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文摘報第162期
2021-6-17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開發智慧、減少煩惱,自利利他兩得其益

禪的理論與實踐(大字版)


聖嚴法師


禪的修行,目的是要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身心平安、少煩少惱,所以學到觀念、方法後,一定要經常練習,才能達此目的。……

因緣是否就是業力?

問:您的一生歷經重重險阻艱難,您如何找到支撐下去的力量?

師:我並沒有找到什麼力量來支持我克服困難,而是當我遇到困難,我相信我會克服這些困難,繼續往前走。繼續往前走的時候,我也並不認為心外另有一個神,而是相信我自己修行的方法,可以幫助我走出這些困難。

為什麼?因為困難本身是不存在的,困難的存在,主要在於人的心理作用。一個人如果沒有信心,膽怯、害怕,沒有信心往前走,才是真正的困難。做任何一樣事、走任何一條路,只要我們自己有信心,自信心就能夠幫助我們度過一切困難。比如走一條橋,這條橋很危險,如果一開始你就認定大概過不了吧,結果一定是過不了。而如果你知道橋很危險,但你還是有信心,靠著你的方法、信心和知能,雖然危險,還是試著走過去,那麼一定可以度過難關。只要用心、有毅力,沒有任何的困難是無法克服的。所謂用心是我知道應該如何做法,毅力則是一次又一次嘗試,克服困難往前走,不用擔心,也不必害怕,更不要讓自己的心阻礙了自己。

所以,我在山裡閉關也好,在森林也好,在任何一個時間地點,即使我獨自一人,我也不覺得孤單,而感到佛菩薩和眾生是跟我在一起的。比如我在閉關時,曾遇到一些古怪的事,但我相信那只是一種幻覺,並不是真有什麼魔境、麻煩的狀況出現,而就是自己心裡的幻境。這麼一想以後,幻境與魔境就會馬上消失。當幻境、魔境消失以後,就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平常、自然的景況,並沒有說在自然現象之外,還有些什麼古怪的東西。如果這層心理障礙去除了,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了。(摘錄)

(本文摘自:《禪的理論與實踐(大字版)》)

【兒童繪本展】親子禪修組合
新書上市

讓孩子變得更快樂、更平靜,更有自信!……

精選書摘

為什麼要念佛呢?

念佛就是念覺,一念佛一念覺,念念佛念念覺,念到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與佛打成一片,即同諸佛一樣地打破無明黑暗,親證自己本具的大光明藏,才算成功。

■ 文/靈源老和尚

佛與眾生就在覺與不覺之間的分別,我們人人有心,人人都可以覺悟,所以我們人人都應當學佛,要學佛第一步即是要念佛。《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初參德雲比丘時,德雲比丘就教他念佛如同小孩子初生下來,學講話時第一句先學叫媽媽是一樣的,所以吾人學佛先學念佛,如叫媽媽一樣,因為佛陀法乳之恩最重大之故。念佛憶佛,現前當來決定成佛,若不肯念佛,是決定不會成佛的。念佛就是念覺,一念佛一念覺,念念佛念念覺,念到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與佛打成一片,即同諸佛一樣地打破無明黑暗,親證自己本具的大光明藏,才算成功。

念佛這一個念字,是人有二心,一心則不亂,二心則心動,心動即是生死。《大乘起信論》說,無明不覺故心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所以這個念字,就是生死的根本;念字就是妄想、思慮。有思慮有妄想就是凡夫,我們一天到晚都是離不了思慮妄想,有時念財產,有時念名利,有時念父母妻子,有時念飲食起居,有時念貪瞋癡,有時念殺盜淫,總之,一切是是非非總念個不停,沒有一刻兒停止的,就是倦了睡覺,猶在夢想顛倒。所謂一呼吸間有九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生滅就是念的不停,所以我們叫作眾生。眾生二字,就是眾妄相生,眾苦所生,苦惱到極點了!縱許你榮華富貴,也難免受妄念所召的生老病死之苦!就是你生到天上,做一個天王,福報享盡了,也仍舊墮落下來受苦。所以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佛用天眼看見眾生枉受六道輪迴的苦,發大慈悲心,說種種方法教化我們,要我們出三界、離火宅,方法雖多至八萬四千種,最要緊的目的,就是將我們把所有的妄想收束起來,在一個覺念頭上,這個念頭,就是念佛。(摘錄)

(本文摘自:《淨土直說》)

延伸閱讀:

淨土直說

靈源老和尚


淨土不僅僅在西方,
心清淨了,所在之處即是光明佛土。
靈源老和尚直指念佛的心要,
讓你當下即在淨土中。……

當 月 選 書

止觀禪:打開心門的鑰匙

釋果暉


將不知自我為何物的散亂心,練成有自信、時時集中心念的「小我」,也有機會進一步提昇到統一心的「大我」,乃至開發出「無心」、「無我」的智慧......

唯識三論今詮

于凌波


本書為初學唯識者的入門書籍,由《百法明門論》的略陳名數,《大乘五蘊論》的粗釋體義,《唯識三十論》的高建法幢,由此即可跨入唯識之門......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