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395期/2016年07月05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讀懂《六祖壇經》關鍵智


翻轉與超越的智慧

佛教典籍浩如煙海,
《壇經》猶如一盞明燈、一把鑰匙,
幫助我們破除煩惱妄見,超越文字表相,
直探本源,領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許翠谷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唐朝中年,禪宗五祖弘忍準備傳衣缽給下一代,希望弟子們都能將修行心得寫成偈子呈來看看,眾望所歸的大弟子神秀,夜半三更在牆上題了這首偈子。五祖看了,搖搖頭說:「只到門前,尚未得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幾天後,牆上出現了另一段話,而且是從一個不識字的樵夫惠能口中說出來的,師兄弟之間群起嘩然。這兩首偈子,字裡行間有什麼差別?為什麼神秀的工夫只到門前?

答案就在《六祖壇經》。這部如同武俠小說般的典籍,記錄了禪宗六祖惠能在韶州大梵寺等地的說法,敘事引人入勝之外,六祖所標舉的禪法,更翻轉了佛教自印度以來的禪觀傳統,開展出中國禪宗獨具的手眼,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稱為「經」的祖師著作。

平凡的出身  璀璨的教法

「《壇經》讓我最震撼的,是它的平實無華。」從學生時代就深受《壇經》及禪宗思想啟迪的學者楊惠南分享,《壇經》和一般的佛經很不一樣,既不講神通感應,也沒有繁瑣的教理論述,而是以六祖惠能的生平作為開場白,彷彿六祖就在眼前,說著自己一路求法、得道、剃度出山的經過,如此平凡,如此樸實。

另一個撼動人心的,則是六祖惠能原本是個不識字的樵夫,只因為聽到《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見性。這段經歷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與想像,包括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在內。

一向以文化人自居、善用文字力量的郝明義驚歎:「一個目不識丁的人,卻能體悟並展現生命的智慧」,這讓他反省,同時更相信:修行不能光是倚賴文字章句,而需要不斷地在體悟與實踐中交互啟發向前,「而且,透過六祖的生命故事,我們看到了『佛性本自具足』的真實寫照。」

大乘佛教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六祖惠能不提佛性而談「自性」。近年在世界各地弘講《壇經》的繼程法師,便曾在演講中說明,佛性普遍存在每個人身上,但別人成佛不代表我們會跟著成佛,所以六祖提出自性清淨,就是讓修行回到每一個人身上,通過自身的努力,證悟自性本然清淨。

此外,六祖還提出了一個很特別的觀念:「前念迷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面對生活中的人事物,我們慣性地把一切事物一分為二,好壞、善惡、瞋愛、取捨,分別對立,而所謂的修行,就是把不好的惡的轉化為好的善的,轉煩惱為菩提。但這或許只是從一個籠子鑽到另一個籠子罷了?於是六祖不給我們立足點,他說:「煩惱即菩提。」換句話說,迷與悟就在一念之間。一念悟,一念清淨,一念就是佛。

《壇經》開顯的方法是一條修行捷徑、頓悟法門。煩惱現前正好用功,這給了人們極大的信心,因為我們要做的不是踏破鐵鞋,四處尋覓成佛之道,而是回到當下的身心,反觀自照。

超越傳統  修行不離生活

六祖惠能還打破了「純禪時代」的許多迷思與觀點。例如傳統上認知的修行,就是要離群索居、打坐修定,方法上仍延續印度的禪觀,但是六祖惠能卻另闢蹊徑,他提出定慧不二、即定即慧,主張「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便是一行三昧。

這是將禪法直接用於日常生活之中,而不限於盤腿打坐,突破了世間出世間、坐禪與日常的分野和局限,從此,運水搬柴無一不是修行,舉足下足常在道場,開展出漢傳佛教獨有的修行方法。

「平常心是道、處處萬類都是道,對現代人來說是最實用的。」經常和青年學子一起研讀、討論佛學的楊惠南觀察到,工商社會忙碌繁瑣,加上電腦、手機不離身,常常畫面一個滑過一個,訊息一則賴過一則,陷入迷霧中而不自知。「禪宗給了我們一個方便:『身在哪裡,心在哪裡』,無論遇到什麼境界,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隨時隨地提起方法,這與佛陀時代講的正念、正知,是一脈相承的。」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95期

 

人生書摘

白與黑

神山、聖湖、傳說演繹出西藏阿里的神祕,
前往神山之王岡仁波齊峰轉山的路上,
經過數不清的雪山與湖泊,
其中,相鄰的瑪旁雍措湖與拉昂措湖,
為何被視為一聖一鬼?一白一黑?

■ 邱常梵(《聽見西藏》系列作者)

瑪旁雍措聖湖及拉昂措鬼湖雖然離塔欽不遠,但依師傅建議,返程參觀在時程安排上比較順,所以,我們是在返程時才前往。

記得上回來時,最佳拍攝地點是位於聖湖邊山丘上的基烏寺,據說蓮花生大師曾在此降魔伏妖逗留過七天,至今還保留著他的修行洞,寺廟規模很小,但居高臨下,是俯瞰聖湖的最佳位置。

白湖 永恆不敗的碧玉湖

基烏寺是環繞瑪旁雍措聖湖四周的八座寺廟之一,加上岡仁波齊神山外轉道和內轉道的五座寺廟,神山聖湖區一帶寺廟比率之高,可以看出藏民對神山聖湖的景仰與嚮往。

以前不用門票,如今基烏寺已被圍在收費區內,為省門票,繼續開往普蘭方向,遠遠和湖有段距離,公路邊立著一石碑「瑪旁雍措濕地自然保護區」,風馬旗飄揚,師傅停車讓我們拍照,一下車,瞬間風速強大,幾乎無法站穩,風馬旗後面往湖的位置全被圍上鐵絲柵欄,禁止遊客靠近湖邊。

來到另一處往湖邊的小查票口,因為風大,查票員躲在小屋內,師傅下車發揮「魅力」,靠在小屋窗口,和裡面的人嘰嘰咕咕說話,結果,不用門票就讓我們進去了。

我們好奇地問師傅:「是你認識的人嗎?」師傅回答:「不認識啊,我就跟他說你們不是遊客,是佛教徒,只是要到湖邊取一點聖水,馬上就會離開。」我們四人大力拍手:「哇,師傅好棒喔!」師傅又補了一句:「通常查票員是藏民的話,都會給進的,如果是漢人查票員就甭想了。」

聖湖位於岡仁波齊峰和喜馬拉雅山的納木那尼峰之間,玄奘《大唐西域記》稱它為「西天王母之瑤池」,早期苯教也有不同稱呼,十一世紀,佛教與苯教鬥法獲勝後,才稱「瑪旁雍措」,意思是「永恆不敗的碧玉之湖」。

藏民相信瑪旁雍措的水是八功德(註)俱全的甘露,喝了能洗淨罪孽,印度朝聖者還認為一定要在湖中沐浴淨身,才能洗禮靈魂。

我們走到湖邊裝聖水,先喝一小口,果然甘甜,湖面有許多斑頭鷗悠遊,時而來往覓食,時而展翅翱翔,時而靜立不動,為空寂的湖面增添了幾許生命的歡欣,但風實在大得受不了,拍了照,趕緊離開,前往拉昂措。

黑湖  汪洋大海般的鬼湖

海拔4574公尺的拉昂措,與海拔4588公尺的瑪旁雍措隔沒多遠,據說二湖水域相通,但藏人對拉昂措不像對瑪旁雍措那樣景仰,甚至還有點畏懼,給它取了個外號叫「鬼湖」,透露出人們內心的嫌惡。當地有個說法,這兩個湖像兩顆心,一白一黑,白的當然是瑪旁雍措,黑的就是拉昂措;前者是淡水湖,可以飲用,後者是鹹水湖,苦澀難飲。

但來過兩次,我卻偏愛拉昂措,總覺得它雖然不如聖湖雍容華貴,卻更具生命力,拉昂措最特別之處,是像海不像湖,面積雖然比瑪旁雍措小很多,但站在湖邊一眼望去,拉昂措就像汪洋大海,波瀾壯闊,大浪一陣又一陣沖刷著岸邊石頭,堆滿漂亮小石頭的湖岸線緩緩伸向遠方,宛如一條織錦的絲線為湖面鑲框。

蹲在湖畔攝影後,我凝視著那浪花,水是浪,浪是水,水和浪本就沒什麼分別,再大的波浪,當它最後力道盡了,自自然然就會退後,回歸到湖中。正如上師也把我們的妄念和煩惱比喻為波浪,當它們產生時,只要靜靜看著,不要隨之起舞,最後它就會自己消融。

寒風不斷,冷冽刺骨,抬頭望向北方遠處如金字塔般的岡仁波齊,靜靜矗立,如如不動。神山若能言語,當也會笑我們凡夫:聖湖、鬼湖不都是湖?

(摘錄自《天地西藏》,文中標題為編輯所加)

註:八功德水在不同佛經中所指略有不同,或指甘、涼、軟、輕、清淨、不臭、益喉、利腹;或指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飢渴、長養諸根。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95期

  為生命掌舵 暑期邀您「遇見心自己」
 

走在人生十字路口,您是否曾感到迷惘徬徨?您每天花多少時間聆聽內心的聲音呢?由法鼓山般若禪坐會所主辦的「遇見心自己」,7月在北、中、南皆有舉辦,而7/16~7/17在台北愛群大廈所舉辦的場次,更特別降低年齡邀請國中同學一起在繪畫與遊戲中提昇心靈、放鬆心情,課程內容輕鬆有趣,有興趣參加者,請快點把握機會報名,詳細活動資訊請上網查詢(http://prajna.ddm.org.tw/).....more

 
  心的暑假作業 法鼓山聖基會寫畫創作即起徵件
 

暑假即將來臨,為迎接歡樂的夏日假期,倡導以「心靈環保」淨化人心及社會,並致力於兒童生活教育的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特別從暑假開始,與法鼓山教師聯誼會聯合舉辦「105年兒童生活教育寫畫創作」活動......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