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文摘報第158期
2021-2-25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認識彌勒佛,發願往生兜率淨土!

彌勒佛50問

法鼓文化編輯部編著


如何持誦彌勒經典?
如何以知足常樂的彌勒精神快樂生活?
如何學彌勒佛思考人生?
這些有趣的問題在《彌勒佛50問》有精彩的解答……

彌勒佛為何是未來佛?

彌勒菩薩是繼釋迦牟尼佛之後,將在人間成佛的第二位佛,稱為彌勒佛或未來佛。彌勒菩薩現居於兜率天,將降生人間成佛,他的任務是在未來世界成佛後,將佛陀的教法傳授給大眾,並且將娑婆世界變成美好淨土。

佛陀接班人

經典中,彌勒菩薩是親蒙佛陀授記成佛的未來佛,可說是佛陀指定的接班人。彌勒有時是優雅的沉思菩薩,有時是高髻寶冠的交腳菩薩,有時又搖身一變為手提布袋的胖和尚,無論彌勒的樣子是菩薩或佛,無論是否為佛教徒,大家都喜歡親近他。

彌勒的梵文Maitreya,是印度常見的婆羅門姓氏,中譯為慈氏,意為慈愛。根據《小部.經集》的〈彼岸道品〉,帝須彌勒(Tissa-metteyya)與阿耆多(又譯為阿逸多)是佛陀的兩位弟子;《中阿含經》記載佛陀授記他們兩位,一位成佛,一位成為轉輪聖王。

但在大乘經典中,彌勒即是「阿逸多」。根據《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簡稱《上生經》)所說,西元前六世紀,彌勒菩薩出生於印度婆羅門家庭,名為阿逸多,他是佛陀的弟子。

下生人間成佛

佛陀多次在經典中當眾授記彌勒未來成佛,卻有比丘對彌勒成佛一事存疑,依《上生經》記載,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向佛請示:「過去的經典中有記載,說阿逸多將在世尊之後,次當成佛,但是眼前的彌勒仍是凡夫之身,煩惱也未斷,這人命終之後當生何國土?」佛向在場大眾宣布:「彌勒必當成佛,十二年後將比我先入涅槃,命終即往生兜率天內院,在那裡教化有緣者。」十二年後,彌勒果真如佛所言,先入涅槃,上生兜率天彌勒內院說法度眾,等待降生到人間成佛。

彌勒菩薩上生到兜率天後,需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另有一說為五十七億六千萬年),再轉生人間度化眾生。等待彌勒成佛的時間看似漫長無邊,其實建設人間淨土,不僅是佛陀接班人的彌勒佛使命,人人都應以「佛陀接班人」自勉,學佛發菩提心,廣種福田,讓自己所在之處即是淨土!

(本文摘自:《彌勒佛50問》)

【法鼓文具】新品上市,任選5件79折!
新書上市

日日是好日,工作好修行~……

精選書摘

命終之後,知生何處?

深入觀察會發現,苦受也是因緣所生,隨著因緣改變,前一刻和下一刻的感受都不一樣。

■ 文/杜正民

根據經中描述,舍衛城裡有個年輕比丘生了重病,經文形容他「年少新學,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少知識,獨一客旅,無人供給」。「少知識」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承接上一句,意味他對佛法懂得不多,另一個說法則是連接下文,由於被人認識得不多,所以獨自住在客僧房中。重點是,沒有人照顧他、供給生病所需。

一天,比丘們向佛陀提起這件事,紛紛感嘆:「有是病比丘多死無活。」由於當時醫藥不發達,病重到某個程度,存活的機率也就不高了,於是比丘們請世尊前往關懷。

那天下午,佛陀結束禪坐後,便前往探視。年少比丘看到佛陀來了,正要起身迎接,佛陀連忙示意他:「別起身,比丘,你還好嗎?身體還受得住嗎?」接著經文便引述差摩比丘的故事:「廣說如是三受,乃至『病苦但增不損』。」

每次讀到「如是三受」,總覺得表達得太快、太簡略了,因為那個痛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形容,所以讀到這裡,我都會再一次回想103經差摩比丘的敘述,如此想過一回,就更能感同身受:原來這個年輕比丘也經歷了那樣的痛,而且病苦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佛陀接著問他:「汝得無變悔耶?」變悔,類似懊悔,有點不太能夠放下的那種感覺。年少比丘說,他確實感到懊悔不安。佛陀便反問:「你不會是犯戒了吧?如果沒犯戒,有什麼好難過的呢?」

年少比丘沒有犯戒,他告訴佛陀:「我年紀輕,出家也不久,對於世尊所教導、超越世間的法,以及勝妙知見,都還沒學通也沒有任何成就。我在想:死了以後,我會去哪裡呢?」

「命終之時,知生何處?」便是關鍵字了。讀病相應經會發現,絕大多數人關心的是這個問題,不只病患,包括瞻病者,甚至其他比丘都有同樣的疑惑。

佛陀答非所問?

佛陀看著年少比丘,問道:「比丘!有眼故有眼識耶?」「於意云何?有眼識故有眼觸、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有別於對尊者比丘從五蘊切入,佛陀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問起。

根、境、識的交互作用,是我們認識外界的重要管道與媒介,因緣使眼根與外境(眼所對的是色)接觸,在眼識產生辨別作用後,而產生各種覺受—苦、樂、不苦不樂。

從我們的眼根與對境相觸,然後在識產生作用,這中間沒有任何一個實體,所以我們的感受不是實有的,而是隨著因緣改變而有所不同,可能是愉悅、苦澀,或者沒有感覺。不論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不是「我」所生的,而是因緣聚合而產生的。同理,耳所聽聞、鼻所嗅、舌所嘗、身體所觸、意所感,都是同樣的道理。佛陀要點出的是,沒有一個實體的我的存在。

接著,佛陀又問:「云何?比丘!若無眼則無眼識耶?」「若無眼識則無眼觸耶?若無眼觸,則無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假如沒有眼睛(眼根),是不是就沒有眼識的辨別功能?如果沒有眼識的辨別功能,對境就不可能有眼觸,而生起各種感受?

前一段,是從生起的現象來談,現在則反過來講滅的現象。原來佛陀要講的是生與滅的關係。可是,年少比丘明明是問:「命終之時,知生何處?」佛陀卻教他從六根去觀察生滅法,並叮嚀他:「當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終,後世亦善。」

仔細看佛的回答,還真是答非所問。但一讀再讀便會發現,其實是我們問錯問題了!

還有一個「我」

由於我們慣於把自己當作一個實體,執著於「我」的存在,才會去追問:死後「我」該怎麼辦?這類似於基督教死後要回到上帝或神的左右,而佛教根本不存在「命終之時,知生何處」這個命題,所以佛陀才會帶著弟子從眼、耳、鼻、舌、身、意,直接地去體驗生滅法。如果依此禪觀,反覆修練,最後一定是善終。

1025經這段經文,值得反覆咀嚼。我們的病起,也是因為有所執,執著在苦受,我自己便是如此,身體的痛對我來說是那麼「真實不虛」,但如果深入觀察會發現,苦受也是因緣所生,隨著因緣改變,前一刻和下一刻的感受都不一樣。死亡也是一個因緣,往生之後,我們的感官隨之改變,身心和感受,又是另外一個組合了。(摘錄)

(本文摘自:《法的療癒:佛陀教我的10堂生死課》)

延伸閱讀:

法的療癒:佛陀教我的10堂生死課

杜正民


杜正民教授在罹癌後,
也曾為此困惑,
想了解佛陀如何教導人面對病痛與生死,
因而投入《雜阿含經》病相應群經研究……

當 月 選 書

生死學中學生死



辜琮瑜


作者以互動式的討論,與我們共同探索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應做何事?引領我們從死亡恐懼觀照自己,覺察出活著的意義......

不再試著修補生命:
覺醒、面對,全然接納每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傑夫‧福斯特


藉由分享自身被憂鬱症與疾病纏身,展開心靈探索的過程,探討如何在紛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自在......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