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傳】

你認識星雲大師嗎?
——星雲大師圓寂有感

星雲法師的著作等身,
關於「星雲法師與人間佛教」的研究也不少,
近代佛教史的研究者侯坤宏坦言,
他並不認識、了解法師,
建議從十個不同角度、遺囑三個面向著手,
去真正認識這位當代臺灣佛教史上的大師。

■ 侯坤宏(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

2023年2月5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圓寂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享壽九十七歲。星雲大師是當代臺灣佛教史上的大師,其一生功過應如何蓋棺論定,並不容易。

因大師與佛光山教團密不可分,在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理念指引下,佛光山在全球各地創建了三百餘所寺院,在臺、美、澳、菲等地創辦五所大學(美國西來、臺灣南華、佛光,澳洲南天及菲律賓光明),佛光會員數百萬人,這樣龐大的佛教團體,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多,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楚,在此意義上來說:我不認識大師。


我還是不認識大師

過去雖然讀過星雲大師寫的《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佛光菜根譚》,也欣賞過由他撰寫的《玉琳國師》改編成連續劇《再世情緣》;在1980年代,曾到國父紀念館聆聽過「星雲大師國父紀念館佛學講座」;後來為了研究近代佛教史,閱讀了《星雲日記》、《百年佛緣》、《貧僧有話要說》等大師的著作。

2017年5月,佛光文化出版了365冊的《星雲大師全集》,這套三千餘萬字的全集,分十二大類:經義、人間佛教論叢、教科書、講演集、文叢、傳記、書信、日記、佛光山系列、佛光山行事圖影、書法、附錄等。透過閱讀《全集》,我們不但可以認識佛教,認識星雲大師,也可以了解佛光山在海內、外的各項弘法活動。如將前述我讀過的少數幾本大師著作,比較《星雲大師全集》,我並不了解大師。

近幾年來,筆者曾因闞正宗教授推薦,多次受邀到宜蘭佛光大學參加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口試博、碩士生學位論文,以及擔任工作坊講師;也曾因黃國清教授邀請,到嘉義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發表演講,擔任他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口試委員;又因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劍鍠主任邀請,赴港參加多次學術會議,參與「人間佛教東亞、東南亞研究叢書」寫作計畫,並於2021年出版《論近代香港佛教》、《論馬來西亞近代佛教:一個局外人的觀察》兩本專著。佛光大學、南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都是佛光山創辦的學術單位,筆者雖然曾經參加過這三個單位的學術活動,但我還是不認識大師。

大師圓寂後,我讀了多篇佛教界(或學術界)友人寫的悼念文章,他們都談到與大師當面交往的經過,充滿感恩懷念之情。我雖曾到佛光山參訪多次,但並不曾與大師當面交談。星雲大師,我是不了解的。

我只是遠遠地遙望著大師,最接近大師的一次,應該是國史館出版大師回憶錄《百年佛緣》之後不久,有一回和國史館同仁們一起參訪佛陀紀念館,承蒙大師撥冗和我們一起圍坐在一張很大的圓桌上,當時我和大師的距離,約略數公尺,雖然大師對我們說了一些話,我還是不認識大師。


十個角度認識大師

在學術研究方面,我常自我定位是一位近代佛教史的研究者,主要以近百年漢傳佛教史(民國佛教史、戰後臺灣佛教史、中共佛教史)為研究範圍,既然不了解星雲大師,又怎樣研究近代佛教史?我們要透過怎樣的途徑,採取怎樣的方式才能了解星雲大師?了解大師所創辦的佛光山?

依筆者目前思考所得,或許可以經由如下角度切入:

一、從星雲大師個人生平與時代的關係。
二、從佛光山在全球五大洲所創建的道場。
三、由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念的闡揚與實踐。
四、從星雲大師與社會(黨、政、軍、學、企業界等)各界的關係。
五、由星雲大師和他的弟子或再傳弟子的關係。
六、從管理學的角度研究星雲大師。
七、由佛光山本山與臺灣各地(或海外道場)的關係。
八、星雲大師對佛教經論的解讀與弘揚。
九、星雲大師的修行觀。
十、星雲大師的文學觀等。

在上列十項中的任何一項,如分別展開,又各包含許多可以深入探討的議題。如能就時間及資料所及研究,應該可以多認識大師一些。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