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新視界】

「自他交換」的
實驗與菩薩行

■ 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校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自他交換」的實驗

「想像在別人的身體中醒來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這可能是孩童的幻想,或是科幻作品中「交換身體」的情節。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認知神經科學家帕維爾.塔奇科夫斯基(Pawel Tacikowski)的團隊,將它變成研究主題,在iScience(2020)期刊發表〈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感知會影響自我概念,自我不連貫會削弱情節性記憶〉("Perception of Our Own Body Influences Self- Concept and Self-Incoherence Impairs Episodic Memory")研究成果,顯示自我意識和記憶都會出現一些轉換,似乎大腦正嘗試適應對新身體的認知,這提供有趣的角度來探究身體與心理間聯繫關係。

此實驗,徵求33對朋友,通過頭戴式顯示器,可看到放置在「自或他」頭頂上的攝像頭的實時記錄。如此,可從通常看自己身體的角度來看「自或他」的身體。同時,實驗者對兩位參與者的相應身體部位進行「同步或非同步(延遲3秒顯示)」觸碰。

實驗只進行了幾分鐘,研究者注意到受試者的意識,已被誘導投入在交換身體的情境中:當其中一人受到仿製刀的威脅時,另一人也會有強的皮膚電導反應(例如:流汗)。而且,受試者在風度、開朗、自信等人格特質的評估測試,也變得更像朋友,而不是自己。

實驗也發現:那些更願意接受「自他交換身體」、自我感知顯著轉換為朋友的人,在情節記憶測試中表現得更好。研究者推測: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自我不連貫」感受較低,換言之,即使自我和身體的感覺已經轉變,自我意識和身體之間的差距也較小。這種不連貫性似乎干擾了我們對情景記憶的編碼方式。


虛擬或擴增實境(VR,AR)與禪觀

這種運用頭戴式顯示器來誘導「感同身受」的實驗,類似現代科技「虛擬或擴增實境」(VR,AR)的體驗,也與禪觀有關。拙文〈虛擬實境與禪觀--勝解作意〉、〈擴增實境與禪觀--真實作意〉(註)提到:

以不淨觀禪定為例,修行人由「勝解作意」假想力故,令所觀屍骨,漸增漸廣,遍滿一床……·一國乃至大海邊際所有大地,皆為遍滿白骨。復以「勝解作意」,從彼漸略,捨大地骨,觀於一國……·復捨一床所有骨相……·乃至最後·……·繫念眉間。」(《大毘婆沙論》卷166)如是不淨觀以廣略觀察自在的假想力,來對治貪欲。

但是,真實世界中貪欲等煩惱境界無量無邊,不只是色身而已。我們應該進入「真實作意」,觀察萬物的自相(本質︰色的本質是變礙相,受的本質是領納相,想的本質是取像相,行的本質是造作相,識的本質是了別相……·)、共相(共通的原理︰無常、苦、空、無我……·),及真如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才能引生真實智慧,普遍地斷盡煩惱。


「自他交換」的菩薩行

「自他交換」的實驗,似乎在佛教的修行也可以參考與運用。例如:對於初期佛教《大念住經》每段「反復」(refrain)觀察段落之第1個關鍵層面「內、外、俱」的解釋,佛教注釋書將「內在的」與「自身」對應、「外在的」與「他人」對應、「內外俱」與「自他平等」對應。

寂天(Śāntideva,八世紀初)菩薩的《入菩提行論》對於菩薩行的開展,提到「自他平等」的觀修:「首當勤觀修 ,自他本平等;避苦求樂同,護他如護己(90偈)」、「手足肢雖眾,護如身則同;眾生苦樂殊,求樂與我同(91偈)」、「如是修自心,則樂滅他苦,地獄亦樂往,如鵝趣蓮池(107偈)」,如是開展「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決心與歡喜(意樂)之菩薩行的妙訣,是「自他交換」:「若人欲速疾,救護自與他,當修自他換,勝妙祕訣(120偈)」。

阿底峽(Atīśa,982~1054年)尊者將此「自他交換」的觀修傳入西藏佛教,發展為以「給與他人樂,代受他人苦」的心態,配合呼吸的進出,例如「呼樂與他、吸他苦受」、「呼菩提光照他、吸他人惡業苦」等觀想。

唐朝,華嚴宗祖師們,例如澄觀(738~839年)的《華嚴經行願品疏》卷10,對於《華嚴經》卷40之「代眾生苦」的「法供養」修行,認為有七種意義:

一是菩薩只要能生起悲憫眾生的心意與愛樂,就已超越凡夫境界,事實上未必能「代眾生苦」。

二、三是屬於間接因緣,例如:教導眾生不造惡業,沒有惡因,則沒有苦果;但教導之準備或過程,菩薩需修苦行或受苦。

四、五是菩薩以捨身因緣,真實代眾生受苦。

六、七是「理觀」,觀察菩薩大願與眾生苦都是空性,或「法界為身,自他無異。眾生受苦,即是菩薩。」總之,「約有緣方能代耳。」

在虛擬或擴增實境與網際網路可以交互融合的世界,所帶來正面或負面的「苦樂」影響更為巨大。對於「自他交換」的運用,或是認知神經科學的實驗,或是佛教的實修,如何體會「同一法身/色身」而利人利己?值得我們深思。


註:見《人生》雜誌265、266期,2005年9、10月;收載於《當牛頓遇到佛陀》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