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創新】

社會企業,讓幸福永續

專研社會企業與創新、社會影響力評估的陳定銘教授,
為讀者介紹社會企業的類型,是以使命為優先,
結合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公益慈善雙重目標,
創造社會價值,成為翻轉世界的力量。

■ 陳定銘(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教授兼學群長)

近年來,以「利他」、「合作」價值為導向的社會企業,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企業主除了追求過往強調的經濟發展價值,還有更可貴的價值──善盡社會責任、永續經營,包括不破壞或促進環境保護、為弱勢族群創造就業機會,以及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等。

社會企業意涵、使命與類型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何謂社會企業,以及其使命、類型,與一般企業的差異。

社會企業是透過企業的手段解決社會問題,可以為營利公司、非營利組織或合作社之型態存在,而營收與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

社會企業採取社會創新的組織,強調組織依賴專業和資源,為經營帶來利益,但是並非走向商業化途徑。因此,社會企業聚焦在解決社會或環境議題,透過創新的型態,突破舊有的觀點,提供有異於原有市場的創新產品或服務,以達成其使命與組織的永續發展。

由於社會企業面臨三重底線的使命,也就是組織在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承諾中尋求平衡,組織必須在價值與目標追求一致性,必須使各方的承諾與他們的行動相符。故而社會企業在策略的訂定,往往比一般企業更加複雜,他們需要關注企業的生存和成長,也背負著提昇公共利益的使命,更不能忽略對環境的尊重與保護,使得社會企業在經營管理比一般企業面臨更多挑戰。

社會企業為了達成創造社會、經濟與環境價值的目標,非營利的使命即為社會企業強而有力的特徵,而社會企業如何創造價值被概念化及類型化,社會企業運作類型,金艾特(Sutia Kim Alter)歸類為三個原型。

一、嵌入式社會企業(embedded social enterprises)

這是較為普遍的模式,通常屬於非營利組織類型。企業的活動是「嵌入」在組織運作及社會方案中,故其商業活動是完全與社會服務互相結合,藉由創造社會企業來達成機構的社會目標,社會方案由企業的盈餘來支援,能同時達成財務與社會目標。

此模式通常是透過提供職業訓練和就業服務作為經營方式。例如,財團法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其附屬社會事業:烘焙與鮮凍美食的庇護工場、創作料理餐廳、PASTA義式料理餐廳、生機好鍋餐廳、綠野香蹤餐廳、喜歡你咖啡、伴手禮與手工喜餅禮盒、網路商城等的經營運作。

二、綜合式社會企業(integrated social enterprises)

其商業活動是與社會方案有部分重疊,大部分是一起共享成本、資產與計畫。社會方案與組織的運作結合在一起,非營利組織結合社會企業,支持組織的運作和社會活動,或用以擴展、增加組織的任務,並提供商品化社會服務給需要的人。

這類型的社會企業,通常以組織的有形與無形資產獲得利益,由這些基礎資產為本,建構出業務,其商業活動與社會方案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協力的,以增加財務與社會價值。例如,光原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

光原社會企業幫助原住民部落(如嘉義阿里山鄉)建構完整有機農業產銷價值鏈網絡體系,而瑪納則是深入原住民部落推廣有機農作種植、友善環境與土地,不僅幫助原住民自助助人,也提供臺灣社會一個結合自然環境永續發展、原住民文化保存及經濟發展的示範方案。兩者共同為解決原住民部落的社會問題,以及原住民經濟產業找尋出路。

三、外部式社會企業(external social enterprises)

外部式社會企業登記為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對於外部的社會企業,並不會涉入其營運。此類型的社會企業為了要達到其社會目標,必須能夠獲利,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資金回饋非營利組織。例如,大愛感恩致力開發以回收寶特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志工資源回收,到實業家發揮專業良能的愛心接力,再回饋社會,同時也是臺灣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心靈資本、佛法觀念與幸福永續

面對環境破壞、極端氣候帶來災難,以及世界財富分配不均、社會與政治的不穩定性(高犯罪率、恐怖主義、地下革命等)、全球化富國殖民窮國,導致羞辱和憤怒、生活壓力與缺乏人生意義。丹娜左哈(Danah Zohar)提出心靈資本理念,它代表了對人生意義、人生價值與最終目標的關切,並將社會緊緊連在一起,藉由運用心靈智能,得以建立心靈資本。

在已開發國家,馬斯洛的需求層級(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事實上是上下顛倒的。西方世界的大多數人,一出生就衣食無缺、安全無虞。人類學家、神經科學家與心理學家都發現:

1.神點(God Spot大腦顳葉部分的神經團塊)說明了在人類社會創建之初,就有宗教觀念,開始探問人為何而生?為何會死?如何融入世界。

2.利他主義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人類存續仰賴一些人願意為他人或群體犧牲自己。馬斯洛在人生晚年,也認為需求層級應該上下顛倒。

達賴喇嘛與勞倫斯穆增伯格(Laurens van den Muyzenberg)提出:「創造利潤與工作,還是幸福。」對佛教徒來說,目的一樣是快樂,但是所謂快樂,並不是滿足所有需求,而是得到「心靈的平靜」。藉著修練自己的心,避開會讓人受苦的想法和行為,因應生老病死、失去親人或財富等人生不可避免的苦難,就可以達到快樂、或者接納的境界。

佛教的觀點裡,不是別人必須來滿足個人的需求,而是剛好相反,人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也要能夠滿足他人的需求,才會快樂,金錢不能買到快樂。佛陀曾開示:「你應該滿足你自己擁有的,但對自己所做的善事,則永遠也不應該滿足。」在佛教的觀念中,只有行為端正,沒有負面想法和情緒的人,才可能真正快樂。

聖嚴法師在《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指出,工作中的種種狀況,要懂得用方法調適自己,將身心安定下來,把工作上的挑戰當成提昇自己的機會,用禪心代替煩心。以智慧處理問題,放下心中的罣礙,以慈悲心包容眾生,以柔軟心忍辱一切,將佛法落實在我們的職場和生活中。

趕上數位轉型的趨勢

社會企業是因應弱勢族群的需求,或是公益與社會價值理念而成立,不同於一般企業因為市場需求與利潤動機之形成,社會企業強調使命願景、創造社會價值與社會影響力。

而社會企業領導者與團隊必須從心靈資本、佛法觀念與幸福永續,作為實踐的基礎。面對2020年起的新冠疫情,數位科技的應用在疫情之下相當重要。例如,臺灣微軟公司透過數位工具,助非營利組織一臂之力,將關懷與愛得以延續。在疫情期間如何跟上數位轉型的趨勢,導入有效的軟體與系統,以確保組織和服務運作的穩定,讓非營利組織能夠專注心力在需要幫助的族群並擴大影響力,已經是刻不容緩的新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