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406期/2017年06月06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凝視死亡 探索生命智慧

生命末期,預約自在告別

凝視死亡,
看見善終其實是善生的相續過程。
好好活、好好生,
平時就開始準備好往生路上的資糧;
當死亡自然到來,就不會害怕,也沒有捨不得。

■ 林何臻

死亡是人生必修學分,帶著感恩與祝福的心,才能自在告別,迎向下一期生命。(李宛蓁攝)

近來,幾位公眾人物透過媒體公開主張,堅決排斥任何侵入性的急救,並呼籲通過安樂死合法化,引發廣泛議論。不禁讓人深思:當生命步向盡頭,身體機能與心智不斷退化,面對不再完美的人生,死,似乎被當成解除病苦的強力特效藥。

不過,單靠一紙預立醫療決定,就等於準備好善終了嗎?死亡,這個人生必修的學分,有哪些更需要學習的功課?才能自在告別,帶著感恩與祝福,迎向下一段生命旅程?

預備善終,心是關鍵

所謂「善終」,根據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訂定的指標,包括:

一、了解自己死之將近;
二、心平氣和地接受;
三、後事交代安排已畢;
四、時間恰當,已準備好;
五、完成與親友的溝通告別;
六、對過去生活的肯定;
七、對身體的照顧及症狀的控制滿意;
八、情緒穩定,焦慮與憂鬱得到緩解;
九、自主性獲得尊重;
十、心願達成,家屬的哀慟可獲得適當的輔導,安然結束,祥和往生。

從這十項指標看來,當生命來到末期,比起身體疼痛的控制,臨終者更需要的是心靈提昇的力量。

投入臺灣佛教臨終關懷研究多年的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曾提出「覺性照顧」(care of awareness)身、受、心、法之「四念住」,鼓勵病人依現實的身心經驗為觀察對象,使「覺性」(念,awareness)敏銳且穩定(住),作為佛教臨終關懷的參考模式。這不僅符合佛教「無我論」、「緣起論」教義,以及「自覺覺他」的要義,也有別於起源於基督宗教「身、心、靈」全人觀點的「靈性照顧」(Spiritual Care)理念。

「臨終病人心理的挫折,往往比肉體的病痛還苦。」投入安寧緩和醫療近二十年的臺大醫院家醫科醫師蔡兆勳,從許多病人身上觀察到,這些鬱結可能源於失能後,臨終者從原本的照護者,轉為接受他人照護的角色,而感到失去自主與尊嚴;有些因長年臥病,與親人相互折磨,苦上加苦;還有更多的人,無法接受將死的事實,最終抱著滿心的不甘、忿恨離世。這種種無法仰賴任何實質藥物來緩解的心苦,才是邁向人生終點以前,最大的難關。

護理師翁瑞萱也從照護末期病人的過程,深刻感受到,身體沒有痛苦,不過是善終條件之一,關鍵仍在於心:「心中不平靜,不可能善終,所以告知病情之外,面對、接受、做準備才是最大的挑戰。」

信仰,生命方向的指引

回憶,是安寧緩和療護中常運用的方法,透過引導病人回顧過往足跡,重建生命的意義,藉此釋放鬱積的衝突與不滿,然後坦然放下。臺灣安寧緩和醫療的推手趙可式博士,近四十年來陪伴上千位病人回顧人生,從中看見截然不同的生命態度:

一位事業有成的大老闆,一輩子汲汲營營,累積了龐大資產,可說是世俗眼裡的人生勝利組。其晚年在病床上回顧生命時,竟徒留喟嘆:「我的一生,就是荒謬。」一位中年罹癌的佛教徒,經商失敗後,為朋友作保又遭背叛,負債累累,不得不變賣家產還債,臨命終時,反倒滿懷感恩。旁人問他,為何不曾怨天尤人?「怨恨別人,自己倒楣。」他雙手合十,笑著回答:「我不要有恨,這一生,就是謝天、謝地、謝菩薩、謝人。」

如果平常就依止正確的信仰,建立清楚的生命觀,對於死亡有正確的理解,那麼臨命終時,就比較不會慌亂。以佛教而言,聖嚴法師曾以旅行為喻,闡釋佛教的生命觀:「前一天在臺灣,後一天可能就到了美國、香港等地,經常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又消失;生命也是一樣,當一期生命的過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過程正等待著去接受。因此,死亡不等於生命的結果。」

曾經陪伴俗家二姊直到往生的法鼓山洛杉磯道場監院果見法師觀察,當命懸一線之際,信仰猶如汪洋中的一根浮木,能使病人的心不至於被洶湧的恐懼狂浪淹沒。然而,愈接近死亡,身心氣力不斷流失,即使試圖抓住信仰的浮木,單靠一己之力,往往難以辦到,因而更須仰賴善知識從旁引導。

學佛禪修多年的心理工作者楊蓓,感恩有佛法為支持力量,在先生臨終期間,除了安頓好自己與家人的身心,更引導先生放下對色身的執著,無憾告別;而家人也在相互扶持中,慢慢走過失去至親的哀慟。

「面對死亡,不要說大話,因為騙不了別人,更騙不了自己。」即使身為宗教師,果見法師在臨終關懷的經驗中,也觀照到自心對死亡的恐懼。當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更能同理病人之苦,給予適切的關懷與開導,也提醒著自己要積極結合法義與現實面,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加強練習空觀,克服對死亡過程「未知」的恐懼。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06期

 

 

爾然禪話.壇經



■ 文‧圖/釋繼程

一切法的本性即法性,
一切有情的本性即佛性,
一切心的本性即心性。
心地也即是佛性,佛性也是法性,
但法性除了有情,
也含蓋了無情世間,含攝一切有情無情。

法性本空,故佛性亦空,心性亦空。
有情有心,故佛性即心性,
特別強調心性為佛性,
因心有覺知功能,亦有覺悟的能力,
故稱之為佛性,也即是覺性也。
一切法性本空,空故無染,無染即清淨,
此空性的無染、清淨,是本然性的。
此本然性的清淨,不是與雜染相對的,是本性即具足的。

世間現雜染相,
故修行的人想要淨化已雜染的心。
如果心的雜染,是生命流轉中,
因無明而染著,造作而累積、或形成的,
那此雜染即是加上去的。
故淨化的修行,就是要清理這些雜染,使心淨化。
若然,則心的清淨必是本然性的,不是淨化後才現的,
如此修行,淨化才具意義。
這即是大乘佛法重要的主題,
也即是大乘佛法修行所要印證的終極完成。

心的本性是心性。
心是一切有情的功能,具有覺知作用,
故心性也是覺性,也是佛性,
而這一切的本性皆為法性。
法性空而無染而清淨,心性亦空而無染而清淨。
一切有情的本性即佛性,
一一有情的佛性可稱為自性,
即一一有情本具的本性。
禪提出了自性清淨,
因禪的修證,直從一一有情之心切入,
故自性清淨而修,迷者不見,
悟者見故清淨自性全然而自然地流露,
在現實中無染地生活。

2015.12.14般若岩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06期

  學會瀟灑放手 法鼓山邀青年暑期禪修
 

「再愛的、再疼的,終究會離開;再恨的、再傷的,終究會遺忘;不捨得、捨不得,沒有什麼非誰不可~~」電視劇的故事旋律,如此扣人心弦。但如何才能讓堅強的自己,學會瀟灑放手?法鼓山提醒16~35歲青年,預留參加8月「卓越禪修營」的時間,為自己找到心的出口......more

 
  兒童專「暑」好禮 法鼓山辦心靈環保體驗營
 

孩子的身心穩定、品格提昇,是爸媽暖心的希望。2017年法鼓山各分寺院「兒童心靈環保體驗營」,現已陸續開放報名,從生活、禮儀、自然、心靈等成長課,陪伴學童歡度嚮往的暑假;由於落實生活禮儀、參與費用隨喜,報名開放後常即額滿。建議報名時可多與孩子討論,增進親子溝通,網址:http://www.ddm.org.tw/event/kid/2017/.....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