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866期
2020-7-8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間淨土

自我而非我
身體、外在的環境,無時無刻在變化之中,哪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

文 / 聖嚴法師

以前我剛開始教禪、講禪的時候,一開始就講「無我」的觀念。我說:「要開悟就要把這個『我』去掉,如果有『我』,就不能開悟。」結果多半的人聽不懂,一時間也不能接受這樣的觀念。

因為通常的人都非常重視「我」,認為「我」是生存動力的來源,例如:因為「我」肚子餓了,所以「我」要拚命賺錢買東西吃;因為「我」希望有好名聲,所以「我」努力工作,希望社會給「我」名譽榮耀。如果沒有了「我」,就失去努力的動力;如果真的沒有「我」,那我還來上什麼課?聽什麼佛法呢?

後來我也覺得這樣講佛法,對初學者可能太困難、太高深了,所以決定先從「有我」開始談起。其實佛法、禪法的修行,都是從有我開始的。「有我」是個著力點,即使說:「我願無求」,也還是要有一個「我」來發這個願;或是有人說:「我的煩惱很多,希望能除煩惱而證菩提,達到無我的境界。」這個無我的還是我。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從「有我」才能到「無我」。

一般人如果沒有修行的工夫,根本不知道「我」究竟是什麼,雖然每天都在講,我的這個⋯⋯,我的那個⋯⋯,但事實上根本不清楚「我」是什麼,還以為那一連串的妄念,以及每天看到的自己的影像,或是每天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實際上那不是「我」,而是「我的」。

有人說:我會思考,於是把自己的思想、念頭當做了「我」。每天只想著那是我的、那不是我的;我的念頭是我,壞的念頭是我,好的念頭也是我。那究竟哪一個念頭才是真正的我呢?

也有人說:我的身體是我,我的觀念是我,我的財產是我,我的環境是我,我的世界是我。但仔細分析,這裡面並沒有一樣東西稱得上是「我」。

又有人說:永恆的我才是我,但什麼才是永恆呢?所有的思想、觀念,說穿了不過都是一個一個串起來的念頭,並不是永恆不變;我們的身體、外在的環境,更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哪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

以佛法、禪法的觀點來看,在還沒有開悟,還沒有智慧的時候,「我」只是一連串的妄念。即使已經是佛教徒,看了很多佛經,聽了很多佛法,很多人依然煩惱很重,生氣照樣氣,貪心照樣貪,不該做的事情照樣去做,為什麼?因為還沒有看清楚什麼是「我」,結果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要能夠主宰自我,一定是透過瞭解自我、肯定自我之後,才能進一步達到的。所以一定先要知道「我」是什麼,才能肯定自我;肯定自我之後,才會知道什麼是我,什麼是非我,也才能夠提昇自己、充實自己、改善自己、轉變自己。如果不知道「我」是什麼,要想提昇也無從提昇起。

事實上,「我」是自我,也是非我,它沒有一定的面貌,是可以透過修行來改善、轉變的,當「我」轉變了,所有「我的」也會跟著轉變。

瞭解自我的第一步,首先要摒棄「我」的觀念,要肯定自我是假的,是虛妄的,然後在「無我」上成長自我,以「非我」為我。不應該產生的念頭不要產生,不應該講的話不要講,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做;相對的,該做的事情要努力做,該講的話要多講,該起的善念要盡量發揮。也就是,要「行一切的善,斷一切的惡」,能夠做到這樣,就能漸漸體會何謂「無我」了。

摘自:《找回自己

聖嚴法師法語

一個人做任何事、說任何話,
都有主要因素。
如果有人存心不良,
卻因為外在因素變化,
而產生好的結果,
這樣不算是做了「好事」。
雖然沒有做壞事,但動機不正確。
因此,動機的好與壞,
是為判斷善惡的重要依據。

◎ 摘自:《禪與悟

本 週 選 讀

《般舟三昧經》
「除睡眠」之研究


釋覺心


《般舟三昧經》為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其特色在於念佛見佛,強調無須神通,更不必等到來世,而是當下就能在禪定中見佛、聞法、觀空......

靜下來工作:
一位禪師與Google團隊共同開發的七項覺知練習

馬克‧雷瑟


佛教徒經常把「法」當成是道、修行或某種特定系統的同義字。然而,「法」表示「執持」──一切現象的持有或擁有其特性──包含一切現象......

素超人報告

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死得有尊嚴
當我們遇到疾病時,如何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坦然接受。

文 / 素超人整理

一位朋友的母親因為憂鬱、失智,加上長期臥床,家裡原請了一位看護照顧,但老人家時不時的記憶錯置、情緒失控等脫序、暴力行為,使得看護無法長期照護,讓還有幼子要照顧的朋友,無法安心工作,身心俱疲。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約有76萬失智、失能和身心障礙者,其中近50萬人為65歲以上老人,在照顧品質、專業度和對家人的負擔上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在《優雅的老年》一書中,作者斯諾登博士發表了關於阿茲海默症的「修女研究」。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678位去世後捐贈大腦以供研究的修女,有68位大腦解剖呈現中度和重度阿茲海默症病理變化,但其中五分之一的修女,生前並沒有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揭示儘管腦內已明顯病變,仍可靠後天努力讓症狀不出現,享受自在老年。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吳佳璇,也曾經分享自身照護父親的經驗:「與失智症患者相處,不是將對方拉回現實,而是要走進他的世界。」家庭力量的支撐,不僅提供安穩照顧、情感支持,更能刺激大腦,鼓勵失智症患者積極面對人生。

對於有脫序及情緒失控的失智症照顧,專家則建議平時可以多觀察他們:講到什麼話題容易生氣?通常是因為哪些事情,而會有脫序或攻擊行為?並釐清目前家庭狀況,有哪些資源可利用?除了自家人和外籍看護,可考慮一些長照機構協助,像住家周邊的居家服務、日間照護中心或家庭托顧,也可致電所屬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進一步確認失能程度,及政府提供的補助和照顧。

「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死得有尊嚴。」聖嚴法師這十八字箴言,看似簡單樸實,卻蘊含佛教最深刻的生命觀及智慧。對此深有感觸的法鼓文化總監果賢法師分享,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但每個人境遇都不同,那是因為自己的業力、業緣而展現的獨家版;重要的是,當我們遇到疾病時,如何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坦然接受。聖嚴法師所說:「懂因果,凡事不會怨尤;明因緣,凡事不會強求。」是佛法送我們的最好禮物。

延伸閱讀:

人生427期:與記憶的美好告別

人生雜誌編輯部


「沒關係,就慢一點。」
如果認知症者被這樣溫柔對待,
應該也會溫柔地對待別人吧!
這堂課,
是進入老後社會的我們所該認真學習的。

活 動 頭 條
空中暢談互助互愛 陳前副總統分享「敬天愛人」

前副總統陳建仁受邀至教育廣播電台,與主持人張麗君錄製《幸福密碼》第三季節目。陳建仁的暖男形象深植人心,亦獲梵蒂岡冊封為「聖墓騎士」,既是公衛專家,也是防治SARS的英雄之一,在卸任副總統職位後,又回歸學術研究......


彩繪癒見幸福 法鼓社大藝術安心

原訂4月在臺大醫院金山分院舉辦的法鼓山社會大學展覽,近期因疫情已趨緩,院方希望仍然能夠安排展出,以色彩豐富的彩繪作品,撫慰病人及醫護人員的心靈......

《人生》雜誌 443期7月號
新書上市

從佛陀的歷程得到啟發,盼年輕人在佛法中看清楚生命方向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