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行,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八十九期‧2016年06月23日
每月一次,固定週四發報
免費訂閱法鼓文化修行電子報:
 

■ 心靈法語

做一天人就應勤勤奮奮地努力,
盡人應盡的本分,
至於有沒有回饋、有沒有收穫,
不用計較、不用執著。
其實,若以無所求心布施者,
皆有大福,心大福也大。

摘自:《修行在紅塵

二、天台宗的禪法(一)

中國的天臺宗的佛教,主張教理的認識及禪觀(dhyāna-contemplation)的修行並重,頗有類似西藏的宗喀巴格魯巴派的密宗。天臺宗的智顗,依據印度的禪定與止觀的內容,首先寫了一部《禪門修證》共十卷,接著又僅以其中禪的修行法為主,寫了一卷本的《小止觀》,最後為了發揮他對於禪觀的獨到思想,寫了一部《摩訶止觀》十卷。大致上他的前二書,是講漸次的修行法,後一種是講圓頓的修行法。由於《摩訶止觀》毋寧是側重於理論的發揮,依照它來修行的人,可說太少了,倒是《小止觀》的內容,簡單明瞭,很受廣多修行者的歡喜使用。事實上他也極為重視小乘禪觀法中的六妙門的呼吸法。

《小止觀》所敘述的內容,分為十章,可列九門如下:

1. 備足坐禪的先決條件:持戒、懺悔、衣食無缺、清淨寧靜的地方,放下一切事務,要有一位高明的老師指導。

2.厭離色、聲、香、味、觸等五欲。

3.克伏貪欲、瞋恚、睡眠、輕浮與悔惱、遲疑不信等的粗重煩惱,不使表現出來。

4.調和飲食:飲食勿使過量,亦不使飢渴。調理睡眠,勿使睡眠過多,縱在夜間,只有中夜四個小時睡眠即足。調身、調息、調心,三事合用,不可分離。

  a.調身──入坐之前,宜作準備,勿使心浮氣粗;入坐之時,宜用半跏坐,身宜正,脊宜直,勿曲勿聳,鼻與臍相對成直線,不偏不斜,不低不仰。主張閉眼。

  b.調息──息者,呼吸時無聲、不結、不麤,出入綿綿,若存若亡。坐時守息則心定,若呼吸時有聲、結滯不通,出入不細,名為不調,心亦難定。

  c.調心──第一調伏雜亂的心念,第二調伏昏沉瞌睡及浮躁飄動的心態。此宜安心向下,注意力集中肚臍,則心自然安靜。然而心不宜急,急則氣向上,會引起胸部急痛。然亦不宜太鬆,否則,心志遊漫,或口中涎流,或時暗晦,此時應將全心向下,注意集中在肚臍。

  坐前的身、息、心,宜由麤而細。坐完時的身、息、心,宜由細而麤,坐完時,當動心、吐氣,微微動身,再動肩、手、臂、頭頸,而至兩腳。坐後如不運動按摩,細法未散,留住在身,令人頭痛,骨節猶如風勢,以後坐禪時,則會煩躁不安。

5.方便行:立志發願,脫離一切妄想顛倒而得禪定智慧。堅定持戒,專精修定心念。世間虛妄不實,禪定智慧,尊重可貴。籌量世間欲,與禪定智慧樂的得失輕重。一心決定,修行止觀。

6.修止觀:

  a.坐中修止觀──修定的姿勢,以跏趺坐為最好。

  b.歷緣對境修止觀──坐得勞累之時,雖在其他的一切時地,也當修行。所謂「歷緣」者,共有六種,即是行、住、坐、臥、勞動工作、談話等。均有一定的方法,用來調伏身、口、心。所謂「對境」者,即是,當在眼見色時、耳聞聲時、鼻嗅香時、舌受味時、身受觸時、意知諸法(事物)時,均有一定的修行方法。

   
禪修菁華集(全套七本)
 
禪修菁華集(全套七本)軟精裝特惠組合

輕鬆進入禪修之門,重構生命版圖的智慧之書

聖嚴法師在這套【禪修菁華集】中,賦予禪最完整而嚴謹的解說,透過層次分明的主題,便可得禪法面貌的梗概。從禪的簡介開始,縱觀禪宗的法源遷流,橫析禪宗修行方法的精髓,引領讀者在生活中靈活地善用禪法,積極的經營人生,開創內在無私的慈悲與無我的智慧,完成生命的自在與完美......

 
   
 
小止觀講記/釋繼程

繼程法師以《小止觀》為綱要,融入《釋禪波羅蜜》、《六妙門》、《摩訶止觀》等修持體悟;在初講中詳細開示二十五種方便,著重禪修之前的準備工夫及禪修中的應用;在續講中則進一步指導調身、調息、調心的根本原則,以及禪定過程的身心變化、各種境界與對治之道......

 
   
   
 
當下一念心:智者大師《小止觀》禪釋/果如法師

真正的定與慧,是身心的安寧自在、統一和諧。

果如法師以祖師禪的角度去開顯天台圓頓止觀的精妙之處,且不離于次第的方法和方便。如從這本開示入手,讀者當能從教、觀兩方面契入漢傳禪觀的核心,并能體解祖師禪的用心良苦之處......

 
   
除修行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