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電子書城購買心田點數

念佛是許多人進入佛教的入門磚,
也是佛陀交給在家居士的一份禮物。
從念心外的佛到念出自性光明,
一句佛號就像一把鑰匙,
既能開解生命每個階段的疑惑,
也能貫通究竟甚深的法義,
此時此地,念佛好好,好好念佛。

■許翠谷

「我不是這個家數,無煩爾爾!」明清一代高僧雪浪宏恩臨終之際,弟子們圍繞身旁念佛,念著念著,沒想到雪浪宏恩突然張開眼睛,丟下這麼一句,弟子群起嘩然……

念佛,是你的家數、你的方法嗎?

對許多人來說,「阿彌陀佛」幾乎是在認識佛教之前,就已經朗朗上口的一句佛號,然而「念佛」卻也是許多人在學佛多年之後,依然似懂非懂、摸不著門徑的一個法門。雪浪宏恩的故事讀來讓人震撼,但也引發我們反思:究竟為什麼要念佛?

回歸佛陀本懷

念佛,源自佛陀時代的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從阿含經典中經常可以看到,當在家信眾面對病痛、生離死別,感到徬徨無助或力不從心,或者獨自旅行、身處曠野感到恐怖時,佛陀都會教導弟子以六念來正思惟,守護心念,收攝心念。

其中的念佛,即是一種禪觀,依著佛號,憶念佛的德行--想一想,佛陀如何走過人間的生、老、病、死,如何從永無止盡的輪迴流轉中,走向內在的覺醒與解脫。因此念佛不光是口念,更重要的是心念,念念念佛的名號、念念念佛的相好、念念念佛的功德,讓自己回歸佛的本懷,內心清淨,充滿歡喜、平安、踏實的感覺。

念佛法門,到了初期大乘佛教有多方的開展,不僅發展出多種方便念法,如稱名、觀想、觀相等,所念的佛號也涵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而在諸佛法門中,最受釋迦牟尼佛讚歎與推崇的,便是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平等接納一切的眾生,即便帶著一身罪業,只要至心十念,都能在佛的慈光中安住,所以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的眾生最有緣,也是最易入門的方法。不單是淨土修行者,包括天台、華嚴、禪宗祖師都念阿彌陀佛,最好的例子就是以指導禪修聞名國際的聖嚴法師,不僅自己念佛,也經常教人念佛、勸人念佛。

通往不同法門的鑰匙

「念佛的殊勝,在於它是眾多修行法門之一,又涵蓋著一切修行法門。」專研華嚴與天台的學者陳英善舉例說明,天台宗運用《觀無量壽經》的觀法來修持一念三千;《華嚴經》多處提及念佛法門,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一參,便是向德雲比丘學習如何念佛。禪宗祖師如蓮池大師、蕅益智旭更直接從「稱名念佛」入手,達到明心見性。

一句佛號本身就貫通了高低深淺的法門:初學佛者可以在阿彌陀佛的慈忍、寬容中安頓身心;淨土行者可依著阿彌陀佛的願力,歸向淨土;禪修者也能透過念佛禪觀,返歸自性;即便原本不是修持念佛法門,遇到生命困頓、挫折,或修行停滯不前時,都能隨時依著一句佛號來提振自己,繼續用功。

中研院研究員單德興就分享,自己從禪修踏入佛門,每每遇到境界用不上方法時,反而是念一聲阿彌陀佛、觀想極樂世界的靜好光明,給了他跨越關卡的信心和力量。現在不管是走路、候車、運動都念佛的單德興,更深刻體會聖嚴法師所說:「念佛是不論時地、不揀根機,人人都能契入的法門。」

念佛,不僅可以通往各個修行法門,也能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不同階段,包括日常生活的接應、生病祝福、助念關懷等。法鼓文理學院教授杜正民曾因病導致身體劇痛,原本運用禪法觀痛,但持續而劇烈的疼痛讓他漸感心力羸弱,「一痛就不由自主地掉淚,那種痛真是無法言喻。」杜正民說,什麼方法都用不上的時候,唯有輕輕提起佛號,在聲聲阿彌陀佛中轉化身心的不適,讓他慨歎:「這時候還能念佛,真好!」

轉化慣性 念出自性佛

為什麼一句佛號如此有力?

「回想一下:生活中,我們的內心習慣注意著什麼?注意自己、關注自己。」法鼓山首座和尚惠敏法師經常帶領大眾精進念佛,他曾在佛七開示中指出,習慣性地關注自我,是一種生存本能,但久而久之,順著慣性做選擇,最終只會看見自己,看不見他人,因此煩惱不斷。當前許多社會價值的混淆、生命的迷惘,多數是慣性選擇的結果。

「念,是憶念和明記不忘,也就是注意力和憶念力。」要起到改變的力量,惠敏法師建議,從「念」著手。念佛就是教我們善用念這種心理狀態與作用,尤其我們念「阿彌陀佛」,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因為無量,所以可以打破人我的界線,進一步引發內在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如此一來,阿彌陀佛就不是索然無味的一句話,而能讓我們的心突破各類各樣的慣性與自我中心,生起無量無邊的善法。

「當我散亂時,就單純以念佛來收攝心念,讓心澄淨;當我生氣時,就念佛的慈悲,調柔剛強的自我;當我懈怠時,就念佛的悲願,喚起初發心……」文字工作者齊秀玲便是在行住坐臥之間觀察自己的念頭,透過佛號調整自我、消融自我。

就像最初佛陀教導我們的,在徬徨無助、懊悔不安時,憶念佛,坦然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起伏轉折,從中啟沃對佛、對法、對僧、對自己的信心,猶如劃破漫漫長夜的一道光明,顯發自己內在的慈悲與智慧,讓生命之華綻放,為自己也為身旁的人照路。

好好念佛 為自己開光

唐朝的宰相裴休,曾經延請黃檗禪師到家裡來為佛像開光,黃檗禪師對他說:「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開光?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開光?」

念佛就是為自己開光,當我們念念都在自心的光明之中,念念不離清淨、明覺的佛性,會發現:原來所謂的西方淨土並未離開我們的身心,當下的每一念,都能與法相應,當下就在淨土之中。或許這時候我們也就能體會雪浪宏恩的家數之說,不過是要破除弟子著相的依賴心,因為念佛不再是為了前往哪個淨土,也不是要達到高深莫測的境界,念佛就只是念佛。

——摘自:人生392期《念佛好好》

在自我修鍊的過程中,當我們達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之後,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完成,否則很容易產生傲慢心。而其方法和自我成長、自我肯定完全不同,其重點是在於慚愧和懺悔心的升起。

如果有「慚愧心」,就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努力不夠,沒有做到最好。而對自己所獲得的成就和成功升起慚愧心,就會慚愧自己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回饋的太少,而接受的利益太多。

所以佛教徒在功德迴向時,總會特別提到要「上報四重恩」,意即要報國家、父母、三寶與眾生的恩。所謂國家恩,是指整體的社會,包含政府及全體人民,因為我們能安居樂業的生活,都是國家給的保障,故要報國家恩。而報父母恩,就是要想到父母生養我們的恩情。

至於三寶恩,是指佛法,佛法給我們的更多。但並非一定要看很多經典,或是上很多佛學的課程,才能得到佛法的好處。其實只要聽聞一句,甚至數句佛法,就可以轉變我們的人生觀,一生受用不盡。

我在十幾歲時,聽到佛法中講述如何把顛倒的觀念變成正念,我這才發現,一般的人都是用顛倒的方向看世界,之所以顛倒的原因,是因為自私心;如果我們不以自私心看世界,就不會煩惱,也不會自以為理所當然地向這個世界有所要求,生命中沒有過多的要求,便會過得很快樂。就是因為這樣的觀念,讓我一生受用不盡,因此我對三寶產生無限的感恩,而希望能永遠奉獻三寶。

另外,我們要感恩的是眾生。所謂的「眾生」,是指所有的人,包括我們生命中間接、直接接觸的人,乃至於古代及歷史上所有的人。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人我們根本不認識,也許連名字都不知道,但是我們卻都受過他們的恩惠。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類的歷史文化和文明,不是一個人就能發明成就的,而是過去許許多多人的智慧與努力,所累積的結晶,才能讓今日的我們坐享其成,對於這些我們都要感恩。

時時以感恩的心來過生活,「自我」就會消融。因為知道宇宙之大,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一個人所知、所能、所奉獻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反觀我們所接受的恩惠,卻太多、太大了。如果真的能如此自省、覺察,就是懂得自我消融,能生活在「自我消融」的狀態中,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成為菩薩、成為佛,至少傲慢心及自以為是的心,就不會那麼的強烈了。

此外,還有一種自我消融的方法就是懺悔,雖然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而傷害眾生或傷害人,就應該要懺悔。懺悔是表示知道自己的過失,非常對不起他人,而心中有所愧疚。懺悔之後,仍必須負起對他人的責任;也唯有負起責任,愧疚感才會減輕、減少。

其實,愧疚心的減少是為了讓自己安心,因為愧疚心就是痛苦的我,只有真正負起責任,痛苦才能減少;所以是在奉獻他人時,才知道並不是為了求回饋,而是為了報答別人讓我們有機會減輕痛苦的恩。

奉獻他人是為了報恩,懺悔是為了改進自己,如此,我們的自我中心自然而然會愈來愈少。自我中心愈少,智慧就會增長,慈悲心也會愈增加,煩惱也就愈少,過失也就愈少。雖然還沒有到達成佛的境界,但是如果能持之以恆,一點一滴地慢慢增加、慢慢提昇,當提昇到「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境界自然出現時,便是煩惱永遠不動、智慧永遠不停、慈悲永遠不止了!

——摘自:《找回自己

最近我收到一封來自法國的信函,這是一位教授所寫的,他認為我這麼忙還能寫書、出書,一定是個身體強壯、精力充沛的人。我回信告訴他,我從小就是一個多病鬼,沒有一天不生病,只是為了報答三寶的恩惠,我還是用這個多病的身體來還我的「草鞋錢」。所謂「草鞋錢」,就是在修行過程中得自他人的各種幫助以及三寶的加持。為了報答這些恩惠,我盡自己的力量去做,這就是所謂的「報恩」。

只要我們從佛法中得到過一點受用,就應該「報恩」,因為得自佛法的利益,比世間上的一切知識學問、物質財富都更加可貴。因此我們要利用時間好好「修行」,以報答三寶的恩。

修行如何能報恩呢?修行,可以將我們向上的心力普及到每一個眾生的身上去。如果不修行,那你的心就會和三惡道的貪瞋癡相應,相反地,只要肯修行,你的心也就趨近於佛法的戒定慧。一是光明面,一是黑暗面,而我們這世界,只要有一個人知道「佛、法、僧」的可貴,肯去修行,這個世界的光明就存在,更何況我們現在有這麼多的人,在此作「七天」的精進修行。

在佛法上要報的恩有四種:1.是三寶恩,2.是國家恩,3.是父母恩,4.是眾生恩。

第一種是「三寶恩」:其實三寶恩是無法報的,而三寶本身也不需要我們報恩,只是我們以「報恩」為目標來修行。

第二種是「國家恩」:今天我們能夠在此安居樂業,這都是國家的恩惠所賜,如果國家不安定,我們又如何能平安度日呢?所以,我們希望國人不要作姦犯科,製造動亂,也沒有來自外國的欺凌和侵略,願政府有賢明的官員來領導,人民個個健康,社會處處安定;這些我們都可以用「修行」來祈禱,使我們的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我們報答國家恩的方法。

第三種是「父母恩」:父母有現世父母和過去世的父母。過去世的父母,我們無法知道,但現世的人,縱使是孤兒,也由父母所生,並有人將其扶養長大。所以,還是要報父母恩。

普通人只在父母去世後,才遺憾父母在世時未能克盡孝道;能夠於父母健在時,即已思及父母年邁,來日無多,必須好好照顧和孝順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清明報恩佛七」,除了超度過去世的父母外,也要為現世的父母祈求健康。我們可用三寶和共修的力量為父母祈福,這是辦得到的。

個人修行猶如一根紗,很容易被扯斷,如果許多人一起修行,就像許多紗結合在一起,變成堅韌的繩索,那力量就很大了。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因此獲得整體的力量。因此,我們為報父母恩,還是以「共修」的方式,功德最為殊勝。

第四種是「眾生恩]:「眾生」是什麼人?可能是你的兒女、親友、部屬,甚至冤家以及其他的人;凡是對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有過幫助的都是。我們常聽人說:「遇到貴人。」而「貴人」往往只是普通的人,只要他曾替你解決問題,啟示過你,以致轉變了你的命運,他就是你的貴人。因此,我們要報「眾生恩」,必須將所有的人,都視為恩人。

想想我們從小到大,不知接受過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說:「眾緣和合所生。」任何事的完成,都是集合了許多人的力量,個人所能提供的,實在很有限。所以,在寺院用齋後,都要感謝所有布施的施主,並祝福他們「有願必成」。

至於在家居士是否也有施主呢?或許有人認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賺錢買來的,但是人類社會是一個互助的環境,雖然是用自己的錢買的,也還是要有感謝心;若是別人不賣東西給你,你有錢又如何呢?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對自己所得的存有感謝心,則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善人和菩薩。因此,報「眾生恩」時,眼中無一是仇人或壞人。世上只有壞事,沒有壞人。人做了壞事,只要以後不再犯,仍然是好人。因此,佛法對任何一個人都不失望,這就是將所有眾生都視為「恩人」的緣故。

最後要說「佛七」的意義:為什麼要用「七天」的時間呢?這和整個天體宇宙的運行有關,從古至今,無論東西方,都以「七天」為宇宙運行之一循環。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活動都是配合整個宇宙的運行而運動,所以用七天的時間來修行最恰當,猶如我們以自己身心的小宇宙來配合大宇宙而修行念佛法門,如果七天不夠,還可再增加至十四天、二十一天,甚至四十九天。

參加精進組的,必須在此修行七天;隨喜的則可來一天、兩天,甚至只參加一支香或幾支香,都比自己在家修行的好。佛法說:「人生即是苦報。」所謂「業不重不生娑婆,障不重不為凡夫。」平常我們很少感到自己的業重,只有在修行的時候,才會生出「切膚之痛」,而深刻地感覺到生命就是「苦果」。也唯有「知苦」,才會發出真正的道心,因為生而為人已是這樣的苦,那麼三惡道的眾生則更加痛苦。我們「知苦」,所以要好好地念佛修行,以求「離苦得樂」,因為能知道「苦」,才會同情其他更苦的眾生。因此,想要產生慈悲心,一定要先吃苦;吃苦、知苦,並且切實地修行,才會發出真正的慈悲心。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日清明報恩佛七開示,陳明霞居士整理)

——摘自:聖嚴法師《佛教入門》「「報恩佛七」的意義」

TOP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