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692期 / 2017年03月08日‧每週三發行

◆《校長的番茄時鐘》◆新書上市78折

來看看素超人吧!當人與人之間發生不愉快時,許多人都習慣把問題歸咎他人;其實,這種對立而緊張的心態,不但容易傷害他人,也會增加自己的煩惱。

聖嚴法師在《從心溝通》書中提到:「一般人所認為的溝通協調,就是讓別人接受自己,卻往往忘了體察別人真正的需求。」指出與人相處時最大的盲點在於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希望別人接受自己,卻忘了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對方設想——而這樣的「同理心」,往往才是維繫和諧人際關係的關鍵。

方外看紅塵》書中有一則提問:「社會新聞中常看到鄰居間為了停車、澆花等小事交惡,甚至大打出手,告上法院。生活裡遇到不講理的鄰居,的確是讓人很苦惱,尤其是遇到常常製造噪音、汙染環境的鄰居時,更是困擾,如果無法搬家,該怎麼辦?」

聖嚴法師的建議是:「住在人多吵雜的都市裡,難免會遇到難以相處的惡鄰居。惡鄰居通常會認為引起別人煩惱的行為,是他個人以為的自由,別人無法管。一般來說,這樣的人可能欠缺道德教育,尤其不清楚什麼叫做本分,行事作為往往我行我素,非常自我中心,不能體會其他人的感受。遇到這種惡鄰居的唯一辦法就是搬家;沒有辦法搬家時,只好接受事實。」

「有一棟五層樓道場的隔壁二樓搬來新住戶,在窗台上打出一個平台,延伸到道場的樓旁。這位住戶在平台上養狗、養雞,很吵、又臭,使得道場二樓根本無法開窗,而且整棟大樓都聞得到臭味,狗吠聲常干擾到道場的作息和修行。」

「所以便和這位鄰居交涉,告訴他:「你的樓層延伸平台,已經佔用到我們的空間,如今又在平台上養雞、養狗,造成我們很大的困擾。」他說:「誰敢動我的平台,我就和他拚命。」由於和平交涉,他不理會,只好找警察協助處理。警察勸他要盡速拆除,他還是不拆;但道場又不能搬家,只有接受他,並和他說好話,勸他改善動物的環境,不要弄得這麼臭。這是在和鄰居在妥協下的『和平共處』。」

「遇到惡鄰,可以選擇做朋友,或是做怨家。如果選當怨家,會演變成以暴制暴;如果選做朋友,彼此的關係則可能改善一點,不過要對方完全改變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在心理上要接受他。如果與惡人為鄰,自己也變成惡鄰,以暴制暴,暴力會愈演愈烈,反而不好。忍讓,並不是被欺負,因為合理不合理,是向講理的人說的。惡鄰就是不講理,有時他們的行為很難用法令約束,報警也不一定有用。如果因看不慣,而用非理性或衝動的行為及心態來對付他,跟他一般見識,我們反而會變成另一個惡鄰居。」

「如果與惡人為鄰,自己也變成惡鄰,以暴制暴,暴力會愈演愈烈,反而不好。」

「我們學佛的人最好是不爭理,爭理是沒有智慧的行為。你有智慧,你不起煩惱,你有慈悲,你也不起煩惱,慈悲與智慧才是我們要遵守的道理。」

 
 

原諒他人也是一種教育,
藉此機會不但可以改變他的人品,
也可以改變他和別人相處的態度,
而這種以關懷的心、慈悲的心
來原諒人的做法,
才是有智慧的原諒。

人間世

 

講倫理,不論理

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顯得疏離,聖嚴法師觀察,這現象與人們溝通方式強調「論理」有關,凡事據理力爭,計較孰是孰非。法師主張回歸倫理,大家盡責任、守本分,與人相處時講倫理,由家庭推廣到校園、職場,延伸到社會國家。

假使我們能處處講倫理,那麼人與人之間都是在盡責、付出、關懷、照顧,人際關係自然和諧。

■ 聖嚴法師

現代人生活的環境擴大,接觸面變廣,所以感覺人際關係非常地複雜,人與人之間顯得相當冷漠。

為什麼現代人較不願意主動付出友善、付出關懷來與人接觸?第一個原因是覺得麻煩;第二個原因是怕惹來不必要的困擾。所以大家就愈來愈陌生,愈來愈疏離,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也不例外。

「倫理」與「論理」

以夫妻來說,現代家庭大多數是雙薪小家庭,白天夫妻兩個人都外出工作,雙方在外面的接觸及見識增廣,因為業務、同事的關係,接觸異性的機會也相對增加。在外緣很多,又各自忙著自己的工作及應酬的情況下,彼此相處的時間隨之減少。因此,夫婦之間的感情就比較脆弱,彼此之間的信任度也就愈來愈差,溝通方式也漸流於「論理」。所謂「論理」,就是據理力爭,凡事講道理、論公平,動不動就計較誰對誰錯。

要用什麼態度來維繫家庭中的人際關係?我主張應回歸「倫理」,而不要用「論理」的方式。

如果每個人在家庭中能把握住中國人一向的倫理觀,夫唱婦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每一個人都能各盡其分、各盡其責、各自負起自己應負的責任和義務,不要一味地要求其他成員要負什麼樣的責任,那麼家庭中的人際關係就會很圓滿。

社會變動,人心不平

過去的農村社會,日常活動非常單純,小至一天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大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一整年活動,依著時令節氣,井然有序地更替進行。而且家庭的用品、設備,也相當地單純,數十年如一日,沒什麼變化。

現在的社會則不一樣,日新月異,許許多多的新產品不斷地出現,家庭中爭議不平的事更層出不窮。例如每一個人在家庭中所獲得的不可能完全相同,總是有多有少,於是,少的人會認為這是不公平的。當自己所付出與所獲得的不能平衡時,就會變成「論理」,而忘記了「倫理」。

事實上,人與人之間,不能老是講道理、論公平。而是要問一問自己,所負責的事是不是已經盡了全力、做到最好?若能處處盡責任、守本分,那麼自己的心就會很平順、很安定。否則,在家裡跟家人吵架,到了公司又跟同事們計較,凡事爭名奪利,那麼人際關係便會惡化。

夫妻、父子、兄弟姊妹之間,都是倫理關係,彼此應該各盡其責、各司其職、各守其分,不是專講道理、專論平等。如果夫妻在家庭生活、工作、收入、支出上,樣樣都要求平等,那麼夫妻關係就不是「倫理」關係,而是「論理」關係。

一般夫妻吵架,都是為了一些小問題在計較;兄弟之間吵架,也是在計較多、少、對、錯,或公不公平等,而導致心裡不平衡。這就是「論理」,而不是「倫理」。

倫理可由家庭推廣到校園、職場,延伸到社會國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要講「倫理」,而不是光講「論理」。若能處處講倫理,那麼對上、對下、對左、對右,都是在盡責、付出、關懷、照顧,而不是在爭取計較。

付出愈多,得到愈多

通常,我們付出愈多,就能得到愈多。雖然不一定成正比,但無形的回饋一定能成正比地獲得,甚至能獲得更多。所謂無形的回饋,就是人格的成長、思想的成熟。一個人時時在成長,一定能使自己更安定、更快樂、更穩重、更寬容。

在人際關係上,雖然大家都說你不好,如果你不埋怨別人,漸漸地,說你不好的人就會愈來愈少。如果我們一直覺得別人不好,而沒有檢討自己是不是也犯同樣的毛病,那麼人際關係一定愈來愈差。當然,人際關係不好,對自己來說,不一定是死路一條,但至少會過得很不快樂。

有些人在家待得不舒服,故而離家出走;到了外面,也覺得工作場所不如意,常常想換工作。這樣不斷地換工作、換環境,到最後走投無路,這是不善於與人相處,不善於接納人、包容人。原本他希望人人都能接納他、喜歡他;結果變成人人都不歡迎他,反而想盡辦法排擠他。所以人際關係要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包容人。如果只一意地要求別人接納自己,最後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一般而言,人際關係之所以尖銳化,都是由於自己的貪、瞋、癡、慢、疑,因此疏忽了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忘掉自己的責任、忘了自己的本分,而老是在爭取、在計較。凡是心態上無法為人設想的人,通常煩惱都很重,各種各樣的煩惱都會出現。譬如看到別人得到好處,自己沒得到,就起嫉妒心。看到別人好,就起瞋恨心,覺得忿忿不平,不能平衡。自己已經擁有,但總是覺得不夠、不滿足,於是產生強烈的貪欲心,老是覺得:別人的,比自己還好;別人能有的,自己也應該有。這都會產生不平衡的情緒,因此造成無法與他人歡喜相處。

總而言之,人與人的關係不是專講道理、專講公平的,而是要講倫理。只管自己有沒有做好,不要管別人有沒有做好。自己做好是應該的,不要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衡量他人沒有做好的原因。我常講,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叫別人穿,不要把別人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問題,而讓自己忿忿不平,這樣才不會使自己的人際關係惡化。

本文摘錄自:《心‧光明遠大》,原文收錄於《是非要溫柔》。

原諒,好緣亮!
/釋果東


人與人的緣分是善緣或惡緣,決定在我們能不能原諒的一念間!

作者果東法師針對家庭、職場、人生與修心的考驗,提供正面解讀、逆向思考的智慧:放過自己才能放下傷痛、怨家可以不路窄、阻力就是助力、工作要趕不要急、真正的隨緣、面對死亡要發願、開發佛性與轉化個性……。換個角度面對問題,放寬心胸包容體諒,不但能讓人智慧開竅,更能廣結善緣,人生從此逆轉勝……<more>

 

練習不生氣
/有川真由美


如果想珍惜有限的時間,就必須趕走無意義的憤怒情緒。當你覺得快要發怒時,請告訴自己:「生氣就是認輸。」聰明如你,不會採取強硬態度,溫和才是勝負關鍵。

喜悅就像「存款」,憤怒就像「借貸」。你常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自責嗎?但情緒,人皆有之,有時可能被情緒的亂流引導到錯誤的方向了。 因此,我們需要學習真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和轉換……<more>

 
 
 

歡喜看生死
(大字版)

/ 聖嚴法師

了知生死,人生才能無憂無懼,歡喜來去。聖嚴法師以超越生死的豁達觀念,勉勵人們珍惜生命,以願力開展豐富的人生。

雖然生死是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聖嚴法師以修行多年的智慧,提出佛教超越生死的豁達觀念,教導大家以願力來豐富生命,時時抱持活在當下的態度,便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心念,進而無懼於生死,開展出更廣闊、更完整的人生.....<more>

 

覺醒父母

/喜法莉.薩貝瑞

做為父母最難的就是,「如實」的接受孩子的本貌,做為父母最不願意的就是,承認問題在自己,而不在孩子身上。覺知教養挑戰父母這最困難的兩大課題,讓你心甘情願的為孩子而改變。

若不是為了孩子,父母哪有勇氣面對那藏在心靈深處最陌生的自己,孩子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因為他們,我們卸下假面,找回最美好的自己。孩子帶著他……<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