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從纏出禪,歡喜做家事

繁瑣的家事是許多人眼中的「生活纏」,
在佛教而言,卻是養身鍊心的好機會,
尤其懂得了掃除的心要與方法,
將環境當作鏡子、把心當作老師,
做家事不再是理不清的葛藤,
而是長養慈悲、智慧的歡喜修行。

◎許翠谷

年關將近,轉眼又是大掃除的時節;提起做家事,相信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人人各有罩門:洗衣不摺衣、掃地不拖地,不愛洗碗、不刷馬桶,遑論清理廚房或整理衣櫃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日子,眼看堆在角落的置物箱「年年高升」……你準備好掃地、掃心地了嗎?

做家事看似瑣碎乏味,在佛教來說,卻是相當重要的一門行持。《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記載:「若月八日或十五日,應鳴揵稚,總集僧眾,共為灑掃。」從原始佛教開始,佛陀不但親自帶領弟子打掃園林、經行道,也要求大眾定期整理內務,其中一位弟子周利槃陀伽,還因為掃地而證得阿羅漢果呢。

洗衣掃地,正好修行

佛法東傳後,中國禪宗開展「道在平常日用中」的修行生活。唐朝百丈禪師建禪林、立清規,於是僧人墾荒掘土、自食其力,舉凡插秧、種菜、挑水、擔柴、建造房舍、灑掃、烹飪、縫補衣物,粗活細活一肩挑。由於當時都是到山坡上耕作,所以這些作務又通稱「出坡」,及至當代,寺院仍維持每日出坡的傳統。

然而,出坡可不是身體的勞動而已,而是啟沃禪機、鍛鍊心性的門徑;中國歷代祖師,「有的用煮飯圓熟胸中的光風霽月;有的用劈柴截斷輪迴的重重葛藤;有的用挑水荷起菩薩的綿綿情義」。因此《百丈清規證義記》便有「莫謂執事之外,更無所營,須知運水搬柴,無非佛事,舂米作飯,正好參求」。

那麼祖師大德在勞動中如何用心?「直心。」法鼓山香港道場弘講師果興法師,分享長年研究禪宗史的心得,他說,禪宗講「當下即是」,所以無論掃地、砍柴或舂米,一定是全副身心投入當下,但不是生硬呆板,而是能清楚知道環境的動靜,適當地回應當下的工作需求;說穿了,就是「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但我們做家事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果興法師譬喻,多數人做起打掃工作就像灰姑娘的姊姊,邊掃邊埋怨,卻又期待煥然一新的舒適感與成就感,偶爾專注起來,「用心」變成「用蠻力」,難怪身心俱疲。「同樣的工作做久了,也許會覺得平淡,但這就是修行啊!」法師鼓勵我們用平常心來打掃,不多想也不偷懶,掃就對了。

環境是鏡子,心是老師

「我們的心,由我們的一言一行所創造。活得邋遢隨便,心便會蒙塵髒污;仔細慎重地過生活,心自然就會漸漸乾淨美麗。」《小僧大掃除》作者松本圭介指出,出家人每天出坡灑掃寺院,不是因為道場亂成一團或哪裡髒了,而是要掃去心中的塵埃。坐在打理乾淨整齊的空間裡,背脊自然會挺直、收攝身心,心靈就這樣沉靜下來。

「如果茅蓬髒亂不堪,那麼你的心也就是這樣了。」泰國僧侶阿姜查在《修行路上的茅廁》指出,乾淨、整齊、美觀的居住環境和禪修工夫密不可分。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生前便要求弟子與專職的辦公桌上,只有電腦和電話,沒有多餘的雜物,法師自己更以身作則,凡到訪任一空間,離開前一定恢復原狀,這是為了讓下一個使用者也能安心、歡喜。

整理家務看似微不足道,其實正好檢視自己的心。喜歡做家事的作家鄭栗兒,談起自己的罩門,笑說自己喜歡洗衣卻不愛晾衣服,為什麼?這幾年反觀內省才發現,原來自己討厭重複繁瑣的工作,加上先生有一套曬衣哲學,在她看來根本是浪費時間。覺察到這一點,鄭栗兒告訴自己這是訓練耐心的開始,漸漸地,也能享受曬衣的喜悅,「學著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是一種心的鍛鍊。」

書畫家曾中正把做家事當做舒活筋骨的好機會,不僅居家乾淨舒適,身體獲得適度的活動與伸展,還能達到運動效果。今年暑假太太出國三個月,獨力操持家務,則讓曾中正深刻體會家人相互扶持、共同持家的重要。

一如佛陀曾經讚歎,打掃不僅可以讓自他清淨,還能調柔身心,可見做家事從未離開修行。所謂「靜中養成,動中磨練」;做家事,一方面養身調心、有益健康,另一方面則藉事鍊心,讓煩惱習氣一點一滴消融,長養慈悲、培養耐性及互助的精神。安心、安身又安家,一舉數得。

斷捨離,從因地上下工夫

不過,有時候再怎麼努力打掃,房間角落總還是會有一落落的雜物,一點也不清爽。「問題不在打掃的工具或技巧,而是我們身邊有太多不需要的東西了。」日本整理專家山下英子(Hideko Yamashita)在高野山寄宿時,看到寺院簡約質樸的環境後,讓她重新思索:如何走向清淨簡單的生活?

山下英子揉合瑜伽行法,提出「斷捨離」(danshari)的概念,也就是透過「斷」除不必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讓自己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原本不擅家事的她,在徹底實踐斷捨離後,不僅生活空間變得清爽舒適,打掃一點都不費力,身心也跟著開闊起來。

斷捨離的過程難免遇到各種陷阱,例如捨不得、下次還會用到、惜福等藉口,讓人陷入兩難。對此,有多年整理文物經驗的法鼓文化總監果賢法師感觸良多:「這些都是自己挖的陷阱,過程中的不捨,正反映了個人的價值觀與執著。」

果賢法師舉例,他每次看到二手紙就是捨不得丟,基於惜福愛物,只好裁一裁當便條紙,結果愈積愈多,最終還得回到「捨」的動作,才驚覺自己一直在「果」上打轉,「真正的斷捨離必須進一步回到『因』──減少用紙量,才能根除。」

透過打掃,也讓我們重新思索現代生活的便利性,乍看之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環顧生活周遭,充斥著特惠商品、集點贈品……,看似自由卻在不知不覺中被物質給綁架了。果賢法師因此建議,整理家務的根本,要從因地上下工夫,提醒自己:需要的,真的不多。

斷捨離改變的,不僅是「看得見的世界」,還包括內心「看不見的世界。」本刊副主編邱惠敏在實踐斷捨離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最難捨下的是色身這個臭皮囊,「我在恐懼、害怕著什麼?」她形容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的那一刻,如釋重負:如果色身可以隨時捨下再利用,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我們的日常生活,本來就是由平凡瑣碎的家事構築而成,當我們動手去實踐、體驗,會發現,無論掃地、洗碗、摺衣服,甚至整理一只抽屜,也等於是面對自己、接納自己、整理自己的歷程。

聖嚴法師曾說:「環境是我們的鏡子,心是我們的老師。」掃除正是這樣一種修鍊。佛法談「自淨其意」,並不是要我們追求遙遠的他方淨土,而是當下身心的清楚自在,每天透過簡單的打掃動作就能有所啟發。趁著年終和家人一起挽起袖子,動手做家事吧!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