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

紅塵中獨處,不迷亦不離

在這個紅塵大道場修行,
有人身不由己,忘了自己;有人一心出離,想做自己,
透過一次又一次獨處,
認識自己,認識他人,進而與他人產生連結,
在紅塵中找回自己,讓自己不迷亦不離。

■ 邱惠敏

「忙忙忙/忙忙忙/忙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盲盲盲/盲盲盲/盲得已經沒有主張/盲得已經失去方向」,這首〈忙與盲〉的敘述很貼近自己的真實狀況嗎?每天在紅塵中打滾,我們扮演著各種角色,在外要忙課業、工作、建立人際關係;回家還要關心家人、打點家務、擔心孩子課業,想一個人靜一靜卻沒有自己的房間,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將自己隱沒在群體中,可是跟自己、跟他人的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

在人海裡,每個人都需要一方心靈空間,一座屬於自己的島嶼,當心累了,可以拋開繁瑣的日常,享受一個人……

喧囂中,懂得獨處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認為,獨處是一種心理需求,絕大多數心理健康的人,每天都會花一定比例的時間來獨處,因為唯有獨處時,隔離了外界的接觸與干擾,才能真正往內看,與自我對話,對安定自己的身心,以及內在自我整合有很大的幫助。國外醫學專家也證實,獨處有諸多好處,例如趕走疲憊、提高效率、強健大腦、預防癡呆、激發靈感、解決問題、分解煩惱、緩解焦慮等。

不過,人們早已習慣用忙碌為藉口,害怕自己一停下就可能被取代,「放不下事情,不能給予自己獨處的時間,往往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謝文宜教授指出,現代人總把自己當超人,以為工作、家庭上沒有自己就無法完成,「其實想想世界、宇宙的浩瀚,個人真的很渺小,世界從不會因誰而停止運轉。」

即使有了獨處的機會,人們也排滿一堆計畫,忘了獨處是要放慢,不被世俗的效率、認真等價值綁架,而是透過拉開距離更認識自己。

十九世紀的文學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在大自然中獨處兩年兩個月,豐富了他的心靈。現代人也許難以離群索居,卻可以練習找個離家近的公園、步道,盡量不受人流、車流的影響,一個人平靜地走路、呼吸,一段時間後身體自然放鬆。例如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西田幾多郎每天都會沿著銀閣寺到南禪寺之間的河畔小徑散步,一個人邊走邊專注思考,也因此走出了「哲學之道」。

或者利用假期進入山林,靜靜地走路、躺著,也許是在一棵樹下,也許是溪邊,在這獨處的時刻與空間,慢慢讓身心融入整體環境,身心放鬆五感打開,感受大自然給予的禮物,如微風、蟲鳴、鳥叫……

經常獨自錄製生態音聲的風潮音樂總監吳金黛,便在大自然的教室裡學會:「世界的運行不是以人類的自我為中心,我只能學習去接受,放下限制自己、也限制別人的框架,從中也體驗到超越文化、人際、語言限制的真正自由。」

修行中,獨處找回自己

獨處也是修行之所需,在許多經典中,描述佛陀告訴比丘們需要找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地方獨自禪修,《大念處經》:「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隱僻處,結跏跌坐,端正身體,置念面前,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修行需要時間與空間思惟法義,獨處的因緣幫助我們提昇自我覺察與觀照的能力,進而修定發慧。無論是一個人的獨處修行,例如做定課,透過念佛、誦經、持咒、鈔經、打坐等來用功;或是法會或禪期的大眾共修,雖然時空、場域、人數、方式有別,目的是藉助群體氛圍,透過一個限制卻又獨立的空間與自己獨處,讓自己安住在佛號、咒語、經文、呼吸上,不受外境干擾,即使獨自一人,也不覺得孤單,而是感到與佛菩薩和眾生同在的。

「獨處不是只有美好的一面,更會有許多自己不知道的負面東西跑出來。」謝文宜說,獨處就像一面照妖鏡,我們內在的小惡魔更容易現形,如恐懼、貪戀、後悔、昏沉、懶散……因此獨處如同練習默照工夫,聖嚴法師說:「默,是不受自己內心以及環境的影響而動,心保持安定的狀態。照,則是清清楚楚知道所有的狀況。」照是觀,很清楚地在觀照;默則是止,不受前念與後念,以及內、外境的影響,這都是獨處的修行考驗。

許多佛教徒都會固定安排禪七行程,雖然與其他學員共住修行,但因為禁語、結界的關係,卻是密集與自己相處的時刻。禪修的英文retreat,有後退、退卻的意思,但聖嚴法師在禪七開示勉勵學員們,七天看似無所事事,但學習了放鬆、安定、覺察自我的方法,為心注入很大的能量,也讓情緒更安定。

法師在〈人格在寂寞中昇華〉說:「人格的昇華,必先假以沉澱的時日。一缸混水,澄清之後,始能明淨如鏡而徹上徹下。」因此出堂後,禪眾們像充飽電,更有力量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對修行者來說,閉關是全然的獨處,獨立一處、一人獨修,許多歷代大師都曾閉關,精進用功,例如清末民初四大師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太虛大師、弘一大師,還有東初老人、聖嚴法師、繼程法師也都曾掩關閱藏。但他們不貪戀個人修行境界的美好,奠下日後弘法深厚基礎與資糧後,出關更積極投入弘法利生的法務,如虛雲老和尚在終南山結束閉關後,復興禪宗祖庭。太虛大師在西方寺獨自閱藏年餘,出關後投身佛教現代改革:「佛法的傳揚不能一成不變,須依時空環境的轉變而加以變革。該在深山修行時就去隱居,該創新革命時就要懷抱舍我其誰的態度勇於承擔。」真正的修行者在獨處時怡然自得,在紅塵中積極行菩薩道。

心閉關,不迷亦不離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因工作、家庭等因素,無法抽身去密集禪修或閉關而深感遺憾,法鼓山禪堂堂主果醒法師表示,閉關是他多年的心願,但出家三十年因緣依然不具足。「比起身閉關,心閉關更重要。」他深深體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攀緣,能專注當下,時時觀照,不受外境的波浪影響,清楚自身即是透徹的海水,「修行還是不離紅塵,不斷地見招拆招」。

就像從事廣告業的林純綾所覺察的,在人群中、在工作時即刻抽離的獨處感受,格外重要。她形容,職場的紛擾,就像飛機飛在對流層遭遇風暴來襲的景況,而安住於佛號上的獨處方法,好比把自己暫時拉到平流層,比較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眼前的情緒風暴。

宗薩欽哲仁波切曾在《不是為了快樂》中說:「如果我們還是很難創造獨自生活的機會與助緣的話,至少試著讓自己的心遠離迷惑。」在紅塵中獨處,不是要離群索居,或是拋下一切,只是我們早已習慣往外看、攀緣,如能透過身心的適時抽離,往內在觀照,培養智慧,心將更清楚,既不迷惑於紅塵俗事,也不會一心想著逃離。

進而,透過安住於法上的修行獨處,隨時覺察,心將更加清明自在,生命方向也將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