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雜誌電子報458期
2021-10-7
人生雜誌電子報/每月月初發報

當期資訊

人生雜誌458期──【《十牛圖》尋禪上路】

【本期專題.解析篇】從生命教育接軌《十牛圖》

【當代關懷】南傳比丘尼傳承「復興」了嗎?

【法鼓訊息】課後雲端禪體驗 週末好放鬆


購買本期雜誌
雜誌訂閱特惠方案
訂閱 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58期目錄

本期專題

【解析篇:生命教育】

從生命教育接軌《十牛圖》

我是誰?生命的意義為何?
當生命開始出現這些疑惑,
可說是進入《十牛圖》的「尋牛」初步,
也是生命教育的著力點。
楊蓓老師認為,生命教育可作為進入精進修行階段的「前方便」,
用現代化的方法幫助人在修行鍊心的過程中,少走一點冤枉路。

(梁忠楠 攝)

■ 楊蓓(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特聘副教授兼主任)

《十牛圖》是中國禪宗藉由詩畫的譬喻來闡述禪修的十個層次。如果借用來理解人生內在的成長歷程,可以談的是,一個人經過許多歷練後,開始回頭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老老實實去尋找「我是誰」的過程——路往內探索,漸漸接觸到本性的過程。

當學生進到生命教育的軌道裡,藉由文學、哲學、心理學等不同領域的課程,透過知識、學術理論,以及理解更多人的生命經歷,把「自己」看明白,清楚為什麼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這樣一個人身上?哪些是我的原因?哪些是環境的原因?如何讓自己不一樣?再將這些人生經驗轉化成慈悲與智慧的材料,能夠與他人及環境融合,進而與他人分享。因此,生命教育「提昇人的品質」的過程,可堪以《十牛圖》來比擬。但是生命教育是以現世轉化為材料,不若《十牛圖》中涉及心性的超越,乃至空性。

尋牛:覺的出現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機會探索生命的意義,特別是人到「中年」,無論是在家庭或職場都累積了相當程度的人生經驗,也在各種角色中苦樂夾雜,或是出現煩惱、危機感。當生命出現這些令人疲憊的對立面,在努力擁有與害怕失去之間拉扯時,生命開始出現「縫隙」,讓人產生諸多「疑惑」:生命的意義為何?自己怎麼活成這個樣子?如何活出和以往不一樣的生命歷程?雖然只是模模糊糊想去理解,但當這樣的念頭浮現出來,可以說是進入到「尋牛」的階段:「覺」的本能慢慢出現。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將人生分為八個階段(他的妻子在他離世後,又補充了第九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重要的發展任務及心理社會危機。他認為,老年期的最重要任務就是自我整合,如果能統整過去,就能坦然面對未來的死亡。我在《叛逆中年》與《熟年真好》兩本書裡,則鼓勵人趁早練習統整人生,藉由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理解我「如何」、「何以」是「我」。而「尋牛」的階段就是統整的起點。

站在禪修的角度,禪修者或許不需要刻意去統整與回顧生命經驗,就能漸次進入「尋牛」、「見跡」、「得牛」、「牧牛」……的歷程。然而從生命教育的立場,誠實、不閃躲、不帶批判地回看自己曾經擔任過的人生角色、經歷過的成功與失敗、喜悅與痛苦,一點一滴地拼湊成自己的人生圖像並加以解讀,則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有些長輩很愛講年輕的事,一遍又一遍地回憶過往,乍聽這些故事好像東一塊、西一塊,但是這個過程是有意義的。因為雖然他們可能不知道敘說的意義是什麼,也欠缺生命脈絡的建構,但是訴說生命故事本身就是統整的方式,透過「說」故事,有意無意的,他自然而然就開始了統整的工作。而生命教育則是藉著理論架構,幫助人有主題性地、循序漸進地,有意識地開始整理自己的生命經驗。

所有走過的人生歷程,都是珍貴的資糧,然而有些重大創傷或是失落,並不那麼容易面對,所以我們在生命教育學程裡也開設了「家族治療」、「自我覺察與成長」等各式各樣與「療癒」相關的課,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創傷和失落看得更透徹,從分裂走向整合。當我們勇敢面對自身經驗,並保持觀照與反省時,或許能一點一滴與自己和解,逐漸從散亂走向沉穩,重新找到詮釋與體悟,而有勇氣為生命創造不一樣的意義與價值;即使明白是非成敗轉頭空,可是心裡會很踏實。

而對禪修者來說,他們或修定(即「止」),或修慧(即「觀」),隨著止與觀的能力愈來愈純熟,心會逐漸安住、穩定,原來的混亂及痛苦可能慢慢得到消解;但有些關卡卻是不容易撫平,甚至會將人困住,這時候,療癒相關的課程就提供了一些方法或管道,疏通或改善生命歷程中創傷的影響,減少其「罣礙」與「執著」,讓心較能「歸家」,甚至「忘牛存人」。所以,生命教育可以說是利用現代化的方法,幫助人在修行鍊心的過程,少走一點冤枉路。

自我消融的人生歷程

《十牛圖》中「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還本源」的境界雖然深奧,然而生命統整到了某個程度,或許能有機緣體會與萬有和諧融合,或是歷經千錘百鍊,發現山水依舊。正如蘇東坡的詞《定風波》,把中年以後不同階段的心境變化與歷程,有層次地描繪出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衣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將這首詞一段一段分開來看:從不理會外在的聲音、只是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到披著蓑衣在大雨中依然來去自如,到寒冷的春風吹醒了酒意,雖然有些微寒意,但仍山頭太陽斜照,到最後那句「也無風雨也無晴」,因為「醒了」,心境不同,風雨陰晴都無妨,無論面對過去、未來,或是往前走、往後看,都安然自在。這也是聖嚴師父說的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的歷程。整首詞雖然無法與《十牛圖》一一對照,可是所描繪的歷程,其實也是修心歷程中的境界。

以生命教育的角度來看,《十牛圖》可以讓我們從不知道心的作用,到覺知心的作用,理解心的作用,進一步去調伏心的作用,讓心牛漸漸為牧童掌握;接著牧童連掌控都不需要了,明白一切現象各自存在、彼此各自安好,甚至發現這些各自安好也各有因緣。從這樣一路發現的過程,進一步地,我們也有了選擇的空間:可以繼續精進修行,也可以回到社會貢獻自身,這就是「入鄽垂手」——自己煩惱少了,也幫助別人減少煩惱。一個人修行有所領悟後,把他懂得的智慧與慈悲和人分享,即便只影響一個人,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都是運用自己曾經走過的歷程與提昇的經驗,看看能否為他人所用,成為對他人的助益。

自覺覺他 自利利他

《十牛圖》所隱喻的是一個持續的歷程,但實際上,人在鍊心的歷程則有持續性,也有跳躍性,會來來回回。為什麼會跳躍與來回呢?因為每個人的根性不太一樣,生命歷程也不一樣;「覺」不是一個固定的形態或標準,它有各式各樣的樣貌,可能今天覺察了這個,改天是另一個部分,或是對相同的部分又生起新的看法。但最重要是想要學習的念頭從來沒有消失過,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練習把好壞、對錯等二元評斷都慢慢放下,只是不停地「覺」、不停地發現,從不同面向來解讀現象。

正因為它不是一個固定的路徑,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更困惑,有些人可能停下來,甚至有的時候,精進用功本身反倒成為障礙。隨著不同的根器,有些人是從「做」之中體悟,即便沒有開悟,也可以先奉獻、行菩薩道,在奉獻中,「覺」慢慢開始發生作用,也就是「入鄽垂手」之後再開始「尋牛」。所以《十牛圖》應該是一個「圓」,周而復始;人不停地在這個圓裡面學習與修行。因為《十牛圖》所隱喻的每個階段不是「完成」,而是一個持續的狀態,就像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也還是持續地修行,以不同的方法將佛法演繹出來。

在生命教育中,可能沒辦法將生命的統整過程準確地與《十牛圖》各階段相對應,只能說在某個經驗上好像到了這個階段,可是其他部分也可能還不到位。《十牛圖》像是一張有趣的地圖,可以去對照自己來來回回的生命經驗;從中讓自己去覺察、理解、精進,進而跳脫以往的窠臼及習氣,有更好的自我認同,幫助自己逐漸定下心來,不起煩惱,對生命一切所遇處之泰然,並且有力量從自覺走向覺他,即使做的只是小事,胸襟和眼光卻是寬大的。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58期

訂 閱 方 案
新書上市

精選專欄

【當代關懷】

南傳比丘尼傳承「復興」了嗎?——緬懷當代首位南傳比丘尼庫蘇馬法師

當代首位南傳比丘尼庫蘇馬法師於八月底圓寂,
她除了致力建立斯里蘭卡的比丘尼教團,
東西方南傳比丘尼傳承也多受她影響,
泰國、越南、美國、澳洲、紐西蘭等地都有了初步成果,
但復興南傳比丘尼傳承仍是一條漫漫長路,
期待庫蘇馬法師早日乘願再來,一起努力。

(張玉玲 提供)

■ 張玉玲(國際佛教善女人協會Sakyadhita International前任主席)

在南傳比丘尼傳承中斷千載後,當代第一位受南傳比丘尼戒的庫蘇馬比丘尼(Bhikkhuni Kusuma Devendra)於8月28日晚上在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去世了,享年九十二歲。

在成為比丘尼之前,法師本是位學者——她曾在美國攻讀分子生物學,後來又攻讀了巴利文與佛教哲學研究兩個博士學位;此外,法師作了很多有關斯里蘭卡比丘尼與佛教戒律的田野調查研究,也曾特地前來臺灣和韓國觀察當地的比丘尼僧團並進行交流。法師出家前曾在大學教授科學和英語;有過幸福美滿的家庭,但也曾是個傷心欲絕的母親——她的女兒在21歲時不幸死於癌症。

而法師最重要的歷史定位,是她在1996年前往印度鹿野苑(Sarnath),帶領九名女性一同受比丘尼戒,成為千年來斯里蘭卡的首位比丘尼。法師從印度回到斯里蘭卡之後,努力建立當地的比丘尼教團。而今,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目前成果如何呢?全球的南傳比丘尼傳承算是復興了嗎?以下是筆者這幾年來的親身經歷與第一手觀察。

復興南傳比丘尼傳承的悲願

連續兩個禮拜天,筆者都受邀以國際佛教善女人協會(Sakyadhita International)前主席的身分參加庫蘇馬法師的線上頭七與二七追悼會,並應邀致詞。在聽了多位與法師非常親近的比丘、比丘尼及其弟子、朋友的分享之後,筆者只能這麼說:雖然我在2002年參加第一次善女人大會時就認識了庫蘇馬法師,而且之後幾乎在每兩年一次的善女人大會裡都見到法師,但由於我在善女人大會期間通常忙著解決各式疑難雜症,而且如同許多人提到法師非常慈悲睿智且從不抱怨,所以很少有機會服務法師。印象中法師總是那麼calm and cool,見到她或在她身旁時,總有一股特別寧靜的氛圍,令人心安。

然而,我記得有一次在馬來西亞的善女人大會,有人問及南傳比丘尼復興議題時,法師當仁不讓,立馬舉手並奔向麥克風發言分享,展現領導者風範。我記得法師特別提到1996年在印度受完戒,一時還不敢立刻回斯里蘭卡,因為怕當地仍舊不能接受(由於1988年佛光山也曾經在印度協助斯里蘭卡尼眾受戒,但並沒有獲得當地的承認)。但,在鹿野苑完成兩年的訓練後,法師終究還是得踏上歸程。透過麥克風,庫蘇馬法師分享了她當年內心的忐忑不安——那肩負恢復整個斷了一千年的傳承,可以想像壓力之大……即使在機艙門開啟之前,法師說她都還擔心:「會不會有民眾等著丟爛番茄和雞蛋在我們身上……」然而,當一行10位新受戒的比丘尼踏出機門時,看到的竟是民眾列隊捧著鮮花、帶著歡迎的布條迎接她們,令法師百感交集。而善女人大會現場的聽眾自然是報以最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

多麼勇敢的心靈,多麼艱鉅的使命,多麼振奮人心的好榜樣!

然而,即使有庫蘇馬法師在斯里蘭卡當地社會原本就受到的尊重,在斯里蘭卡當地保守估計已經有超過3000多位受戒的比丘尼,就誠如澳洲的濟光法師(Ven.Chi Kwang Sunim)在線上頭七分享時所提出的,庫蘇馬法師曾對她說:雖然她很歡喜過去20多年來可以到世界各地弘揚佛法,但若非斯里蘭卡當地多年來還是有不少阻力,她其實很希望能多待在家鄉,專心培養訓練更多比丘尼。所以,濟光法師認為,若庫蘇馬法師這一生還有任何遺憾的話,就是斯里蘭卡的比丘尼未能受到最全面的訓練,因為她必須經常飛至海外尋求支援。

全球南傳比丘尼僧團發展現況

.泰國:達摩難陀法師團結境內比丘尼

但也正因庫蘇馬法師必須馬不停蹄全球弘法,許多其他地區的南傳比丘尼僧團也在庫蘇馬法師的鼓舞影響下相繼成立了。雖然,一切都還只是剛開始,在臺灣的我們可能真的很難想像這些南傳比丘尼在世界各地所面臨的挑戰。

先說泰國吧。大家對前兩年榮獲BBC百大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和美國的歐普拉出現在同一本雜誌封面上,那號稱「泰國第一比丘尼」的達摩難陀法師(Ven. Dhammananda)應該不陌生。達摩難陀法師本人一直強調自己並非「泰國第一比丘尼」,因為法師的母親比她更早受大戒,然而因為是在臺灣受的漢傳比丘尼戒,所以泰國並不承認,這也是法師決定自己出家的原因。於是達摩難陀法師2003年在庫蘇馬法師的協助之下,從斯里蘭卡受完比丘尼戒回到泰國。

雖然她本來就是泰國著名大學的宗教系系主任,既是研究佛教戒律專家,也早有其國際知名度與網絡,雖然一般人對法師的印象是極強悍且非常“outspoken”(敢言),但法師卻語重心長地說,她這一路走來崎嶇坎坷:「吾豈好辯哉!」 除了全心投入自身僧團的比丘尼訓練,達摩難陀法師也努力團結泰國境內分散各地的比丘尼僧團。

2020年疫情暴發前的除夕夜,筆者正好在曼谷,因為去機場與兩位自泰北飛至的比丘尼朋友碰面,因而有幸被「順便夾帶」去參與了在達摩難陀法師寺院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泰國比丘尼集體半月誦戒。看著三三兩兩的比丘尼法師以不同的交通方式,不辭辛勞風塵僕僕地先後趕至,看著她們彼此頂禮問候,聽著她們清淨的梵音唱誦,心中有種平靜與感動。再大的困難,相信她們都能一一克服。

.越南:南傳比丘尼僧團日漸茁壯

越南是另一個充滿希望的南傳比丘尼復興地。在臺灣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越南的漢傳比丘尼僧團,或者可能也有人接觸過另一個越南本土成立的乞士派僧團,這兩個僧團的比丘尼都有人在臺灣或中國留學。殊不知,南傳的比丘尼僧團在越南當地也已逐漸成長,令人期待,雖然她們同樣面對著艱辛的、不被承認的挑戰,而這樣的挑戰竟是來自當地的比丘僧團。

2018年筆者與同修師兄轉機越南,順道拜訪幾位常參與善女人大會的法師,剛好趕上一年一度全國性「大愛道比丘尼節」,於是受邀以善女人前主席的身分參加大會,且安排留學印度拿到博士學位的了法法師(Ven. Lieu Phat)擔任隨身翻譯。了法法師雖然年輕(小筆者一、兩歲吧),卻是越南南傳的長老比丘尼!

了法法師也是在斯里蘭卡庫蘇馬法師那兒受戒,2018年,了法法師帶領的比丘尼僧團已經有30人左右,是個素質很高,依山而居過著農禪生活的比丘尼僧團。但法師卻告訴我,這次要不是擔任筆者的翻譯,她也不會有機會「走紅毯、坐貴賓席」,因為即使越南不同傳承的比丘尼都非常歡迎也敬重她,但礙於當地南傳比丘不承認南傳比丘尼,在這種場合她們通常只能低調出席。但筆者對這個僧團充滿信心,尤其是在與她們共同生活三天後!而這兩次在線上為庫蘇馬法師作七,了法法師都帶上了多位學生一起為庫蘇馬法師誦經迴向。知恩、感恩、報恩,了法法師說她們一定會努力弘法,繼續在越南復興南傳比丘尼僧團!

.西方:串聯國際 積極創建僧團

除了亞洲,南傳比丘尼傳承也傳到北美及南半球。其中,曾在韓國出家且在雲門寺受過多年嚴格訓練後,又重新受南傳比丘尼戒的美國籍Ven. Ayya Tathaloka/法持尼如光法師(以下稱如光法師),尤其在澳洲的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阿姜蘇加多(Bhante Sujato)與多位西方信眾的支持下,如今已是西方眾所周知的南傳比丘尼領導。

如光法師在美國加州所帶領的Dhammadharini比丘尼僧團日漸茁壯。法師在國際網路上極為活躍,她一方面致力於歷史上的比丘尼研究,另一方面則扮演串聯世界各地南傳比丘尼的角色。這次在善女人大會為庫蘇馬法師舉行的線上追思會中一開頭所看到的一段1996年庫蘇馬法師一行十人在鹿野苑受比丘尼戒的珍貴紀錄片,即是透過如光法師的研究追蹤與串聯韓國長老比丘尼戒師及善女人韓國分會等共同協助所獲。國際串聯的力量不容小覷!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58期

法 鼓 訊 息
課後雲端禪體驗 週末好放鬆

接續9月底二日線上初級禪訓班後,10/2法鼓山教師聯誼會再度於週末開辦線上禪一,30多位教師不受空間限制,帶著體驗禪的安定,以及和自己好好相處一日的期待重返雲端,透過演本法師帶領練習,嘗試以不同於慣性的步調體驗放鬆,把心拉回與身體合一......


輕鬆享受減壓時光 全民禪修e起來

法鼓山傳燈院表示,即日起至年底網路招生中,民眾只要自備電腦、平板或手機連線,禪修期間開啟視訊,就能享受減壓時光。課程囊括禪修的功能、心態、基本觀念、禪坐姿勢、打坐用具、打坐方法、八式動禪、戶外禪、走路禪、臥禪、禪修生活應用與法鼓山學習系統介紹,內容多元又實用......

《是非要溫柔》大字版,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讓我們的心不再對立,人生可以多情亦講理,溫柔看是非~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