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408期/2017年08月08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佛陀花園賞花去


■ 邱惠敏

盛夏的早晨,公園裡一池綠荷鮮香,沿著池畔散步,粉紅的荷花、繽紛的睡蓮掩映綠傘間,淡淡香氣隨著清風徐來,總讓人聯想到《阿彌陀經》大如車輪的各色蓮花,此刻彷彿也身處極樂淨土之中……

蓮花自古深受中國人喜愛,被譽為花之君子,在佛教更被奉為花中之王。釋迦牟尼佛誕生前,他的母親摩耶夫人曾夢見白蓮花;佛陀證道後,講了一部以蓮花為名的《妙法蓮華經》……

除了蓮花,佛陀為世人說法時,常以花樹草木來譬喻,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隨手拈來,讓人們更明白法的深意。展讀經典,正如一頁頁智慧的花串在眼前開展。如《法句經》第四品〈花品〉,佛陀以一個巧匠進入花園,採集漂亮的、長得好的花,避開嫩芽及凋萎受損的花,來比喻出家眾應以智慧收集、了解、檢驗佛陀所說的「三十七道品」,而不是不簡擇地盲修瞎練。

「凡盛必有衰,以衰為究竟……如樹無花實,顏貌轉枯盡,色力亦復然,如花轉萎悴,我今亦復爾。」《雜阿含》641經的偈頌中,佛陀以樹與花來詮釋世事的無常,進而開示諸行無常、因緣果之間的關係。人間的佛陀善巧以花草樹木為喻,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讓聞法者悟得真相,獲得真正的解脫。

又如《維摩經.佛道品》中,維摩居士以偈回答提問:「總持之園苑  ,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八解之浴池 , 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他以清淨妙麗的花園為喻,蓮花比喻智慧;更有「七華」遍熏其身,七華指的是七覺支,也是聖者的七種淨德,即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分別道淨、行斷知見淨、涅槃淨。

修行在林間

佛陀一生都在大自然中度過,在樹下出生、成道與般涅槃,喜愛研究植物的自昶法師便形容:「這些樹木彷彿是人間佛陀的時空座標,記錄佛陀一生活動的重要軌跡。」而追隨佛陀修行的僧人,多在森林的樹下止息打坐,即所謂在阿蘭若修頭陀行,稱為「阿蘭若僧」,這樣的傳統沿襲至今日,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仍可見在森林蓋茅篷,成為「森林道場」與「森林僧」,例如知名的泰國阿姜查的森林道場。

佛法傳到中國以前,修道人即有到深山修行的傳統,被視為化外高人或隱士。佛教傳入後,禪師依然將寺院蓋在深山叢林,故寺院也稱「叢林」。在林間修行的禪者們,從深觀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而證悟。

看看禪宗第一公案「庭前柏樹子」,就是趙州禪師對禪的體悟。曾有人問趙州禪師什麼是祖師西來之意,禪師回答:「庭前柏樹子。」意即「祖師從西方帶來的到處現成,放眼皆是,沒有另外一個東西叫祖師西來意。」洞山良价禪師抱著對「無情說法」的疑情,四處行腳參訪,最後獲雲巖曇成禪師解惑:「《阿彌陀經》不是說了嗎?水、鳥、樹林,皆在念佛念法。」良价禪師終於悟道。

還有許多禪師,以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寫成開悟偈,如靈雲志勤的開悟詩:「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還有無盡藏尼的詩偈:「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寫盡了悟道的迂迴曲折,也呈現出求道者的內心風景,難怪成為膾炙人口的禪門詩偈。

聖嚴法師經常指導禪眾在大自然中練習「直觀」,選一枝草、一朵花、一棵樹來觀照,不給名字,不加形容,不做比較,看到就只是看到。當用心在特定的某一境作觀照時,可以感覺到心是寧靜的,所對的境跟平常所見到的也不一樣,一切將更清晰、更親切、更和諧。再進一步用中觀來觀相對的境是空,觀與境合一的我也非真有,空去一切執著,便是觀空成就。

大自然的花草禪

走入大自然,森羅萬象都在放光說法,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樹一菩提」,是佛教觀,也是生命觀,讓人隨時反觀自身。

記得造訪法鼓文理學院杜正民老師家時,發現茶席上妝點幾片落葉,那是杜老師散步時,順手撿的幾片枯葉,那種凋零的美,讓他當下體會到生滅、無常;後來,枯葉成了家中的擺設,每每讓訪客眼睛一亮,也讓病中的他再次領悟,只要適得其所,枯葉不是無用物,令他更把握生命最後階段,為大眾講解「法的療癒」。

而鎮日與植物為伍的臺灣大學農藝所名譽教授劉麗飛認為,人類總是以自身的感受來衡量植物,將沒有覺知的人稱為「植物人」,但是實際上,植物是有敏銳感覺的生物,環境中的任何改變,植物最先知道;而且植物總能隨順因緣生長,人類生命不過百年左右,很多植物卻可挺過千年。這些祕密,唯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

就像《和佛陀賞花去》作者見介法師所形容,大千世界與人的內心就像一個「佛法祕密花園」,在花園中,可以看見眾生的執取比「鬼針草」更黏人;人的習氣正如「蔓澤蘭」般難以除盡;對三寶的信心要像「落地生根」般堅定;要找到對治熱惱的「左手香」……只要用心觀察,花樹草木都在演繹佛法,端看我們能否領略。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08期

 

法的療癒

 

■ 杜正民(法鼓文理學院教授)

癌症復發後,經常體力不濟,心力也難以集中,由於肝癌患者末期陷入昏迷是常態,如果我也陷入昏迷,該如何保持正念正知?因此經常提醒自己,趁著身心還能作主時,養成修行習慣很重要,這是從《雜阿含》第1023經獲得的啟發。

《雜阿含》第1023經,依印順長老彙編的版本來看,算起來是病相應經的第一經,但名相太多,尤其是斷五上分結、五下分結與四果之間的關係,需要花一點時間去釐清、建構,因此放到最後再來論述。

不過,對我來說,這部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訊息,就是臨終聽法或臨終修法。臨命終時比平常更需要善知識的引導,一方面讓病者聽法,受到啟發,心生歡喜;一方面則是帶著他提起正念,思惟法義,或者專心一致面對死亡。

臨終聞法最重要

根據1023經描述,當時尊者叵求那(Phagguna)住在東園鹿母講堂,疾病困篤,可能活不久了。阿難知道後,便前來告知佛陀,請佛去關懷尊者。那天下午,佛陀禪坐之後,來到東園探望叵求那,並為他說法。經文中常用「示、教、照、喜」四字說明說法的經過,大意是開示、教導、鼓勵、令生歡喜。佛陀離開後不久,叵求那旋即命終,往生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阿難供養叵求那的舍利之後,回到佛陀身邊,很好奇地問:「世尊,叵求那尊者往生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他會往生何趣?來世又會怎麼樣呢?」不只阿難,我們對死後的世界都很好奇,但佛陀沒有正面回應,而是直接開示說法。

佛陀針對兩大類比丘,各提出三種教示:一類是「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另一類是「未病時,斷五下分結」。

如果有比丘尚未生病時,還沒斷除五下分結,當身體病起,自覺身心不調,生分微弱,此時:

(1)若聽聞大師教授教誡、種種說法,聞法之後,斷五下分結,稱為「大師教授說法福利」。

(2)如果沒有大師前來說法,但有多聞大德、修梵行者教誡說法,聞法之後,斷五下分結,是名「教授教誡聽法福利」。

(3)即便沒有機緣遇到大師或有修行的大德,如果能夠以生平所修所學,獨靜思惟,稱量觀察,就能斷五下分結,這是「思惟觀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

佛陀提出臨終聽法的三種福利——大師教授說法福利、教授教誡聽法福利、思惟觀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以前我常會陷入名相裡鑽牛角尖,覺得這三種說法福利的層次應該會有所不同,但無論誰來說法,只要能聞法實修,其實結果是一樣的,都能斷除五下分結。

因此病重或臨命終時,不一定要執著佛陀或大師親自來說法,其實只要有一個善知識,甚至沒有人來說法,你也可以當自己的善知識。佛陀藉此鼓勵我們平常就要養成習慣,讓自己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還能提起心力獨靜思惟、觀察。

由此可見臨終關懷最重要的是「說法」:對已修行一段時間、有固定法門的修持者,便帶著他操作方法;對尚未接觸修行的人,則要安他的心。

養成平等觀

接下來是「未病時,斷五下分結」,如果還沒生病時,已經斷了五下分結,但尚未達到「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此時若病重,身心不調,生分微弱:

(1)如果可以得到大師教授、教誡說法,就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這是「大師教授說法福利」。

(2)如果沒有大師前來說法,但有多聞大德、修梵行者教誡說法,依然可以證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這是「教授教誡聽法福利」。

(3)即便沒有機緣遇到大師或有修行的大德,如果能夠以生平所修所學,獨靜思惟,稱量觀察,就能證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這是「思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

「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所指的便是斷除五上分結。這聽來有點不可思議,怎麼生病了反而能有這樣的成就?從五下分結到五上分結,中間的次第落差很大,尤其斷五上分結是一個高門檻。也許平常我們雜念太多,反而是生病時,沒有攀緣和雜念,這時如果有善知識好好引導,真的可以達到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

坦白說,在讀這一經的時候,由於這種種的名相,讓我思惟很久:所謂的大師教授、教授教誡、思惟先所聞法等的福利,難道沒有次第關係嗎?但一讀再讀會發現,佛陀要強調的是一種平等觀:由佛來引導,很好;不是佛陀親自說法,也很好,甚至平常就應該養成修行習慣,不一定要依賴別人。

經文最後,佛陀告訴阿難,叵求那還沒生病時,雖然未斷五下分結,但臨命終時,因為親從大師聞教授教誡說法,所以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三果),怎麼可能不得諸根欣悅,色貌清淨,膚體鮮澤呢!

如是修,如是果,1023經透過十分結來說明,臨終時得到什麼樣的幫忙,就可以證得什麼樣的果位,也就是經中所說的「福利」,由此也確立了病相應經的次第。究竟斷除五下和五上分結,以及果位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我們留待下一講說分明。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08期

  法鼓山心靈環保講座 8/1起免費索票
 

以修福修慧的生命歷練,做為安心安家、傳心傳家的參學寶典。法鼓山定於9/8(五)、9/9(六)在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舉辦「心靈環保講座」;如同家人間共享智慧、慈悲的兩場交流,將接續著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用心靈環保,為社會所帶來的關懷與希望。8/1起優先開放民眾免費索票,歡迎同來聆聽活力滿滿、福慧交織的心靈饗宴......more

 
  農曆七月 法會農禪 8/20起禮拜《梁皇寶懺》
 

有20年歷史,發起心靈、社會安定力的法鼓山農禪寺「梁皇寶懺法會」,2017年定於8/19下午3點半進行壇場灑淨;8/20(日)~8/25(五),每日上午8點至下午5點半為共修時間。8/26(六)中午圓滿齋天儀式後,於下午3點至晚間10點舉行瑜伽焰口法會。報名表格及雲端祈福(消災、超薦),請至寺方官網http://ncm.ddm.org.tw/ ,或洽(02)2893-3161轉801~804......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