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電子書城購買心田點數

生活中,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人事境界,乃至面對自己本身的情緒和思惟,你可曾真正地「當家作主」?

當年,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從軍中退伍、二度披剃出家的時候,師公東初老人曾以一席話勉勵他:「我的師父曾經傳我一句話,現在傳給你:『當好自己個人的家,便能當一個寺院的家,能當好一個寺院的家,就可當天下眾人的家了。』」這段話,師徒代代相傳至今,顯見「當家」對出家僧眾來說,是一件至關要緊的事。當家,意味著一個人能夠獨立思考、不依賴、能承擔,不僅能夠做自己的主人,處理外在事務和人事關係,也能夠充分掌握原則,安己安人、成人成事,進一步利益大眾。

「當家」不只是出家人的一門必學工夫,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同樣也是一堂必修功課。那麼,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當家?

《福慧好當家》是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繼《抱願,不抱怨》、《原諒,好緣亮!》之後,第三本分享生活佛法的著作,內容所談的,即是關於「當家」這個主題。二○○六年九月,果東法師由聖嚴師父手中接下方丈一職,成為法鼓山第二任「當家」。十年來,對外代表法鼓山教團,回應各界並關懷社會大眾;對內凝聚僧俗四眾,依循師父教導,共同推動法鼓山的理念。這樣的當家歷程,一直受到許多人的敬佩,常有人會讚歎:「聖嚴師父真有智慧,推舉廣結善緣、心量廣大的果東法師。」不過,大眾最想知道的是:方丈和尚有哪些當家祕訣?他是如何從師父身上,學會當家的本領?

方丈和尚在本書裡翔實分享了有關「當家」的原則、觀念和實踐方法。書中內容共分四部分:「安心生活家」就關懷信眾的實例,來談一般人最關心的家庭和諧;「自在分享家」從服務社會回歸自我反省,從轉化心念、照顧自心,來當好自家的主人;「和喜如來家」分享出家及擔任方丈的學習,包括師父親自教導「承擔」這門課;最後的「福慧行動家」則是勸勉大眾,正信學佛、提昇自我生命,正是開啟智慧、學習當家的入手處。

書中每篇分享,均來自方丈和尚學佛修行的體會,以及對師父教導的實踐,這部分,同為僧團的師兄弟,感受尤其深刻。例如每次僧團召開重要會議時,身為主席的他,一定讓每個人都充分表達意見,如果討論尚無法有定案,必須由他裁決時,他一定先站在各方立場,肯定每個人的建議,再詳細說明決策緣由,一如他在書中所言:「我與所有僧團法師都是師兄弟,我不會要求,唯有懇求和合共事,互信互助、互敬互諒。」

方丈和尚秉持師父教導的「行事六要領」,互勉建立僧團的和諧關係;對於信眾和義工,隨處以光明、正向、契理契機的活潑言語來做關懷,「盡心盡力,隨緣努力。轉化壓力,成為助力」、「理解現象,包容狀況,持續溝通,成就修行」……,這些琅琅上口的祝福語、勉勵語,全來自他平日實踐的工夫。方丈和尚對於語言的用詞遣字,格外注重,例如因故無法出席人家的邀請,他會特別提醒負責回覆的執事菩薩「婉謝」對方,而不是「婉拒」,用一個「謝」字來傳達對人感恩的心意。小小的用詞遣字,實踐的正是佛教徒的基本修行,時時保持身、口、意三業清淨。

書名《福慧好當家》,體現了方丈和尚從學習當家、做好當家,到福慧傳家的歷程,他並以親身的實踐,告訴我們每個人:當家不難,學佛修行、培福又修慧,時時抱持謙卑和敬、慚愧懺悔、感恩報恩的態度,便是學習當家之道的最好途徑。

一家人再續前緣

中文的「家」字,可從居住空間定義,也可從血親、姻親的縱向、橫向關係給予意涵。就佛法而言,決定我們在哪裡出生、在哪裡居住的條件,都是自己從往昔生所帶來的業緣。能夠成為一家人,不僅是今生有緣,其實早在無量的過去世裡,已曾相遇相會;因此今生,以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或是夫婦的緣分,再續前緣。

一切有情識的生命,佛法稱為「有情」,主要是指人。唯有人類得以在生命過程中,接受此生的際遇,並有能力轉化生命的境界。

「有情」二字,是指有情意的意思。但是有情的人,也容易對一切人事物,生起好惡喜厭的感受,而想要追求或排斥,這便是執取心。有了執取心,也就會產生求得之樂及求不得之苦的結果。在取捨、苦樂之間不斷徘徊、流轉,很可能就這樣虛擲了一生。

因此,佛法提出一種思考:「有情的生命,有沒有可能跳脫執取苦樂的生命輪迴模式?」事實上,釋迦牟尼佛最重要的教導,就是告訴我們:認識苦的事實,了解苦的成因,修習離苦的方法,終將超越苦的生命之流。

在佛陀的年代,釋迦牟尼佛除了度化許多出家修行的弟子,也有不少在家居士聽聞佛法,向佛請益,佛法是適合每個人的。當年向佛請益的在家居士,他們的問題與今日的我們如出一轍,不外乎生、老、病、死等疑難,以及人際相處之道。而佛陀總是契機、契理地針對不同對象,給予循序漸進的教導。

五種世間情感型態

人際互動中,與每個人關係最密切的,便是家人互待的親情。從我接觸的信眾身上發現,再怎麼親密的一家人,難免還是有怨尤。常聽到有人說:「我都是為你好,為什麼你就是不懂我的心?」「你累,難道我就不累嗎?」「不懂為什麼就是無法與家人好好說話?」甚至認為「家人是討債鬼」,避之惟恐不及。

歸根究柢,現代家庭的煩惱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的情緒疏理問題,另一類是家人相處的煩惱。這兩類煩惱,其實都與個人主觀的感受、認知與表達有關。要改變自己很困難,要改變他人也實非容易。相形之下,改變自己還是比較實際,至少有清楚的著力點,可從自我認識與自我成長著手。

可能有人會說:「我已成年,已為人父母,難道我還不認識自己嗎?」確實有可能。一般人對自己的認識,往往來自於經驗、知識、常識及嗜好的累積,或許知道哪些是自己喜歡的,哪些是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然而這些喜好、厭惡的判斷,只是慣常的習性反應,並不代表真正地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首要認識自己的心。覺察自己的心念如何生起、如何發展、如何運作,如何從言語及行為表現出來,才是認識自己的工夫。個人的起心動念和言行舉止,要常常想到是否對自己與他人的成長有利,至少不造成傷害,才能說是照顧自家、關懷家人。

人類所有的情感,均是以自我為中心所產生的關係連結。聖嚴師父曾指出情感的五種型態,即男女之間的愛情、親子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施和受的恩情,及以慈悲、智慧相待的道情。在一個家庭之中,這五種情感亦可同時並存。例如夫妻相處,除了愛情、親情,也可發展為知己、貴人般的友情與恩情。父母與子女,除了親情、恩情之外,基於對等、同理尊重的友情,也是現代多數父母對待親子關係已有的體認。此外,父母對子女,或是子女待父母,也是家人互動的一種廣義的愛情。

在親情、愛情、友情、恩情的情感之外,佛法鼓勵將家人視為菩薩伴侶,無論家中成員的性格、行為如何,若能正面解讀、逆向思考,何嘗不是來幫助我們、惕勵我們學習慈悲智慧的成長助緣。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付出,心態改變,境界也將隨之不同。

每個人出生的家庭,雖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與家人相處的每個當下,則可轉為成長慈悲、智慧的著力點,使家庭成為福慧雙修、悲智雙運的有機體。而與家人是結善緣或惡緣,也端看我們能否「隨緣消舊業,惜緣修福慧」,圓滿今生成為一家人的因緣。

有對夫婦,為了家中接二連三發生不順遂之事而來找我。先是事業一向平順的先生,近期因人事改組,面臨衝擊。而已經三十多歲的孩子,留學返國後,幾乎每兩年就換「頭路」,此刻又面臨找工作的煩惱,顯得很不安定。他們期望家人一切順遂,可惜事與願違,不知問題出在哪裡,於是推測可能是因最近搬家的緣故,問我:「會不會是居家風水不宜,導致諸事不順?」

這位女士才剛接觸佛法,平時也在誦經,儘管知道學佛首重安心,然而當家人遇到逆境挫折,隨即心隨境轉,在環境與心境之間,產生矛盾、罣礙。

心安才有平安

風水之說,自有其道理。只是一個正信的三寶弟子,要能學習不受風水左右,不生執著。風水的基本條件,其實不離居住環境的整潔、空氣流通與採光照明;只要基本條件具足,就是好環境。若是將諸事不順,導因於住家風水而患得患失,那是心理出了問題。

環境是由眾緣和合而成。所謂環境,包含個人的身心條件、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以及整體生活環境,便是一般講的天時、地利、人和。在眾多因素構成的環境現象中,我們能夠處理的就去處理,處理之後要能放下,重要的是,自己的觀念與心態能夠不受環境影響,心安才有平安。

珍惜當下,把握現在

因此,佛法、禪法都鼓勵我們從內心去體驗環境,清楚一切現象都是因緣不斷變化的過程,重點在於珍惜當下,把握現在。再以冷靜、沉著的心,處理問題、改善環境。面對問題,一件一件處理,只要心中沒有得失罣礙,也就沒有環境順逆、好壞的問題。假使過程中已盡心盡力處理,成果卻不如預期,乃是因緣尚未成熟,仍要繼續保持努力;等到因緣成熟,自然水到渠成。

不安定的心,總是與煩惱心相應。覺醒的心,則是以平常心看待一切現象。若能將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當成是鍊心的好事,對家人來說,也是一種機會教育。

有宗教情操了,又何必成為佛教徒呢?

對佛教與皈依的誤解

為什麼多數人認同佛教,卻未皈依,原因值得關注。若從近年我與社會大眾互動所得的觀察,大致可歸納為三種現象:一種是對佛教的籠統概觀,另一種是對皈依的誤解,還有一種是將「佛學」視同「學佛」。

首先是對佛教的籠統概觀:有這種想法的人,通常是將佛教、儒家思想,以及道教、民間信仰融合一談,認為人生於天地間,造惡、為善自有神靈看著,只要自己不做惡、不傷人就好。因此平時見廟燒香,逢年過節帶著家人到寺院祈福,便自認為是佛教徒了。也有些人情感上認同佛教,但對於某些佛教徒將信仰視為許願、還願的商業交易工具,認為匪夷所思,而提出嚴正批評。

其次是對皈依的誤解:例如以為皈依是神祕的,或者認為皈依,是否就是準備要出家了?有些人則認為皈依是束縛、不自由的枷鎖,假使不小心犯錯,還要罪加一等,又何必自找麻煩?也有些人堅決要等自己深入經藏,觀念透徹後,才願意皈依。

第三種情形,是將讀佛經、看佛書,視為怡情養性的涵養。這樣的人還真不少,他們覺得佛教的觀念對自己有助益,也說無常、無我、慈悲與智慧。或是特別喜好禪修,在家中也有禪坐的空間,卻未必有興趣參加修行活動;在他們的觀念裡,佛學就如一般的哲學思辨與精神修養。

以上種種,皆是源於不甚了解佛法的緣故。以宗教師立場,我當然希望人人都能理解佛教的本來面目及皈依的意涵。只是一切現象不離因果、因緣,除當事人的觀念與心態,來自佛教團體的作為及個別佛教徒的一言一行,也在形塑佛教整體形象的過程中,扮演決定性的因素。因此,法鼓山團體對於佛法推廣,首重個人實踐,以佛法感化自己,而用慈悲、智慧感動他人,若能身體力行,也就能在無形中達到弘法的功能。

以佛法認識佛法

在一支法鼓山簡介影片中,聖嚴師父說道:「我總認為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佛的智慧、慈悲就夠了。」這段話讓許多人動容。從我的理解,師父的用心是為了幫助尚未接觸佛法的社會大眾,也能受用佛法的利益,因此淡化了佛教的名相與名詞,而以社會共通的語言,表達佛法的根本精神。包括我自己在公眾場合的談話,也特別重視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共勉建立因果、因緣的人生觀。

既是如此,為什麼還要鼓勵大眾皈依呢?因為我們衷心希望有心接觸佛法、認同佛法的人,能夠依循正統的學習管道來認識佛法、體驗佛法。皈依之後,會有老師、同學互為善知識,彼此探討正信的佛法知見。以佛法來認識佛法,以佛法來理解佛法,才不至於誤解佛法,常在佛法的門外迂迴繞圈。因此,鼓勵有心學佛者都能夠皈依三寶,成為正式的佛教徒。

TOP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mf.org.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