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415期/2018年03月06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人生,路上書——共讀《遊行經》

遇見最真實的佛陀

垂垂老矣的佛陀,在最後的旅程中,
儘管色身疲乏已極,仍近乎嘮叨地對弟子囑咐著……
這是南傳《大般涅槃經》中令人觸動的場景。
弘化的路是無止盡的路,
歷史上真實的佛陀,仍在說法,
策勵我們了知諸行無常,慎莫放逸。

■ 鄧偉仁(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釋常護 攝)

在美國講授佛學的時候,曾有學生問我:「佛教最觸動我的是什麼?」我答,不是佛證涅槃的大地震動,不是佛擊退魔軍的禪定工夫,不是燒出無數舍利的佛,也不是一開始佛所證悟的精妙的緣起法或四聖諦感動我,最觸動我的是佛本人。

《大般涅槃經》中,描述一個垂垂老矣、年逮八十的老師:「阿難,我今年已老矣,衰耄矣,旅程將盡,壽命將滿。我行年八十,譬如舊車方便修理,尚勉強可行。」

跟一般人一樣會拉肚子的佛:「爾時薄伽梵於服食鐵匠窮達所設齋供後,匆患嚴重性血痢,劇痛幾瀕於死。但彼攝心自持,忍受而無怨言。」非但不責怪鐵匠窮達,佛怕其他弟子怪罪他,還幽默地說窮達的供養,是佛入大般涅槃的最後一餐,因此有大功德。

佛陀諄諄囑咐的用心

老人在弘化的旅途中,不時要停下來喘口氣:「爾時薄伽梵離開大路而去坐於一樹下,告尊者阿難說:『阿難,你將我衣疊為四摺并敷設之。我疲乏已甚,宜稍休息。』」儘管最後的旅途中,老人已疲乏至極,仍近乎嘮叨地對教團囑咐這、囑咐那。在《大般涅槃經》中,最能看到這位八十老者的用心:

薄伽梵語尊者阿難說:「阿難,你往告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諸比丘盡集講堂。」薄伽梵說:「諸比丘,當諸比丘(一)仍常相集會;(二)當彼等仍是一心一德相會、相起及相盡力於僧團職務;(三)當彼等依照所制定的律法而行,仍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廢;(四)當彼等仍恭敬尊奉年高望重富於經驗之長老,僧伽之師父,并接受其忠告;(五)當能使人轉世的貪欲既起,彼等仍不為其所影響;(六)當彼等仍樂於隱居;(七)當彼等仍守心於一,其同道中之良善者將趨赴之,而已來者將平安居處,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當此七法尚存在於諸比丘中,當諸比丘仍諄諄以此相訓,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諸比丘,復有七種興盛法,我將宣說,且專心諦聽!」

老人家就這樣停不下來,一口氣講了六種讓僧團興盛的七法。老人家對弟子的修行念茲在茲,唯恐弟子對自己的教法仍有不解之處,留下疑惑,因此老人在臨終(入大般涅槃)時,仍再三跟諸比丘說:「諸比丘,若比丘心中於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即當諮詢,不應後來自責說:『當面對導師時,我等未能親向如來諮詢!』」

佛陀本懷與人間淨土的建設

這些都是《大般涅槃經》描述的場景,一部記載著佛生前一年多弘化的經典。故事的開始是阿闍世王想攻打一個叫越祗的小國,而派大臣去詢問佛陀的意見。一般人可能會用佛法慈悲為懷或殺業帶來的惡果,來勸消阿闍世王的念頭,但是佛陀關注的卻是越祗這個小國的社會運作,這個社會的百姓是否常常聚會,負責任地討論公共議題,是否重視制度法律的公義性,是否照顧社會弱勢,是否重視傳統、尊重宗教信仰等。佛陀結論說如果這個社會這樣運作,這個社會只會強盛而不會被摧毀。

今日讀到佛陀的回答,對於強調建設人間淨土的人間佛教有很大的啟發。同樣地,我們在建設人間淨土的道路上,除了強調人心的淨化、培養慈悲心之外,公益與公義的社會制度的建立,也同樣重要。

在接下來的敘述中,佛陀同樣對僧團的興盛,提出重視制度的重要性(如上所說的僧團興盛之法以及六和敬)。到每一個城市,佛陀總是一次又一次告訴弟子,在修行的路上,祛除貪瞋癡的重要;一次又一次地強調四念處的修習、七覺支的培養、四聖諦的證悟,更強調解脫與利益眾生。

(摘錄,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15期
 

【北海安寧物語】

生命盡頭的充電器

當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信仰往往是最終支持的力量,
無論佛菩薩、媽祖或上帝等神聖的連結,
都是心靈最重要的充電與滋養。

■ 辜琮瑜(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張繼高 攝)

有一次從關懷的個案家回到金山醫院,正好遇到人稱「堅叔」的當時院長黃勝堅醫師,堅叔請我們坐下,要講個故事給我們聽。

那是發生在總院病房的故事,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奶奶被送進醫院,把所有人通通罵了一頓,因為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並不想住院,只想在家裡好好地走。了解奶奶的心願後,堅叔和家屬談話之後發現,由於奶奶開始不大進食飲水,家屬很擔心,希望找出方法讓奶奶吃東西。

關機之前

堅叔向家屬提到一個概念,當人年紀到了一個程度,身體也開始準備「回家」的時候,雖然沒什麼病痛,但已經在預備「關機」了,這時候就讓老人家把剩餘的能量用完,如果硬要打點滴、裝鼻胃管,置入更多讓老人家需要消耗的能量,只會讓他們辛苦。

家屬理解狀況後,也尊重奶奶的心意,取得了堅叔的承諾,隨時可以聯繫他,便將奶奶接回家,幾天之後,奶奶也「順順地去做仙了」。(這是堅叔開死亡診斷時,常對往生者與家屬的撫慰語)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也才知道,原來「關機」之前,平時以為滋養的食物和水,在這個時刻,會成為身體的負擔。

幾年下來,更發現在這個關機前的狀態,人們需要充的電,不是物質性的養分,而是精神上的滋養,也是西方臨終關懷所說的「靈性養分」。這種養分,是陪伴人們離開世間之前,提供安心、舒緩,以及與自己的信仰或神聖對象連結的內容。

皈依證與念佛監香

一位阿嬤知道醫院會安排法鼓山的人來關懷,特地要兒子將自己年輕時學佛的皈依證,慎重地從櫃子裡拿出來,那回特別邀了佛教學院的法師一同前往。阿嬤一見到我們,就開始講起當年學佛皈依的往事,那時的皈依法師如何為她取了法名,給困頓的生命帶來了支持。當我們找出阿嬤的長念珠,與她一起念佛時,深刻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另一位阿嬤則是從年輕念佛到老,每日上午的念佛時刻,是她最歡喜的時間。雖然去看她時,阿嬤已經很乏力了,但聽到我們要陪她一起念佛,彷彿精神都來了。

就在大家專注念佛一段時間,我從學生手裡接過手機,那是網路上一尊莊嚴的阿彌陀佛像,移到阿嬤眼前,讓她看得清楚。我也稍微停下了念佛聲,幾秒之後,阿嬤突然對著我說:「啊,你怎麼沒念了?」大家笑說阿嬤是最好的監香呢。

(摘錄,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15期

   想聽僧大課程 就來「自覺工作坊」
 

法鼓山義工室將在4/1(日)上午9點至下午4點半,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第一大樓4樓副殿舉辦「總本山新義工說明會」,現場將邀請各組義工介紹勤務內容、交流分享,並舉辦「萬行菩薩闖通關」的互動體驗,熟悉法鼓山義工的文化與精神……more

 
   法鼓山邀約萬行菩薩 有您真好
 

法鼓山義工室將在4/1(日)上午9點至下午4點半,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第一大樓4樓副殿舉辦「總本山新義工說明會」,現場將邀請各組義工介紹勤務內容、交流分享,並舉辦「萬行菩薩闖通關」的互動體驗,熟悉法鼓山義工的文化與精神......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