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382期/2015年6月2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人生雜誌


 

用〈淨行品〉過每一天

為眾生發好願,起淨行

〈淨行品〉一百四十一偈,一百四十一願,
每一句「當願眾生」,猶如斬斷我執的利器,
將凡夫的心念轉為諸佛的境界。
指引我們把握生活每一個當下,善用其心、正念發願,
念念不離利樂眾生的慈悲,
由此契入華嚴大心菩薩的心地法門,淨化有情世界。

■ 黃佳卿

打開《華嚴經.淨行品》,一百四十一願皆與生活息息相關,在莊嚴華麗、意境深遠的《華嚴經》中,格外突出。

〈淨行品〉從智首菩薩一連提出的一百一十個問題揭開序幕,問題圍繞如何像佛陀一樣,身、語、意三業清淨無染?如何修行成佛?而文殊菩薩以生活事行為例,說明觸境逢緣善用其心,念念不離眾生,依此行能成就一切佛果。如此淺顯易行,不離日常生活的修行方法,正是在教導佛子培養護念眾生、祝福眾生的生命習慣,由此生起清淨的願力、清淨的修行。

初發心,安頓在正念上

其實,在《華嚴經》被完整譯出之前,三國時代東吳支謙就已選譯〈淨行品〉,即《菩薩本業經》;林林總總一百多句對境發願、祝福眾生的內容,以當時流行的駢文體裁,開先河譯為字句工整、富有節奏的偈頌,非常利於記誦。此後,由於〈淨行品〉對境發心的特色,曾被用來替代沙門戒,甚至由西域梵僧證稱,若有人能熟誦此品,就已完備受菩薩淨戒的前行。

爾後,〈淨行品〉被視同「毗尼」(律,梵語vinaya),由律宗門人採集部分偈頌,彙編為《苦海浮囊》、《毗尼日用》、《毗尼日用切要》等,將佛弟子衣、食、坐、臥應誦念的偈咒,從早到晚依序排列,貫徹修行生活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直到今日,仍是佛學院、僧伽大學的必讀科目,幫助行者防止心念散逸,時時刻刻把心安頓在正念上。

聖嚴法師出家後,初讀《華嚴經》,就受〈淨行品〉感動,認為此品對於初發心菩薩,乃至資深菩薩,都很重要。及至建立僧團,便鼓勵弟子把一百四十一願背下來;並二度在僧團結夏期間,完整講授〈淨行品〉一個月,勉勵弟子放下自我、提起眾生,言行舉止皆為眾生設想,由「當願眾生」擴大心量,發「自己未度,先度眾生」的菩薩悲願。

轉正念,從祝福自他開始

一般人面對日常生活諸事,起心動念往往是不好的念頭較多,好的念頭少之又少。神經科學家已證實,大腦與行為間是環環相扣的關係,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言行,最後的行為造成了結果,結果又回頭改變大腦。一個念頭想久了,會透過言行不經意地表現在外,如果腦中充滿妄念、惡念,久而久之變成思考的慣性模式,日子就在不斷製造煩惱、衝突、對立與養成惡習之中,不知不覺地虛耗度過。因此,生活中的事看似微不足道,其實更需要有轉心念為正念的轉念工夫,防止心繼續作惡。

華嚴學者陳英善為學生講解〈淨行品〉時,直指〈淨行品〉的修行特色,就在生活瑣事中學習如何轉念,而不致把修行與生活分作兩橛,是最為平實的練習方法。不論人事境遇是順的、逆的、快樂的、痛苦的,甚至平平淡淡的,如果自始至終隨著生活種種事相發好願,在生活點滴上用工夫,日子也就不空過。

陳英善解釋,面對種種事境,先由內心的改造工夫做起,能夠提起念頭發願,當下就已是正念。然而對境時如何能轉念,還需要一些智慧與工夫,剛開始或許還有些勉強,不斷叮嚀提醒自己,提起正念轉念,能提能轉時,身、口、意慢慢就能跟上腳步,運用到純熟,很自然就能成就善的念頭,捨離不好的念頭。

就讀臺灣大學的研究生林益丞,把〈淨行品〉中與日常相關的偈子都背起來,吃飯前後、洗手、如廁都會念。書桌、床頭也貼上相應的偈子,讀書、誦經、睡前都發願祝福眾生。熟用偈子之後,每次念偈子前還會自問,為什麼會直覺想用那一句偈子,他說「發願真的不難,難的是當偈子念成習慣,發的願是否真誠?」

「先能夠真心的祝福自己,再論及祝福別人,才是發自真誠的祝福。」馬來西亞佛學院院長繼程法師曾在演講中分享,有段時間,每天的早課只念〈淨行品〉,幫助自己不斷提昇道心;在生活實踐上,則是在每天早晨,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聲「早安」,再帶著喜悅的心接觸外在人、事,看見好的、不好的,都發自內心給予平等的祝福,由此漸漸擴大心量,大到面對外境時,都先想到別人而不是自己。

繼程法師補充,從外境看到的是外在,從內心生起祝福時,外境和我們的心就有了連通,由內心發起祝福時,就已在轉境了,表面上的逆境就被轉成順境。

發善願,學做大心菩薩

「〈淨行品〉可說是文殊菩薩教導眾生由凡夫躍昇為菩薩的快速法門。」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陳琪瑛點出其中關鍵,就在為一切眾生發心,而落實菩提心願的訣竅,就在於善用其心,不僅能以正面思考,更重要的是,掌握每一個當下,為眾生發願祝福,善的願心一起,雜染過失就沒有了。

華嚴專宗學院院長賢度法師,將〈淨行品〉的精神視為推動對有情世間的關懷,其中牽動的包括自身眷屬、人際和諧,與國家社會的安定,因此,依經文而行可以消弭人我對立,提昇生命內在世界的和諧,帶來外在環境的永續平衡。

聖嚴法師常鼓勵大眾,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發清淨的願,發為社會奉獻、利益整體社會的大願心,因為所有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當我們為眾生祝福,祝福的力量,也會擴及自己。從此刻起,用〈淨行品〉過每一天,當願眾生:

從生活細行中,培養樂發好願的習慣,

從起心動念處,為眾生獻上清淨祝福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82期

 

人生café

山海相遇,生命的真旅行

前言:
一次駕帆船環行航海世界一周的壯遊,
一趟單車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旅行,
兩個眾人眼中的奇女子,
從山與海之間汲取哪些生命養分?
在壯遊與旅行中,如何豐富生命,確定人生的方向?


■ 編輯室

café主人:梁琴霞(《航海日記》作者)
               李寶蓮(《女農討山誌》作者、守護宜蘭工作坊發起人)
               黃憲宇(《雲水林間》作者、偏鄉教育工作者)
時間:2015年2月14日
地點:高雄紫雲寺
活動名稱:青年生命成長二日營「心靈對談」
記錄整理:《人生》雜誌編輯室

黃憲宇(以下稱「黃」):關於你們的「壯遊」,一位是翻越喜馬拉雅山,一位是航海世界一周,請教兩位,大自然或山、海給予你們的涵養或感動,是觸發你們壯遊的重要養分嗎?

李寶蓮(以下稱「李」):年輕時,很難知道自己要什麼,因為「想要」是一種幻想,也可說是理想。想,本來就是虛幻的,怎能從一個虛境去描述出確實要的東西?我們都還沒有經歷過,才會去想。

人在年輕時,對這個世界認識不多,對人生的可能性所知也不多,通常會有些徬徨。我年輕時也想要做很多事,可是我不知道哪一件事會成為未來人生的道路。但是,我比較清楚「我不想要什麼」,因為「不想要」,是我已經碰到了,我覺得它不對或它不適合我。我的年輕歲月就在「不太知道想要什麼,可是知道不想要什麼」的狀況下,不斷從主流社會出走。

關於自然的滋養,大自然與山林給我非常大的感動,但是我也知道不可能獨自在原始荒野過生活,所以它只能是一個窗口,或一個參考座標。所謂「壯遊」,事實上是一種迷茫的狀態,一種想要在這個茫茫宇宙中找出定位的探索,也許是我想要追逐什麼,而特別想進入荒野。

對荒野有一種好奇,是基於我在人的世界裡長大,比較知道人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而且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在我內心是格格不入的。我不知道在主流社會裡,我能夠做什麼事,總覺得自己在為一列高速行駛、高乘載量的火車加煤。我是一個滿「熱血」的青年,非常認真、努力工作,一直埋頭加煤;有一天忽然抬起頭,看到這輛火車要去的方向不是我要去的,這時內在的掙扎很大,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掌控這輛火車方向的人,是一群我沒辦法去對話的人。當時這群人在我的腦子裡,比較像一群土匪或海盜,他們沿路破壞環境、偷竊未來、壓榨弱勢。我年輕時,批判性較強,內心充滿一些負面想法,到最後不得已出走,從這列火車上跳車。

跳車之後,得到一種「解脫」,至少我的方向不是別人掌控的。我想,走路也好,騎腳踏車也好,速度雖然很慢,但如果方向是對的,總比那列火車快吧!那列火車因為方向錯了,它永遠不可能到達我要去的地方。

在這樣的狀況下,大自然成為我探索另一種可能的途徑,也成為我試探自己底線的方式;人一旦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自由度就會比較大,知道自己可以到達什麼程度。這個過程一是定位,一是充電,讓自己在大自然的療癒中充飽電。

小威在航海的過程裡,也有這種感覺吧!我記得在旅行裡,雖然一方面身體很辛苦,精神卻是非常「舒服」。「舒服」這兩個字有點不精準,但覺得自己的性靈不斷地被提昇。

印象最深的是,我在北歐的森林裡生活了一整個夏天,連續四個月不曾在屋簷下待過,每天都在森林裡紮營。那段時間,晚上躺在帳篷裡,覺得就算現在死掉也了無遺憾。

我後來定位在哪裡呢?無所著落!因為人的生命有始有終,有一個開始,有一個終點,在地球上旅行的數十年,只是一個短短的旅程;整個生命就是這宇宙間的一個「過客」而已。所以你要把自己定位在哪裡?哪裡都不是。

可是,如果放在自然的體系裡,人生的過程卻又沒有所謂的「過客」,只有「歸人」。為什麼?人靠著自然所有的資源跟元素來支持、供養這個肉身,生命結束以後,一切也都還給大地,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所以在大自然裡,人其實是歸人,沒有過客。有了這種體會,後來做任何選擇就容易很多。

梁琴霞(以下稱「梁」):阿寶說到一個重點,就是「我知道我不要什麼」。對於那些迎面而來的東西,我知道這個不是我要的,那個不是我要的。可是,我最近忽然發現,自己對於「想要」的,不是那麼勇敢與確定去要它。這一點,我在往後的人生會不斷鼓勵自己、提醒自己。

我大學畢業之後,為了符合社會責任、家庭期許,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責任和義務,所以去找工作。但在找工作、進入職場的過程中,我也重新思索自己的人生。也不斷捨棄某種狀態,再重新去找另外一條路;不斷探索跟自己符合的方向,當然也會碰壁。

在那個階段,我並不清楚要怎麼走,就是靠「感覺」。但是因為知道「不要」什麼,所以當航海機會來時,當下便勇敢地把握機會,選擇嘗試。有時候整個天地會滋養我們,包括機會的來臨,那不是隨便出現的。當機會來臨時,你能不能勇敢做出選擇,抓住機會?抓住之後,能不能承受機會帶給自己的一切,包括航海旅途上會碰到的挫折?

至於大自然,一直給我很多養分。即使到現在,我生活的地方還是跟人有距離,是一個滿荒蕪的空間,甚至有養牛人家在附近放牛,我可以看著太陽昇起、四季變化,隨著季節變化,周遭會出現蛇、猴子、山豬。

壯遊,放慢速度感受生命

梁:我的旅行經驗並沒那麼豐富,去航海之前,就是在臺灣登山。那趟航海的旅行回來之後,就在部落旅行。怎麼界定「旅行」?旅行到底是我們想像出來的,還是是一種輝煌壯闊的狀態?

李:旅行到底是什麼?謝謝小威拋出這麼好的題目。我先分享自己的旅行,我經歷過幾個階段的旅行心情。我在大家眼中最壯闊的壯遊,是從四川到拉薩,然後翻越喜馬拉雅山到尼泊爾、印度,總共一年半。當時沒有手機,也沒有E-mail ,跟我過去所有的人際關係是完全切斷的。

現在回頭總結自己的旅行,我覺得它是最膚淺的一段。旅行的內涵很多,並不只是去累計旅程,去蒐集不同的城市或國家的名稱,或是奇異風景;特別當我走過從四川到拉薩的那一段路程之後,才恍然大悟。當時從成都到拉薩,搭飛機一、兩個小時就到了,我卻花了五個月在陸路上匍匐前進。到了拉薩之後,我有一種感悟:「那五個月相較於人家的兩個小時,我是用了最短的時間走到精神的最遠處。」

翻過喜馬拉雅山到尼泊爾這段路程,我騎著一部在西藏一個小村買的腳踏車,進入到尼泊爾。在尼泊爾待半年,我又發現腳踏車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每日徒步,大概走二十至三十公里,連續超過兩個月。在這個過程裡,愈慢的速度,似乎是真正能夠愈快到達旅行目的,因為旅行是要充實自己的內在,去發現性靈的另一個層次,真的得用兩隻腳老老實實地走。

在現在交通工具發達的年代,旅行的深度或高度都沒辦法像當年徐霞客那樣,他不過就在中國西南方到處走,可是我相信他的旅行是非常有深度的,他也從旅行中達到一個生命的高度。

當我回到臺灣之後,我選擇了務農。農人其實就是「植物人」,跟植物一樣必須種在土地上,我有將近十年幾乎是定點不動。經常有些朋友問我:「你過去那麼愛趴趴走,現在不會想再去旅行嗎?」我說完全不會,因為我找到一種最好的旅行方式。

我第一階段的旅行,悠緩地走了一年半,不會焦躁,不會想要改變。那時我認為自己可能一輩子就是一個流浪者了,因為我當時是「用過生活的心情在旅行」。生活裡所要遇到的事,都在我的旅行當中,把它當作日常生活,我經常就坐在路邊縫縫補補、做針線;紮營之後,自己生火煮飯。

當我進到梨山,把自己種在土地上之後,幾乎十年沒有移動。我才發現自己進入了生命當中的「真旅行」,也就是「用旅行的心情在過生活」。我必須在一個地方安居,要捨棄帳篷,要蓋房子、造灶、收集柴火,打點生活上的所有東西,這些對我來講,都是一種新的人生經驗。

那是用自己身心創造出來的經驗,我必須動手、動腦,必須勞動,用體力換取生活所需,進入那個生活的層次,生命的真旅行才真正開始。每一個人都有很大的本錢,就在當下好好地旅行。

黃:謝謝小威與阿寶為「旅行」所做的詮釋──真正的旅行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旅行。

※「小威」梁琴霞

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職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花蓮部落小學。《航海日記》記錄她從1993年4月14日~1994年8月18日,歷經中國海、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大西洋以及太平洋,航行一年四個月環球遠航的日記,由日記方式呈現海上冒險的經過。近年發表的文章題材多為其所居住的部落,有著深刻的後山描述與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山與海的況味。

※「阿寶」李寶蓮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臺北雜誌社、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2000年,阿寶選擇上梨山務農,成為一個「討山人」,實踐她「還林於山」的理想。《女農討山誌》是人與土地相處的記事,又似一部紀錄片般的寫實與感動。2008 年開始在宜蘭租地種田,對農業與農村問題有更深入的觀察,2009 年發起友善耕作小農聯盟,創辦大宅院友善市集,並投入 「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社會運動。

※「噶柱」黃憲宇

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目前就讀輔大心理所。投入弱勢孩童輔導教育十年,待過花蓮秀林、花東縱谷、屏東、八八水災最受重創的小林村,屏東高樹等地。他陪伴偏鄉孩子成長,也在生命的觸動中,領受孩子要教他的功課。著有《山海日記》、《雲水林間:小林村心靈陪伴札記》。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82期

 
  法鼓山推心靈環保地圖 用APP走進智慧人生
 

面對生命困境、職場問題、心理障礙、情感疑惑、人際關係、身心病痛……等人生各種關卡,您彷彿身處在一座迷宮之中,經常徬徨迷失、不知所措嗎?現在搭配3C智慧科技,就能每天運用法鼓山「心靈環保地圖」指引方向,一步步走進「健康、快樂、平安、幸福」的智慧人生......more

 
  法鼓山援助尼泊爾偏遠災區孤童安置就學
 

佛教古國尼泊爾於月前震災後,多處交通斷絕的偏遠地區,至今仍需人道關懷援助。而法鼓山於勘災慰訪時,除轉達臺灣民眾關懷,提供急難救助物資、慰問金外,亦特別留意偏鄉特殊受災者的需求。同時也應臺灣大方廣佛學講修學會的函請,將援建加德滿都近郊「雅久日奔學校」(NGAGYUR MEMORIAL SCHOOL)的硬體設備及校舍,幫助尼國「努日山區」的偏鄉孤童前往就學、安置......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5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