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402期/2017年02月07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與佛菩薩團圓

觀佛觀到心坎兒裡

石窟、寺院裡的佛菩薩像,
總讓人感受到一股安定心靈的力量。
隨著眾生的需要,二千多年來更發展出種種不同的供奉形式,
一佛二菩薩、三佛、五佛、七佛……
為芸芸眾生指引著通往真理的方向。

■ 林何臻

敦煌莫高石窟45窟西壁佛龕彩塑一鋪 一佛二弟子二脇侍二天王組合 唐
(翻攝自《名畫中的佛經故事.跏趺佛陀》,河北:花山文藝出版,2005)

幽暗的洞窟裡,一位看守人以玻璃折射外頭的陽光,一尊偉然的石雕佛像,瞬間映現在畫家奚淞眼前,佛像雙眼低垂,淺笑安然,手肘彎向胸口,十指如花瓣般在胸前交扣成「說法印」。

回憶起1992年參訪印度阿疆塔石窟(Ajanta Caves),奚淞眼神發亮說:「這手印是一個『解繩結』的手勢,但雙手之間卻沒有實際的繩結,這意味著佛陀所教導給眾生的,正是要解開看不見的心結。」原來,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在其滅度後二千五百多年,藉著具象化的佛身,仍能跨越時空和語言藩籬,為眾生指引著通往真理的道途。

看見佛教弘傳與發展軌跡

佛像,原是佛弟子修行之用,藉由佛的形像為所緣,憶念、觀想佛的形象、名號、功德等,找到心靈安定的力量和生命追尋的目標。《增一阿含經》記載,佛陀成道後,有一年雨安居時,上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三個月,當時憍賞彌國的優填王因思念佛陀而病倒,群臣提議雕塑一尊與佛陀法相相當的造像,以解除國王的憂愁,於是優填王召集工匠,以旃檀香木造了一尊五尺高的佛像。後來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召集鑄像匠師,鑄造了一尊五尺的佛陀金像。這是佛像出現於世間的最早記載,不過考古上尚未發現這兩尊佛像的實物。

至於考古上的發現,最早的佛像可回溯至西元一世紀。在此之前,佛塔的雕刻中並沒有佛像,佛弟子只用菩提樹、金剛座、法輪等來象徵佛陀;隨著希臘神話及造像藝術傳入印度,加上當時統治階層的大力支持,弟子出於對佛陀圓滿人格的永恆懷念,佛菩薩的造像於焉誕生,而當時也正是大乘佛教興起的時期。

隨著時間推移,佛教從印度向世界各地傳播,在佛法弘傳的路徑上,不論是中亞或絲路上的石窟洞穴,東南亞一帶的佛塔廟宇,乃至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的寺院殿堂,幾乎都可見佛菩薩像。常見的造像有石雕、木雕、金銅鑄或泥塑,更不乏壁畫、彩繪等經變圖像。

佛菩薩群像還有一身、二身、三身、五身、七身,乃至十一身、十三身等形式,如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弟子、雙佛並坐、三佛、五佛、七佛的布局。而一佛二菩薩中,又有西方三聖、華嚴三聖、娑婆三聖、彌勒三尊……等多種組合。從造像的供奉形式,可以窺見佛教在不同時代的發展軌跡,以及弘傳流布的影響。

印順長老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分析:「大乘佛法的興起,與十方現在多佛多菩薩是不可分的。」佛入滅後,弟子出於懷念,傳出有關釋尊的本生、譬喻與因緣。當佛法盛行於印度西北方後,為了適應不同眾生的根器,有「十方諸佛菩薩」之說的大乘信仰興起。根據大乘佛教經典,每一位佛菩薩都有自己的本生、譬喻與因緣,以及獨到的修行法門,作為教化、利益眾生的方便。

造像起信 化導眾生

大乘經典的流行,影響了造像的題材。研究佛教造像藝術的陳清香教授便分析,早先流行的造像群組,是一佛加上二天人或二護法像,但隨著菩薩造像的登場,三尊的形制,轉為以二菩薩為脇侍,如現存於拉合爾博物館的佛說法圖,主尊為無量壽佛,兩旁的菩薩像,可能是觀音與大勢至菩薩,被認為是最早的極樂淨土圖。

後世佛弟子更依據不同的經典內容,造出各種「三聖」組合的造像,例如,釋迦牟尼佛的二脇侍,有時是《法華經》中,為佛弘宣經典的文殊、普賢二大菩薩;也有依《地藏經》所述,將與娑婆世界眾生因緣最深的觀音與地藏二菩薩,和釋迦佛三尊成組供奉,稱為「娑婆三聖」,漸漸成為流行,也使得地藏、觀音信仰流傳更廣。

學佛菩薩 精進不退轉

所有的佛菩薩都是從一個單純清淨的願心,展開修行的道路,而他們的每一步行動,都是成就佛國淨土的力量。正因如此,自古以來,佛像藝術往往有著撼動人心的力量,不僅刻畫了大乘佛法的發揚軌跡,背後更是無數人的奉獻與傳承──崇佛帝王們的大力護法,高僧大德不畏艱辛跋山涉水,為眾生求法與傳法的悲願,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工匠,以虔誠清淨的心,一筆一畫勾勒出佛菩薩的殊勝形貌……

當我們以恭敬心瞻仰、禮敬佛菩薩像時,除了從佛菩薩像的相好莊嚴感受到清涼與定靜,還能進一步從佛菩薩的悲願、果德之中,找到修行的典範,生起精進的願心見賢思齊,讓自己的生命一步步從煩惱中解脫,在利益眾生的行動中完成自利,與佛菩薩相約,早日團圓。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02期

 

法的療癒


■ 杜正民(法鼓文理學院教授)

最近有個夜晚,我無法集中精神,不能看電腦,書也讀不下去,病中的人大概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頭腦渾渾噩噩、想睡也睡不著,於是找了一些電影來看,其中一部是法國電影《人神之間》Of Gods and Men

建立生命觀,無有恐懼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描述八個法國神父在阿爾及利亞傳教的故事,神父為了融入當地,研讀《可蘭經》、運用《可蘭經》的教義和當地居民交流,後來遇到聖戰士發動戰爭,小村寧靜的生活受到威脅。夾在生與死之間,神父們開始有了動搖:「我們就像枝頭的鳥兒,不知該不該飛離這裡……」聽出弦外之音,村民無助地回應:「我們才像鳥群,你們是樹枝,你們一走,我們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後來神父們決定留下來。一般人會覺得很傻,因為根本是死路一條,但這個抉擇流露出人對人的真情,以及對信仰的堅定。影片最後,神父們圍坐一圈,導演運鏡捕捉每一個神父的臉部表情,充滿慈愛,沒有恐懼,坦然面對死亡。

這讓我反思,佛教的死亡觀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參與一般民俗的喪葬儀式充滿禁忌;道士作法、哭哭啼啼,陰森恐怖的畫面根深柢固,因此面對死亡會害怕恐懼。聖嚴法師說:「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假如一個人的死亡觀、生命觀很清楚,他會用一種從容、擁抱、包容的態度,與眾生、與生命、與死亡在一起,沒有二分法,就不會有恐懼,這點我們從給孤獨長者身上可以清楚看到。

居士的典範:給孤獨長者

有關給孤獨長者生病的故事,許多經典皆有提及,《雜阿含》病相應經收錄了三則,分別是佛(1030經)、阿難(1031經)、舍利弗(1032經)探病的經過,內容不盡相同,但都是以1030經為骨幹來開演。經中記載,佛陀聽說給孤獨長者生了重病,於是一早入舍衛城托缽後,便前往探病。長者遠遠地看見世尊,便要起身迎接,佛陀體恤長者,請他不用起身執禮。

在病相應經中,探病、問病皆有公式可循,通常探病的一方會詢問:「身體還好嗎?有沒有好一點?還是更難過了?」病者也會藉機訴苦一番:「甚苦,世尊,難可堪忍!」接著便依第103經差摩比丘所形容的三受(註1)來說出:「苦受但增不損。」

佛陀聽了,隨即切入正題,提醒長者:「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長者很有信心地告訴佛陀:「是的,世尊,我有此法,此法中有我……」佛陀聽了,便為長者授記得阿那含果。

這一段經文讀來讓人信心大增,佛陀為長者授記,說明了只要我們依止、受學四不壞淨,就可以入流(入修行之流),就有機會證果。四不壞淨是佛教徒修行的基礎,也是走向解脫道的起點,往後的經典(1033經~)針對居士所提及的修行方法,也都是以四不壞淨為基礎,而再累加,因此這部經可說是居士病中修行的典範,其地位在病相應經群中,猶如差摩比丘經。

三寶為依歸

接下來的1031經是阿難探病。佛陀探病通常不談死亡,也不說命終之後往生何處,但阿難似乎比較了解一般人的心情,他聽完長者敘述病苦後,先寬慰長者:「勿恐怖!」接著告訴他:「沒有信仰的人,對自己的生命觀不確定,所以會恐懼擔憂,也會擔心命終、後世的問題。但是你不一樣。你皈敬三寶、戒行圓滿,信行具足。」換句話說,不信已斷、已知,確立了生命觀,就沒有恐怖、命終、後世苦的問題。

聽到阿難的肯定,長者回應:「對呀,我有什麼好怕的呢!二、三十年前,我從王舍城寒林中追隨佛陀修學,就對佛、法、僧建立了深厚的信念,而且家中的財物也都拿出來供養、布施。」從經典中我們知道,給孤獨長者第一次聽說有個覺悟者在王舍城說法,隨即從舍衛城出發,徹夜馬不停蹄,只為了趕快見到佛,向佛請法。回首來時路,那種求法若渴、對三寶的信心,始終如一,讓人讚歎!

1030、1031這兩部經教導的內容雖然都是四不壞淨,但佛陀著重於信念的落實,阿難則是以溫婉的手法,幫助長者回顧生命,提起信心。(許翠谷採訪整理)

註1:關於「三受」可參閱399期本專欄。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02期

  新年修慧種福田 聖嚴書院開班授萬行法門
 

人人都有無盡的福田值得用心耕耘,為協助民眾達成修福修慧的願望,作為義工培訓搖籃的法鼓山福田班,2017年也將陸續開新班,歡迎有心擔任義工、服務奉獻社會的民眾,把握機會先報名! 詳細資訊,可至聖嚴書院網站查詢:http://dbs.ddm.org.tw/......more

 
  心鑰轉動2017 教聯會「和您一起」開心有朝氣
 

金雞報喜迎新春,歡迎教師們運用佛法來「雞」極進修!在象徵「和您一起」的2017年,法鼓山教聯會將要開啟教師活力「心朝氣」,透過營隊的活動體驗,讓參與的教師能將所學所感,運用在教學過程中;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將佛法與生活結合、將禪修與教育結合;把個人成長的內修,擴展到弘法利生的外化.....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