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散場】

媽的多重宇宙——善意與接納

透過「宇宙搖」,開啟平行宇宙,
平凡洗衣店老闆娘秀蓮的英雄旅程,
《媽的多重宇宙》用繞了一大圈,
從多重宇宙回到單一時空,
讓觀者了解「善意與接納」的重要。

■ 文/曾偉禎.圖/台北双喜電影提供

在許多時候,當我們回首人生,會想:如果當時做了不一樣的決定,會有怎麼樣不同的人生?這個疑問正是《媽的多重宇宙》科幻狂想曲的起點,並開展成富宗教及哲學意涵的作品。

這是自經典作品《機遇之歌》與《蘿拉快跑》以來,又一部精彩的一念之差(包含時間差與空間差)導致全然不同生命的電影,只是本片更瘋狂,科幻狂想相當準確描繪了人類意識(情緒、感覺、幻想、思惟等)奔流重疊交錯的現象。

活在多重宇宙交疊中

本片劇情是描述在美國開洗衣店的華僑歐巴桑秀蓮,如何在自己瀕臨崩潰的情況下,變成穿越時空、拯救全宇宙的女英雄。

華裔導演關家永(母親來自臺灣)和老搭檔丹尼爾舒奈特,繼《屍控奇幻旅程》之後再度合作,《媽的多重宇宙》對白中英文夾雜,動作戲精彩,同時充滿「惡搞」的科幻元素,加上瘋狂快速剪接切換多重宇宙,全片僅靠幾個陽春實景、前衛的美術及服裝道具,實現編導的創意狂想,成功成為非主流電影(cult film)的經典之作。

本片逗樂了不少影迷,因為有許多向華語影壇的創作力及指標人物致敬的片段,從李小龍到成龍,甚至融合王家衛與李安,將通俗親情劇情融合科幻狂想元素,也向《駭客任務》致敬,甚至將八竿子打不著的像《異形奇花》的非主流地下文化梗(cult culture),加上「宇宙搖」、「熱狗手」等惡搞,小學戲劇表演舞台裝等全運用上來。

劇情不僅討論性別、種族、東西文化差別,還有滿滿的親情,三段式情節更是把喧嘩熱鬧風格一轉,讓荒漠高山上的兩顆石頭,隔空意識交流,突然辯證起「宇宙緣起」、「存在與意識」,讓全片驚喜不斷。

這一生到底怎麼回事?

本片劇情由楊紫瓊飾演的洗衣店老闆娘展開,她正面臨被美國國稅局審查稅務的壓力,加上當天是失智老爸的生日,一生都想獲得老爸肯定的她,想好好辦一場慶生會;老公(關繼威飾演)卻選擇同一天要與她簽字離婚;女兒(許瑋倫飾演)恰巧也帶女朋友來正式向家人坦承出櫃……

所有事情全擠在一起,坐在背景布滿雜物、眼前滿是帳單桌前的平凡婦人,已經為了生活手忙腳亂,此刻更顯得狼狽不堪、蒼白挫折。秀蓮沒辦法專注於任何一件事情,在抵達國稅局面對稅務員審查時,精神緊繃終於達到頂點,世界突然在面前坍塌。

本片將女主角瘋狂地時空穿越與打鬥的娛樂性元素去除,劇情十分單純,就是一個日子過得忙忙碌碌、內在壓力龐大,因此忽視了與親人感情交流的中年婦女,如何重新審視自己的人際關係(與父親、老公、女兒、鄰居),從中取得內在平衡,平靜接受生命中不可控的元素,並與一切和解的過程。

編導的創意在於把女主角內在轉變過程「漫畫化」、「科幻化」,她的意識游離到各個宇宙,獲得各種能力(功夫拳腳、平劇歌唱、演技等等),以免世界被大魔王控制,進入貝果黑洞的負能量場而萬劫不復。

女主角楊紫瓊揮別《臥虎藏龍》裡溫良純情隱忍的俠女,以及《瘋狂亞洲富豪》中的貴婦角色,在《媽的多重宇宙》成為瀕臨崩潰的女人,隻手撐起整部電影。導演利用楊紫瓊的多重身分(明星、女打仔),穿梭於現實與虛幻的超現實,將多重身分「糊」成一片,顛覆傳統虛實認知,並成就娛樂效果,堪稱神來一筆。

所有狀況全擠在一起

本片導演著重在女主角的內心狀態:原來她的心結來自於華人傳統父權社會結構下,長期被父親貶抑(如你不夠好)、一生努力表現且習慣性承攬家庭所有事,但到了中年,內心壓力已使她耗盡能量,還幻想當初若沒有選擇婚姻,自己可能會有什麼成就……

英文片名「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用中文的口語翻譯是:「所有時空、所有事情全擠在一起」,是她的精神狀態,也是她習慣將事情一把抓的習氣。

而本片的大反派——女查稅員和秀蓮的女兒,其實都是內心孤獨、渴求被接納的人;尤其女兒是通行各宇宙的大魔王,創造了貝果黑洞,隱喻那種不被家長了解,打算完全放棄溝通的負面能量(其實是一個內心哭泣,希望媽媽了解、要媽媽抱抱的小女孩)。

而丈夫的角色,是導演選角的點睛之作,外表懦弱卻是秀蓮的精神導師,囑咐她要面對內心深處的能力(穿越各個宇宙取得能力),不要被老爸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所制約;在關鍵時刻還提醒她「善意」的重要,先生可說是一直在燈火闌珊處等她的人。

一念開啟一個平行宇宙

片中關鍵台詞就是他告訴太太:「一個念頭所帶來的抉擇,就開啟一個平行宇宙。」編導透過令人目眩的快速剪接,猶如凡夫的意識「一切種子如瀑流」,一剎那間不只有八萬四千念,正是英文片名「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隱喻。如此揭開了一個佛法上重要的觀念:種下一個念頭的「因」,產生相應的業力,就帶來「果報」,同時與瀑流般眾多因緣交互作用,就形成一個宇宙。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即是複雜多重的因果鏈所展現的複合相,宇宙就是我們自己意識產物。《楞嚴經》中說:「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意即一切法從心想生,本來世間就是我們識心所創,「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眾生流轉在各個宇宙(三界六道),卻把幻相當成實相。且從唯識角度來看我們的意識結構,事實上我們(第六、第七識)無時無刻不在「宇宙搖」(電影中用意識連結他人的記憶而成的宇宙、分支宇宙),穿越各個平行宇宙。

日常覺察是基本功

善意、愛與包容,還有女主角意識到「與自己和解」是影片主題,但透過場面調度與對白,探討「意識」更是本片最有趣味且富含哲思的意圖——每個人的意識,構築了每個人以自我為中心的宇宙,但是沒有人是孤島;善意與愛是從移開聚焦在自己的習性(放下我執),轉向成就群體的重要覺醒。

用善念取代惡念,去惡修善是修行的第一步,但想更進一步從痛苦、煩惱中解脫,還須了解「念頭是因」,被開啟的平行宇宙就是果報。因此在念頭上下工夫,「念起即覺」是重要的練習,否則流轉各個宇宙,不過是日常精神分裂的現象。

在看穿「意識」本質後,當知每一個宇宙的幸福與否,都取決於當下那個「起心動念」,影片結局傳遞的善意、愛、接納,看似通俗,卻是不管身處在哪個宇宙,修行日常覺察的基本功。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