈觀心銘〉在凡夫心的狀態著墨不多,僅以「妄想生怪」、「瞥爾情生,便覺恍惚」帶過,其重在陳述聖者之心的功能,此可於最後「合」的部分一併來看。若能三首詩對讀,即能截長補短,更全面地理解此「心」一體的二面。

心,可以清,可以濁,清濁亦在剎那之間,端看我們如何對待此「心」,因此,調心的方法非常重要。憨山大師之所以在「心」的前面放入動詞而非形容詞,可以感受到他對調心方法的重視與強調。在〈澄心銘〉中,指引行者欲澄此心,要「先空我相」,我相空了,「彼從何障」?但,要能空我相,「在乎堅忍」,能在習氣生起時,「忽然猛省、省處即覺」,如此「一念回光」,當下即能清涼。

〈師心銘〉則說:「返觀內照,念念不住。」同樣地,〈觀心銘〉亦是用「急處迴光,著力一照」,「念起即覺,覺即照破」返觀此心的方法,三者都提到對心念生起的「覺」與「照」,有「覺照」的能力就能掃除一切虛妄境,非常類似曹洞宗默照的方法。

看清心的本質,不被相迷

整體觀之,三首心銘所提到的修行方法與歷程,可以知道憨山大師傾向於建議行者先從有相著手,如:先空我相、持咒觀心等,進而覺力一照、返本心源,以達諸妄盡滅、無念無相的境界。

以有相的次第修行,達無相的「心本是佛」的體證,三首心銘最終會歸眾生本具佛性的如來藏思想。能如是體證者,憨山大師稱之為「至人」、「達人」,在〈師心銘〉中以「力、謹、學、行、聽、視」等來呈現行止無礙、任運自然的至人之心境功能。

以上簡單從題名、破題二方面,來闡釋憨山大師的三首「心銘」,以供修學者參考、思惟之。然,祖師之心境非我凡夫心所能揣度評之,每個人都會因為個人修學因緣、修行階段而有不同的理解與體會,即無定論也無好壞。謹於此為眾人修學之墊腳石,期能讓後來者以更好、更高的角度來體證之。

 

〈觀心銘〉是明末高僧憨山德清大師所著的修行心要。現代生活凡事講求迅速,結果反而讓人容易在忙碌中迷失自我,將外在環境誤認為自己的主宰。禪宗修行的第一步,便是找回自己那顆迷失的「心」。〈觀心銘〉全文僅二百零八字,卻完整地從「觀心」開始,指導禪修者體解至「無心」的境界,文字簡練,讓人感受到無限自在,無論禪修基礎深淺,皆能從中獲得莫大助益。

聖嚴法師的〈觀心銘〉講記整理為三部分,分別是:觀心原則、觀心方法,觀心悟境。在「觀心原則」中,法師透過〈觀心銘〉的詩偈說明,所有修行都不離身和心。必須先打破對身體的執著,平息因身體而起的煩惱,才能開始參究我們的心,以禪觀照破身心皆為迷妄。在「觀心方法」中,法師開示如何掌握修行的方法,打坐時所起的妄念其實與身體和外境無關,只與自己的心有關,若妄念生起,不必討厭或抗拒念頭,只管回到方法。在「觀心悟境」中,法師則說明無論追求境界,甚至神通,都無益於修行。藉由修行,讓自己能夠清楚心的變動,而後體證原來心外無佛,清淨心才是真正的佛心。

本書除了聖嚴法師的〈觀心銘〉講記外,另外收錄三篇文章,提供讀者更深入理解〈觀心銘〉。中研院研究員廖肇亨老師專文介紹憨山大師的思想背景,及其「融會諸家」對後世的影響。專研聖嚴法師教育理念與禪宗史的常慧法師,不僅特別撰寫導讀,說明聖嚴法師為何格外重視〈觀心銘〉,以及對〈觀心銘〉解釋的獨到之處,並且撰文介紹憨山大師的三「心銘」:〈澄心銘〉、〈觀心銘〉、〈師心銘〉,幫助讀者理解憨山大師從有相的次第修行,達無相的「心本是佛」的體證。

聖嚴法師自1975年於日本取得博士學位後,便轉赴美國弘法,在語言隔閡及缺乏資源的情況下,即便居無定所,仍以「風雪中的行腳僧」自許,走到每個需要他的地方。到了1979年,時值五十歲的聖嚴法師才終於創建在美國的第一個道場-紐約禪中心,隔年開始在此舉行一年四期的禪期。本書內容便是法師於剛剛成立、百廢待舉的禪中心,對中、西禪眾所進行的禪七開示。原文在1980、1981年刊載於美國《禪通訊》(Ch'an Newsletter)以及《禪雜誌》(Ch'an Magazine),後由法鼓山國際編譯組譯為中文,刊載於《人生》雜誌385期。

將博大精深的佛法,以現代人都能看懂的白話文字,深入淺出地解說,使人受用於生活之中,是法師弘法的初衷。法師對〈觀心銘〉的詮釋,讓這篇精鍊的修行心要跨越了時空、語言,讀者都能因此照見本來面目。

法鼓文化編輯部

廣大神通,
自心全具。

有些人不停在找有神通的人,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神通力,或是獲得一些利益。有一個學生,以為我可以給某些人特殊的力量,讓他們可以進步得很快,也可以阻礙其他的人進步。開始時,他修行得到了一些受用,認為我是個了不起的老師,過了不久,因為沒有多大進展,便以為我用了某種魔咒阻礙他。

還有一個人告訴我,有個禪師用神通破壞他的家庭,害他心神不寧。因此要我給他一些神通力,來對抗那個禪師。我說:「他是一位禪師,依照禪的精神,他不會做那種事。」但他還是說:「不,他真的有這種力量。如果我不去他那裡,就會有麻煩。」我就說:「那你就應該經常去他那裡呀!」實際上,根本什麼也沒發生,都是他自己心中的想像。

我們稱這樣的修行為「外道」,因為你對自己沒有信心,而只對外在的東西有信心。中文「外道」這個名詞,通常的解釋是「在佛教信仰之外」,也就是異教的意思。可是它真正的意思,其實是「在自身之外尋求解救」,例如從另一個人、神,甚或是佛。如此說來,有些佛教徒信奉的可能就是外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依賴別人來做決定真是愚不可及,就好比問別人自己的銀行帳戶有多少存款一樣。自己有多少力量,怎麼會不知道呢?

這不是笑話嗎?但很多人就是這樣,只要聽到某個法師會通靈或有神通,就趕緊跑去問東問西。你自己本來就有一副眼鏡,不過掉下來了,卻要借別人的來戴。

人潛在的精神力量其實很豐沛,在各種宗教都可以找到這種例證,甚至用科學的方法,也能達到這樣的力量。不過,它也幫不了你什麼大忙,因為神通無法消除人們的業力。

大多數禪師都有某種程度的神通,但是原則上都不會使用。我從沒說自己有神通力,但是我的確有一種感應力,或是說對事情的敏感度。一般有神通的人多少能控制自己的神通;當他們想運用時,就可以現出神通;如果不想用,神通就不會顯現。而我的那種感應力,則是依當時的情況才會顯現。我從來不求神通,因為不可靠,用了很危險。人們可能因為新奇而想要神通,可是過了一陣子便會覺得無聊。因為神通只能讓人感到刺激、興奮,而不能給人持久的安全感。我認為那是無用的東西。

 
 
 
 
 
TOP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