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399期/2016年11月01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大隱於世的獨行僧——紀念東初老和尚圓寂40週年

■ 聖嚴法師

自從隨他老人家出家之後,我的記憶所及,僅有兩次,對我表示由衷的欣慰。一次是民國六十四年,另一次是民國六十五年。

在臺灣 介紹徒弟「聖嚴」

民國六十四年,我有三椿喜事:(1)完成了博士學位,(2)受政府邀請,公費回國出席海外學人國家建設研究會議,(3)日文本之博士論文在東京出版。那年夏天回國,他老人家逢人便介紹我說:「這是我的徒弟聖嚴,從日本得到博士學位回來了。」

以往他老人家絕不在客人面前介紹我。倒是每次回去,他便約來臺北的同鄉諸山,吃一餐飯,然後一直當著大眾,罵我嫌他的文化館太小太窮,沒把他的文化館當作自己的地方,他好苦命,一直要替我把文化館看守到死,他若不交給我,是他不慈,我若不接受他,是我不孝。反來覆去,直到使客人聽得不耐煩而大家起身告辭為止。

每次他老人家給我的最後評語是:「聖嚴沒有什麼不好,肯用功,能吃苦,能自持,不貪財,就是喜歡寫文章,有點好名。」

每當我向他告假又要離去之時,總會向我要一句話:「你究竟要不要文化館?你不要,我就送給別人了。」我總是回說:「師父慈悲,請你老人家不要這樣說。我繼承你老人家的法,而文化館是小事,你老覺得如何處理好,就作如何處理好了。」有一次他老人家說得更天真了:「聖嚴,你如一定要走,至少要給我文化館介紹一個和你一樣的人來。」可惜,這世界上,叫聖嚴之名的,據我所知尚有三位,和我一模一樣的人,連我的母親也生不出來的呀!

民國六十四年夏天回國,他老人家滿以為,這下子總該把我留下了吧,結果我向他表明,我已接受了美國佛教會的邀請,再去美國學幾年英語,以備向國際弘法之用。這個決定,使他很傷心:「我已快要七十歲了,原先祇到東洋,現在竟要走得離我更遠而到西洋去了!」

赴美 升格當師公

可是,我至美國數月,即以舉行美國建國二百週年紀念法會,由美國佛教會發邀請書,把東老人請來作客一個多月,那是民國六十五年的九月。由於東老人的簽證時限拖過了美國佛教會八月十五日的松壇大法會,故又由沈居士的世界宗教研究院,聘東老人來作短期的研究訪問。他從三藩市到紐約,我正忙著學英文、開會、教禪、講經,當時大覺寺已有十多名美國學生在跟隨我學,我也請東老人和學生們在禪堂裡照了一張團體相,敏智老法師及仁俊法師也在其中。

他老人家見我忙得連睡眠的時間都很少,所以住在大覺寺的數日之中,什麼事都不肯麻煩我,甚至衣服換下了也不敢告訴我,而想自己拿去洗,唯一希望我做的是,每天早上煮一鍋子粥。因為我們大覺寺,雖有一個工人,卻只管一餐中飯,早晚兩餐,住眾各管各的,事實上多數持午。東老人到了,我祇好起得更早一點煮粥,他看了過意不去,竟到浩霖法師的東禪寺去住了一陣,那裡有一位殷金秀芳老居士,原先也是文化館的信徒,做得一手好菜,又有慷慨好客的浩霖法師陪著他老人家,去費城、華府,參觀了幾天,要比住在大覺寺暢快多了。

他這次來美訪問,雖然是我們美佛會請的,我卻僅僅陪他到長島的世界宗教研究院,順便被沈居士夫婦帶到菩提精舍,小住兩晚,並由我的禪班學生阿楞卡女士駛車,與仁俊法師陪同他老人家,在紐約市內轉了一圈,在市立中央公園小憩之外,就沒有時間再陪他了。

實際上比起在東京求學時代我更忙,那時僅做學生,此時則既做學生,又做老師。當時我已決定為東老人辦理來美長住的手續,心想來日方長,承事盡孝,不急在一時。如今想來,那是我的最大損失!然而東老人見我如此精進奮發,既心疼我的體質單薄,又欣喜我的努力不懈,最使他欣慰的是,已有美國青年男女學生,把他認作師公了。

因此,他向正在紐約弘化的敏智、仁俊、浩霖等諸法師聲言:「這次我來美國的主要目的,是要了卻一椿心事,把文化館交給聖嚴,我寫一份書面聲明,請你們諸公簽名作證。」他也的確寫了,交給我看,我說:「臺灣的事在美國辦,法律上恐怕未必有效。而且我也無法在近幾年內返國照顧文化館。」他則肅容相告:「文化館的住眾,鑑心和錠心等,侍我二十多年,應給他們妥善照應。你也不必嫌文化館窮,我留下的一點,作為你發展弘化事業的酵頭,總是夠了的。」我說:「請你老人家放心,祇要我一天有飯吃,我便會設法照顧文化館的住眾。至於文化館的窮或不窮,無關弘旨。」聽我說完這話,他很高興,把那張寫好的書面文字撕掉了:「聖嚴,有你這句話,我可以安心了。不過,你別不知自己的年齡,再過二十年,你也將和我一樣是七十歲的人了。」他有很多抱負,但他未能實現,所以指望我能把握生命,不要浪費光陰,當做該做的,趕快要做。

全是東老人的功德

以往,東老人總把我當作有望而未必有能成功大業的人,因我始終不離修學崗位,從未做過獨當一面的事,這次他到紐約之後,對我,完全改觀,至少他看出我是積極、沉著、把握原則而又不傲視自滿的人。其實,我所把握的原則,便是佛法的原則。我常把一切的因緣,不論好壞,均視為增上助力,把逆緣的阻力,視為考驗的助力,結果,阻力也就真的成了助力。

我的一生,固然也得到不少順緣,大多則是逆境。相信我的業力很大,報障重重,多遇一分障,即多消一分業,能消業,便是助緣。曾有人為我抱不平:「師父有錢,何以不接濟正在修學中的徒弟?」我則告訴他們:「不可如此說,弟子應盡供養師父之責,師父度我出家,已是無上恩德。祇有弟子欠師父的,沒有師父欠弟子的。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佛門豈有不是的師父!」

我對師父作如此想,對道友作如此想,對信施檀越作如此想,甚至對我的弟子亦作如此想。所以在六十五年,東老人代我收的徒弟果如,寫信來訴苦,說師公老人,苦逼他太甚,使他無法忍受,尤其果如有病,東老人也不給他治療費,故頗有退心。我當時回信勸他,並說明東老人對我亦是如此,此即是他老人家教育子孫的一種好方法。

我說我的這一點成就,可說全是東老人的功德。他要我多做事,使我學會了做事的原則,而且事無論細巨,均願親自來做,所以端不起做大法師或大和尚的架子。他要我當好自己個人的家,所以我學會了不向任何人借錢,但卻每每都在絕處逢生,未被金錢困住。我想做的事想達到的目的,也都一一完成。

養蜂式的教育

東老人養育徒弟徒孫,是用的養蜂方法,不是用養金絲雀的方法。養蜂是使蜂子自行去採花粉釀蜜以利人食,養金絲雀則供給食料而使金絲雀失去向自然界尋生活的能力。可見養蜂方法是何等可取了。東老人要我們自行設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在實在必要時,他也會伸出急救的手來,正像蜂子在其能力所飛達的範圍內無有花粉可採之際,蜂農便帶著蜂箱,遠適他鄉有花之地。

東老人的觀念是接受布施與布施給人,都是結緣,以培植自己的緣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是最可靠,也最親切的,老一代有其因緣,小的一代亦必有其因緣。訓練我們培養自己的善緣,亦正是訓練我們了解善緣之可貴,助緣之不易。

故從片面看,東老人被視為刻薄和吝嗇,從深一層看,我能因其如此而不埋怨他,反而由於如此而感恩不已,豈能說他是刻薄和吝嗇,何況在諸已故的近世長老之中,能把身後事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尚無一人出東老人之右者。為佛教教育文化及慈善事業而省吃儉用終其一生的,也僅東老人一人而已。

(錄自《我的法門師友》,文中標題為編輯所下,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99期

 

法的療癒

我的痛,我的話頭

生病,你最害怕什麼?怕死還是怕痛?
佛教學者杜正民因病住院,感受疼痛苦不堪言,
讓他不斷叩問:佛陀如何教導弟子面對病痛與死亡?
出院後,他終於在《雜阿含經》裡找到答案。
本期起,杜正民邀您和佛陀一起會診,體會「病不煩惱」

■ 杜正民(法鼓文理學院教授)

幾個月前,因為癌症復發,我的腹部持續而劇烈地疼痛,讓我不由自主地掉淚,甚至以為自己就要往生了。那種痛無法言喻,我開玩笑稱之為「轉身掉淚痛」,讓我想起了《雜阿含》經中差摩(Khema)比丘所說三種痛的覺受,也把我帶回十年前住院的日子……

真實不虛之痛

2006年一月,我因為身體確診為癌症而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經歷了許多身心上的不堪,其中最無法忍受的,要屬身體的「疼痛」。

那種痛的感受很深刻,記憶猶新。當時雖然也面臨死亡的威脅,但感受並不強烈,反而是那個痛讓我有瀕臨死亡的感覺。那種痛,是痛到無法坐、無法臥、無法睡覺,甚至痛到無法呼吸,幾乎是「在痛與痛之間搶呼吸」,實在無法用筆墨形容,也無法清楚地向醫護人員表達這種痛的感覺。只能說,苦不堪言。

當時我試著用禪修的方法觀痛,也提起心力念《心經》,但念著念著,只感受到我的疼痛,就如同《心經》所說,「真實不虛」!

那段期間,我不斷地問著:「到底佛陀是如何教導病危或臨終的人面對病痛與死亡?」這句話像參話頭一般,在腦海中盤桓不去。出院後,我開始搜尋經典,試圖從中找到一般人可以依循的教導,以及病中可以實踐的方法。

後來在《雜阿含》中找到一群經,叫做「病相應」,這些經文翔實記錄了佛陀探病、指導弟子面對病痛,甚至死亡的經過。簡直是如獲至寶,尤其當我讀到差摩比丘的故事時,好開心,沒想到經典中有人跟我有過同樣的感受!

痛,原來也有典範

那是《雜阿含》第103經,經文大意是說:差摩比丘生了重病住在棗樹園,由陀沙比丘負責照顧。有一天傍晚,住在瞿師羅園的上座比丘們,想了解差摩比丘的近況,於是找來看護陀沙比丘代為問病,表達關懷之意。

一般問病的開頭是:「病情有沒有好轉?各種疼痛不適的感受,是增加還是減緩?是否可以忍受呢?」差摩比丘回話:「我的病不但沒有好轉,而且疼痛加劇、沒有減緩,實在難以忍受啊。」接著差摩比丘開始敘述他的痛:

譬如多力士夫。取羸劣人。以繩繼頭。兩手急絞。極大苦痛。我今苦痛有過於彼。譬如屠牛,以利刀生割其腹,取其內藏,其牛腹痛當何可堪!我今腹痛甚於彼牛。如二力士捉一劣夫,懸著火上,燒其兩足,我今兩足熱過於彼。

讀到這裡,真是心有戚戚焉——「我今腹痛甚於彼牛」、「我今苦痛有過於彼」,沒想到有人可以如此貼切地形容我的痛。

值得一提的是,差摩比丘對痛的形容,後來成為經典中的典範。在《雜阿含》裡,無論是出家比丘或在家居士,談及生病的情節,只要形容痛,大抵都會以這段描述為底本,而且這部經後來常被引述,又稱為《差摩修多羅》、《差摩迦修多羅》或《叉摩經》,可見差摩比丘可說是痛的代表人物。

不過上座比丘們可好奇了:難道差摩比丘忘了佛陀曾經教導,要觀「五蘊非我、非我所」嗎?此外,如果能觀五蘊非我、非我所,就是漏盡阿羅漢,為什麼差摩比丘能觀五蘊非我、非我所,卻說自己不是漏盡阿羅漢,而且還會疼痛不堪呢?

發現法的療癒

於是比丘之間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問答,陀沙比丘充當中間人,來來回回傳話,可是雙方似乎各說各話,沒有交集,最後差摩比丘提振起一股為法論辯的心力,取來拐杖,拖著虛弱的身體,親自面見上座比丘們。

比丘間的對談,不是禮貌性的寒暄問候,而是充滿法談的意趣。

他們接著從觀五蘊非我、非我所,到深細的煩惱,如我欲、我慢、我使的生滅,共同地一一觀照、檢核,結果不僅解開上座比丘的疑惑,差摩比丘竟也因此「心得解脫,法喜利故,身病悉除」!

乍讀之下,實在不可思議,對我而言更是一大鼓舞,因為這就是法的療癒!我想,差摩比丘並不見得是身體的病完全好了,而是去除我執,釐清自己的生命觀之後,身體的病痛大概就不成問題了,就像他原本痛到不能自己,但是悲心一起,分享佛法的熱情來了,竟可以拿起拐杖出門論法去了。

讀這部經很像在看一齣戲,也像在聽音樂,主旋律是「我」,而瞻病者陀沙比丘,在差摩比丘和諸上座比丘之間來回傳話,就像副歌,一再重述,因為當時沒有文字,傳話者複誦彼此的話,如同反覆熏習法義。差摩比丘和上座比丘們論法時,也不只是口頭上的討論,而是一邊口述,一邊引導操作,例如,提到「非色是我,非我異色」,大家就一起向內觀照色法的生滅,提到受、想、行、識時,也是如此。經文讀來很短,但內含實修的過程。

佛陀時代的修持,大多以五蘊六根為所緣,教法透過師徒、比丘之間口傳心受而流傳,自從文字出現之後,我們的所緣反而變成文字,誦經也逐漸演變成口語的背誦,而非觀心方法的操作了。

差摩比丘的故事顛覆了自己許多根深柢固的想法,我們常被病給困住了,因而感到悲觀、覺得自己無用,沒想到這部經卻由病人親自說法,分享病中體會,最終還幫助了上座比丘們離諸塵垢,得法眼淨。

現在想來,人生能有這樣一段「痛」的體驗,也滿有意思的。一直以來,我都是在學術的象牙塔裡,圍繞在佛教文獻與資料建構的研究,直到遇上這場病,才讓我回過頭來,更貼近自己的生命,也重新思考,學佛二、三十年來,自己到底學了什麼?佛陀教法的核心又是什麼?!(許翠谷採訪整理)

宛如一串珍珠:《雜阿含》病相應經

在《雜阿含》裡有一經群,印順法師會編名為「病相應」,這些經文翔實地記錄了佛陀探病、指導弟子面對病痛,甚至死亡的經過。這群經位於《大正新脩大藏經》或《CBETA電子佛典集成》第2冊阿含部《雜阿含》的第1023~1038經及其他諸經,大約有二十餘經,大多是描述佛弟子因為病痛甚難忍受,於是佛陀為這些生病的尊者、新戒比丘等出家眾,以及長者、婦女、童子等居士說法。

十年前,當我第一次確診為癌症且必須住院治療時,徘徊於上萬冊的研究藏書前,竟找不到一本可以隨身閱讀的書,甚為驚訝!一生閱讀無數,身邊竟然沒有一本可以陪我面對病痛的書。因此當我讀到「病相應」群經時,如獲至寶,後來查對巴利文本時發現,這群我視為理所當然的經典,竟分散在巴利相應部的各相應中,而不像漢譯《雜阿含》將之集為一聚,因此更覺這群經的珍貴與重要。

曾經有段時間,這群經是我每天的定課,文字輕薄短小,但反覆咀嚼,總能嘗出不同的法味。這陣子,我再度面臨生死關頭,重讀病相應經,除了感恩在有生之年,能有這群經陪我面對病痛與生死之外,由衷希望這份寶藏能與更多人分享。﹙杜正民﹚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99期

  覺醒生命的價值 法鼓山出家生活體驗報名
 

放下欲樂的追逐、擁有的負擔,在暮鼓晨鐘裡,體驗佛教寺院的修行生活,幸福感受出家的喜悅。法鼓山僧伽大學將於明年2/8(三)~2/18(六)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第十四屆生命自覺營」,歡迎高中(職)以上學歷,符合年齡等條件的青年大眾,報名體驗11天的修行生活,從「佛教的生命觀、梵唄、戒律、禪修、出坡作務」等面向,覺醒生命真正的價值......more

 
  法鼓山水陸法會10/15起報名 邀您心靈解碼
 

融合數位科技、佛教藝術與教育關懷,法鼓山第十屆大悲心水陸法會將於11/26(六)~12/03(六),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行,8天7夜的法會廣設11座壇場,除提供網路電子經書與視訊直播,還開放海內外31個據點分處共修,邀請民眾超越時空距離共襄盛舉。鼓勵e化愛地球,節省資源消耗,法會祈福、消災、超薦以及壇位報名,詳情請上大悲心水陸法會網站(http://shuilu.ddm.org.tw/),洽詢電話(02)2498-7171轉3367、3369.....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