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6
人生雜誌電子報/每月月初發報

當期資訊

人生雜誌479期──【走路去】

【本期專題】尋找新風景

【人生座談會】放下的勇氣

【法鼓訊息】放暑假到法鼓山打禪七 7月跟著悟道去


購買本期雜誌
雜誌訂閱特惠方案
訂閱 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79期目錄

本期專題

尋找新風景

走路已成了作家劉克襄的生命核心,
寫作素材源自他走過的萬里路,
幾乎用雙腳踏查了臺灣,
從農路、小徑走進山林自然,主動遇見新風景,
而創造新路,也成了他的日常功課。

(劉克襄提供)

■ 文/劉克襄(作家)

走路從來不只是走路。走路帶出哲思,孕育信念,自古即有之。

遇見

走路需要路線,但沿著既有的,難免被制約,內化為循規蹈矩的日常。何況,如今的公路設計,不再以行人優先為主要考量。因而在臺灣的郊野,能夠創造一條不屬於公眾熟悉,只屬於自己的旅遊路線,這是相當幸福之事。

如是實踐,我愈發享受隨性的快樂。健行的緩慢和不確定,悄悄帶出過去難以想像的視野。我所關懷和熱愛的自然風土,早已超越過往的認知。縱使以往鍾情於生態旅遊,深度和廣度都不若現今的寬遠。

我不僅捨棄了指南圖鑑的引導,連自然步道、公園山徑都不是首要的選擇。我所摸索的,往往屬於非觀光的偏僻小徑。

不可思議的綺麗

任何一條狹小、彎曲的道路,尤其是產業為主的農路、村徑開始變得珍貴。比任何時候遇見,都珍貴許多。這些車輛稀少的公路,往往比其它交通便捷的環境充滿魅力,引領我走向更為荒疏、陌生的鄉下。

因為路線改變了,再加上走路,帶來緩慢的速度,新的細膩風景自然應運而生。車子到不了的平常鄉野,遠比我們想像和遇見的多出甚多。每條農路都可能遇見驚奇。

乍看稀鬆的普通景觀,當我知道如何走進去,而且願以徒步前往,常會遇見不可思議的綺麗。但坐在汽車裡,這個機會大大降低。如果依靠指南,我們也一樣,幾無機緣和它們邂逅。

過往,有些地景我們熟識了,諸如墾丁、太魯閣,那漂亮是一種共識,一種大家都會遇見的顯性之地。但在鄉下隨興走路,遇見的是各種隱性的美麗。你清楚這種慢遊充滿不可預期,彎進別人難以想像的產業道路。不只是發現,還懂得體會。

尋常鄉野比諸名勝大景,更值得為生活加分。很多人是一輩子看不到這些的,因為車子的盡頭,往往是大家共同視界的邊界,多數地方已約定俗成。

主動去發現的美景

不依賴旅遊資訊是多麼欣慰的事,甚至是值得驕傲。當我們循著指南按圖索驥,勢必帶來或大或小的壓力。當目標成為眾人矚目之處,更彷彿對這處土地施以各種形式的拓墾。愈認真頻繁地前往,傷害愈大。

捨棄旅遊地圖,你不只選擇了避開人群。因為不去,還降低了傷害環境的行為。

選擇走路,前往那不可預知的新境界,我們或也常失望,目的所在是如此尋常,但那過程便有無可取代的美麗。我們發現自己充滿更強大、合理的是非取捨,實踐了最輕微的心安地探觸。

我們會遇到各種美景,那是自己主動去發現的,不是別人定義,而是自己去創造,就在路的兩邊。自己創造地景美學,也學習重新定義。

對土地的尊重

透過走路的律動,你的思考跟著飛揚。走路開始像一隻蝴蝶翩翩飛舞,不斷地沾黏一朵朵的花朵,快樂不斷飄動。你清楚掌握自己的身體,調整出一個愉快的節奏,慢慢地跟身體有了更好的對話。你不是用雙腳走路,而是以整個人的力量,全力去體驗。

一個人如此,二三十個人則像集體的舞蹈表演。

一群人排成長長隊伍,走進一處偏僻的地方,不是一輛遊覽車的到來,那種友善減少了對土地的壓迫。受訪的土地和人物都不會倍感壓力,反而樂於分享他的生活和價值。一輛遊覽車的到來,農園主人不知情下,少有人會對它展開歡迎。但你若是一群人走路,經過漫長跋涉,這是一種對土地的尊重,在地人往往樂於展開雙臂。

縱使是漫長的行走,疲憊都會形成美好的韻律。那是詩的花火,一部小說的延續。你彷彿開竅了,擁有跟整塊土地一樣的脈動。你和它緊密相連,那是一種完全未被束縛的快樂。自己真正屬於自己,屬於這塊土地。

創造

我總是夢想著,下了車站,前方馬上有一條彎曲的小路,引領我走向青綠的郊野。

但車站往往是開發最密集的地方,那機會少之又少。泥土路,更是不敢奢想。唯有一些無人駐足的小站,存留著殘徑。

雙白線的鄉道和無白線的農路已是最滿意的狀況。而現下這樣的路還有不少,只是拓寬和改建的頻率甚高,有時不到兩三年,眼前又是新穎白亮的公路,在腳前刺眼的伸展,只適合汽機車通過。

縣道,是最困擾的一種。看到這種中間常出現虛黃線或雙黃線的公路,心頭馬上湧起一股焦慮不安。但這樣寬廣,車流量快速的地方,往往是柑仔店經常設立之地,甚而是便利商店。在偏遠的鄉野看到這些庶民生活必須之店面,常教人驚喜萬分,也樂於進去光顧。因而小小一段寬敞的、縣道等級的公路,是可以勉強忍受的。但若長時走在縣道,彷彿進入作業中的工廠,常失去樂趣。

至於縣道以上,省道、快速公路等筆直又寬廣的公路,那是巨大的威脅。無法用走路去丈量了,只能視為盡量不經過的惡劣極地。

獲得更多走路的空間

因而每回旅行,設計一條完美的旅行路線前,必須謹慎觀看地圖。撥開縣道以上的糾葛,找到那些清楚而乾淨的農路和鄉道,方能研判可能通過的地方。

當代的走路,從來不是隨興的。各種形式的法令限制、交通建設和城鎮開發等等,綁住了走路的自由。我們只是從中,尋找一喘息的空間。古典的徒步已回不去,看似廣闊的原野,能夠前往的地方是有限制的。你在這樣的拘限中,創造最大的自由度,比別人獲得更多走路的空間。

有時,還必須充滿豐富的想像。從那些無路的曠野中大膽研判,何方有徒步的機會。可能google來不及更新,但現場還是有一條路清楚的存在,只是衛星搜尋不著。反之,google上出現的路,現場消失的更多。

我們所做的努力,往往是把一段段農路和鄉道連結。若能百分之八九十成功,不管雙站的連結,又或者有一端需要搭乘公車其實都算成功,值得為自己喝采,高興好幾日。

淺山和丘陵亦然,當兩條長長的彎曲山路在地圖裡,找到可以微妙連結的位置,那是最美妙的時刻。

至於環島那種徒步方式,我是遠遠避開的。跟客運、大卡車等快速行駛的車輛並肩,或者交會而過,我覺得是個己生活裡,最大的挫敗和羞辱。走在過於寬闊的路,彷彿在沙漠跋涉,只看到自己的腳和影子。那些大山大海遠在天邊,因為分神於車輛的不斷去來,不易完整地親近。

迷路走出新的可能

對我來講,走路的隨興,絕不是必然。有時透過事先周延的觀看,甚而是規畫,以及各種找路的學習,才能獲得更多啟發。

走路的美學教我們欣賞地景,感覺內在身體的變化,但也教我們在愈來愈稀少轉彎的路上,找到隱密的蜿蜒小徑,邂逅新風景。有了事先的準備,當迷路狀況發生時,有時更讓我們走出新的可能。不泥於一種方法,創造新路,那是我的日常功課。

以農路和鄉道為標準,打開網路地圖,沿著車站或公車尋找適合的走路路線,縱算還未出發,光是在地圖上演練就是快樂的享受。我常花許多時間瀏覽,被一些曲折的公路吸引,卻也被不清楚的路線迷惑。

平地有時都不一定有充分的資訊,何況是淺山,可以獲得的愈加缺乏。有時,還得藉助一些登山小徑的結合,才可以走得更遠,抵達想要前往的目的。

隨著愈來愈熟練的道路,以及等高線的判讀,徒步的路線更加擴大,義理了解的也愈多,甚而推翻了過去的旅行視野。走路加上地圖規畫,還有偶爾迷路的經驗,過往不曾發現的美麗新世界,總是在轉彎的角落等我。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9期

訂 閱 方 案
新書上市

精選專欄

【人生座談會】

放下的勇氣

生病、臨命終時,是人生最大的考驗,尤其身處高齡化社會,如何病得健康、圓滿善終,是許多人關切的議題,「臺灣安寧之父」賴允亮與《放下的勇氣》作者張寶方、撰述張靜慧,對談面對生死、放下執著,從善終學會善生。

(李東陽 攝)

活動名稱:好好生活、好好生病、好好相伴、好好告別座談會
 與談人:賴允亮教授(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中心、放射腫瘤科榮譽主治醫師)
     張寶方居士(臺中榮總志工隊隊長、《放下的勇氣》作者)
     張靜慧居士(資深醫藥記者、《放下的勇氣》採訪撰文)
 主持人:果賢法師(法鼓文化編輯總監)
記錄整理:《人生》雜誌編輯室
主辦單位:法鼓文化、法鼓山安和分院
  地點:法鼓山安和分院
  時間:2023年5月21日

果賢法師(以下稱主):在二十三歲的年紀,很多人可能還在讀大學,或者還在尋找人生目標,但是什麼因緣讓張寶方踏入安寧志工的行列?

張寶方(以下稱方):我二十三歲時也還懵懵懂懂的,就走入了家庭。結婚沒多久,我母親從檢查、確認肺腺癌末期,到往生約八個月。三個月後,我父親也因腦溢血過世。我嫁得比較遠,所以他們臨終時,我都不在身邊,自己覺得很愧疚、遺憾,這是我會加入安寧志工的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當時不懂醫療處置、臨終關懷,包括該對往生者講什麼,等我懂時為時已晚。因為這樣的懊悔,我花了十幾年才走出喪親的哀傷。

當時自己對癌症有很多的困惑,不管是費用或各方面醫療、照護等,我想要也需要知道,所以一路學習,而且我已經沒機會孝順父母,心想怎樣把這一份孝順再轉成更大的效益,把自己的生命發揮到極致。

主:聖嚴法師說過,受苦受難之後才能救苦救難,張寶方有三十幾年豐富的關懷經驗,記錄成《放下的勇氣》一書十分不容易,請本書的採訪撰文張靜慧分享成書的過程。

張靜慧(以下稱慧):2013年,在德貴學苑聽到寶方的演講,當時我覺得非常的震撼跟感動。二十三歲的年輕女性,她承受當新手媽媽的壓力,同時又要承受連續失去父母的衝擊跟悲傷,可是她轉換悲傷成為動力,走進我們最害怕、離死亡最接近的安寧病房。身為記者,聽到這樣的生命經驗,當下就發願,希望有機會可以訪問寶方,把她的生命經歷寫出來。

直到2020年,才有機會訪問她,好好聽她談生命故事,以及非常豐富的陪伴經驗。後來在果賢法師的支持與促成之下,每個月一篇,於《人生》雜誌上,把寶方陪伴跟照顧的經驗分享出來,兩年多後,經過法鼓文化的編輯,才有了這本《放下的勇氣》。整個過程讓我感到因緣不可思議、願力不可思議。

智慧的陪伴,當個守望者

主:想要請教賴醫師在智慧的陪伴過程中,怎麼安定自己同時又能關懷、照顧別人?

賴允亮(以下稱賴):我稱醫療人員為「醫療守望者watchman」,像以前城樓的圍牆上有瞭望塔,都有守望者,當他看塵土飛揚,知道敵人來了;看到黑雲密布,知道暴風雨來了,遇到狀況要趕快告知城牆裡的人提前做準備。所以醫療人員沒有在第一線上把事情弄清楚,接下來的痛與苦就沒辦法解決。

我母親過世已經三十年了,那時我剛從國外學成回來,當時國內很少人專門做癌症研究,我是乳癌專業,對於自己的診斷非常有信心,之後還請了我的老師來臺為我母親做最好的治療,可是,就算我照顧得這麼好,但我媽還是走了。那時我很忙又要處理後事,日子就在忙碌中前進,但三十年後,看到我可愛的孫女,就想到我母親沒機會看到他們,那份心裡的哀傷,三十年後依然沒走出來。

安寧照護要做的是癒合(healing),不是傷痕撫平了、結疤了,而是要像船過水無痕,乘風破浪過去了,水就無痕,這才是癒合。我們希望能夠在教育上多著力,包括《放下的勇氣》書中提到的那些人,佛教稱為菩薩,基督教稱為天使,天使來到我們面前,他教給我們一些事情,我們要把這些事情傳出去。有位英國詩人說過:「天使的確來過,只是在他離開時,我們才知道!」這本書讓我很感動,因為都是天使的訊息,證實天使來過。守望人所做的努力,就是希望人間不要一苦再苦,希望整個城市都是安寧的。

主:賴教授提到每一個人都可當一個守望者,請靜慧分享書中關於陪伴,令人感動的篇章。

慧:當義工不只需要熱情,即使熱心想要幫助人,對方不一定會接受,所以還需要善巧與智慧。例如書中提到一位躁動的病人,他已經認不清楚身邊的人了,還會打人;還有一位病人因為口腔癌,氣味非常地刺鼻,一般人聞到會想奪門而出;當往生者沒有閉上眼睛,通常我們也都會很害怕……可是寶方身為義工不能奪門而出,她會用她的善巧、智慧,還有勇氣去面對各式的病人跟狀況。

因為我們都有機會去陪伴親友,不管是探視或者親自照顧,寶方的經驗會給大家很多有用的參考。

方:一開始接觸這幾位病人,我跟大家一樣是有恐懼的,例如味道,尤其是口腔癌病人的味道,如果沒有處理好,整個病房就會瀰漫肉腐化的味道。雖然自己害怕,在面對他們時,會先想方法,做善巧的應變。如果你臉上帶有恐懼或是嫌惡……其實病人都比你更敏感。

當病人譫妄、躁動時,一直想要打人,在這樣的氛圍裡,第一我會緊張,二是我怕被打到,三是家屬比我更緊張,這時候要怎麼攝受自己?當下我就用一點幽默的口氣跟家屬說:「你先保證不要打到我,你把他抓好。」我先深呼吸,然後接著去安撫家屬,最後再安撫病人。

還有肺癌病人會一直喘,愈喘就會愈緊張,大量冒冷汗,這時候我看他這麼難過,心裡也會跟著他緊張,如果在允許的範圍之內,我內心會先數息,接著握住他的手,然後慢慢地教他吐氣的方式,當他放鬆時,就不會感到好像要斷氣。

每一個經驗都是像教科書,但是想如何去協助他,當下不能有雜念,心裡要清清楚楚,而且專注力就在這位示現病苦的老師身上。

Compassion,與他一起苦

主:當臨命終時,宗教信仰如何對自己的生命有幫助?

賴:舉個例子,有天半夜十二點多,我接到電話,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師(對患者的尊稱),他罹患肝癌,癌細胞都阻塞肝臟了,所以他全身既黃又癢。雖知他時間不多了,但希望讓他不那麼癢,當晚處理完發癢與出血問題後,值班醫師就走了。我把值班醫師叫回來,問他「有沒有五或十分鐘的時間」,我說「如果有時間,不要一直站著,就坐下來在床邊陪病人,詢問病人狀況,最後等他睡著了再離開」。

有時間站著講,就有時間坐下來,在病人旁邊陪伴,這是癒合的方法之一。陪伴(company)的字根源自拉丁語中的「com」,意為「一起、共同」。而安慰在拉丁文中是「consolari」,意思是「與孤單的人『在一起』」;誰在身邊誰盡量做到,這是立即癒合的一個要素或開始。乘風破浪,破過去以後等著它浪平,這就是癒合。

另一個字根為「com」、也是我們常用的字是「compassion」。Compassion,除了是慈悲、憐憫,當我們看見小孩子跌倒了,只是扶起來,但是媽媽會跟他一起苦,會心疼地安慰他。在宗教裡,Compassion會讓人具有與受苦的人一起苦的特質。

網路有一短片,內容是一個病人問基督徒醫師,死後去的天堂像什麼?那位醫生回答不知道,我們都沒死過,誰也不知道。影片中,當醫生和病人談話時,他聽到病房門有聲音,他一打開門,一隻狗就跳到他身上,他抱著狗跟病人說:「我雖然不知道天堂像什麼樣子,但是我知道天堂裡有我的主人,所以我一點都不擔心。」所以宗教信仰有沒有幫助?換句話說,只要靈性獲得安適,就可以到這境界,宗教是到達平安的一條船。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9期

法 鼓 訊 息
放暑假到法鼓山打禪七 7月跟著悟道去

佛陀端坐在菩提樹下49天,究竟「悟」了什麼?為什麼能找到解脫煩惱的密碼?法鼓山世界青年會即將於7/9~7/16,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青年禪七,歡迎18至40歲,已有初級禪訓班經驗的青年學員,一起透過體驗與修證,找回這份覺醒能力......


和小孩藝起哈佛 法鼓山歡迎家長參加分會夏日營

首次嘗試開辦線上親子營,就獲得參與的家長們滿滿的讚許。法鼓山護法總會於7/2(日)下午2點,在北投雲來別苑主場以視訊方式,舉行「藝起哈佛夏日營」的第一場課程,和全臺9處分會,總共3百多位小朋友,以及他們的家長一起成為學伴......

《小迷糊楷楷的爆笑生活》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看楷楷如何出奇招破解難題!......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