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自在】

結緣書的源與緣

聖嚴法師的結緣書易讀易懂,
為許多心靈困頓的人點亮心燈,
或是解答信仰上的迷惑,
黃曉黎受益於結緣書,進而推廣,
期許更多有緣人,與佛法結緣,
讓生命有不同的可能。

■ 黃曉黎

結帳後,在超市一角看到法鼓山的結緣小書架,習慣性地翻翻再順手整理,過年前還看櫃檯前貼了除夕撞鐘的海報,從封閉的2020走向2021的世界,仍在茫然間匍匐前進,聖嚴師父的結緣書,此時此刻在這熙熙攘攘的十字街頭以文字弘法,與眾生結法緣!


與佛教結緣

我對佛教徒的最初印象,來自外曾祖母,她梳著包頭拿著長串念珠,坐在籐椅或躺在床上撥著念珠,靜靜地承受烏腳病痛,老人家的往生教會我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小學時不知在哪個寺廟或路邊拿到一小小張寫著「嗡嘛呢叭咪吽」的護貝結緣卡,成為書包裡的祕密安心符,更喜歡背面寫著:「祈求心中的蓮花開放」,讓我在身心急遽起伏的青春期,內心世界倚靠著觀世音菩薩,感受放光的蓮花。

一本本聖嚴師父的結緣小冊子,則是自己恍然大悟的起點。可惜的是,身為書蟲的自己有眼不識泰山,多年來母親處心積慮散放於家裡各處的師父著作,就像佛桌上24小時播放的念佛機令人麻木。

隨著人生擁有的愈多,也伴隨著愈來愈多的問題,才有意無意地翻閱,漸漸感受到師父的名言:「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在家有時間就看著師父一本本的書,度過因照顧年幼孩子而有些無聊停滯,但卻很重要的歲月。方便攜帶的小書,就這樣在包包裡隨時陪伴與跟他人分享。


淺顯易懂的佛法書

農禪寺未改建前,知客處入口左側是書店,接著是一整面的結緣書櫃。參訪時,到大殿禮佛後,就在那兒尋覓新書與結緣書,有時還會有免費結緣的《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等。

有次我還拿到一本結緣的《福慧自在》,是聖嚴師父於1993年在國父紀念館演講《金剛經》的著作,書末師父鼓勵大家聽經後要書寫、受持、讀誦與為人解說,邊看心裡邊嘀咕:「這真是困難重重的任務。」接續看到:「現在的印刷技術已經很進步,我們可以去印刷經典,可是如果大家看不懂,也等於浪費,很可惜。所以,經雖然要印,但是有需要才印,沒有需要就不必印太多。還有,通俗的佛教書籍,人人能夠看得懂,人人能夠接受它,應該多印,用來接引更多人,這也是我們要鼓勵的。」

是啊!這一路走來,聽著長輩念佛、念《阿彌陀經》、〈普門品〉,或一般人隨口胡謅幾句《金剛經》、《心經》,但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誤解佛法,真的很可惜。既然自己從聖嚴師父的結緣書獲益,相信一定有人也跟我一樣,需要師父的文字引領,但自己要從何著手?


推廣結緣書

常去的素包子店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經書,也有少許不知如何處置而拿來放的陳年舊經書,有時則被塞著一大疊宗教宣傳單、捐款單或各種廣告。習慣午後人少時去用齋,而勤奮的老闆也常趁閒整理、擦拭,某日終於鼓起勇氣詢問:「是否可以擺放些法鼓山的結緣書?」同時將隨身的小冊子遞上,也向他說明聖嚴師父對結緣書的看法,以及舊經書可以如何處置……

從此在店家同意下,開始從農禪寺搬結緣書到店家放置,每七到十天即到店裡整理與補書,也會到寺院請各種經書放到書架。某日,老闆提到附近醫院的志工,他也希望能放結緣書在院內佛堂,就這樣忽然多了另一結緣新據點,也正式向負責結緣書的單位報備與申請書架。

可旋轉、高立、透明的壓克力書架,放著法鼓山的結緣書,層架最上面寫著:「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發心的素包子店老闆特意挪出可安放旋轉書架的角落,置於爸媽提供的實木椅上,剛好在客人坐下的視線範圍,而相連的是老闆設置的書架,專門放從寺廟或佛堂請來的經書。

我定時巡視整理著,與老闆建立起不一樣的道情,那些年看著也陪伴彼此經歷了許多事,直到店轉讓給新店主,對方委婉地訴說空間有限,自己即依其所願將書與書架收回,清理乾淨再送返負責的基金會繼續利用!

醫院佛堂放結緣書的位置,則是在門口走廊上,原先與負責的志工商量,希望置於佛堂內某處,方便志工管理與參拜者拿取,但經過他們的多方考量,還是決定擺在入口。只好找一矮櫃讓書架是走路經過也能瀏覽的高度,下方空間剛好可以儲存餘書也能隨時補充。默默陳列於佛堂外的結緣書,就這樣成了24小時不打烊的心靈書店,給予受苦尋求解方的人們日夜取之不盡的安慰;而對佛法充滿疑惑或一知半解的,則隨時能找到正信的入口。

這些年,佛堂所在的樓層單位變化甚多,由門診區漸改為以內部單位為主,人的流動減少了,書的流通也跟著遞減,再加上2020年的疫情影響還曾關閉好一陣子。但只要有需求的人們來到佛堂門口,就能與看得懂、易理解的文字相遇,淺嘗法的美妙。


等待有緣人

那些年為了找經書,路過寺院都會到結緣處搜尋一番,常見的佛教經典總有著五花八門、大小不一的版本任人挑選,其中也參雜許多傳統、神異或附佛外道的結緣品。當書籍堆疊到某種程度,又無人整理,很容易雜亂無章且灰塵遍布,讓人不易生起敬重與恭請回家的心。

翻閱時則常常看到「助印愈多功德愈大」的語句,終於理解為何寺院裡的結緣品那麼多,尤其近年在大量的低價印刷氾濫下,許多地方只好公告:「拒收未經允許而自行置放的結緣品。」除此之外,舊經書或不需要的宗教物品,也常常被人放在結緣處,也許是惜物以分享給需要的人,也是不知如何處置的無奈吧!

網路的便利與吸睛,讓自己看書的進度慢了許多,閱讀實體書的普羅大眾更是驟減,佛堂擺放的結緣書流通更是不如以往,就像超市的結緣書放得不多也變動不大,但就像媽媽在家裡擺的結緣書,也許經過的人不經意瞄到,當某日對生命疑惑、想離苦得樂時,相信這小小的結緣書會適時指引人們安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